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成授昌的头像

成授昌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5/03
分享

传奇芍药“金带围”


成授昌

      芍药是中国传统栽培的名花之一,亦为扬州的地方特色花卉,继市花琼花后,2005年芍药增补为扬州市花。

宋代扬州种花的风气很盛,所谓“负郭多圹土,种花之家,园舍相望”。众花中尤以芍药名噪天下,不仅在于栽培规模令人叹为观止,更在于芍药栽培的历史悠久。据考证汉时长安地区就有栽培,以后盛产芍药的地区常随朝代的变更而变迁,隋唐后是扬州盛产,并且极盛于宋。刘颁《芍药谱·序》曾说:“天下名花,洛阳牡丹,广陵芍药,为相牟埒”,《本草》也载:“芍药……处处有之,扬州为上”。另据周文华《汝南圃史》称述“扬州之芍药冠天下”,陈淏子《花镜》中也认为“芍药推广陵者为天下最”,广陵就是扬州,可见扬州的芍药名气久远。

当时在众多爱花者的培育下芍药名品迭出,“名品相压,故者未厌而新者已盛”。“金带围”就是当时芍药中出类拔萃的名贵品种。

“金带围”也称“金腰带”。 宋代陈师道在《后山谈丛》说:“花之名天下者,洛阳牡丹、广陵芍药耳。红叶而黄腰,号金带围,而无种,有时而出,则城中当有宰相。” 清代赵翼有《寿全惕庄鹾健六十》诗曰:“玉杯香浥蔷薇露,金带围开芍药枝。”

芍药花中的金带围,是种非常罕见的花,不同于一般的芍药。史书近千年内记载只开过6次。它的花形、花色尤为特别。它的花朵分为两层,上下均为红色,中间有一圈黄蕊,正常的花蕊在花朵的中间,金带围除了正常的花蕊外,在上下层之间还有一圈“花蕊”,这种奇特的花朵,形似身穿红色官袍、腰系金色腰带的宋朝官员,因此,当时的人们便称此种芍药为“金缠腰”,后来一般称其为“金带围”。按当时官制规定,只有宰相才有资格穿红色官袍、系金色腰带,因此,官员们都以能观赏到此花为升官的吉兆。而百姓们则是以讹传讹地传说,出现了“金带围”这种芍药,当地就要出宰相了。

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北宋年间,韩琦因与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等推行“新政”被贬出京城,出知扬州做太守。一个春天,扬州禅智寺的芍药圃中,忽有一株芍药一个枝头上开了四朵大花,花瓣深红,腰有金线,这便是叫“金带围”的芍药了。这种芍药从所未有,极是珍异,下属禀报上去,韩琦驾临观赏,十分喜欢,见花有四朵,便想再请三位客人,一同赏花。那时扬州有两位出名人物,一是王珪,以大理评事为扬州通判,一是王安石,以大理评事任淮南判官,都是大有才华见识之人。韩琦心想,花有四朵,人只有三个,未免美中不足,另外请一个人罢,请了一位,联系后说身体有恙来不了,而名望也配不上。韩琦正在踌躇,忽有一人来拜,却是一位路过扬州的朝官太傅陈升之,也是一位大名士。韩琦大喜,次日在这芍药圃前大宴,酒酣之时,将四朵金带围摘了下来,每人官帽上簪了一朵。这故事叫做“四相簪花”,传奇的是这以后簪花的四人先后都做了宰相。

如今瘦西湖公园熙春台的东南,有一个“观芍亭”,亭子周围芍药最多,暮春季节,大朵的花儿引得游人流连忘返。为了再现“四相簪花”的盛景,在万花园里,建了“簪花亭”,在遍地芍药花丛中,还建了“四相簪花”的雕塑,让游人再来重温这个有趣的故事。现在,随着民间芍药的广泛栽培,据报载寻常百姓家里时有“金带围”出现,以至于见怪不怪。

“四相簪花”的传说让芍药沾满了吉祥富贵之气,而“金带围”行踪不定的踪迹,使芍药又罩上重重迷幻色彩。以至于“金带围”多少年来,一直是扬州地方文化史上一个传奇故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