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郭锋的头像

郭锋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3/18
分享

一路的领航员

从初入学堂幼年发蒙开始,到大学毕业走向社会,中间漫长的学习时间里都是诸多良师益友的谆谆教导下走过的。他们有的严格,有的慈祥,风格不一,但都指引了我们一路的成长,成为人生道路上的领航员。作为老师,教书育人既是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也是塑造学生的心灵境界。每个人能有日后的成功,既离不开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也更应该感激诸多恩师的栽培。一路走来,有那么几位老师给予了我巨大的精神力量。也许,当年他们只是寻常教学工作中的一点顺势而为,却未曾想给了学生永远的精神支持,塑造了学生强大的内心世界。

小学时代,五年级教我们数学的胡老师是校长,我们对他天生有一种敬畏感。在学生们的心里,老师本来就是高高在上的,再加上校长的称呼,更是让学生们肃然起敬。他是个严厉的老师,所教的数学也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上他的课我们都不敢有什么小动作,都老老实实听课。学习到“圆锥体的体积是同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时,我怎么也不理解,脑子里怎么想也想不到,一个尖尖的,一个圆圆的,怎么得出这个三分之一的比例来。课间,我小心翼翼地跟胡老师表达了这个疑问,原以为他会让我记住这个公式就是了,但他稍微炖了一下,说明天给我解答。

第二天的数学课,胡老师带来了一个圆柱体一个圆锥体。原来这是老师昨晚在家里用两张白纸卷起来、用订书钉钉起来的两个教学模具。学校门口有一堆施工剩下的沙,胡老师让我去装沙子,看看是不是三个圆锥体可以灌满一个圆柱体。那个早晨,我一边在装沙子一边在想:校长居然为了我这个原本一句话就可以打发的问题专门做了个教育。那一刻,初升的太阳给学校镀上了金色,我开始明白:在老师的心里,为学生答疑解惑永远是第一位的。

很快到了考试时间,考数字统计,画统计表、统计图。试卷批改完发下来,我发现我成绩出现了两次涂改。先是99分,又改成了100分,最终又改成了99分。原来,统计表的表头中,有一项,我写的是“钱数”,而答案是“金额”。这里胡老师先打叉号,又涂掉打了对号,最终又涂掉,打了叉号,减了一分。我有点不服气,“金额”不就是“钱数”嘛,拿着试卷去问胡老师。胡老师说:“数学是严谨的,也是严肃的,该是什么就是什么,差一丁点都不行。我也是反复思考后决定扣你这一分,希望你能领悟到。”

我心服口服,这不是分数的问题,这是老师希望我对学识要保持着的谨慎和严肃。我牢牢的记住了这一句话,它塑造了我严谨、周密的做事风格。此后的这些年里,不管大事小事,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做事保持有板有眼,计划力求周密无漏。老师的这句话,让我在深刻领悟后受益终身。

小学毕业后,我到了汶南一中读中学,又遇到了良师禹老师。巧的是,他也是数学老师,同时担任班主任。他刚刚师专毕业,我们是他带的第一届学生。许多年后我登门拜访他,他说:“这些年教过那么多学生,唯独对第一届学生的印象最深刻。”这是后话。

禹老师也是一个严厉的老师,对教学格外上心。初一放暑假的那天,绝大部分学生都走了,结果住宿学生停放自行车的地方却没有打扫,一片狼藉。校团委书记薛老师只好在附近几个班找同学去打扫。大热天,没几个人愿意去,我和班里兴强同学拿着扫把和铲子去了。薛老师指着我问兴强“他这次期末考试成绩怎么样”,得到兴强的答复是“应该又是第一名吧”。暑假很快过去了,开学后没几天薛老师来通知我担任校学生会的卫生部部长。我的职责是每天早读前带着两个学生会成员挨个班级检查卫生,如果有打扫不好的,要喊班长出来安排值日生再打扫。于是,每天早晨,各班打扫完卫生开始晨读,我就在朗朗读书声中检查卫生。等所有班级都检查完,我才能回去早读,早读可能过去一二十分钟了。有时候,上自习课的时候,我还要去参加学生会的一些会议,回来还要召集各班班长或者卫生委员开会。

禹老师对此很是担心,他知道这极有可能影响我的学习,一再叮嘱我要减少影响。意料之中,期中考试我的物理只考了78分。也许,禹老师也在等这次机会,等这次挽救我学习的机会。他把我喊到讲台前,一拳打在我身上,说:“你身为学生会干部,日理万机,考个78分应该是情有可原吧。”我自知理亏,没敢吭声。他接连又打了两拳,吼了好久,把班里同学都吓得大气不敢出。我低声说我保证期末考试会考好,他更生气了,又是重重一拳,说:“你比国家总理还忙,你拿什么保证?”打完我,他气呼呼地去了学生会,给我辞去了职位。从此,我又可以安安静静的上早读课。不用等到期末考试,在期末考试之前的全年级统一竞赛考试中,我就交给了禹老师一份满意的答卷。成绩发布的那天,我到教室时,早到的同学说:“你这次是班里第一名。”我苦笑了一下,说:“今天特意多穿了件衣服,怕考不好禹老师再打我。”

许多人对老师体罚学生有异议,但我并不会记恨老师,相反我心怀感恩。是老师在意我的成绩,关心我的成长,那几拳,是恨铁不成钢的拳拳之心。

升入初三,要准备中考,学习就忙了。每天步行上学,翻越故乡的二郎山,来回往返十公里。为了节约时间,我也住校了,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集体宿舍,上下铺,十个同学一个房间。初三新开了化学这门课,那些化学方程让我学得很吃力。偏偏此时,班里来了十个复读生。他们有的成绩本来就很好,只是中考发挥失常,只好再来一次。印象中有三个复读生的数理化特别厉害,难题他们都能轻松做出来。上课听听课,已经是轻车熟路的内容了。课下轻松完成作业,就看看小说,考试照样考得很好。我还陷在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和化合价中无法自拔,期中考试成绩班级排名已经一下子到了第十三名了。

这对我的打击很大,禹老师这次没打我,他换了一种方式。他坐在我的课桌旁,在本子上写下了“复读生是吃老本”,把“吃老本”几个字重重地画了出来,让我不要灰心,继续努力学习。禹老师在学校家属区新建的一栋楼里买了新房,刚买了不久,他自己也没住,每天回村里住。为了让我有个更好的学习环境,他把钥匙给了我,让我从集体宿舍搬过去住。这样,晚自习回去后,我不受集体宿舍熄灯的限制,可以学习到很晚,也没有人来打扰我。早晨出门去教室,经常碰到楼上楼下住的任课老师。老师们都会说:“你班主任对你是真好,你可得好好学习,不能辜负了他。”几度挑灯夜战,一番晨读暮省,个中心酸与付出只有自己才知道。化学我赶上了,其他学科也都保持得很好。期末的时候,我又重回班级第一的位置。历史和地理这些需要背诵的科目,我已经轻松甩开复读生二十多分的差距了。

这份逆势而上的成绩单里,禹老师的鼓励和帮助功不可没。

初三下学期,全市初中统一进行选优考试。选优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享受中考加分二十分钟的照顾。成绩出来了,我是年级第一名,第二名是初一暑假和我一起打扫车棚卫生的兴强同学。也就是说,年级前两名,都是禹老师的班里。中考加分二十分,我心中有些得意洋洋。禹老师及时洞察了我的心理,他把我喊去,指着我作业上不规范的地方开始了教导。“加分二十分而已,你以为有什么了不起的?两道大题不会做,你这二十分的优势就没有了。”他生气的说,我不悦的听着,心想:“两道大题我都不会做,别人也肯定不会做。”想是这么想,但我体谅禹老师的用心良苦,接下来中考前的最后两个月,我一如既往的保持了良好的学习态度,以至于物理老师已经不再批改我的试卷,因为每次他花时间批完,发现都是满分。

选优考试给了我一个喜悦,却给父亲带了忧虑,最终让我愧对了各科老师的一片用心,尤其是禹老师。这也成了我内心的一大愧疚。我中考的这一年,为了平衡各个高中的生源,全市初中第一次实行划片招生。按照政策,我所在的汶南一中划入了一所不太好的高中。父亲希望我能去全市最好的新泰一中读书,没有门路,也不认识谁,他只认一个理:考大学还有好几个志愿,怎么考高中就不能选了呢?在村里,我和另一个同学都通过了选优考试。为了让我们能去新泰一中读书,我父亲和那个同学的父亲商议了一下,两个人骑着自行车去了20公里外的县城,站到了新泰一中的校长办公室里。两个农民有点无措的表达了自己的愿望:中考,也想选个志愿,选你们学校。听父亲事后讲,校长查阅了我们的选优考试成绩,给了一个承诺:只要我们中考落选,不被别的学校录取,新泰一中就可以单独录取我们。

那时的人们,充满了信任感。两位父亲拿着这个口头承诺就回来了,连个手写的承诺书都没有,就大胆的决定了我们的前程。按照计划,中考的考场上,我和村里那位同学必须要落选。我给自己定的标准,每门课不能超过50分。考场上,我做够五十分的题目就放下笔了,可是看到大面积的空白又心虚,就胡乱填一些乱七八糟的答案。那些离奇的答案我至今记得:电动机是把魔鬼能转化为自然能,这个实验的结论是“一切都有可能性”。语文作文已经押中了题目,是关于当年的大热门香港回归的,我一字未写。

中考成绩是分批发到学校的,在我的成绩还没到学校之前,我们班的物理成绩已经领先了。物理老师非常开心,他知道:等我的成绩到了,他的第一名和奖金就是铁定的了。我却以一种不人道的方式打碎了他的期望。成绩出来后,各科老师大跌眼镜,班主任甚至要去申请复阅查卷。我们带着深深的愧疚去面对这件事,父亲亲自去了学校,跟禹老师和各科老师说明情况。老师们高风亮节,说:“孩子能考上新泰一中,那是大喜事,做老师的更开心。”我们置办了隆重的家宴,请来老师们,把杯子里倒满酒,用山东人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恩情,来弥补我们的亏欠。

酒过三巡,禹老师说:“高考的时候,你不能再这么干了。”我郑重点点头。三年后,我拿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又把禹老师请到了家里。那一晚,他喝的瓶酒瓶塞满了一个铁水桶。到南京读书的第一个暑假,我带着礼物去看望禹老师。在那个当年我住的房子里,禹老师把酒杯倒满,一饮而尽,说:“我没想到你来看我,我非常高兴。”

初中毕业留言册上,扉页是禹老师的字迹:聪颖的头脑,配上不休的努力,成功会伴你一路。成功不成功,我不确定。头脑聪明不聪明,我不管说,但这句“不休的努力”,我会秉持终生。它树立了我不懈努力、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深陷低谷时,我会想起禹老师的“他们是吃老本的,你会比他们学得更好的”。春风得意时,我会想起禹老师的“加分二十分而已,你以为有什么了不起的?”

中考成绩公布不久,新泰一中的常副校长来到我家,给了一张手写的报到通知单,兑现了他对我父亲的承诺。来到新泰一中,我遇到了张老师。她塑造了我强大的内心,让我拥有了不屈的灵魂。这源自于我到高中后遇到了一系列困难。

新泰一中在县城里,离家二十公里,要住校。作为全市最好的中学,这里自然而然集中了最好的学生。高中学习一开始,我就遇到了大问题。数理化,有许多课堂内容我听不懂,课后作业我也不会做。但我的同桌却学得顺水顺风,课堂积极回答问题,作业一会就能写完。同桌来自县城初中,我一度怀疑我是不是变笨了,或者农村人是不是比城里人笨,当时绝对想不到这是乡镇初中和县城初中教学质量的差别。

语文、英语、历史、地理和生物这些我倒是还可以跟得上,数理化就一团糟。数学的集合、幂函数我搞不懂,物理的动量定理我不会应用,化学的元素周期表我摸不着头脑。听课听不懂,看着别人回答提问对答如流,自己却一头雾水。作业不会做,看着别人一气呵成,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我非常难过,当有一两个问题的时候,可以去问老师问同学,当全部都是问题的时候,怎么问?让老师重讲一课吗?内心的低落与恐惧在吞噬我的信心,我又想起了初中禹老师给我的留的那句话。看来聪颖的头脑我不具备了,但我还可以配上不休的努力。

在这个信念的支撑下,我开始自己想办法。作业是要交的,不会做,就等同学做完后赶紧去抄。抄完,也到了交作业的时间了。第二天作业发下来,才有机会看看昨天抄的作业,理解一下解题思路,整理到笔记本上。把昨天的内容消化了,今天的课程依然不理解,继续抄,继续第二天再理解。慢慢的,我能跟得上课程了,作业也能独立完成了。但整体学习状态与初中是有着云泥之别,心态也比较差。期中考试很快到了,以往在初中轻松拿班级第一的人,这次居然连班级中游都排不到。这个结果,应该是有心理准备的,但真正看到排名的那一刻,巨大的心理创伤是不可避免的。父亲知道我的成绩后也心急如焚,但他也帮不上什么忙。努力学习,我会继续的。但面对班里那么多优秀的同学,我的成绩还能提上去吗?学习,第一次带给我了阴影和压力。

除了学习上的压力,生活上也面临问题。学校管理很严格,在学校连续上四个星期的课,最后一个周六中午放学后才能回家,第二天下午就要返回学校。相当于每个月只能回家一天,这对于第一次离家这么远的人来说,是个考验。很多来自乡村的同学开始想家,盼着回家。在如今通讯方式极为发达的时代里,可以随时随地视频聊天,地理位置上的阻隔几乎形同虚设,人们几乎不知道什么是想家。但在那个连电话都不通的年代里,每个月才能见父母一天,想家就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

学习跟不上,想家想得厉害,我竟开始怀疑人为什么要离家上学,有没有必要去受这个双重折磨。高一的那年冬天,又是一个周日,回家待了一天,我依依不舍的骑自行车回学校。碰巧那天大雪纷飞,朔风四起。漫天的雪花打在脸上,乡村公路上行人稀少,天地间一片苍茫。原本美丽的景色,在我这个感觉背井离乡的学子眼里,却成了一片严酷。我感觉,这是上天都不舍得让我离家,都在飞雪与我共情。到了学校,把从家里带来的饭菜搁置进自己的小箱子,想想又要离家四周,又要面对难啃而又心畏的功课,心情差到了极点。走到宿舍的走廊上,发现自己刚洗完晾出去的袜子在冰雪中已经冻成了冻疙瘩。

我的身体很配合我的情绪,第二天我就生病了,发热,头晕,嗓子疼。去校卫生室开了药,吃了两天没用,又只好去打针。种种委屈碰巧挤压在一起,人,在那一刻终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那种无处可诉的内心压力需要释放,我把心里所想写进了那天的日记,是英语张老师要求同学们每天写的一篇日记。

张老师刚刚毕业,我们也是她带的第一批学生。她给我们听《Yesterday Once More》,告诉我们什么是April Fool,也要求我们每天写英语日记。我在日记里宣泄了我的情绪,诉说了种种不如意,结尾用了一句比较悲观的话:I think I am a little grass whitout anyone’s care(我想我是一棵无人关心的小草)。 以往的英语日记,张老师都会在后面批个Perfect或者Very Good。但那篇日记,张老师用英语批改了长长的一大段。这段话,将永远铭记在我的心中。

她说:

我不大同意你的一些观点。

对于我们大部分人而言,生活都不容易。

但我们不应该失去信心感到悲伤,而应该笑对生活。

事实上,有那么多人已经给了我们帮助,还正在给予,也将继续给予。

我们应该在生活中保持乐观。

即使所有的人都离开了我们,我们依然拥有我们自己,你说对吗?

最后,希望你已经康复。

这段回复,我一遍一遍的看。我第一次发现,善良的内心所带来的积极教导,竟有那么大的能量,能轻松改变一个人的心境。我也似乎第一次发现了教育在传授知识之外还有个塑造人格的能力。张老师本意是想鼓励我一下,劝导我一番。可能她自己也没有想到,她的这番的话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提升了我的心智。这段话,给了我面对逆境的足够勇气,给了我面对心结的化解能力,最终练就了我强大的内心。在以后的岁月里,这段话会陪伴我走过一个个看似无助却总能看到希望之光的绝望境地。

我不再有其他想法,学习继续努力,总会好的。想家,谁都会想,为了考上大学就自己克服一下吧。至于生病,打了几针就好了。事后,回头想想,那些让人泄气或绝望的事情其实也不算事。几天后,我的日记里已经基本都是积极阳光的气息了。张老师又给了一段批复,她说:“你有了开心的生活,我觉得这将会给你足够的力量去永远笑对生活。”这些无声的教诲,真正阐释了什么叫润物无声,什么叫传道解惑。许多年后,我把这两段日记的批改发到张老师的微信上,我们依旧唏嘘不已。往事如风,却仍历历在目,就如同她教我们的那首《Yesterday Once More》一样。

2007年,我走上工作岗位。一晃十五年过去了,这些年,工作中,生活中,都经历了一些绝望却无解的事情。诸如工作受困要不要继续做下去,诸如亲人生病要不要放弃治疗,诸如家庭矛盾如何处理,一念之差的结局都是天壤之别,选择和努力都是考验人性,都是考验耐力。尽人事听天命的时候,内心的压力和悲痛绝非是高中那点事所能比拟的。走到绝望的山谷里,内心总会想起恩师们那些年的谆谆教导,想起恩师教导“做事要严谨”,想起恩师教导“要不休的努力”,想起恩师教导“内心要强大”。这些教导连同那些不屈的岁月,如同深夜的航标灯,如同星空的北极星,不论身处何处,只要抬头就能看见。它们,历练出了我一颗永远摔不碎的少年心,给了我奋勇向前的永久动力。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