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西湖拾趣3
成授昌
进瘦西湖南门,沿着长堤春柳一路饱览春色,然后进徐园,再向北过了小虹桥就到小金山脚下了。如果沿着河边向东,过琴室,依粉墙,就会看见一个很特别的小亭子,四个粗粗的墙垛,上面低低地盖着一个亭盖,初看矮趴趴的,像蹲在地上的一个粗壮的老汉。
这个亭子北边是山脚下著名景点“月观”,花窗格、曲走廊,四围遍植绿竹、芭蕉,沿河新辟了一个小小的船坞,倒开阔了眼界。站在亭子里向东看,河那边可以遥望“四桥烟雨”,古屋朦胧,飞檐翘角颇有些诗意,那是扬州一处著名的景点。南边隔河相望的偏西是徐园的“听鹂馆”,向南望则可见宽阔的河面,远处山石中隐约见一石洞,还有一栈桥,有如水墨丹青里的境界,往西边看,则是绿树婆娑中时隐时现的小虹桥。这样一个环境,小亭黄柱灰瓦,在绿荫中倒也不是太寂寞。其实,小亭处在小金山的东南角,是一个东西的河道出口,与南北的河道交叉,位置倒是十分险要,一时感觉,好像只有这个厚重才能镇得住这个要地。
这个亭子叫什么名字,不知道,只是看见檐口北侧有一块小的匾额,上书三字曰:观自在,三字来自《心经》第一句话,墨宝出自当代红学大家冯其庸之手。几个字倒是清秀飘逸,只是匾额年久失修,已经灰暗,字迹难以辨认。
亭子中间置一厚重的石桌,四边有四个石鼓做凳子,倒和四角的粗大的墙柱相称,坐下休息,可以眼观河面游船来往,却听不见四处游客的喧闹,河面上微风吹来,倒是惬意,很安稳,易心静,一时会忘记小亭四边柱子的粗鄙,忘记小亭低矮的压抑,难怪叫做“观自在”。
小金山相传是由挖湖的泥土堆积而成,形成瘦西湖里的最高处,在小亭欣赏过“观自在”后转身,仰头观看,可见山顶上一个小亭,很迎人。小巧玲珑的六角风亭,六个瘦瘦的红柱子支撑起一个两层六角的瓦檐尖顶的亭盖,红柱灰顶,六角铮铮,仙气翩翩,在蓝天白云中有明丽的灵秀,一派飘然景象。二层朝南有一个匾额由清代扬州大家阮元题写,曰:风亭。小亭是一个观赏佳处,站在亭子里,眼可观湖面画船游弋,耳可听人声笑语从远处飘来,一年四季八面来风,叫“风亭”,实在是名实相副。
像小金山山顶的小亭风格,瘦西湖还有若干,如簪花亭、观芍亭、吹箫亭等,都是小巧玲珑,灵动飘逸,如亭亭玉立的少女一般,与湖水的碧波相映成趣,而再不见山下那如粗鄙老汉似的“观自在”小亭的矮矮趴趴,个中缘由令人费解。
不过细心看看,这个小亭倒是和小金山西边“钓鱼台”有些许相似,有些遥相呼应的意思,这又是为什么呢,想到这里竟不知究竟了。
后来在一处资料里发现这样的记载:月观之南,湖湾处原有一座御碑亭,后在民国二十三年(1934)改建成单檐方亭,名为“观自在”。
原来粗笨的老汉与皇家有关系啊,可见人不可貌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