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丹巴县城出发,沿着小金川河谷旁的马路一路前行,雨后的青山显得更加的苍翠,碧空如洗。车窗外,一座座山峰映入眼帘。由于正值初秋,路旁的格桑花已经完全盛开,它们沿着曲曲弯弯的马路一直向前,留下一条金黄的色带,闪烁着迷人的光芒。于我而言,看惯了县城里高楼大厦及车水马龙,突然间看到了这一方河水滋润的河谷,不由得感慨雪山融水带来的福泽和磅礴气势。
在这一条河谷的右岸,大山围裹的地方,隐藏着一个不为外人道的古村落。山坳间有百余栋藏式碉房,它们就像是一颗颗闪耀着光芒的珍珠散落山间。一座座碉房,或卧于山坳间,或雄踞于山脊上。远远望去,如同人间仙境,散发出迷人的气息。
村寨叫宅龙,位于小金河北岸,丹巴县太平桥乡境内,是丹巴县嘉绒藏族聚居区之一。因为村寨里古宅多,因此又有嘉绒藏族建筑活化石聚居区的美誉。
碉房,是宅龙村民世代居住的地方,碉房因碉楼和房屋合二为一而得名。因此,即增强了防御性,也突出了力的美。碉房高五层,底楼为畜圈,二楼为起居之所,三楼为经堂及客房,四楼为堆放草料的碉房。房屋主体建筑由大大小小的石块堆砌而成,石块与石块之间,用稀泥进行填缝、粘接。大门和窗户上放有过桥木,起到承重的作用。从二楼到一楼,中间用独木梯相连。从二楼到三楼,则有宽约一米的板梯供人们行走。而三楼到四楼,再到五楼,也用独木梯。整幢房屋的门窗地板等,不用一根铁钉,可谓巧夺天工。一块块石头之间,用黄泥勾缝,仿佛是一本封存在历史长河之中的书卷,散发出古老的气息。
碉房虽小,然而一应俱全。有厨房,有卧室,也有专门的火塘,还有储藏室等。其中有火塘的房间又称为锅庄房,夜晚,一家人盘膝坐在火塘四周,一边烧火取暖,一边喝酒聊天。这时候,许多久远的故事便在这些酒话中传承下来,让文化在锅庄房内得到延续。如今,这些藏房在传统房屋式样的基础上有了大的改变。其中门和窗比过去大了许多。据老人们讲,这里房屋的门窗之所以矮小,这都缘于一种传说。相传在远古时代,村寨后的山林里有居住着一种称为“独脚鬼”的野兽,高逾两丈,喜食人类。为了防止这种野兽闯进家里,人们将门窗都修建得异常的矮小,使得其不能钻进房屋内。后来,这种野兽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然而这种传统的建筑风格却一直保留至今。
在峡谷岸边的山坡上修建房屋是相当困难的事情。首先是宅基地的选择,山坡上是很难找到一块较为平整的土地。为此,村寨中央只要有平整的土地,就有大量的民居聚集在一起。然而,也有一些人家,将房屋建造在陡坡上,建造这样的房屋,需要挖掘大量的土方,因此,第一层房屋几乎在泥土里。从第二层开始,才建于地面上。这样的房屋从山坡下往上望时感觉异常的高大,而从山坡上俯瞰时,感觉整座房屋与山坡已完全融为一体。在这里,人们最大限度地利用陡坡山地,做到人居、养畜、耕种互不相争,完美实现了人与地的统一,展现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朴素智慧。
从村寨对岸的山坡上远眺,在绿树从中,一座座白色的碉房仿佛打坐的老翁,凝视着远方,守望着岁月。走进村寨里,那些碉房之间有小径相通。小径穿行在田间地头,或没入树林中。行走在这些小径上,有时候都疑心走到了路的尽头。然而当你紧走上几步,那条小径忽然间一转,向着更远的地方延伸。
在村寨正中央位置,有一座古宅。外面是一溜高约两米的围墙,围墙中央,有一道开在正南方向的大门,也正应了中国人建房时坐北朝南的建筑风格。跨进这一道大门,展现在眼前的就是这一座古宅。据当地老人们讲,这一座古宅为守备官寨的经堂碉,而其余的建筑体因为人为的破坏,早已湮灭在历史的风尘之中,只留下那些残垣断壁向着头顶飘过的悠悠白云诉说着历史的变迁。这一座经堂碉前,有十几级台阶,台阶用石块砌筑而成。走上台阶,经堂碉那扇古朴的大门已在眼前,用手轻轻的触摸业已开裂的木门,眼前仿佛闪现出金戈铁马的战争场面,耳间仿佛听到了远古传来的鼓声,鼻间仿佛嗅到了沉淀在岁月之中的气息,旷古而悠远……
站在经堂碉楼门前,让目光穿过围墙,落在在远处的山峰上。那里是宅龙村寨人聚会的地方,危峰兀立,一条羊肠小道沿着山背后的山坡蜿蜒而上。路旁有矮小的灌木丛,一块块山石裸露在山坡上,重重叠叠,仿佛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有掉落的危险。到达山顶,有较为平整的土地,其间矗立着一座白塔,白塔后方,是百余米高的悬崖峭壁,让人望而生畏。当地的老人们告诉我,在这座山峰背后,有一个深不见底的山洞,在藏语里山洞又称为“克博纳”,因此这座山峰也得名“克博纳班扎格”,意为山洞上的危峰。看着眼前的这一座山峰,这一刻,我感觉自己走进了时光里,岁月仿佛就静止在这古老一隅里。
宅龙村寨人淳朴善良,每逢节日,全村男女老幼手牵着手,跳起锅庄舞。
锅庄舞寓意圆圈舞,据史料记载,这种舞蹈源于锅庄房。古时候,一到夜晚,全家老少都围坐在锅庄房内烧火取暖,他们一边喝着香甜的青稞酒,一边唱起动人的歌谣。当酒酣时,站起身,手牵着手,围着火塘跳起这种舞蹈。后来,这种舞蹈从锅庄房跳到了场院内。因为它最初来自于锅庄房,因此,人们习惯于将这种舞蹈称为锅庄舞。2000年,宅龙锅庄舞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宅龙村寨的民族文化广场内,男孩们头戴狐皮帽,身着藏袍,女孩们身着前清遗留下来的民族服饰,手牵着手围成圈且歌且舞,好不热闹。这里的人们常年生活在山中,因看惯了山间的走兽,为此,在跳这种舞蹈时,大多模仿走兽的动作,或摇动肩部,或闪挪腾跃,或进退有序,或欢呼雀跃,或回头望月,或勇往直前,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无限的生趣。一场歌舞下来,人们走到场地中央,喝上一口香甜可口的咂酒,一切疲劳瞬间烟消云散。
看着眼前这些淳朴村民们欢快的笑容,我陷入了深思。在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中,一切贪念如野草一般在心底潜滋暗长,那些快乐早已离我们渐行渐远。在这时候,想要寻找简单的快乐都是一种奢望。然而,在宅龙村寨里,每一棵树都是快乐的,它们矗立在村寨里,任那些鸟雀占据了自己的枝桠,怡然自得。在宅龙村寨里,那些走兽们也是快乐的,不管是在凄风冷雨里,还是在阳光明媚中,它们都能自由的呼吸,自由的奔跑。
在高速发展的时代里,人需要不断的负重前行。然而,作为村寨,它却在发展的基础上,需要停歇一下,找到处之泰然的节点。
数百年来,这里的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但社会需要进步。一条水泥路倔强的开进村寨里,千年的村寨里,第一次有了汽车的轰鸣声,带着年轻人奔赴更远的地方。为了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村东头的大地中央,建起一座活动室,每天下午,老人们都会如约而至,手牵着手,唱着远古的歌谣,跟随鼓点和铙钹的声响,跳起锅庄舞。再后来,村寨里有了游客的身影,他们走进一座座古宅里,在历史的烟尘中寻觅着远古的故事。有的游客融入舞者之中,翩翩起舞,体验不一样的风情。
活动室明亮的灯光下,几位老人围成圈,跳起锅庄舞,举手投足间,将舞蹈的精髓尽情地展示。一旁,村寨里的几对小伙姑娘们身着民族服饰,在灯光的暗影里,唱着动人的歌谣,互述衷肠。此时,远处的山峰上,一轮圆月正在努力地跳出山的围裹。月光越过山顶,将银辉洒在藏寨里,那些藏房、田野、树木,以及那座“克博纳班扎格”山峰,全笼罩在银灰色的光芒里。偶尔,村寨里传来几声狗吠,投入到恬静的夜里,仿佛大海之中的几点涟漪而已。
现在的日子好不好?我问舞者中的一位老人。
他激动地告诉我,好,“克博纳班扎格”山峰也更加的高大了。
我没想到的是,一位在村寨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竟然说出如此诗情画意的话语。就在我沉思的时候,老人又说,到了冬天,这里更加的热闹。到那时,村寨里远行的人们都会回到家乡,忙着宰杀年猪和蒸煮咂酒,为年节做好准备。
我期待这一天的到来,能让我再次走进这座让我魂牵梦绕的村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