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家乡人桌上经常有一样菜:蚬子。
记得那时到街头小摊上,几毛钱拎一竹篮回来,哗啦啦倒在盆里,哗啦啦搓洗,哗啦啦倒在锅里放水“餉”,所谓“餉”就是烧开了,把蚬子煮熟。大火烧开,过一下火,就行。开锅,那蚬子就“开口”了,每一只都打开了两瓣硬壳,露出那白白的鲜嫩的肉,用淘米箩盛了滗水,锅里则是一锅白色的汤,鲜味四溢。
这时就开始拾蚬子了。说是“拾”,实则是“捡”,把一个个蚬子壳里的肉拣出来。不费事的,拿一个捡一个,扔了壳,把肉放碗里。就是费时间。记得那时,每次都是邻居几个孩子一起来帮忙,妈妈怕我们烫着,先把蚬子用淘米箩盛好,一次一次倒在脸盆里,等冷一些才让我们动手。眼看脸盆都堆成山了,热气雾了一屋,我们就等不及了。找邻居借来几个畚箕,一人脚下放一个,再在每人面前放一小碗。准备妥了,说动手就动手。屋里就噼噼啪啪响个不停,那是蚬子壳扔到畚箕里的声音,至于蚬子肉放碗里则没有声音,但是大家都瞄着其他人,看谁碗里最多。
拾蚬子,一个一个“拾”很见功夫,就说笑话,大声说,大声笑,但是没有人手会停。这样,一直忙到太阳要到头顶,才能够拾出来,小山移到各人的脚下,蚬子肉则到了各人面前的碗里,比一比,有多有少,于是笑闹一阵。妈妈把几个小碗合到大碗里,这时看到堆头还不少,孩子们就四散跑了。
蚬子肉可以烧很多菜。炒韭菜、炒蛋、烧三鲜,还可以烧汤。蚬子肉还可以晒干,那味道实在是鲜美。家乡人还把“餉”蚬子的汤,放上几片青菜叶一烧,那汤亮白如乳,那叶碧绿如玉,整个一道“高汤”。
菜的香味出来了,孩子们就回来尝鲜,这人一口,那人一口,一边滚着嘴里的烫,一边连声说好,转眼又跑了。
现在饭店里烧蚬子,也有事先不“拾”蚬子肉的,直接用作料煮,吃时“拾”一个吃一个,当又是一种体验,又是一种风味。
至今没有看过渔民在河里怎么取蚬子,其实不叫取蚬子,家乡人都叫“扒”蚬子,据说这蚬子在河床上一堆一堆的长着,只要发现,用一个长柄的畚箕去扒,发现一堆一扒几畚箕,关键是要有眼力发现蚬子堆,有本事的渔民一夜扒几堆能扒一船仓。
查《辞海》,蚬,瓣鳃纲,蚬科。介壳为二等边三角形,长约3—4厘米,外面黑色至青绿色,内面白色至青紫色。产于淡水中,肉供食用。又查其他资料,说蚬子是一种软体动物,介壳形状像心脏,有环状纹,生在淡水软泥里,肉可吃,壳可入药。蚬含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硒等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蚬肉中所含微量的钴对维持人体造血功能和恢复肝能有较好效果。
难怪家乡人这么爱吃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