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叶志雄的头像

叶志雄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10/27
分享

故乡的路

 

动车飞驰着,故乡的身影倒退着,异乡的脚步不停,你牵挂着远方的家,远方的家也牵挂着你,异乡的游子啊,知否?知否?

前些日子,临时回乡下看望父母,在回福州的动车上,我写下这段话。

常年在外,时常会踏上回家的路。因为路的尽头,是亲情,是故乡。近几年,随着诏安县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开通了动车,回故乡的路变得顺畅舒坦了,我常常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回家”。

故乡的路,说来话长。

儿时深深的记忆里,是家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路,路的两边包裹着杂草丛生的绿,只在中间露出一条细致的土黄。几个村庄通往324国道的路,也是细细的泥土路,每当下雨,道路泥泞不堪,坑坑洼洼坎坷难行,走路都困难,更不要说通汽车了。家乡盛产荔枝、龙眼、李子等等农副产品,由于道路瓶颈,制约着家乡的发展。

80年代初期,我在诏安一中读书。毎逢周五下午放学后,我便踏上回家的路。当时回家的路,仅仅10公里,却毎次步行2个多小时。有一次,已经是汕头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的同村的宗亲,聊起中学时代一起步行回家的经历,依然记忆犹新。我们回家的路,是沿着324国道走的,在“雨亭”处,拐进泥土小路。回家的路上,也时常有温暖陪伴。记得有一次,台风影响过后,诏安县西溪与324国道交汇处的桥梁,被洪水冲毁,交通部门还来不及搭上便桥,步行回家的我们,被洪水阻拦在路上,是几个好心人帮我们渡过缺口。

考上大学后,回家的路成了千里行程的奔波。我至今珍藏着1988年9月5日从诏安到福州读大学时的长途汽车票。80年代,诏安每天只有一趟班车到福州,我提前十几天到县城买车票,但还是买到座位42的车票了,差点买不到票。那个时候,324国道正在拓宽改造,汽车从诏安一路颠簸,走走停停,早上6点10分出发,当天深夜12点多才到福州,是来自家乡的几个同校的学长,把我接到学校报到,开始了福州的求学工作之路。同样,从福州回故乡的路程一样费时费力。每年寒暑假,我必定踏上回故乡的路,回乡下探望父母,走亲访友。早些年,回故乡诏安,我都搭乘到广东省的卧铺车。在福建省与广东省交界处的“汾水关”下车时,常常是清晨时分。遥望家乡,远处的村舍,掩映在树影中,依稀炊烟袅袅升起。

炊烟成了回家路上最美的风景线。如今,富起来的乡亲们日常生活中全部使用液化气或电,故乡的炊烟也已消失,但我内心深处对故乡的眷恋却不会消失。

故乡诏安县地处福建省与广东省交界处,是原中央苏区县和福建省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生产生活条件落后,基础设施薄弱。近几年,得益于国家的好政策,故乡的经济社会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2016年、2017年、2018年连续三年进入“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现在,从福州回故乡,2个多小时到诏安动车站,下车后搭上回家的“的士”,一路畅通,不到20分钟就到家门口。近几年,故乡几个村庄开展“富美乡村示范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修起了四通八达的水泥路。每天喜欢“健步走”的我,有时候走着走着,会在故乡几个村庄水泥道路上“迷路”了。如今,故乡村庄通往县城的道路宽敞明亮。去年夏天,我和弟弟开车去县城,10公里的路程,我们竟然“迷路”了,行驶在故乡四通八达的大道上,我们不得不使用“百度地图”导航。每年春节,很多外出打拼的乡亲们都是开车回家过年。那些悬挂着“闽A”、“闽C”、“粤B”字头的豪华轿车,在乡村公路上穿梭往来,随处可见,成了故乡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鲁迅先生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我要说的是,世上本没有路,基础建设资金投入多了,便成了通天大道。

故乡的路,正一天天越走越平坦,越走越宽阔,越走越光明,正一天天引领父老乡亲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也许,此时,有的外出的游子,正在回故乡的路上。若是,远方的家告诉你,努力往前走,莫忘来时路……

(本文首发于2019年8月号《闽南风》杂志)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