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叶志雄的头像

叶志雄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3/26
分享

走进叶氏家庙

每次回故乡,我都会去叶氏家庙走走看看。我的故乡在福建省与广东省交界处的诏安县的一个小山村。周围的几个村庄都是叶氏聚居地,人称“五营”。诏安“五营”叶氏家庙,是由叶亹年老退休,回归故里倡议建设的。叶亹,字世黾,号龟峰,明代福建省诏安县三都宝桥(今深桥镇上营村)人。叶亹登正德十六年(1521年)进士。历任江西南城知县,明代都察院都事,经历,河南按察司签事,广西布政司参议。

因为当过“河南按察司签事”,家乡人习惯称叶亹为“叶签事”。在我小时候,父亲常常和我说起“叶签事”的故事。在父亲的眼里,他是多么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向先祖“叶签事”学习,发奋读书,努力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至今我依旧记得故事细节:“叶签事”年少时,在离家几里路的山上,搭一间草寮,日夜在那里读书。为了锻炼体力,他每天从村中家里到读书处往返时,肩头都挑着方块砖,从开始挑二块,逐步增加到四块、六块、八块、十二块,最后练到能把一对石磨盾一口气挑到草寮,面不改色。他时常对人说:“读书人不但要勤学,身体也要苦练得健壮有力,将来就是考不进中,也不会手无缚鸡之力,能够有气力种田做工。”因此,他练出了一副强健的体魄。

也许是受先祖的影响,和故乡众多读书的“发小”一样,我们年少时也是边上学边帮忙家里干农活:插秧、收割水稻、拔花生、摘黑豆……。叶氏家庙,很长一段时间是中心小学所在地,我上小学时,“叶氏家庙”中堂是教师办公室,其它房间为教室。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能有一个安放书桌的地方,安心读书,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不知道为什么,当年我在“叶氏家庙”上学,总感觉特别的心安。虽然,常常饿着肚子,但我还是安心地读书,考上诏安一中初中,并一路努力,考上大学。

近几年,由于工作关系,我对叶亹及叶氏家庙有了更多的了解与认识。叶亹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考中进士,被授予江西南城知县。在南城任职三年,他“介以持已,敬以莅事,简以出政,惠以裕民”,不但“性俭朴,无冗费”,持守谨慎,政多简便,而且敢于革除陋习,公正办案,昭雪冤假错案,制止仗势行贿的求官行为。由于其“清操异政,树有贤声”,朝廷考绩后调叶亹到京师任职。离开南城时,南城父老筹集大笔资金送他,他坚决拒收。在他走后,南城乡民为他立了“去思碑”。嘉靖五年(1526年),叶亹调朝廷都察院任都事,隔年升任经历。被褒赞为“端厚慎勤”。嘉靖皇帝敕赐他建立“都宪经略”的牌坊于其家乡。

诏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许渊彪老师曾写过《诏安置县功臣叶亹--诏安的前世今生》的文章,得到广泛的认可。据史料记载,当时,诏安地方属漳浦县为南诏所,距离县城二百里,官司难于约束,府县逡巡不进,商宦乡民岁无宁日。此前数十年中,乡民士绅曾多次向上司呈报申请设立县治,但都不受重视。叶亹在京师任职期间,对家乡建立县治事宜极其热心,亲自撰写《奏设县治疏》,从京师派人带回,并指示乡绅士民有关呈报建县的程序,他则在朝廷中奔走进奏,终于促成了朝廷在嘉靖九年(1530年)批准诏安建县。叶亹因此被诏安民众称誉为“建县功臣”。嘉靖十年,叶亹升任河南按察司佥事。嘉靖十三年(1534年),升任广西布政司参议。后以年老致仕,退休回家。致仕后,着手带领大家为家族兴建叶氏家庙追远堂,并留下很好的“家风家训”。

岁月久远,世事沧桑,叶氏家庙曾经年久失修,破烂不堪。早些年,在家乡各方乡贤的鼎力协助下,得以完整修缮,保存现有壮观的规模。一直以来,“叶氏家训”深深影响着诏安县“五营”叶氏后辈们,激励着后辈们拼搏奋斗。

假期,我再次走进叶氏家庙。一些学龄前儿童,身穿汉服,在叶氏家庙里诵读叶氏家规家训。“试问为人后作何等面目堪对祖宗饱食暖衣,漫许孙贤子孝?须知我先人费多少心思以贻孙子寻源反本,敢忘祖德宗功!”这副家训对联,悬挂在叶氏家庙最显眼处。在故乡的几个村庄,不管是刚要入学的懵懂孩童,还是刚刚考上大学的大学生,都要来到叶氏家庙,聆听叶氏祖先的教诲。

在叶氏家庙,一块块牌匾,挂满整个宗祠,记载了叶氏家族的荣光。在显眼位置的“当代贤才名单”,昭示着故乡“比教育、比成才”的风尚,掀起了重教育、勤学习的热潮。如今叶氏家庙,常常开展读书会、移风易俗主题宣传、道德讲堂和传承家风家训等多样形式活动,是诏安县孝廉文化教育基地,引来各地党员干部、学生和群众上百批次的人员前来参观学习。

在我的故乡福建省闽南地区,家族家庙,对提倡孝道,凝聚人心,传承美德,积德行善,济困扶危,和谐邻里,规范行为,激励上进,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祖宗的功绩在,对后来人是一种榜样和鞭策。作为叶氏后人,每次走进叶氏家庙,仰望着家庙中祖辈的赫赫功绩,念及功名榜上密密麻麻的同宗族人之名,我心里总会默念一遍叶氏家训,而后,谨记先辈德行,克己复礼,奋勇前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