搜索
姚晗的头像

姚晗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107/09
分享

满目时艰 难赋情深 ——〔明〕归有光《寒花葬志 》赏析

满目时艰难赋情深

——〔明〕归有光《寒花葬志 》赏析

姚晗

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虚丘。事我而不卒,命也夫!

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一日,天寒,爇(ruo四声)火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孺人又指予以为笑。

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

——选自《四部丛刊》本《震川先生文集》

这篇仅有112字的志人散文:《寒花葬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怀人散文中的力作。归有光先生以闲笔巧叙婢女寒花生前的几件琐事,用语清丽,刻画精到,使寒花娇憨的情态跃然纸上。然字里行间,不仅流露出对寒花逝去的痛惜,更有对曾与妻子琴瑟和鸣、心心相印的美好生活的无限怀念。结合归有光坎坷艰难的生平经历,身处几百年后的我们,依然能从作者的平淡之辞中体会到亲人皆逝、独留一身、形影相吊的沉痛与孤寂。但,通过阅读归有光先生的其他作品,不难发现先生并不着重体现自身命运的悲戚,更多是以平和冲淡之语叙写经历,以回忆的方式使痛感化为美感,可见其心境之广,有化躁动为平静的神力。

从内容及结构上看,可将这篇散文分为“两叹三事”。题目中的“葬”字,已为全文定下沉痛的感情基调,“命也夫”则是作者无力的控诉;叙事部分则从日常琐事入手,以“曳深绿布裳”“主仆争食”“目眶冉冉动”等细节来体现寒花的形态、情态;“吁,可悲也已”,谁能想到作者在作文之时,距离寒花辞世已然过去了十年,可作者仍能怀想到十年前亡故之人的种种琐事,可见作者观察之细,用情之深。但散文中的出场人物,却不仅有作者与寒花,还有作者的妻子魏孺人。联系全文可以发现,寒花成为作者的婢女是因为妻子嫁入归家,而作者发觉寒花的娇憨情态,也是因为有妻子的指点。回顾全文,魏孺人不语而笑两次,而正是这不言自明的浅笑情态,成为了归有光一生怀恋的美好。哀叹婢女早逝的同时,作者也不禁怀念自己曾与妻子心意相通的幸福过往。至此,散文的沉郁哀婉又更进了一步,真可谓是貌浅实深,即花即人。

语言上,作者通篇使用极为凝炼的笔触,仅用三字四字就可完成对一人一事一动作的叙述。因此使得文章清新简洁,又生动可感,贯彻了归有光先生一贯的创作风格。

回想作者的一生,幼年丧母,青年两次丧妻,中年时儿女早夭,长子更是在成人之际猝然离世,而自己也在仕途之路上屡遭挫折。命运的捉弄使他体味到了太多的无奈与悲凉,可他的文风却走向了与悲戚哀婉不同的另一个更为广阔、清新的境界。

我常常觉得阅读归有光先生的文章,很像是在品一盏香茗,有苦涩,却不乏回甘,但在了解归有光的人生经历后,我更愿意相信,他能创作出如此优美的文章,或许也是因为他更愿意作一盏清茶,将命运的苦涩存留心底,投入笔端的却总是淡雅清香。

欢愉之词难工,愁苦之词易巧。但这篇《寒花葬志》却能在极短的片幅之内,做到塑造鲜明人物,并以此系连着作者半生悲欢离合的命运波折,展示蕴含在作者内心并发的难以言说的甜酸苦辣诸般情味,真可谓是满目时艰,难赋情深,含蓄隽永,情切思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