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朱润鱼的头像

朱润鱼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004/14
分享

标配式与烘托法的交互运用——《重返蜀山》人物形象塑造特点简析

《重返蜀山》是作家张生全以现实主义的笔触,深刻描写的一部反映偏远贫困乡村,在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的时代潮流中,实施乡村振兴计划的第二次重大变革的长篇小说。蜀山,凝聚了一个时代典型乡村的衰落与复兴、荒芜与重建的艰难历程。从人才流失、土地荒废,政府管理的急功近利式工业化引入——铜矿开采,带来山体垮塌,自然资源面临严重破坏的局面。而搞旅游开发,从古蜀文明养蚕织锦断层后的复建,步履维艰,如一部乡村改革的电影展现了特定时期乡村特有的阵痛。

这部小说里,一个个鲜活生动饱满的各色人物,在乡村改革的洪流中,以他们各自的行为、情感,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汇成一曲时代的交响。作者在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既采取简笔画的方式,以某种道具式的标配,赋予这些人物形象鲜明的特点;又不乏采用环境烘托的方法,暗示特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幕后能量,以暗线的方式牵动整个情节的发展。

可以说,道具式的标配在小说中屡屡皆是,并呈现反复。如,唐朗精瘦的外表、一身黑西装配着宽大的红领带,平和的锅盖头,贾有伦双手不离紧抱着的肚子,退休干部李秉的一身白衣白裤,涂三姑的大金表、李师公用来插发髻而又不断掉落的筷子,赵书记胖脸上擅长眯缝的眼,严庄脸上动不动就扯一扯的刀疤、黄昌婆嗓子里的鸡鸣声,贾队长的山歌等等。这些符合人物身份的标配,或来自装扮,或来自个人的行为习惯,或来自疾病的折磨,还有的是过往的经历造成的标志,如严庄脸上的刀疤,暗示了此人个性中凶狠的一面。但是,刀疤是怎么形成的?小说并不讲。给读者留出无限想象的空间。

第一章阻路,公路旁,从一个乡村“豪华”车队写起,一干众人粉墨登场,人物形象描写生动而传神,各具特点且耐人寻味。

蜀山乡党委书记唐朗,“精瘦精瘦的,戴小黑框眼镜,穿小黑西装;独独胸前那红领带又宽又长,格外显眼。”

“排在第二位的是蜀山乡乡长贾有伦。一张胖嘟嘟的红脸。因为胖,脸上的五官都鼓着,不甚分明。同样不分明的还有身材,夹克衫里裹了一大团,究竟裹的是胸,是腰,还是屁股,实在分不清。不过,肚子倒是很‘鲜明’的,高高往前耸着。他的一双手,还紧紧抱着肚子,怕掉了一样。”

“排在第三位的是乡党委副书记平和,他的头型像是在印证他的姓,平得很特别。仿佛被一个平底锅使劲往下拍了一下,连眉眼都被打压成了细细的线。”

而对蜀山乡复兴村反面人物李师公的描写,“说话的,是一个穿道士服的男人,不过也可能不是道士服,大约就是一件黑长衫。头上有个髻,用半截筷子穿着。但因为头发太少,那个小小的潦草的髻,根本没办法抓住筷子。但见他脑壳稍一晃动,那筷子就掉到地上了。他不得不尴尬地埋下头,捡起筷子,重新插在髻上。”这些描写鲜活而生动,使人物形象由表及里展现在读者面前。

但是,作者也不泛采用环境烘托法,通过间接描写,将特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幕后操控的能量悄然埋进伏笔,以暗线的形式牵动情节的发展。如在赵书记和严庄的身上,多次采用了环境烘托法。使得人物形象塑造有一种潜在的张力,令人联想翩翩。这是我个人很喜欢的方法。

赵书记的出场,“尘土又一次被风吹散的时候,两辆车已经抵拢众人眼皮子底下了。前面是一辆低矮的黑色本田,车头多处掉漆,一副低眉顺眼的样子。后一辆则是红色路虎,喷着‘哄哄的牛气’。前面那辆车门终于开了,一条肥短的腿伸出来,然后是一坨肥粗的屁股,再然后是一个滚圆的身子和脑壳,话说成了三节,其实是合在一起的。而且那人一下车,一股猎猎劲风就朝唐朗吹过来……”

赵书记胖脸上擅长眯缝的眼,给人的感觉,表面温和可亲,实质内心绵里藏针,把唐朗抓进精神病院,就是最狠的手腕。还有,间接透过牛金秀对李月英说的话——

“一句话的事情!”牛金秀得意洋洋:“哼哼,别看那赵书记人五人六的,在咱们娟姑儿面前,他比娃儿还乖……”把赵书记不同场合的表现间接地入木三分呈现给读者:在比自己强势的人面前,顺从顺受;在自己的下级面前,表面温和,实质暗里操控。一副官场八面玲珑之态,是现实版活脱脱的官僚典型。

小说中,运用烘托法最成功塑造的人物是严庄。来看严庄的出场——

第一章阻路,在一干人闹得不可开交,乡党委书记唐郎被村妇马月英揪着领带不得脱身之计,“一阵惊天动地的尖啸声,忽地就从远处直撞过来。那声音实在太大,一瞬间,似乎世上的一切都淹没在了这种尖啸之中。紧接着,一股浓烟,从公路尽头黄龙般滚滚而来。声浪和黄龙在离众人十步开外的地方止住了。唐朗这下看清楚了,原来只是个骑摩托车的人。”

“好了好了,老严来了,今天不会有啥事了。”贾有伦欢呼。

“果然好了。身后那原本气势磅礴的浪潮,忽然就没了。刀枪剑又回到了锄头扁担,血色鼓荡的勇士的脸,回到了村民们的脸。四周一下沉寂了,温度突然就降到零度以下,一切都冻住了一样。”

严庄一出场,本来闹得不可开交的场面,沸腾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已经显示了此人来头不凡。虽然,身份仅仅是个复兴村的村主任,但势力之大已盖过乡政府各位领导。这一点,从乡长贾有伦的作派可做充分的反衬。看贾有伦的表现,“贾有伦甩开手,大步往严庄走过去。现在他不抱肚子了,似乎也不怕肚子掉了。贾有伦来到严庄身边,从衣袋里拿出一包烟,拉出一支,递过去。”作为乡长的贾有伦,反常态地在严庄面前低眉顺眼,足以显示了一方地头蛇,早已黑白两道通吃,根本不把乡领导们看在眼里。

当然,小说通过乡长贾有伦的言行反衬严庄的黑势力,一箭双雕,既烘托渲染了严庄势力的不寻常,也把贾有伦的官道信仰无情地揭露了出来。贾有伦一直认为,有严庄来了,什么事也好办了。从他谄媚的表现,我们不难推测,吃人嘴短拿人手软,贾有伦跑不出这个套路,严庄的“吃喝耍农家乐”少不了他的身影。再加上严庄有整治村人的一套办法,贾有伦对严庄信任加崇拜,早已降下身段奴颜婢膝。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村乡政干部的腐化堕落与无能。而作为乡党委书记的唐郎,有正义感,偏偏不信这个邪,想以一方父母官的姿态管理局面,可就是阻挠重重,荆棘遍布,几乎寸步难行。很荒唐的是,他遭遇的每一起事件,都得靠严庄来解围。第一章阻路的闹剧,是严庄解了围;第十一章,群众围攻唐郎,也是严庄来解围。为什么闹事的人群听他的?因为一切的背后,真正的始作俑者是他。暗里掀浪,明里解围,是他一贯的伎俩,是邪恶嚣张、不断挑战正义的卑劣手腕。

严庄一个接一个的阴招,是发生在复兴村的一桩桩恶性事件的幕后推手。小说不直接写严庄做了什么阴谋策划,只写事情的发生发展。每一次事件突呼其来的发生,到骤然消停,似乎严庄是灭火器,是为乡村安定团结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但冷静下来思考,从开篇的阻路,到后来的乡民砸乡政府,甚至包括各种谣言的传播,对退休干部李秉家的围攻,污蔑李秉与贾喜旺有血缘关系等等,真正的幕后操纵是严庄。小说不明写这些,但我们顺着事情发展的逻辑,不难找到源头。这也是小说成功塑造严庄这一人物形象的地方。当一个个矛盾如干柴般燃起烈火,躲在幕后的严庄,以公正的息事宁人的形象出现在众人面前,背后的阴招成为所有的伏笔。直到最后被抓,小说不经意地如村人闲谈般,透过马月英的公公贾队长为马月英打抱不平,说马月英开场阻路,是因为借了严庄巨款供儿子读大学用,一时还不起债务,只能听凭严庄摆布,当了阻路的炮筒。只这一个交代就够了,所有的暗礁浮出水面,所有的伏笔都有了照应。

小说中严庄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非常成功。他是复兴村最复杂隐晦的人物,村民怕他又依赖他,入股“吃喝耍农家乐”,去给他打工,连马月英的丈夫贾有德都去给他扫厕所,而不支持儿子的工作。乡长贾有伦膜拜他,连县里的赵书记也对他客气几分。可见其人作为地方恶势力的嚣张至极。可是,小说除了对他在平息村名闹事中,神奇的一出场就平息了事端花一些笔墨渲染,并不直接写他的恶劣行径。而是通过间接烘托法和暗线伏笔,一步步揭开他诡谲的面纱,让人们恍然大悟,他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透过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说将当前农村改革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与困惑,形象地布局在一盘棋里,环环相扣,此起彼伏,避免了空洞的说教。

总之,标配式与烘托法的相辅相成,明线与暗线的交织,直接形象标配与间接烘托暗示的交融,形成小说叙事立体的张力,拓展了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空间。形成《重返蜀山》重要的艺术特点!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