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周功绪的头像

周功绪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12/29
分享

太平溪老街的那些年味

   周功绪

太平溪老街,位于风景秀丽的太平溪溪口的长江边,是西陵峡北岸的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太平溪两万多名峡江儿女都与这条古老而文明的老街结下了不解之缘。鸡蛋石、向阳船、石板街、板壁屋、吊脚楼、铁索桥、信号台、水文站、搬运队、“九四”中学、邮电支局、长办505、大老岭木材场、太平溪旅社、茶站和洞垉……是这条街上及附近各具特色的“名胜古迹”,也是太平溪峡江儿女的骄傲和自豪。

太平溪老街,历史悠久,名声远扬。然而,万万没想到,这条充满传奇色彩的老街,因三峡工程建设的需要,于1997年,就成为三峡库区永不消失的水下风景。

太平溪老街,虽然不足两公里,但商铺云集,生意红火,热闹非凡。这里不仅是两万多名峡江儿女赶集的中心,也是邓村乡、大老岭国营农场,乃至秭归银杏沱、兰陵溪等老百姓的“购物天堂”。

老街的腊月,热热闹闹、红红火火、一片繁华。那四面八方、成群结队“飞”到街上买年货的男女老少,把太平溪老街挤得水泄不通。那人山人海、川流不息的火爆场面,几乎与宜昌的陶珠路、武汉的汉正街、上海的“南京路”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向阳号轮船,应该是春节前后,太平溪老街最拥挤、最火热、最备受关注的“抢手货”了。向阳号轮船,是原宜昌县航运公司的“皇家一号”。可以说,是这条老街的生命之船。它与这条老街有着情深似海、血肉相连的情感。在那“通讯靠吼、交通靠走”的年代,它是峡江儿女离开故乡、走出宜昌、走向全国的唯一交通工具,也是太平溪乃至邓村的“海外游子”,返回故里万家团圆的唯一的绿色通道。那年前年后想“向阳”、盼“向阳”、抢“向阳”(抢买票、抢坐位)的心情和仓里仓外密密麻麻的人海、上船下船踩得跳板“死去活来”的火爆场面,不知怎样形容为好。后来,为了缓解这一拥挤矛盾和化解这一重大安全风险,县航运公司干脆又增加了向阳二号。现在只要一提起向阳一号和向阳二号,那几万名峡江儿女无不知晓,无不感激,无不感到亲切。因为是向阳号轮船,一次又一次地圆了南来北往的人们的团年梦。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和功银哥、代菊姐在宜昌打工时,都得从内心地感谢向阳号轮船。如果没有它,我不可能很早闯荡宜昌;不可能很早了解外面的精彩世界;更不可能一次又一次地让我享受回家过年的温暖。

太平溪供销社、西陵商店、太平溪粮管所和太平溪菜市场,是全镇年货的最大供应商和最大贡献者,那“三游春白酒、小苞谷酒、小溪塔香烟、阿诗玛香烟、美人沱的桃叶橙、龙潭坪的血橙、安仓坪的羊胯子、周家湾的腊蹄子、小溪口的土鸡公、太平溪的柴火豆腐、杜家院的磨芋和鸡蛋石的长江肥鱼”等等,不知走进了多少欢聚一堂的家庭。

理发店、服装店和卖春联的商铺……一进腊月,就日夜散发着浓浓的年味,那烫发的、理发的、做新衣服的和买春联的,络绎不绝,高潮不断。

峡江古镇的姑娘,地球人都知道,水色好、身材好、人品好,与重庆美女没有二样,再经理发师一番精心“打扮”后,就显得更加妩媚动人。那各式各样的流行发型,在别具特色的流行时装的点缀下,在高跟皮鞋的衬托下,自然而然地成为太平溪老街年前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太平溪供销社买最高档的布料,做最流行的服装,是很多中、青年人年前的最爱。记得,我于1992年春节前,在杜艳霞手里买了一米左右的特等布料,在“精彩”服装店做了一条西裤。不仅我爱不释手,而且不知引起多少人的羡慕。遗憾的是年后不久,就被别人“借”走了,直到现在,还没找回。如果要问精彩服装店,究竟做了多少精品服装,即使问她本人,即使她记忆力再超强,恐怕也记不清了。

写春联、买春联、贴春联,是太平溪老街的文化年味之一。那“家家户户贴春联,红红火火迎新年”的壮观场面,经常飞进我的脑海。我的好“战友”望开省,因后面有个“省”字,人们习惯地称之为“省长”。这个本地的“老省长”,既是原太平溪广播站的老站长,又是身手不凡的书法家。一手毛笔字,写得既神气,又牛逼。街上的男女老少,无不称赞。他不计报酬地为单位和个人,究竟写了多少春联,我的确记不清了。但他那人见人爱的毛笔字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却永远刻在我的记忆里。

炸米花,是太平溪老街别有一番风味的年味。那争先恐后抢着炸和时而“轰”、“轰”的爆炸声,把原本热闹非凡的老街炒得格外火爆,格外来神。

买录音机和买组合音响,是太平溪老街年味中最流行的一道美景。邓丽君的《小城故事》、费翔的《故乡的云》、杨玉莹、毛宁的《一张旧船票》、董文华的《春天的故事》、张明敏的《外婆的澎湖湾》、林依伦的《爱情鸟》和朱明瑛的《回娘家》等经久不息的歌谣,不知给万家团圆的人们带来了多少的幸福和快乐。为了春节听到更好的音乐,我于1990年春节前,将原三洋牌录音机几乎“送”给老乡后,在太平溪供销社王继政手里,花了近600元买了一台“长江牌双卡录音机”,春节带回老家后,不知“辛苦”到什么程度,可以说,几乎没有“休息”过。

老街的人们,团年饭一吃完,有一个很好的习惯,那就是逛街赏景和开展有意义的文化活动。有到铁索桥上品赏老街风光的;有到柳树下欣赏西陵峡美景的;有到“九四”中学打篮球的;有到鸡蛋石谈情说爱的;有到信号台眺望东方红轮船的;有打台球的;有钓鱼的;有下象棋的;也有一边晒太阳,一边聊天的……那多姿多彩、温馨倍至的节日景象,遗憾的是再也复制不了了。

“玩龙灯”、“舞狮子“、”划彩莲船”,是太平溪老街年味中的最大看点。说起这些经典的传统文化,还得感谢“德高望重、多才多艺”的张老。张老名为张其畝,原县航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他在位时,把航运公司经营得红红火火。退休后,又把传统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在他的精心策划和精心指导下,太平溪村的传统文化表演队,不知获得了多少赞扬和好评。每年的正月初五至正月二十左右,就是这支传统文化表演队大显身手的最佳时机。他们不辞辛苦,到镇直各单位和厂矿企业表演的“玩龙灯”、“舞狮子”和“划彩莲船”等拜年节目,可以说,声势浩大、精彩纷呈、惊喜不断。那“欢天喜地过新年、激情飞扬迎新春”的热闹场面,不知给父老乡亲们带来了多少的笑声和掌声,不知给太平溪老街增添了多少的活力和光彩。

太平溪老街的那些年味,虽然成为永恒的水下记忆,但我相信它,会在故乡的千山万水生根发芽,香飘万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