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离开我们已经两年有余,但是记忆深处,父亲却是无处不在。腊月二十八是父亲的生日,因为亲眼目睹了父亲一生的辛劳,所以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们便决定给父亲过生日,又因为临近年关,借着因由,给父亲和母亲送点年货。
记得小时候,父亲是不过生日的,我们也从来不知道父亲的生日。只记得有一年放寒假,我正好在家里温书。我们这里每月的一三六九是集,腊月二十八这天,本不是集,但是因为挨近年关,街上卖东西买东西的人也很多。我们村地少,除了大田地种麦子以外,剩下的一些小块自留地就种了菜。那几年,父亲在外地学了经验,搞起了塑料大棚,种了几棚芹菜。这天一大早,父亲就准备拉着一地排车芹菜去街上卖。因为腊月二十九是最后一个集,如果芹菜不早点卖了,过了年得过了正月十六才能再开始卖,但是价格却要低很多,所以我们这里种塑料大棚的,一般都得在腊月二十九这天全部处理完。想在腊月二十九处理完,临近年关这几天就得天天出去卖。
母亲惦记父亲在外面为了卖个好价钱,往往一呆就是一整天,而且舍不得给自己买一点吃的,所以和面准备烙点油饼让父亲带着。也就是这一天,母亲悄声告诉我们今天是父亲的生日,平素他舍不得吃舍不得喝,今天母亲想让父亲吃的好一点,一来油饼吃了撑的时间长,二来也算是给父亲过个简单的生日。父亲看见母亲在擀油饼,却立即大声训斥起来:“俗话说‘饺子费,面条省,不想过了吃油饼’,你咋回事?烙油饼干嘛?不想过了什么?眼看着过年了,花钱的地方那么多,你咋想的?!”母亲没说话,默默地擀着油饼。
看着怒气冲冲的父亲,我生气地说:“大大,别说俺娘了,俺娘说今天是你的生日,想着你出去卖菜很辛苦,想给你做点好吃的,你咋这样啊?!”
“啊?原来如此啊!我说你娘她不是一个不过日子的人啊!”父亲一脸愧疚,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
“可是,妮来,咱家里不是穷啊,你大大我可从来没想过过生日啊!穷人哪有什么生日啊,吃饱喝足就不错了,还得供你们几个上学!”父亲嘴里念叨着,拉起地排车,接过母亲递过来的油饼就准备要走。
我们争着要去帮助父亲,父亲笑笑说:“你们还是在家里看书吧,你大大我就希望你们几个将来就不要再卖菜去了!”说完,父亲拉着地排车走了。看着父亲远去的背影,我的眼泪不自觉地流了下来。也就是这一天,我们从此记下了父亲的生日。
我们慢慢地长大了,用钱的地方也渐渐地多了起来,父亲依然拉着他的地排车上街卖菜,后来买了自行车,买了能装200多斤芹菜的大驼篓,父亲就骑着自行车,驮着200多斤的芹菜去县城里卖,或者串乡叫卖。往往一趟回来,都要到天黑。运气好的时候,回来的时候,一大驼篓的菜都能卖光,运气不好的话,天黑回来,有时还剩下很多,父亲不得不把它们泡在水里,第二天接着再和新的混着一起去卖。其实父亲个头不高,瘦瘦的。我有时很难想象他怎么骑着二八大杠的自行车,外加一个200多斤的大驼篓,风驰电掣般地骑行在当时并不平坦的公路上或者坑坑洼洼的乡村里。尽管如此劳累,但是父亲却从未抱怨,每次卖菜回来,稍微扑拉几口饭,就匆匆赶往菜地,拔、洗、捆,准备明天要卖的菜。这一顿忙完,每次几乎都到深夜。
虽然我们记住了父亲的生日,但是一直在外求学的我们,却依然无法给父亲过一个实实在在的生日,只有平时回家的时候,我们偶尔给父亲搭把手,也让父亲撵着去看书。尽管临近年关,腊月二十八这天,好长一段时间,父亲依然拉着他的地排车穿行在集市的大街小巷上,骑着他的自行车飞驰在去县城的路上。但有一次,却让我终生难忘。记得上高一那年,腊月二十八父亲生日这天,父亲照例拉了一地排车芹菜去附近的街上去卖。自从知道了那天是父亲的生日,我们都要求父亲那天无论菜卖完还是没卖完,都早点回来。这样,父亲一般下午就能从街上回到家,可是那天,我们等了好久还是不见他的踪影。想着他也许要等菜卖完才回家,我们就一直等,结果天黑了,一直到了深夜还是没有回来。母亲心焦,早早地让哥哥去街上他卖菜的地方寻了好几遍,后来几个本家的叔伯侄子们也分头去找,可始终没找到。母亲后悔不迭地直念叨:“这是干啥来?今天还是你大大的生日,我还想着不让他去来,现在想想还不如不让他去来!”我们安慰着母亲,扶她去里间屋里歇息,我自己则守着炉子一边等,一边在心里祈祷。就这样,守着炉子,迷迷糊糊一晚上也没有等来我的父亲。
第二天一早,我刚睁开眼,就看见父亲回来了,后边还跟着一个年轻人。我们以为是父亲路上出了意外,让人家帮忙给送回来了。一问才知道,原来父亲昨天下午很早就把菜卖完了,回家的途中,路过车站,遇见一个年轻人,带着很多行李,正在路边等车。看那模样是一个打工仔,可能在外面挣钱不易,问了几辆三轮车,都没谈妥价格,眼看天就要黑了,能出行的车几乎没了,年轻人急的直跺脚。父亲看见他在那里跺脚,急忙上前询问,年轻人一五一十地把情况告诉了父亲,然后央求父亲:大爷,您行行好,要不你送我回去吧!您看现在没车了,我的行李又这么多,大爷,行行好吧!求求您老人家!父亲本就是一个善良的人,看他着急的样子,二话没说,装上行李,就和年轻人一道走了。年轻人家住二十里铺,走到家的时候,天就大黑了。年轻人的家人一看,心里感动的不得了,非得要父亲留下了喝几盅。那时没有电话,父亲想赶快回家,怕家里人着急,可是终究是拗不过人家的好意,于是就留了下来。可能也是忙了一天还没好好地吃顿饭,也可能是刚刚走了二十多里的路,身体疲乏,父亲喝了点酒,竟然不知不觉睡着了。一觉醒来,才发现在外面过了夜,他赶快急忙往家赶,年轻人不放心,又跟着送回来,免不了给我们一通解释,还不住地说着感谢的话,说在外打工一年,只有父亲让他感觉到这世上还是有好人的,他一辈子忘不了。就这样,父亲在别人家里过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生日,也是那时吃的最好的一次生日。我们在埋怨父亲的同时,心里又暗暗地感激人家给父亲过了一个丰盛的生日。
其实,父亲除了勤劳,肯吃苦,一生都在践行着善良、正直、热情的做人准则。他曾收留过河南要饭的人,他曾把瘫痪的姨妈接过来,又是找偏方,又是熬药,帮着母亲照顾了一个多月,直到姨妈能下地走路......
后来我们考上学参加了工作,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父亲的生日终于可以实实在在地过了,再后来,父亲的生日成了我们大家相聚团圆的美好时刻,这时候,我们已经从家里挪到了大饭店里。每次,坐在宽敞明亮的大包间里,面对着满桌丰盛的饭菜,父亲总是止不住地要大发感慨,说他这辈子最该感谢的就是共产党,是共产党给了他美好的生活,给了孩子们美好的前程,给了他从前连想都没想过的生日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