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葛国桢的头像

葛国桢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7/31
分享

在豫东老家品年味儿

           赶年集

一进入农历的腊月,“过年”就成了老老少少男男女女挂在嘴边的话题,“过年的东西都置办齐了吧”也成为人们见面问候使用率最高的话语。豫东平原乡下没有大型超市,没有商品展销会,“集会”是大家伙儿置办年货唯一的好去处。

在豫东平原老家,乡下的“集会”是个名词而不是动词,就是“物资交流大会”的意思。“集”也叫“早集”,“露水集”,一般在早上,时间比较短暂。“会”也叫“绠会”,比“集”的规模大,时间长,买卖东西的人多,可以看的热闹更多。

每个村子的“集会”都有固定的日期,比如张村的集会逢农历的“初六”、“十六”、“二十六”举办,李村的集会就定为逢农历的“初八”、“十八”“二十八”举办,这样十里八村的“集会”就不会重复。

腊月里的“集会”上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味儿。一街两沿都摆满了花花绿绿的商品,前来赶集赶会的都是周边三里五村的老少爷们,很多人都相互认识,见了面大老远就打招呼。不认识的,两只烟袋锅一碰,三五句闲话一拉,一会儿就会扯上拐弯抹角的亲戚,就会相互拍拍肩膀,变得亲密无间。

腊月里的“集会”上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儿。新挖出来的大萝卜水灵灵的,大葱根上还带着新鲜的泥土,白菜剥去外面一层露出鲜净的结实的里层,菠菜、小青菜上的翠绿仿佛要往下滴,还有新挖的的莲藕白白净净粗粗壮壮,刚下的粉条整整齐齐,小磨香油的香味透过玻璃瓶子直扑人面……

过年的餐桌上离不了肉食,你看,刚宰杀的猪啊羊啊就挂在一人多高的肉架子上,大大小小各种鱼儿在大水盆里欢快游动。鸡啊鸭啊虽然被绳子捆住了双脚却咯咯欢叫个不停……

嫌买生食做着费事,“集会”上当然少不了琳琅满目四处飘香的熟食摊儿。卤猪肉猪蹄猪肝,熟牛肉牛杂牛肚,炸鲤鱼炸鲫鱼草鱼,烧鸡卤鸡童子鸡,还有各种各样的腊肉制品,各种各样的肉丸子等等,人没走到摊前口水几乎就流出来了。

过新年,添新衣,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衣服的花色品种也变得让人眼花缭乱了,从里到外,从头到脚,从单到棉,从薄到厚,各种颜色的各种型号的各种风格的新衣服,只要你想要几乎没有买不来的。母亲领着活泼的孩子,妻子领着腼腆的丈夫,儿女领着年迈的爹娘,在卖衣服的摊位前比了又比,拣了又拣,挑了又挑,试了又试,扣上扣子,拉拉衣角,抹抹后背,不管男女老少,一张张红润的脸庞上堆满了掩饰不住的笑容。

“二十八,贴花花。”过年要贴最新的窗花年画春联,你看今年的窗花年画又多了许多品种。人们祈望牛年一帆风顺,窗花上也用了一连串和牛有关的吉祥词语:“牛气冲天,牛年吉祥,牛运通天,壮气吞牛,气冲斗牛,气壮如牛,青牛紫气”……过年了,家里新建的房屋里少不了要贴年画,传统题材少不了《鲤鱼跳龙门》,《连年有余(鱼)》,《万事(柿)如意》等等,表现咱老百姓新生活题材的更得来几张,《俺村建了新学校》,《第一书记到俺家》,《合作社分红》,《乡村要振兴》等,年画上的人与买年画的人,脸上都乐开了花。

在乡下,置办年货藏着很多专业的学问。比如新女婿第一年串亲戚,要买一棵“全藕”。所谓“全”,就是要一棵鲜藕从头到尾整整齐齐,不能有半点部件缺失,绑扎这棵藕要用鲜红鲜红的一整根丝线。比如家里招待新上门的女婿,准备的鞭炮要大要长,一万响甚至两万响都行,中间至少要有四颗特大号的“雷子”,十二颗“小雷子”,象征一年四季,一年十二个月都红红火火,响亮发达。

“集会”上人来人往,人头攒动,人声鼎沸,讨价还价之声不绝于耳。除了置办购买年货,喜欢宠物的人还会抽出空来逛逛宠物街,没准会遇到个有“缘份”的小宠物。喜欢听戏的老人会到专门下载豫剧、曲剧等戏曲音频的小摊前,下一段《穆桂英挂帅》存在手机里,早晚锻炼时听听,惬意得很。该过年了,头发也该理一理了,不少人心里还惦记着去“集会”上的理发摊前去一趟……

逛累了,肚子里叫唤了,不少人来到“集会”上的小吃摊前,要一盘冒着腾腾热气的油煎包子,还有胡辣汤,油馍,煎饼,还有卤肉、蛋糕、柿饼、小麻花、小点心……直吃得满嘴生香,红光满面。

“集会”上,还有许许多多孩子们喜欢的“宝贝”,糖画、泥人、画板,各种玩具……这不,一大群孩子正围在一位卖气球的大妈身边,叽叽喳喳讨论个不停,已经买到了自己满意气球的两个孩子,小手紧紧抓住绑扎气球的细绳子,稚嫩的小脸上漾满了花一样的笑容……

置办年货是个“技术活儿”,一般都是家里的男人出面,今儿个买两条鱼,明儿个买两只鸡。菜蔬,新衣,新鞋,新帽,窗花,年画,春联,猪肉,羊肉,粉条……要置办的东西太多,赶一两个“集会”是根本没法办齐的。

况且要置办的东西没有谁规定不能增加,随着口袋子里越来越富余,增加的东西也在不断变化,事实上不到大年初一年货就不可能置办齐,不是缺点这就是少点那。俗话说得好,“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婆要衣裳……”这么多要买的东西,需要一件一件慢慢来。因此几乎腊月里每个村子的“集会”上都是热闹非凡。

不少地方的“集会”和“庙会”一起举办,除了物资交流,玩耍娱乐,还要搭起舞台唱响大戏。戏台下人山人海聚精会神,戏台上锣鼓铿锵丝竹悠扬,婉转有致的梆子腔在腊月的晴空里传得很远很远,前来看戏的亲戚朋友相互交流,那情景,汇成一幅幅醉人的风情民俗画卷……

           磨年面

 

“腊八祭灶,新年来到。”一进入农历腊月,老家乡下的人就该准备磨年面、蒸年馍的事了。按照老家的民俗,过年时忌讳说“蒸”啊“炒”啊这些字眼,因为谐音为“争”,“吵”,不吉利的,因此家家户户蒸的年馍都要能够吃到过罢年,也就是正月十五以后。蒸的馍多,需要的面当然也多。所以在蒸年馍之前,每家每户都先要磨年面。

腊月里天寒地冻,不是风就是雪。挑一个天气晴朗的的好日子,把院子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从囤里挖出两口袋小麦、玉米等粮食,用清水淘洗干净,摊在阳光下晾晒。这样做一是去除粮食里的细碎土粒土尘,细小石块杂物等,使粮食变得更洁净。二是给粮食增加了适当的水分,磨面的时候不至于太干燥,太干燥磨出来的面不好吃。

一般上午淘洗晾晒粮食,过了中午不等粮食干透就可以拉到磨房磨面了。过去没有电气化、机械化那些东西,磨面全靠古老的石磨。石磨上有一根被岁月磨得发亮的棍子,乡下俗称“磨杠”。推动或者拉动“磨杠”,石磨的上半扇就开始转动,就可以把粮食磨成碎末。

磨房里,与石磨相配套的还有粗细不等的面罗、面柜等设施。磨碎的粮食要用这些粗细不等的面罗反反复复过滤,过滤出来的颗粒再回到石磨上,直到所有的粮食都变成了较细的面粉为止。

石磨非常笨重。过去没有电力没有机械,只靠人用力去推。因此就有了“推磨”这个词。推磨可不是闹着玩的,抱着“磨杠”围着石磨一圈又一圈转动,常常累得人汗流满面,气喘吁吁,一般的壮劳力都吃不消,老弱病残之人就更不用说了。

条件好一点的时候,磨面时可以用牲口来拉动。一般是一头毛驴。把毛驴套在石磨前,后面拴着磨杠,围着石磨转过一圈又一圈,俗称“拉磨”。牲口“拉磨”的时候人也闲不着,需要不停地倒粮食、罗面等,磨一回面要把人累得好几天都缓不过劲儿来。

后来,村里架上了电线,不少电动器械开始投入使用。那时候每个村里都有一间“磨面房”,里面架上电线,安装上一台马达带动的磨面机。这种磨面机比较简陋,上面是一个敞口的粮食入口,中间是一个封闭的带“面罗”的暗室,下面的出面口连接着一个粗布做成的大口袋。磨面的时候,粮食从入料口进入“暗室”,被飞速旋转的几根钢柱打碎,又被钢制的“面罗”过滤,较细的面粉被巨大的气流冲进鼓鼓的大口袋。一家的粮食磨完后,操作者拉下电闸,鼓鼓的大口袋里气流散去,剩下的就是磨好的面了。

因为这种磨面机粗粮细粮都可以磨,开机里面就是一阵风,群众俗称“一风吹”。“一风吹”磨面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大大缩短了磨面的时间,但也有个缺点,就是所有的粮食都是一遍磨成,磨小麦分离不出麸皮,磨出的面粉颗粒粗糙,颜色发暗,做出的食品口感也不是特别好。

村里有一个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能人”,回来跟别人“喷空”时说:“咱们乡下人吃的是‘一风吹’,人家城市里的人吃的是‘八五面’,听说还有人吃‘七五面’……”老少爷们一听很是惊奇,忙请教啥是“八五面”“七五面”?但这个人也说不出个所以然,给村人留下了一个“难解之谜”。

再后来,村子里添置了电动小钢磨,群众俗称“多遍磨”。磨小麦的时候,要经过先粗后细好几道程序,可以按比例把麸皮过滤出来,当做饲料喂猪喂牛喂鸡。这样磨出来的面比以前的白多了,细多了,不管是蒸馒头还是包饺子,口感味觉也好多了。这个时候很多人才恍然明白,所谓的“八五面”就是过滤出了百分之十五的麸皮,“七五面”当然就是过滤出了百分之二十五的麸皮……

如今,“推磨”,“拉磨”,“一风吹”早就成为往事了,过年时候走进街头大大小小的超市量贩,货架上的面粉种类繁多,琳琅满目,“饺子粉”,“面包粉”,“麦芯粉”、“高筋粉”……光名字就多得让人记不住,再加上花花绿绿五光十色的包装,让人感觉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蒸年馍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块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杀只鸭。二十九,灌壶酒……”如今物流发达,商品丰富,过年吃的喝的当然不止于这首儿歌里唱的,更多的天南海北的过去没见过没尝过的好东西纷至沓来,让人眼花缭乱。但吃的美味不管有多少种,很多人家还是要蒸年馍的。

中原人生活中离不开面食,而“年馍”似乎是面食中的王者。如今在超市里,各种各样的“年馍”都能看到买到,选购场景很是热闹。很多人或许不知道,若干年前的乡下,吃“年馍”可不是这样简单的。

蒸年馍是乡下人腊月里的一件大事,因为年馍蒸得多,所以家家户户都得提前磨年面。

腊月里天寒地冻,北风呼啸,挑一个天晴气暖,阳光灿烂的好日子,从粮囤里挖出来两口袋粮食,搬到院子里用清水淘洗一遍,摊在阳光下晾晒干净,然后拉到磨面坊,磨出又细又白的年面来。

蒸年馍的时间一般在祭灶,也就是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的厨房里就开始飘出年馍的香味来。

过去乡下没有酵母粉剂,发面都是使用自制的“渣头”,俗称“酵子”。发面之前,先用一个小盆子在稠面糊里搅进去准备好的“渣头”,俗称搅“渣面”,然后让它先行发酵。一般来说,温度相对高一点的地方发酵速度快一点,但那时候乡下没有空调、暖气之类的设施,为了提高发面的速度,人们就在锅台边放些麦秸豆秸一类的穰柴禾,把面盆放在里面,再在面盆上覆盖棉被,把面盆周边弄得暖暖和和的。

因为第二天蒸馍用的面比平时要多,妇女们的力气太弱,所以需要家里的壮实男人下手,头天晚上就要发面。把面粉倒进洗净的光洁的红色大陶盆里,再适量倒进发好酵的“渣头”,然后倒进适量的温水用力糅和。为了让这些和好的面发好,人们会在发面的过程中把面团“盘”(糅合)几次,提高面团的韧度。

第二天天还未亮,树梢上的星星还在眨眼,一家人就起床了。男人把平时舍不得烧的棍棍棒棒拿出来,准备烧锅的柴禾。女人则洗净手挽起袖子,把已经发好的面团再盘一下,还要切菜切红薯,准备年馍里的馅料。

按照工艺来说,蒸出来的年馍有好多种。过去乡下穷,白面不经常吃,蒸年馍时白面馍也不多。更多的是用红薯面、玉米面、高粱面做成的杂面馍。

那时候乡下红薯面最多,吃起来口感太差。为了改变口感,人们在红薯面里掺进去一些荞麦面等相对筋道一些的杂面,擀成皮,包进去用豆腐、粉条、白菜、萝卜做成的馅,捏成与饺子形状相似,但比饺子大很多倍的“菜角”,乡下俗称“角子”,吃起来味道好多了。老人们都说,菜包代表“财宝”,豆包寓意“都饱”,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不用说这些话蕴含了乡亲们心中的所思所想。

还有“花卷馍”,就是把白面、高粱面、玉米面、黄豆面等一层又一层包裹成长条型的面团,切出来叫“卷子”。通常是两个“卷子”连在一起,中间虚切一刀,红、黄、白等颜色相间,看起来很悦目,乡下俗称“花卷馍”,吃起来口感比红薯面馍好一些。

如果在这种“花卷”里再撒上一些油、盐、辣椒面、葱花什么的,就叫做“油卷”了,不过“油卷”一般只在平时蒸,过年的时候很少吃。

白面馍,就是馒头,有大有小,团成光洁的半圆形,有的里面没有馅料,有的里面包馅料,如切碎了的红薯、红枣、葡萄干等,乡下俗称“白面蒸馍”。

除了菜包、豆包、花卷、白面蒸馍这些常见的年馍外,蒸年馍最主要的是要蒸枣花馍,也就是用白面和红枣做成的各种造型的面食,乡下俗称“枣山”。

一团柔软的面,一双简单的筷子,一把再普通不过的菜刀,一大把红得发亮的甜枣,几粒花花绿绿的豆粒,几乎就在眨眼之间,各种形态逼真的的枣花馍就呈现在人们面前。准确地说,那不叫馍,那是实实在在的民间艺术品。

从题材上说,“枣山”大致可以分为这么几种类型:

小动物造型,比如马、羊、鸡、猪等各种动物造型,都是乡下人平时最熟悉的、最敬仰的那些动物,以牲畜、生肖类动物为主,很少见凶猛的野生动物,有单一的,也有组合在一起的,造型千姿百态、维妙维肖,看了让人忍俊不禁,爱不释手。

庄稼果实造型,比如玉米棒、高粱穗、麦子穗等各种庄稼果实造型,由单一的,也有组合在一起的。庄稼人热爱田野里的每一株庄稼,各种各样庄稼果实的形态早已深深铭刻在她们的脑海里,几乎是随手沾来。

花卉造型,比如说牡丹花、月季花、茉莉花等各种花卉造型,有单一的,也有图案组合在一起的,用红豆、蜜枣、龙眼儿等进行点缀,案子上像极了一片姹紫嫣红的花园。

乡下有丰富多彩、层出不穷的传说故事,更多的“枣山”作品则融入了美丽的民间故事,比如“鲤鱼跳龙门”,比如“二龙戏珠”,比如“莲(连)年有余(鱼)”,比如“寿桃拜寿”,还有龙凤虎狮、花鸟鱼虫、十二生肖等等,每一组作品都是一个娓娓动听的故事。

“馍”是中原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面食,广义地说,应该包括蒸馍、烙馍、烤馍等,狭义的馍,也称馒头。据说汉代以前,中国是没有馒头或者馍的。那时候把面食统称为“饼”。面条叫汤饼,馍馍叫炊饼。真正意义上的馒头,本来是包着肉的,叫做“馒首”,是诸葛亮七擒孟获时发明的。

蒸“年馍”(馒头)为什么一定要用发面呢?寓意来年发家发财呗。另外乡下还有一句老话,叫做“不蒸馒头争口气”,过年蒸馒头,大概也有鞭策大家来年都争气的意思吧。

蒸好的馍放在馍柜里,差不多要够一家人吃上一个正月。为啥过年要蒸这么多的馍?老年人都说,过去从初一到初五,家里都忌讳开火,就算开火也要避开蒸、炒,因为蒸与争、炒与吵、烙与落谐音,不吉利,所以年前一定要蒸好够全家人过年吃的馍。

年是过往岁月的小结,年是崭新生活的开始。每个人都希望过年有个好的兆头,这种愿望被写进春联里,融进祝福里,当然也不可避免地表现在年馍的造型上。“枣山”造型里最常见的有花糕、枣花、鱼和刺猬,不用说花糕代表“节节高升”,鱼代表“年年有余”,刺猬则代表来年要发大财。

大年初一早上,中原不少地方的人家祭拜祖先的同时,会拿出来一公一母两只用面做成的刺猬,头朝外放到自家门口,传说这天刺猬会出去驮元宝。等到第二天大家准备出去走亲戚时,再把刺猬的头转回来,代表刺猬已经把远方的元宝驮回了家。

中国人重礼节讲礼义,不忘先祖养育之恩。蒸“年馍”的时候,几乎每一户人家都要蒸一些个头超大的“大馍”,一是走亲戚做礼品,二是祭拜时做祭品。过年时,不管是祭祖先还是拜神灵,再多的祭品里也不能少了馒头。

过去乡下穷,过年走亲戚时带的礼品大多是一竹篮“大馍”(枣山)和一块“礼条”肉,女子回娘家更是不可缺少,而且“大馍”的数量也很有讲究。时至今日,每当男女订婚、小孩作九、动工破土等,不少地方仍然会蒸些“大馍”赠送亲友,以求吉利。细说起来,看似简单的年馍简直就是一本厚重的中原民俗历史的大书!

          炸年菜



一进入农历腊月,人们的心里就充满了过新年的热望,新年也在人们的热望中一步步走来。小时候盼过年,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能在过年时吃到许多平时见不到的美食,可以一饱口福,解一下肚子里那些期待已久的馋虫。

美食之所以让人过口不忘,一是原材料难得,二是烹饪方法也很重要,炒、炸、蒸、煮、煎、烤等等,不同的烹饪方法给人带来不同的味觉感受。尽管小户人家过日子不那么讲究,但过年时“过油”是家家户户都少不了的。

“过油”是豫东乡下老家对油炸食品过程的俗称。过去乡下穷,平时家里难得见一回油腥,即便是“过油”炸的东西也很少。但新年“过油”就不一样了,炸的东西也多,每户人家都要提前准备鸡呀鱼呀菜呀肉呀这些原材料,很有一种庄重的仪式感。

“过油”的日子一般选在腊月蒸过年馍之后,临近年关那几天。平时“过油”家庭妇女就可以操作,但年关“过油”则需要男人们来帮忙了。一家人各司其职,下锅的,看锅的,烧锅的,打下手的,缺一不可,都很重要。

过去乡下烧的都是土灶。老家人把麦秸、豆秸、玉米杆之类的庄稼秸秆称之为“穰柴火”,把木柴之类的柴火称之为“硬柴火”,“穰柴火”烧锅火力小,温度上不来,“硬柴火”烧起来火力大,温度上升快。平时烧个稀饭啥的尽量用“穰柴火”,但“过油”时对温度要求高,所以男人们会把平时舍不得用的“硬柴火”拿出来烧锅。

乡下“过油”讲究多规矩多,任何人都不能不能随便僭越。比如“过油”时不允许小孩子随便到厨房,厨房里的人不能随便说话,尤其不能说“没了”“干了”“糊了”之类的话,以免带来晦气。第一批下进锅里的食品炸好捞出后,要用干净的碗碟盛放好端到神灵牌位面前,恭请诸位神灵先行品尝。

年关“过油”要炸的东西和平时不大一样,平时炸油角,炸糖糕,炸油饼等等,过年时基本不炸这些,炸的大部分是食物的半成品,也就是过年时可以继续进行加工的食品,大致说来有这么几大类:

一是丸子。有一个《报菜名》的相声,演员一口气说出了几十种丸子的名称,可见人们对这种食品的熟悉和喜爱程度。乡下农家炸的丸子当然没有那么多,分素丸子和肉丸子两大类。

素丸子常见的有萝卜丸子,粉条丸子,豆腐丸子,莲菜丸子等,还有一种黑菜丸子。先在瓷盆里和好一大盆面,和面时撒进精盐、五香粉等调味品,接着拌进去镲好的红、白萝卜丝,香菜丝等,或者拌进去泡好剁碎的粉条,或者拌进去切成小块(丁)的老豆腐,待油锅烧热了就下锅开炸。黑菜不是黑色的蔬菜,是夏天晒干的梅豆角、小白菜、南瓜干等泡发后,拌进面里炸成的丸子。

过去小麦产量低,白面少,炸丸子不少时候用的是红薯干面、荞麦面、豆面等杂粮面,尽管这些用杂粮面炸成的丸子口味不如小麦面,但比起常年吃的红薯干面馍来说还是好了许多。

肉丸子常见的有猪肉丸子,牛肉丸子、鸡肉丸子等,先用淀粉和鸡蛋在瓷盆里勾糊,勾糊时放上盐和调料,接着在面糊里放入切成小块(丁)的生肉,不断翻动让这些肉都上浆挂糊然后再下锅炸。

那时候肉食品非常珍贵,价格高不说平时也难以买到。只有到了腊月里快过年了才会有人杀猪,宰鸡,一般人家难得“大方”一回,割几斤猪肉过年。因为肉主贵,肉丸子炸的数量也不多,主要用来招待客人的。做父母的看着孩子们眼馋的样子,只能用筷子夹几小块金金贵贵的让孩子品尝一下。

第二是豆腐片。老家自古以来就产黄豆,所以,以黄豆为原料的美食自古以来就不断,比如豆腐,一年四季都不缺。大集体的时候,黄豆种植面积小,产量也不高,尽管街上常有卖豆腐的(老家人更多的是拿黄豆来换,称为“换豆腐”),但经常吃也是吃不起的,只有在逢年过节或者家里来了客人时,才挖出一碗黄豆去街上换些豆腐来。一到过年,大家好像都比平时大方豪爽了许多,既然口袋里羞涩买不起更多的肉,那就多吃一点豆腐吧。

于是豆腐成了家家户户必备的美食。一进入腊月,村里的豆腐作坊就要比平时多忙出好几倍,满村里都飘散着豆腐的清香。过年时不少农户要招待客人,准备的豆腐相应多些,至少要一个豆腐(大约有30斤),一般人家也要准备半个豆腐。

平时豆腐的做法一般是煎,切成方寸大小的薄片放在热油锅里煎得两面发黄,香味扑鼻。另一种做法是炸,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炸很多。把豆腐切成巴掌大小的薄片,在油锅里炸得两面金黄。炸好的豆腐片有很多种吃法,可以切成丝凉拌着吃,也可以和其他菜一起炖着吃,味道都很美。

除了丸子和豆腐片外,年关“过油”要炸的就是鸡和鱼了。过年图的就是大吉大利诸事顺遂,象征着“吉利”的鸡,象征着“年年有余”的鱼就成为家家户户过年时少不了的食品了。一般来说,炸鸡就是炸鸡块,囫囵鸡子是不需要油炸的。生鸡宰杀洗净,剁成小块,用盐和调料腌制一段时间,再挂上用淀粉、鸡蛋搅好的面糊就下锅炸了。

炸鱼讲究多一些,过年时每家都喜欢吃囫囵大鱼,就是把尺把长的鲤鱼剖好弄干净后,用盐和调料腌制一段时间,轻微挂上面糊放进锅里炸。要特别注意操作中不能把鱼身折断,也不能弄掉那个部位,要绝对保证鱼的完整,否则将被视为不吉利,很忌讳的。

除了囫囵大鱼之外,当然也炸鱼块,炸小鱼,炸得香酥脆嫩,色泽金黄美观,香气四溢,看上去就像一道工艺品似的,简直要把孩子们的口水引逗出来……

           穿新衣

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中,过新年穿新衣和舞龙、舞狮、敲锣、打鼓、贴春联、放鞭炮、挂灯笼一样,是节日喜庆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新年是过往岁月的终结,新年是崭新时光的开启,新年最讲究除旧布新,换掉了旧的衣物,新衣穿在身上,人的外表换了,旧的运气旧的心情也换掉了,从里到外一切都是新的。

“腊八祭灶,年下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婆要衣裳,老头拍着屁股打急慌……”这是一首描绘豫东乡下过年情景的儿歌,在老家几乎妇孺皆知,人人会唱,像极了一幅脍炙人口的民俗风景画。小时候,唱着这首儿歌我心里很是纳闷:人们添置新衣裳为什么非要赶在过年的时候呢?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乡下还比较贫穷,曾流行许多和穿衣有关的俚语村言,比如“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孩子们的衣服,老大穿了给老二,老二穿了给老三,烂了就打补丁,常常是补丁摞补丁,实在不能穿了,还要把它剪成小布块,糊袼褙做鞋底,添置一件新衣太难了。

做衣服得先有布料,布料哪里来?绝大部分是妇女们用棉线织出来的。先把从地里摘回来的棉花送到作坊里,用轧花机轧净棉籽,再用弹花机把棉絮弹得又松又软。接下来把棉花扯裹成一根一根小擀面杖粗细的棉芯,盘腿坐在纺花车前纺棉线。纺棉线的过程很长很累,女人们可不光是纺棉线,还要和男人一样去地里干各种各样的农活,还要做饭做家务,纺棉线只能抽时间,常常要起五更搭黄昏,很长时间才能纺出织一匹布的棉线。

棉线纺够了,接下来就是浆线,染线,经线,按照想要的花纹把长长的棉线经好,然后才能上机纺织。那时候一个村里总会有几部老式的木制织布机,不知道用了多少年,上面的每一个木头构件都被磨得光滑明亮。织布时人坐在上面,双手不停地来回扔梭子,双脚不停地踩蹬踏板,眼、手、脚高度配合,一点也不敢马虎大意。随着一支光滑的带棉线的木梭子像鱼一样在棉线里来回穿梭,织布机会发出不断地“咣当”“咣当”的响声……

经过半月甚至整月的努力,一匹散发着棉花清香的新布终于织好下机了。新布下机后,要经过浆洗、漂染。那时候,乡下有一种手艺人叫染布匠,有一种手工作坊叫染坊。织好的粗布一般都是白色的,送到染坊里可以染成蓝色、黑色等,然后就可以根据孩子们的身高、胖瘦等量体裁剪了。因为没有专业的裁缝,女人们便根据衣服的结构,把各个部位都裁成硬纸片,无师自通地把布料裁成了衣料。

那时候没有缝纫机,衣料裁剪后全靠妇女们一针一线地去缝,短则一两天,长则三五天,一件新衣服就会完工,有时候,手巧的母亲还会在孩子的新衣上再绣个彩色花朵什么的,显得更好看……

经过这一系列程序繁琐的劳作,母亲们不知道流了多少汗水,熬了多少夜晚,孩子们终于能在过年时穿上一件可身的漂亮的新衣。

除了自家纺织棉布外,有时候也会从商店里买一块“洋布”做衣服,不过这种机会少之又少。那时候村子里没有超市,没有成衣店裁缝店,只有县城或者乡镇的街道上才有一两家名叫“供销合作社”的商店,里面也没有卖成衣的。“供销合作社”里会有“洋布”布料出售,那些布料质量轻便,色泽美观,但很多做母亲的一是手里没钱,二是没有布票,只能看看解解眼馋,暗暗叹一口气就离开了。

每年腊月里生产队里都要分红,根据每家劳动力挣的工分数量分给一点现金,这些现金多则几十元上百元,少则只有几元十几元。钱太少,家里头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很多时候买块布料给孩子做衣服的事就不说了。还有,那时候物资紧缺买啥都要凭票证,买粮凭粮票,买布凭布票,就连买盒火柴也要凭票,没有票,对不起,不卖给你!

乡下的孩子太顽皮太淘气,整天在田野里摸爬滚打,㧟着篮子割草,爬到树上捉蝉,牵着绳子放牛,衣服自然磨损多烂得快。过年时,做父母的看到孩子身上还穿着带补丁的衣服,不管怎么说心里也不是个滋味,因此宁愿多吃点苦受点累也不能委屈了孩子……

好在那些令人难堪的岁月已经成为历史,现在人们的生活质量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人们再也不用为过年穿不上一件新衣而发愁了……

            放鞭炮

形容一个人慌慌张张、急急忙忙抢着做一件期望已久的事情,老家豫东乡下有一句俗话是这样说的,“慌得跟拾炮似的”。

过去逢年过节,结婚嫁娶,进学升迁,盖房奠基、上梁,店铺开张等等,人们都要燃放鞭炮。震耳欲聋的的鞭炮声,遍地散开的红色纸片,围观人喜笑颜开的话语,连空气里都弥漫着不一样的喜庆感。当然,不少地方办丧事也要放鞭炮,各地的习俗不同,鞭炮的用途也不一样,但大多都是有了喜事,为了庆祝才燃放的。

燃放鞭炮时,总会吸引很多孩子前来观看。一挂长长的鞭炮,从点燃到燃放结束总会有一些没有炸响的炮。鞭炮即将燃完的刹那间,孩子们会眼疾手快上前争抢着捡拾这些哑炮,乡下俗称“拾炮”。

放鞭炮在乡下有很多规矩。腊月里,场光地净没啥活,乡下娶媳妇嫁闺女认干亲戚的渐渐多了,差不多每天都能听到唢呐声响个不停,差不多每天都能看到办喜事的队伍从门前经过,“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不绝于耳。按照乡下习俗,一般人家过年时要至少准备好几挂大小不一的鞭炮。这些鞭炮什么时候放,放多长的,都有不少讲究和规矩。

鞭炮种类繁多,不过按种类,大致有爆竹类,喷花类,礼花类等;按响数分,大致有小型100到1000响,大型2000到20000响;按重量有粗细轻重不同的“雷子”“烟花”“礼花”等。不同的鞭炮有不同的燃放方式,短一些的鞭炮用手提着就可以,比较长的鞭炮要么缠在一根长长的木棍或者竹竿上,要么搭在长长的绳子或者铁丝上,要么摆放在比较空旷的净地上……

孩子们最熟悉这些。家家户户都放鞭炮时,孩子们会争先恐后把自家的燃放了,然后去别人家里“拾炮”。

腊月二十三祭灶,也就是乡下俗称的“小年”。傍晚时分,家里的饺子煮好以后,先祭拜灶爷灶奶奶,愿他们“上天言好事”。然后祭拜家里供奉的诸位神灵。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要燃响鞭炮,焚烧香纸,祈求神灵的保佑。

转眼就是大年除夕,贴春联,贴窗花,大扫除等,自不用说。待到傍晚时分,家里的男人会带着香纸、鞭炮去祖坟前祭拜一番,恭请已经过世的爷奶、父母回家过年。然后回家准备年夜饭,年夜饭开始前,要先敬奉神灵,牌位面前祈祷一番,这时也要燃放鞭炮。这些鞭炮可大可小,全凭主人的心情。

大年夜是一年里人们心情最舒畅最快乐的时候,一家人围拢在丰盛的年夜饭桌前,边吃边喝儿边看电视上的春节文艺晚会。等到春节文艺晚会进行到午夜,新年的钟声敲响时,沉静的夜空中突然响起震耳的鞭炮声。那声音持续不断,有远有近,有缓有急,如响雷滚过,如连环炮响,如疾风劲吹,如万马奔腾,人们在这一年里积攒的兴奋与欢乐,忧郁和不安,千种心情万般思绪,都仿佛要用这持续不断的鞭炮声来渲泄和表达。

新年的第一挂鞭炮最为讲究,要比平时燃放的鞭炮大许多长许多,平时燃放几百响的,这时至少要来个几千响甚至上万响的,长炮里大都夹带几个大小不一的“雷子”,这样燃放起来才会声音响亮,乡下俗称很“艮”,会把晦气驱赶得干干净净。鞭炮燃放时要一响到底不能有间断,乡下俗称“连利”。如果谁家燃放的鞭炮哑炮太多间间断断,不“艮”不“连利”,就预示着新的一年里运气不好,是人们最忌讳的。

新年第一天,大部分人家都要祭拜神灵,自然少不了鞭炮。大年初二是新年的第一个双日子,新女婿第一次去女方家走亲戚,中午吃饭前要燃放一挂上万响甚至两万响的鞭炮。老家乡俗,这天看热闹的人特别多,一个村里总会来好几个新女婿,谁家的鞭炮最大最长最响亮,就会被全村人夸赞,谁家的鞭炮又小又短又不响亮,就会被全村人耻笑。因此,这天所有的新女婿都会提前准备,哪怕走亲戚的礼物简陋一点,午饭前的这挂鞭炮不敢大意。如果准备不周,在全村老少爷们面前丢了脸,很多年以后还会被人们挂在嘴边的。

初一到十五,乡下村里几乎每天都能听到鞭炮声响。特别是元宵节前后,人们穿着漂亮的过年新衣,搬出冷落了一年的锣鼓家伙,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噼噼啪啪的鞭炮声,重新装饰一新的巨龙开始舞动,雄狮开始跳跃,热热闹闹各种各样的民间“故事”开始玩耍起来……

“腊八祭灶,年下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这是老家流传最广的一首儿歌。小时候第一次学唱这首儿歌时,我心里很纳闷,“小子”(乡下对男孩子的俗称)为什么那么喜欢鞭炮呢?长大了才慢慢知道,那时候乡下物质条件太简陋,文化生活太单一,过年时燃放鞭炮当然成了孩子们最向往最喜欢的事情。

过年时正是学校放寒假的时候,不管谁家燃放鞭炮,周边总围有一大帮虎视眈眈的孩子,他们要么用手捂着耳朵,要么放下棉帽耳把儿护住脸,不待最后的鞭炮声落地,不待白色的硝烟散去,孩子们就会一哄而上,瞅准那些没有炸响的哑炮,眼疾手快一把抓在手里。

那时候乡下很多男孩子的口袋里都少不了零散的鞭炮,谁要是有几个“雷子”就更带劲了,会在小伙伴们中间炫耀好几天,别人看着他也是一副羡慕不已的眼神。燃放这些零散的鞭炮是他们的一大乐趣。孩子们把这些散落的鞭炮捻子拧在一起,当着很多人的面,像举行隆重仪式似的点燃,随着响亮的炮声,围观人群的脸上都会大呼小叫,夸赞不已。

孩子们拾来的哑炮里,有不少捻子只剩下了一小截,点燃时时间太短来不及离开。胆小的孩子不敢点,胆大点的孩子为了安全尽量伸长胳膊伸长腿,手里的香头或者烟头还没挨着炮捻就拔腿而跑,回头一看没点着,再回来重新点,如是者反复好几次才能点响。围观的孩子们像观看一出惊险剧目一样,心里一会儿紧张,再紧张,一会儿放松,再放松,乐此不疲。

那些没有捻子的哑炮有的被孩子们掰断为两截,露出里面黑色或者红色的火药,在地上成双成对摆成一组一组的,炸药对着炸药,然后用燃烧着的香头或烟头点燃,这时候只见火光闪动,鞭炮们躺在地上飞速旋转,转了一圈又一圈,孩子们把这个游戏叫做“嗤花”。如果放在晚上,“嗤花”旋转着,喷吐着彩色的烟雾,看上去非常漂亮。

有时候拾来的没有捻子的哑炮多了,剥出来的火药也多了,大家不想再玩“嗤花”的游戏了,想找更多的刺激和乐趣,就各尽所能找来一些旧书旧报纸,裹成一个超大个的“雷子”。这些“雷子”有的擀面杖粗有的茶杯粗,一头用胶泥封死,从另一头装进从别的鞭炮里剥出来的火药,装上长长的火捻子,然后前呼后拥,在村里找个空旷安全的地方燃放。

也有一些孩子爱搞恶作剧,把鞭炮点燃后仍在胆小的女孩子脚下,或者把鞭炮插在猪、狗、羊的身上点燃,甚至把点燃后的鞭炮扔到坑塘、粪坑里,听到一声声惊叫声后他们却乐得哈哈大笑。

那时候乡下孩子还流行玩一种用自行车链条做成的火药枪,把从哑炮里剥出来的火药装进枪里,一扣扳机就会发出很响亮的枪声。拿着这样的“手枪”,孩子们学着电影里的样子,玩起“打仗”、“抓特务”、“斗地主”等许多游戏,既紧张又刺激……

   “放炮”“拾炮”虽然又惊险又刺激,但也出现了不少炸伤人、炸烂衣服甚至引发火灾的事件。为了安全和环保,如今大家都在禁放鞭炮。现在过年时的鞭炮声虽然听不到了,但过往年代里那些和鞭炮有关的一幕幕往事,那些给孩提时代带来数不清快乐的点点滴滴,却难以抹去,永远定格在脑海里,成为温馨的记忆……

          捏老鼠嘴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这三天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吃,这是豫东乡下不知道流传了多少年的老习俗,叫做“捏老鼠嘴”。

老鼠属哺乳纲啮齿目,论种类,据说全世界有1600多种之多。老鼠会危害庄稼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种子和青苗它能吃,长成的庄稼它能吃,收获后的粮食它照样能吃。老鼠可以传播多种病毒性和细菌性疾病,包括鼠疫和出血性肾综合症,在鼠害严重的季节和地方,老鼠还会咬人,直接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只要一提起老鼠,几乎是每个人都愤恨不已,急欲除之而后快。

“哩哩啦,哩哩啦,敲锣鼓,吹喇叭,老鼠家里办喜事,有个女儿要出嫁……”孩提时代一提起这首儿歌几乎人人都会唱。“老鼠嫁女”也是孩子们听了很多年的传说故事。老鼠繁殖次数多,孕期短,产仔率高,性成熟快,数量能在短期内急剧增加。乡下有老鼠正月“初七说媒十七娶,二十七就要办贺礼”的俗语,这里的“贺礼”指的是“生子贺礼”,可见老鼠繁殖速度之快。

因为老鼠带来的灾害这么大,人们当然要倾尽全力消灭它。但是老鼠的生命力太顽强了,繁殖能力太惊人了,况且这家伙又聪明多智,对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超强。千百年来人们屡灭不绝.对鼠患束手无策。百般无奈之下,人们只好一面举行巫术仪式驱鼠赶鼠,一面万不得已地把老鼠当作神灵来崇祀。

老家乡下传说,老鼠正月初七说媒,十七嫁女,二十七举办生子贺礼。因此每年的正月里,初七、十七、二十七这三天,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俗称“捏老鼠嘴”。在老家人的眼里,那些没有“捏严”的饺子口就像老鼠的嘴,把“老鼠嘴”捏得严严实实,老鼠才不能吃喝,才会断子绝孙,人们才会免受其害。

除了“捏老鼠嘴”之外,老家还有许多与老鼠有关的习俗。既然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都是老鼠办亲事、婚事的重要日子,这三天里人们就有了许多忌讳。比如这三天里不能用剪刀。老年人会早早找来红头绳儿或红布条,把剪刀以及绱鞋用的铁钳等之类“尖嘴儿”家什缠紧、包好,压在床席或枕头底下,把针线簸箩也收起来。

这三天吃完饺子天一擦黑儿,老人就会催促年轻人特别是小孩子们赶快上床睡觉,不允许他们在床上嬉笑打闹。脱下的棉鞋也被老年人小心包好,或压在枕头底下,或鞋底儿朝上倒盖在灶台,再用铜盆儿之类的东西压好。老年人还特意把墙角旮旯的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挪开,把灶台上容易碰倒的瓶瓶罐罐也挪到碰不到的地方去。

母亲活着的时候告诉我:正月十七晚上是老鼠嫁闺女的大喜日子,千万不能惊扰了它们,你要是惊扰它一次,它可要惊扰你一整年哩。所以,这天要替老鼠把要走的路道都清理利落,把“尖嘴儿”东西都收起来,吃饺子是把老鼠嘴给“捏上”,还得提防鞋子这天不要被老鼠拉走,要不然这一年里不管办啥事都不会顺利。

不久前的一个会议上,我有幸与知名民俗专家讨论这一话题。他对我说,“嫁”即“往”的意思。所谓嫁祸、嫁非、嫁鼠,包含有把灾祸、是非、鼠虫逐出家门的意思。古人编排在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老鼠嫁女”,有在新年之初除旧布新、送阴迎阳、祛祸纳祥的象征意义。

现在,乡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与过去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语,那些方便老鼠们繁衍生殖、钻窟窿打洞的土屋土房渐渐消失了,钢筋水泥混凝土结构,钢窗铁门封闭严密的小洋楼拔地而起,老鼠们逐渐失去了它们的生存空间,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忌惮“老鼠嫁妮”的那些习俗也渐渐消失了。

            祭石头

很多人不知道,农历正月初十日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称为石头节,传说这一天是石头神的生日,民间俗称“石磨日”、“十子日”、“石不动”等。这一天的习俗,一是不能搬动石头,二是祭祀碾神、磨神、碓臼神、泰山石敢当神等诸多石头神灵,三是吃“瓷疙瘩”、等特色食品。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那天,家家户户都要在大门上贴春联,石碾、石磨、石臼等石器上也要贴上写有吉祥话语的红纸春联等,一直到正月初十日以前,这些石器都是禁止使用的。母亲活着的时候总是说:“老辈人传说,如果这个时候动了石头,就会伤了庄稼,这一年的收成就不会好”。

为啥动了石头会伤了庄稼呢?有一首古老的民俗歌谣唱道:“年初十,地生日。有天还有地。比是爷娘不多异,人畜房屋都依地;米麦百谷都生地。菜蔬风味拿来祭,祭地生日地欢喜。人生忠孝与节义,地维赖以立;做事须求脚踏实地。”

庄稼粮食向为土地所生,老辈人都说,正月初十原为“地日”,后来之所以被称为石头的生日,这是从初十的“十”音化而来的,因为“十”与“石”同音。石头的生日,又被称为石头节。正月初十是一年刚开始不久的日子,万象更新,除旧布新,在这一天里人们祭祀石头石器,也是在祈求自己的日子十全十美。

这一天,民间忌讳开山打石,忌讳用石头修房盖屋。豫东平原老家村子里,很多老年人都会提前准备,老早就来到村里的石碾、石磨、石臼等石器前,向石头焚香祭拜,中午的时候还要向石器石头供奉烙饼,认为吃了烙饼以后,一年之内会财运亨通。老家还有一个习俗,称为“捏瓷疙瘩”,就是包饺子,捏得瓷瓷实实的。还有的地方流行抬石头神:初九夜里,将一个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石头上,初十早上由十名姑娘或小伙子,轮流抬着瓦罐奔走。如果石头始终不落地,预示着新的一年丰收;如石头落地了,则预示着这一年里粮食的收成不会好。

老年人都说,传说中的石头神名叫“石敢当”。过去修改房屋时,人们喜欢在胡同大宅门的墙角下镶进墙内一块长石头,上面请人刻上“泰山石敢当”几个字,认为它能保佑人们平安。正月初十祭石头时,人们在“石敢当”前面扔些豆子,感谢它一年来的保佑之功,然后打来清水,用干净抹布蘸着把门墩、上下马石、门前石狮子和石敢当都擦洗一新,期盼它们在新的一年里再显神威,保佑大家伙儿平安。

平原人不像山里人那样,整天与各种各样的石头打交道。山里人住的是石头屋,吃的是石锅饭,睡的是石头床,每天睁开眼睛看见的就是石头。著名诗人郭小川有一首叫做《拍石头》的诗,写出了山里人对石头又爱又恨的情感:“人们只恨这石头太多太多,架桥使不着,盖房用不了,运走没处搁,而山洪年年暴发,石头照旧从坡上滚落,石头成了灾害,人们一时对它无可奈何……”

相反,在坦坦荡荡一平如砥的大平原上,石头以及石头制品就被人们视为珍稀之物了。过去乡下打麦场里碾粮食的石磙石磱,磨坊里磨粮食的石磨,街头墙角用来捣碎粮食的石臼,修盖房屋使用的门当、门石、门墩,富户人家门前的石狮,还有日常生活离不了的磨刀石、蒜臼,喂牲口使用的石槽,坟墓里的墓碑等等,都是人们千辛万苦从山上运过来的,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地便利,所以在过年时祭祀一下,感谢这些石器一年来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过去,民间有许多与石头有关的能工巧匠,比如“石匠”、“锻磨匠”、“磨刀匠”等等,他们游乡串村辛苦奔走,终身与石头打交道,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用自己的一双巧手,把各种各样粗糙的石头制作成了无数精美绝伦的石器石具,赢得了千千万万普通民众的尊敬。

母亲在世的时候,经常提到一句语:“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过去科学技术不发达,老百姓文化水平低,都认为主宰世界的是无处不在的各种神灵,地有地神,河有河神,树有树神,门有门神,床有床神,当然石头也有石头神了。

          搭“鳌山”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亦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日。

元宵节的主要习俗是赏花灯、猜灯谜、吃汤圆等。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市面上出售的节令灯具应有尽有,再加上人们不同的构思创作,乡下的元宵节早已告别了灯与火,迎来了声光电。

几乎是每一个村庄的每一道街口,都用铁丝、钢管等材料搭起了各种各样的过街门牌造型,再用各种灯具装饰。一入夜,五彩斑斓的灯光伴随着欢快的音乐闪闪烁烁,在深邃的夜空中绽放出万道光芒,小村里处处流光溢彩,坠玉飞花,处处如梦似幻、如诗如画,引人遐思。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把对元宵节的印象固定成了花灯与汤圆,却不知在父辈、爷爷辈,或者更早以前,虽然条件简陋甚至很多地方连电都没有用上,但正月十五元宵节却灯火辉煌,热热闹闹,有滋有味!

童年时候,每年的农历正月,乡下几乎每个村子里都要搭“鳌山”。

鳌是传说中海里的大龟或大鳖。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传说东海里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就是巨鳌驮着的。还有一种传说,鳌是龙之九子的老大,相传“龙生九子,鳌占头”,为龙头,龟身,麒麟尾。乡下所谓的“鳌山”,就是绑扎成的用以摆放灯具的架子,因为形状与传说中的巨鳌相似,所以叫“鳌山”。

那时候乡下缺少钢管、钢筋、角铁一类的金属制品,也缺少焊接一类的工艺技术,所以搭鳌山所用的材料主要是长木棍,高粱杆,细铁丝,绳子等。

选择鳌山的地址很有讲究,比如街口人口密集处,比如古庙门口,比如古井井台附近,为的是让冥冥之中的神明也来看灯,保佑一方乡民安康富裕。

搭鳌山要找心灵手巧的匠人,搬着高高的梯子,依托路旁的树木、墙壁等,绑扎得结结实实,筋骨分明。鳌山有各种造型,比如半圆、椭圆、五星等等,形象逼真,引人入胜。除了长木棍、高粱杆之外,还要装饰以松柏树枝,五色彩绸等等,也有心灵手巧的人用彩绸、彩纸等剪成五颜六色的条块,用一个细绳子穿起来挂在鳌山上,称作“吊挂”,风一吹,“吊挂”就摆动不停,即便白天看去,也是色彩鲜艳,引人注目的。

鳌山上亮灯的时间很是讲究,正月十四俗称“试灯”,因为是第一次亮灯,有那么点“试”的意思。“试”过之后,对不太如人意的地方还可以进行修改。正月十五,正式的灯节自不必说,正月十六俗称“馏灯”。老家人平时把冷馍冷饭放在锅里加热叫做“馏”,有重复、复习的意思。十五热闹完了,大家伙兴致未尽,就再热闹一晚上尽尽兴。老家村子里每年正月里都有庙会,要唱大戏三天四夜,正月十七晚上起戏,正月二十晚上唱完。这样一来,“馏”灯结束后,灯光也不能撤,还要延续到正月二十晚上。这样传统的三天“灯节”就多出了好几天。这些天里,大街小巷晚上灯火都要全都燃亮,因此到处都是明亮的灯火,都是看灯人们的笑脸。

过去很多乡下人没见过电灯,更没有用过电灯,“鳌山”上摆放的灯大致有两种,一是泥土烧制的“鳖灯”,有大有小,大的鏊子大小,小的巴掌大小,里面可以放灯油、灯芯;一是“萝卜灯”,用刀把粗一点的白萝卜切成段,在每一段的中间挖一个坑,坑里放入棉油和棉线做成的灯芯。入夜,人们把这一盏盏点燃之后的小灯摆放在“鳌山”上,各式灯景“流苏摇曳,冰盏玲珑,远望恍如万点星攒也”。

         扎“灯笼”

农历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历史悠久,是一年里第一个重要的民间节日。自古以来,元宵节就是与“灯火”分不开的节日,不仅家家户户门口都要挂灯笼,小孩子也都挑着自己的花灯笼上街游玩。

过去乡下条件简陋,孩子的绝大部分玩具都是自己动手制作的,灯笼也不例外。在乡下,灯笼是一种做工精致的工艺品,是展示孩子家长手艺水平的重要物品之一。每年正月初,家长们都会买来各种各样的彩纸,精挑细选一些光洁挺直的“梃子”(高粱穗的秸秆)小竹片等原材料,开始给孩子们扎灯笼。

灯笼的造型很多,正方形的,长方形的,椭圆形的,绣球形的,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应有尽有。手巧的家长会在彩纸上绘出山水、人物、花卉或《西厢记》《红楼梦》等戏曲画面,十分细腻考究,然后粘贴在平整的油纸上,用作灯笼的外壳。

灯笼还要做一个底座,先找一块轻巧的小方木板,在木板斜对角处用木钻钻两个小孔,再把一根半米多长的铁丝折弯。铁丝的两头穿进钻好的小孔里固定好,灯笼的底座就算是做好了。那时候,村代销店里卖的有专供灯笼里点燃的红红的小蜡烛。当然,也有的家长自己制作小油灯,把粗一点的白萝卜切下一段,中间挖个坑,放进去一些棉油,再用棉线做一个小灯芯插在棉油里,小油灯就算做好了。

正月十五晚上,孩子们早早吃过饭,母亲把红蜡烛点上粘在木头底座上,然后把纸灯笼套上去,一根绳子系住铁丝,另一头系在一根小木棍上。孩子们就挑着明晃晃的灯笼,高高兴兴地到大街上去找小伙伴们一起玩了。透过灯光,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画幅上的山水、人物、花卉或各出戏文。

这时的大街上早就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就连平时不常出门的大姑娘小媳妇,老头老太太都会走出家门,去看看谁家门口挂的的灯笼漂亮。最奇的有一种“走马灯”,灯内点上蜡烛,烛产生的热力造成气流,令轮轴转动。轮轴上有剪纸,烛光将剪纸的影投射在屏上,图象便不断走动。因为各个面上大多绘制古代武将骑马的图画,而灯转动时看起来好像几个人你追我赶一样,故名走马灯,给人们展示不同的画面故事,令人们啧啧称赞。

小孩子挑着各种各样的花灯笼来到大街上,会引来不少人观看品评,如果灯笼扎的好看,周边的人就会不住声地夸赞,孩子心里别提多美了。

看灯的人群里也有恶作剧的,故作惊奇害怕地对孩子说:“灯笼下面爬了个大蝎子,快把灯笼摔了!”个别小孩子不知是计,害怕大蝎子蛰着,就惊慌失措地把手里的灯笼狠狠一摔,纸扎的灯笼就会被燃着起火,乡下人俗称“轰了”,就是燃烧掉没有了的意思。这时候,看热闹的人就会哄孩子说:“灯笼会,灯笼会,灯笼轰了回家睡。”孩子听了也就不再哭闹。

        玩“故事”

我至今都没有弄明白,为什么老家乡下把玩狮子、耍龙灯一类的户外活动叫做“玩故事”?翻阅各种词典,发现“故事”这个词有三个解释,一是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二是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故事梗概;三是特指旧日的制度。这三个解释都不与民间杂耍沾边。

但老家人就是这么叫的,而且叫了至少数百年。难道“故事”也能拿来“玩”么?后来问了问老农才知道,他们所说的“故事”也叫“社火”,指的是民间节日期间举行的集体游艺活动,和我们所说的“故事”根本不是一个意思。

正月十五是个与“灯火辉煌”分不开的节日,大街小巷都是各式各样的灯火,都是观看灯火的男女老少,惹得古今多少文人墨客诗兴大发,写下那么多和元宵节灯火有关的诗句。仅仅看灯似乎还不够,还缺少了什么。缺少了什么呢?气氛,那种有声有色有表演有喝彩的热烈气氛。谁能带来这样的热烈气氛呢?只有各种各样的“故事”。

正月十五前后,到处都是人山人海,挤拥不动,乡下正是“玩故事”的热闹时候。

正月里正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前后,地里的农活还没有开始干,庄稼人不是太忙。这时乡下还沉浸在“过年”的欢快氛围里,平时只顾白汁黑汗在地里劳作,矜持惯了的乡下人可算找到了放松一下自己的机会,尽情“嗨”一回,这大概就是正月十五乡下特别热闹的缘故吧!

豫东平原乡下的“故事”玩起来大概有这几大类:

舞龙,舞狮子。比较大一点的村子里都有“兴龙会”“舞狮队”之类的民间组织,有民主推举出来的会首、理事等一干人员,春节前就开始筹集资金,购买捆扎巨龙、狮子的材料,购买舞龙队、舞狮队人员的服装,还要负责在村子里显眼的地方布置灯光,还要负责添置为舞龙、舞狮助威的铜器锣鼓一应家伙,着手制作巨龙和狮子。

一般在正月初十前后,舞龙舞狮子的人员就要到位开始训练,请村里的老师傅指导培训。经过几天练习,一般到正月十四就可以正式登场演出了。

舞龙、舞狮子有很多招式很多技巧,也有很多忌讳很多规矩,启动时要隆重举办各种祭祀仪式,之后才可以尽兴玩耍起来。正月十五晚上,大街小巷灯光璀璨,男女老少都要上街赏灯。这时候,伴随着远远近近“噼噼啪啪”的鞭炮声,震耳欲聋的锣鼓声,舞龙的舞狮子的轮番演出,引起人群里一阵又一阵喝彩叫好声。

除了舞龙、舞狮子,就是各种杂耍,有“玩驴”的,有玩“二鬼摔跤”的,有玩“踩高跷”的,有玩“划旱船”的,打腰鼓的,等等,等等。

“玩驴”是这样的:一个人骑着一只酷似毛驴的造型,一只手拿着一根皮鞭登场,毛驴虽小但是很犟很不听话,一个劲的扭身尥蹶子,要把骑在自己身上的人甩掉,而这个“骑手”一边前后左右做出各种惊险动作,一边用皮鞭狠狠抽着毛驴,看上去动态感十足,很有意思。毛驴是过去乡下饲养最多的牲畜,虽然个子没有马啊骡啊高大,但干起活来却有一股子犟劲儿,因此乡下常常把有些人的倔强脾气称作“驴脾气”,把毛驴称作“犟驴”。过节时,把“犟驴”拿来“玩”一番,流露出庄稼人对毛驴的喜爱之情。

扭秧歌是群众参与性最广的“故事”,村里的男女老少不管是谁都可以登场表演,不管扭的好不好,都没有人嘲笑你。

扭秧歌的形式有很多种,有一种叫做“挑花篮”。扭秧歌的人把一根红绸拉开,做出挑花篮行走的样子,边扭边唱,歌词也是即兴编出来的:“竹板打,花篮挑,甩甩胳膊,扭扭腰,保佑大家身体好,男女老少都来挑。挑花篮,积功德,一走一磨笑开怀,初一十五赶庙会,身体健康喜中来……”

有一种“推小车”的,一人坐在独轮车上,一人边推边走边唱,除了传统戏曲,民歌小调外,他们有时候也唱表现老百姓新生活的新歌新戏,因为没有伴奏,唱者又五音不全,常常会逗得人们哄堂大笑。

还有“打腰鼓”的,“铜器舞”的,广场舞的,不过都需要多人配合,也需要一定的技巧,不是一般人能玩得动的……

老家乡下“玩故事”还流行“串门”。就是除了在自己村里“玩”之外,还会去邻近村里去“玩”。每个村里都有负责管这事的人,每当外村的“故事”莅临本村,马上就会有人接应,召集观众,打理场地,准备茶水、香烟、点心等物品,让每一班来村的“故事”都“玩”尽兴。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