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只风筝飞上天
成授昌
元宵节过后,天还会很冷,刀子样的北风呼呼地叫,时不时还会飘起雪花。儿时的我们这时就会躲在家里不出来。一件乐此不疲的事就是——扎风筝。
记得那时候,我们那里的孩子大都是扎简单的“腰鼓”。先用两根竹篾交叉扎,然后中间横一根短一点的竹篾,三根竹篾六个头。再用细线把头连起来,固定以后就形成了一个六面型的骨架,中间粗,两头小,恰似腰鼓的形状。没有竹篾,就到厨房灶后的草捆上抽几根芦柴,也能扎的,只是骨架粗了一些,重了一些。
扎风筝很讲究重量,特别是两边的轻重要平衡,稍不注意,风筝就赖地,不上天,那就急人了。固定骨架时通常要把骨架拿在手上反复掂量,马虎不得。绑“定线”时,三个点要选好,线要一样长,歪了,斜了,两边轻重不均,风筝上天就会翻跟头,搞不好突然一个倒栽葱,那脸就丢大了。
骨架扎好,就糊纸了。那时没有宣纸,就用写大字的八度纸代替,有时也就用一般的白纸,实在没有就用作业本上的废纸,糊上就行。纸糊好了还要剪上许多贴花贴上。孩子们没钱再去买红纸,就用早就省下的包压岁钱的红纸,折上几折就能剪出各种花样。剪个雪花或五角星贴在风筝的中央,再用零头碎纸剪些角花分别贴在腰鼓的六个角上。贴花一上风筝,风筝就精神了,变漂亮了,孩子们才肯拿出来与小伙伴们比试。还有孩子在腰鼓的头上插上两面三角小旗,上了天会迎风呼呼作响,引得路人驻足观望叫好。
那时扎风筝也有人扎圆筒、扎箱子、扎八卦的。机灵的孩子如果准备到好材料,还会在大人的指导下扎蜻蜓、扎燕子、扎蝴蝶、扎蜈蚣。用竹篾扎这些,要就着蜡烛头的火苗,慢慢烧烫,小心地弯曲,用纸绳细细地绑扎,骨架才不见重。扎蜻蜓,能装上两只翻动的眼睛;扎燕子,那剪刀似的尾巴还能上下活动;扎蝴蝶,能粘上软软的翅膀,在风中飘悠。
记得有一个孩子扎了月亮的风筝,简简单单一个圆箍,中间横一根芦柴管,两头插上芦花头保持平衡。这月亮风筝看似简单,但能顺利上天,关键在插芦花,很不容易。我们几个孩子也试过,怎么鼓捣那月亮也上不了天,那时一个小小的月亮风筝,常引得我们做几个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