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葛国桢的头像

葛国桢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7/21
分享

满山红叶似彩霞

秋高气爽时节,我接到了来自大山里的一通电话,邀请我去山村看红叶,尽管手头的工作很多很忙,我还是乘车向100多公里外的山村奔去。
车子越过平原,逐渐进入山区,在高低不平、蜿蜒起伏的山路上颠簸着行驶。车窗外闪过一块块巨大的山石,还有石缝里顽强生长的一丛丛绿色的灌木,让我一瞬间浮想联翩……
7年前,我初次走进藏匿在禹西深山的这个小山村时,仿佛时光一下子倒流了许多年,在这块仿佛被世人遗忘了的地方,一切都是那么古朴、那么自然。一条弯弯曲曲十多公里长的山沟由西向东流下,沟两沿散落着星星点点的小自然村,大的百十口人,小的只有几十口人,一个几百口人的小山村,占地竟然有近十平方公里,但大都是光秃秃的荒山,能种庄稼的耕地很少。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在这个小村里生活了将近三年时间,那些难忘的日日夜夜里,我无数次在小村里奔波,村里的每一架山,每一道沟,每一条路,每一处农舍,都像自己手掌上的纹路一样熟悉。
在这个小村里,我经历了生命里最难忘的一幕幕场景,经历了喜悦,欢笑,惬意,也经历了孤独,辛酸,痛苦……让我感到欣慰的是,脱贫攻坚中无数人流下的汗水已经开花结果,昔日穷困闭塞的小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路修通了,自来水通了,小学校建起来了,老乡们再也不用为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愁眉苦脸了,好日子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村里的张支书在电话里对我说:“咱们扶贫时弄的哪一套办法还管用,脱贫以后得让村民有活干,有项目。咱们村除了特色养殖,农产品加工外,就抓住旅游不放……”我说抓旅游得有资源啊,得有依托啊,老张说这你放心,村里的资源你比我更清楚……说罢我们不由得都笑了。
槐花,红叶,是村里最著名的两大特产。
先说槐花。小村的前沟后沟好几架山呢,山前山后都算上,没有上万亩,几千亩总是有的。每年春天,远远近近的山坡上,野槐树上一串串槐花就开始在和风里摇摆。槐花似乎对光照、温度很敏感,阳坡上的槐花开得最早,北坡上的槐花开得最迟,这个时节的小山村就像埋在厚厚的白雪堆里一样!
医书上说,槐花有凉血止血、降低血压、预防中风、抗火灭菌等很多特殊功效。槐花味道有一点苦,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它可以入肝经和大肠经。槐花里含有芸香甙和槐花二醇等多种糖类,能迅速杀死人体中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阻止它们在人体中的流通,预防各种炎症的出现……
通过举办一年一度的“槐花节”,村民们上山采槐花,收槐花,装槐花,运槐花,一车又一车雪白的槐花运出大山,他们饱经沧桑的脸上出现了笑容,他们第一次尝到了槐花给自己带来的好处。
再说红叶。小村前前后后的山坡上长满了一种叫做“黄栌”的野树,每年的“霜降”前后,黄栌的树叶子就会渐渐变红,把远远近近的山岭都染成了靓丽的红色,深深浅浅,美丽如画……
车窗外有人和我热情地打招呼,我一惊,赶忙摇下车窗,一张张熟悉的村民的面庞映入我的眼眼帘。啊,久别的小村到了,红叶谷景点到了!
走下车,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的景色太美了,大大小小的山坡上,最吸引人们的就是红色,像一片片彩霞,如一团团火焰,更像是一支支巨大的彩笔,除了红色的黄栌树叶,还有金黄金黄的杨树叶,翠绿翠绿的松柏树,那山上就成了一幅幅活着的画卷。
游人如织,人声鼎沸,人们操着各种各样的口音,穿着各种色彩的衣服,一个个都沉浸于这大自然美妙的画卷里不能自拔。我熟悉的山民们现在脸上洋溢着一种掩饰不住的喜悦,有的经营着琳琅满目的土特产品,有的忙碌于香气四溢的农家小吃店,还有的戴着红袖章忙着做导游,做安保……
蔚蓝的天空下,鲜艳动人的片片红叶前,游客们一边连声赞叹,一边不时用相机留下这美丽的景色。红叶谷中有瑜伽爱好者的表演,有女子舞蹈队和表演团的助兴,各种美好的画面,与大自然的美丽形成了一幅幅壮丽的图景。村民告诉我,今天要举办红叶谷千人宴,你看厨师们已经支起了一口口大锅,摆起了百余张餐桌,香喷喷的农家特色大烩菜就要上桌了,来自全国各地上千名摄影师和近几万名游客正要一饱口福呢。
我记得原先山沟里没有公路时,外地人很少进来,这些美景是“藏在深闺人未识”。现在盘山公路修通了,成千上万的外地游客来到这里,迷人的景致让他们一个个腿不好使,眼也不好使了。
架不住老乡们的热情挽留,晚上我留宿在过去的房东大爷家。村里的人听说我回来了,纷纷过来聊天,说起脱贫攻坚,说起乡村振兴,他们滔滔不绝,对上级的政策举措,对政府的帮扶帮助赞赏有加。    房东老张大爷今年已经70多岁了,前几年一直疾病缠身,但现在精神矍铄,说话声如洪钟,他说:“过去是想脱贫没技术没资金没门路,有劲使不上,现在是忙不完的事情干不完的活儿,照这样下去,咱山沟里老农民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的,我还想再活上几十年哩!”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