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原大地上行走,古槐树是我经常见到的古树之一,不管是在平原还是山区,几乎每个村子里都有。这些古槐树龄少则上百年,长则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树身嶙峋苍劲,龙头虎腰,平身伏地,宛如巨龙盘卧,枝叶伸向蓝天,蔚为壮观,给人一种沧桑岁月的震撼。
每当看到这些古树,我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一个大大的问号:这么多的古槐树都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人们对古槐这样钟情?
《周礼·秋官》上说,周代宫廷外种有三棵槐树,三公朝见天子时,站在槐树下面。因此后人将三槐比喻三公,希望子女能位列三公。古书《花镜》说:“人多庭前种植槐树……”其一意味着乘凉,其二希望子孙能富贵。过去乡下人都认为,槐树是神树,在门前种槐树,希望生财致富。
这么说似乎能解开我的疑问,但细想起来,总感觉还不够。
我的老家古称“鄢国”,位于黄河南岸的豫东平原深处,半枕在一条东西走向的龙形高岗上。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高岗上留存下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岗下分布的许多村庄,譬如县城西的岗底杨、岗底张、侯家岗等,一听名字就知道与这座高岗密不可分。走进村里和白发苍苍的老者聊天,或者翻阅他们精心保存的家谱族谱,都会听到、看到数百年前他们从山西省洪洞县移民到这里的许多故事。
听说侯家岗有一棵大槐树,我们先去了那里。到了地方才知道,因为县城建设的需要,侯家岗已经拆迁了。原先鸡犬之声相闻的古村现在只剩下一堆残垣断壁,废土瓦砾。古槐树巍然屹立在一块紧紧依偎着龙形岗的高地上,很远就能望得见。我们下车走近古槐,试着抱了抱,树干直径至少在一米之上,高约十余米,树冠近二十米。
明朝洪武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县向外迁民共计十八次,直接迁徙地京冀豫鲁皖秦陇等十八省(市)四百九十八个县(市),包括汉回蒙等多个民族,是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官方大移民,成就了洪洞县大槐树“天下故乡,华人老家”的美誉。
侯家岗的侯氏先人就是那个年代迁往这里的。大槐树前,立着村人刻制的一块大石碑。碑文上说:
“据传当时官府发出告示迁民,乡民都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园。一个月之后,官府又发告示说,三天后黎明前到大槐树下的人不迁走,留下。当时人们相互传说,大家都早早来到大槐树下。此时突然出现大批官兵,把乡民团团围住强迫迁走。侯姓父亲随手从大槐树根部拔了一棵树苗,交给三个儿子。他们带着这棵槐树苗,栽到河南省鄢陵县(龙形岗)侯家岗,浇水灌溉,精心培育,枝繁叶茂。如今古槐犹在,世代在这里繁衍生息,勤劳耕耘。为了告知侯氏宗亲家族子孙,知道侯家的根在哪里,故刻石铭文记之……”
数百年来,这棵古槐静静屹立在侯家岗村口,就像先辈站在那里,用慈爱的眼光注视着自己的子子孙孙不断繁衍。人们几乎每天都要从大树下经过,每当看见大树心里就有了依靠。因为年代久远,古槐树自然就有了许多传说、许多故事,村里的老人几乎每人都会讲一段。
离侯家岗不远的岗底张也有一棵古槐,这棵古槐虽然没有侯家岗那棵大,但也有一搂多粗,枝叶茂盛。主人回忆说:“父亲已经去世多年,活着的时候经常讲,说他小时候好像树就这么大。人家说树龄至少有二、三百年了……”
“问我老家在哪里?山西洪洞大槐树。”关于这棵树的来历,村里的人都说是从张姓老家移来的。翻开村里修纂的《张氏族谱》,上面白纸黑字写着“一世祖自山西洪洞迁移而来。”
不知道从什么时间开始,村里的人都传说大树上住着大仙,神通广大,会施魔法。每当人们遇着困难的时候,大仙总会想方设法相帮。大槐树外表像铁一样疙疙瘩瘩,嶙峋古朴,树身下面有一个黑乎乎的窟窿,有人说里面藏着一只比碗口还大的金蟾,长着粗大的嘴,暴突的大眼睛,全身疙里疙瘩的蟾钮,能辟五兵,镇凶邪,促长生,庇佑人发财致富、大富大贵。
多少年来,人们对这棵古树呵护有加。村里人还传说,那些年这棵古槐树上长有好几根大树枝,枝叶茂盛的树枝指向哪个方向,哪个方向的人家就会家盛业盛,出人头地。老少爷们都说很灵验。
村民的传说是真是假很难论定,但他们对古槐的尊崇之情溢于言表,难以掩饰。面对古槐,我心头的疑问之锁彻底解开了,那么多的古槐树,每一条树根都连接着老家和历史,连接着化不开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