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整理抽屉,意外地发现一本诏安一中学生证和团员证,如获至宝。翻开学生证,里面夹着几张诏安一中的住宿收据。看着30多年前的“老古董”,在诏安一中学习的点点滴滴瞬间从脑海里飘散开来……
我是80年代初期考上诏安一中的。作为乡村小学的学生,要考上诏安一中很不容易。记忆里,乡村小学的毕业生报考诏安一中的录取分数线要高于县城的毕业生。
乡村来就读诏安一中的学生,基本上都住宿。当时的宿舍是平房,一个房间住了10几个同学。住宿生生活比较艰苦,每天早上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淘米,装上铁饭盒,送去食堂蒸饭。这决定中午有没有饭吃的大问题,每个住宿生都不敢忘记。
铁饭盒放的水的量要自己把握,有的时候蒸出来“夹生饭”,有的时候饭很稠。一些同学还在铁饭盒里放上地瓜或者“菜補”一起蒸。家境比较好的,也会偶尔放上一个鸡蛋。
中午时分,下课铃响,饥肠辘辘的我们,如潮水般涌入食堂,找回自己的铁饭盒。绝大多数同学饭盒都有做记号,再说,那个年代的学生淳朴,所以被拿错或者被偷的可能性较小。
上初一时,我常常吃不饱。在诏安一中学习了快一个月,我休学了。
母亲闻知消息,苦口婆心地一再动员我去上学。
再三劝学无效,母亲火了:“明天和我一起干农活去。”
干了几天的农活,我已不成“人样”。确实干农活很辛苦,读书虽苦,但有“奔头”。当时大学毕业包分配,考上大学等于拿到“铁饭碗”。农村学生,考上大学,等于跳出“农门”,是很多人一生为之奋斗的梦想。
我又走进学校读书,在乡村中学寄读了一年。多年后,当我大学毕业留在省城工作,我依然记得母亲当年苦苦劝学的话语。是母亲和农民的艰辛,激励我刻苦学习,并考上大学。回想起来,读书虽苦,但值得你努力奋斗。
第二年,我重新回到诏安一中学习。当时的班主任沈顺添老师对我关爱有加,许多往事历历在目。复学时,几个年长的班主任对我说:每个班级学生满满的,我班也是,收不下你。
最后,我找到了年段最年轻的班主任沈顺添老师。他和蔼可亲地说:本班已66个学生,超编十多人了!看你很爱学习,这样吧,你要不怕挤,就找副桌椅来吧。
于是,我又成为诏安一中初一的学生。
班主任沈顺添老师讲课生动形象。有时我们开小差讲话,他就讲励志的故事,如巜沈履元与林则徐故事》。还经常送《金盏报》给我们课余阅读,报纸上刊载着民间传说故事,至今,我还记得他讲的《丘蒙放大炮》的民间传说。
几年前春节期间,我在诏安县城宾馆偶遇沈顺添老师。那天一大早,我去运动,回宾馆后直接去餐厅吃早饭,发现一位长辈很像我30多年来从未见面过的初中语文老师,很冒昧的打了声招呼,竟然猜对了。
后来去沈顺添老师房间泡茶,已经是著名书法家的老师随手送我一幅书法作品。人生的缘分很奇特,世间最纯洁的感情就是“师生情谊”。我也是老师,每年教师节,收到学生祝福短信,我都会开心一笑。后来,有一次在省城遇到班主仼,老师又送我一套他自己主编的《漳州故事》。
感谢诏安一中,使我一路刻苦学习。
诏安一中的老师,印象较深的还有几位。教数学的林老师就是其中一个。林老师上课从不用讲稿,站在讲台上,侧身,随手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上一个圈,一个很圆很圆的“圆”出现了,如同圆规画的一样。
林老师上课节奏把握非常好,一节课下课玲声响起,刚刚好讲完,大家都喜欢上他的数学课。课间休息,林老师都会到走廊美美的点上一根烟。至今30多年过去了,我依然清晰的记得林老师都抽白盒的“红梅”香烟。
教数学的另一位林老师我也印象较深。林老师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免费给我们“加餐”辅导数学竞赛题目。
也许是比较喜欢数学老师吧,有一些同学数学学得特别好。初三时,我和另外七位同学,在数学老师的带队下,到云霄师范学校参加全国初中数学联赛。
从诏安一中毕业30多年过去了,我依然记得一些老师的特别“特征”:上课声情并茂,生动活泼的化学老师;对学生非常好,很注意形象,不到十天理一次头发的高中班主任;汗流浃背潜心刻印练习卷的沈老师......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要说的是“一日为师,终生难忘”。也许,老师所做的事情,对老师来说,仅是极小的一件事,但是,它会深深影响着学生的一生。
我所仼职的大学,每年有几十个诏安一中的毕业生考上。在我晩上值班的时候,常有个别诏安籍学生来我办公室泡茶,这些学生绝大部份是诏安一中毕业的。闲聊之间,同学们常常会自豪地说起诏安一中的近况,作为一中校友,我每每为诏安一中辉煌的发展现状感到骄傲与自豪。
近几年,我常常路过诏安一中。偶尔会到校园走走,寻找中学时代的记忆。记忆犹新的是“致知楼”。记得我读书时,致知楼靠近操场的地方有一间卖书的书店,我偶尔会去买数学杂志,偶尔也给数学杂志投稿。高中时,还有一篇数学短文,发表在《中学数学》杂志上,还收到了8元稿费。要知道80年代的8元,是一个住宿生一两个月的生活费!
人的一生记忆很多,但是真正走进内心深处的记忆不多。学校经历是走进我内心深处的一个重要内容。俗话说“近乡情怯”,我是“近母校情怯”。有时候路过,都不敢进校园走走。但是,校门口“福建省诏安第一中学”的几个大字,却永远印入脑海,永生难忘。因为,诏安一中是我梦开始的地方。
本文首发于《闽南风》2019年10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