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葛国桢的头像

葛国桢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8/07
分享

二爷的鹌鹑

我至今依稀记得,懵懵懂懂的幼年时,二爷长着花白的长胡须,一脸的深皱纹,古铜色的脸膛,腰带上常常系着一只鹌鹑袋。那东西似笼非笼,似袋又连着笼,它做工精致,长圆形的笼圈,木质的框架外包镶一圈竹青,竹木上雕刻着好看的花纹,外面用天然漆刷漆数遍,看上去总是明光铮亮的。布幔是手工纺织的老粗布,厚实又透气。笼框无底板,而是多层织物用针线纳成袜底状的软垫,用绣花红缎贴饰于外,十分精美。听别人说,这东西可有些年头了,听说是清代乾隆爷玩过的,是早些年花了大价钱才买来的。

袋笼里装的是一只非常漂亮的鹌鹑,二爷待这只鹌鹑比亲儿子都亲。没事时,他就坐在门前大槐树下的太师椅上,悠闲地从腰上解下那只鹌鹑袋,伸手把鹌鹑掏出来,握在手中。这时候,鹌鹑会从他的手掌中探出机灵的小脑袋来,两只眼骨碌碌地转动着,似乎在寻找着什么。二爷从另一只布袋里掏出一些谷粒或小米来,伸出另一只手,让鹌鹑轻轻地啄着吃,听着鹌鹑嘴里叫出的声音,二爷眯起眼睛,头颅慢慢朝后仰去,脸上露出非常难得的笑容,显得特别地满足和陶醉。在我的记忆里,二爷不喝酒,不抽烟,似乎没有别的嗜好,唯一爱玩的就是这只鹌鹑。

鹌鹑是一种鸟,《辞海》介绍:鸟纲,雉科。雄鸟体长近20厘米,为鸡形目中最小的种类。体型酷似鸡雏,头小尾秃。额、头侧、颏和喉等均淡红色。周身羽毛都有白色羽干纹,系一显著特征。冬季长栖于近山平原,潜伏杂草或丛灌间。以谷类和杂草种子为食。在我国东北及西北利亚南部繁殖;迁移和越冬时,遍布我国东部。雄性好斗。肉味美,卵亦可食。各地多有饲养。

听别人说,二爷一生经历坎坷,年轻时曾离开家乡在外闯荡几十年,到过大城市,从过军,经过商,接触过世间各个阶层的人,见过无数的悲欢离合,生离死别。回乡务农后,他仿佛看破了红尘烟云,洞穿了世事沉浮,那些别人经常津津乐道的富富贵贵、吃亏占便宜的事儿,他从不往心上放,鹌鹑似乎就是他的一切。

由于经常跟着二爷,看他“把鹌鹑”,听他讲一些和鹌鹑有关的逸闻趣事,不觉间我对这小生灵也添了许多爱意。据说,人们驯养鹌鹑的历史已有三千多年了。西汉时期,宫廷内就开始有驯养雄性鹌鹑令其鸣斗以供取乐的活动。唐玄宗时,有西凉人进献鹌鹑,能随金鼓节奏争斗,宫中养以为戏。元杂剧的曲牌中,有个“斗鹌鹑”流传很广。

成年后,我查了一些资料,知道由唐及宋的古籍上,都能找到斗鹌鹑的零星文字。到了清中期,官宦富民之间“斗鹑”是很流行的。《聊斋志异》里有一篇名为“王成”的故事。讲述一个名叫王成的人生意亏赔,贩得几筐鹌鹑,死得只剩一只。这只其貌不扬的小鸟,屡斗屡胜,简直成了神鸟。

跟着二爷,我还到野地里捉过鹌鹑。那时候在乡下,每到秋天,有的农户会在地头上留出一分半分的玉米不收,还要把已砍下的玉米秸也插到未收的玉米秸中,增加密度。等过鹌鹑的时候,这里就成了它们的居留地。这时,人们在地头张上网,从另一头吹着口哨往网里赶,往往多有捕获。捕获的鸟经过挑拣,那些符合“斗”象的鸟,就被人们喂养起来。它主要吃玉米面中生出的虫子,大概就是今天被称为“面包虫”的。

二爷说过,喂饲鹌鹑不叫养,也不叫玩,而叫“把”,“把”是前人调教宠物鸟的一种手法:用一只手的食指和三指握住鹌鹑的两只腿,另一只手从头到背捋着羽毛观赏。后来泛化成喂养、训练鸟的专用语。“把鹌鹑”的人就是成天将鸟拿在手上,像现在时髦青年拿着小宠物一样。平时,也可把鸟装在用布缝制的口袋中,口袋底部缝上圆型木头或高梁杆编的硬底。把口袋的上端掖在腰带上,里面的空间能让鹌鹑存活,同时也不妨碍人走路、活动。

我还听老辈人说鹌鹑“头颈为一身之主,腿脚乃用力之原,鼻嘴为锋敌之先,睑眼乃受敌之处,俱各相合乃为佳品。又云,有一足称亦能战斗,所谓相之大小,看头脸眉目位置光景,差之分毫,缪之千里,真可意会不可以言传也,慎之慎之”。在一般人眼里,鹌鹑就是鹌鹑,没有什么区别。可在“玩家儿”手里,鹌鹑就有了玉眼、黑眼、五色鹭、五色顺、砂子眼、红眼、鹰眼、绿眼、虎头、蛇头、鹰头、鹅头、燕子头、七寸身、生铁牛、白玉柱等等名称了,据说足有90多种。可见这些玩友的水平还是相当不一般的。

二爷在把玩他那只宝贵的鹌鹑时,只允许我们在一边看,绝对不允许我们用手触摸。看着鹌鹑那毛茸茸的身躯,机灵的眼睛,灵巧的小嘴,我是多么盼望伸手摸一下啊,但慑于二爷的威严,我一直不敢造次。儿童时代谁都脱不了顽劣的天性,有一天,二爷躺在太师椅上睡着了,他睡得那么香甜,打着轻轻地呼噜,嘴角还流出了一滴长长的粘液。这机会简直是老天特意赐予给我的,我蹑手蹑脚地把那只鹌鹑袋从他的腰带上解了下来,急不可待地解开了袋口,可是没等我伸手去掏,那只漂亮的鹌鹑就“嗖”一下从袋子里飞了出来,飞上天空眨眼间无影无踪了。

这一下祸闯大了,我呆在那里彻底傻眼了。这只鹌鹑可是二爷的最爱之物啊,等到他从睡梦中醒来,我可怎么给他交代啊?他又该怎样暴怒、怎样生气呢?

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趁着二爷还没睡醒,我赶忙脚底抹油溜之乎也。一口气跑到村外小树林里,我心头充满了无比的恐惧。天黑了,小树林里如同罩上了一道黑色的纱幔,四周仿佛有一只只狰狞的眼睛在看着我,我吓得想哭,但不敢出声,我饿得厉害,但不敢回家,就那样坐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不知什么时候竟然睡着了。

睡梦里我听见父亲、母亲焦急地呼喊我,看见一只灯光向小树林走来……父亲告诉我,得知鹌鹑丢了,二爷确实非常暴怒,气得胡子都竖起来了,但听说我没有回家又不知去向时,他的火气一下子消了许多,唉,一只鹌鹑再珍贵,毕竟没有孩子要紧啊,于是赶紧吩咐人们四下找我。

这以后,二爷因为丢了那只宝贵的鹌鹑,精气神大不如前,看上去一幅蔫巴巴的样子。后来因为害了一场病疾,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了。送别二爷的时候,我哭得很痛很厉害,因为我隐隐约约地觉得,二爷的去世,与丢失的那只鹌鹑有很大关系,我心里很内疚,对不起二爷。

前不久,市里举办了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在琳琅满目的展台上,我看到一件麦草画,上面把九只鹌鹑与几朵菊花组合在一起,图案很是吉祥。作画的艺人介绍说,鹌鹑头小尾秃,额、头侧、颏淡红色,浑身羽毛有白斑纹。菊花是多年生草本,花形,颜色多种,秋季开花,因其素雅高洁,常被人比之为“君子”。因为“菊”与“居”谐音,九只鹌鹑喻九世也,与菊花组成图案曰“九世同居”。《唐书·孝友传序》载:“张公艺,九世同居,高宗有事太山,临幸其居,问本末,书‘忍’字百余以对,天子为流涕,赐缣帛而去”。后人用“九世同居”表示大家庭的和睦、安康生活。

看着画,我油然想起了二爷,想起了幼年时被我放飞的那只宝贝鹌鹑。二爷,你在天堂里还好吗?愿你的世界里永远和睦、安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