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周功绪的头像

周功绪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9/14
分享

故乡的人情味

                   周功绪

“幺妈,快来吃中饭。下午帮我打柴火豆腐,我们儿子后天结婚要用。”

“好的,我把几个蘑芋磨了就来……”

樱桃树上的鸟儿,也像主人一样,欢天喜地地叫了起来……

这是40多年前,我在故乡小溪囗村见到的一个习以为常的画面。

故乡的人情味,甘甜清香,源远流长。它既是我们人生中难以割舍的人间珍爱,也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最好“教材”,更是那个年代最亮丽的乡村美景。在那缺衣少粮的贫困年代,勤劳善良,朴实厚道的乡亲们,用一言一行把“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演绎得淋漓尽致。

那些年代,无论男女男少,无论贫贱富贵,无论村内村外……在相互交流、相互交往、相互交融中,可以说,都与“坦诚相见,赤诚相待”风雨同舟。那“有一说一、说一不二、有多大力出多大力、能帮多少就帮多少、不装腔、不遮掩、不偷懒、不计报酬和笑迎天下客”的“礼尚往来”,不知给童年的我们,在健康成长的路上产生了多大影响。

端坊中学的吕德胜老师、喻美珍老师,是一对支援山区教育事业的模范夫妻。他俩从条件优越的宜昌市来到这里后,无论他俩怎么谢绝,乡亲们自发送白菜、送萝卜、送腌菜、送花生、送板栗、送苕筋果和恭请他俩吃年猪饭的,大有人在。

望家生老师,是七十年代初,从几十华里之外的落佛村来到垭子口助教的一名知识分子,更是一名自学成才,走出大山、走向县城、走进武汉的杰出代表。前不久,应阔别40多年的刘维志、望开成等学生邀请,挤时间来到了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一群群学生与他欢聚一堂、同忆过去、惊叹当下……难舍难分的动人场面,永远刻在情深似海的世界里。

花栗垉村知名泥瓦匠张昌华,七十年代初,在我们那一方做泥瓦工的五年时间里,吃在老百姓家里,住在老百姓家里。憨厚、善良、好客的乡亲们,除热情款待外,还与他在礼尚往来的路上,留下了一个个令人难以忘怀的故事。

“你们那里的老百姓,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让我感激不尽,一生不忘。”

这是前几天,张瓦匠与我一次偶遇的“见面礼”。

像吕老师、喻老师、望老师、张瓦匠如此艳福不浅的远方客人,在故乡的山山水水,不计其数。就连离开故乡几十年的我,偶儿回家时,也依然满载而归。

住在我们对门山腰下的万昌哥,一手粉笔字、毛笔字、钢笔字,写得笔走龙蛇、刚劲有力。他既是我们那一方那个年代的文人之一,也是父老乡亲们心中一个行走不便、不见右膀的“活雷锋”。这个身残志不残、身残情不残的他,理应得到更多人的关爱,但他却以非凡的胸怀,长年累月地奔波在帮助生产队里办黑板报,帮助乡亲们写春联、记情账、打官司的羊肠小道上……他用一条半腿和一支左手,在故乡的秀美山川里,书写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动人故事。

那些年代,老百姓的生产工具和生活必需品,不一定应有尽有。借石磨、借犁耙、借箩筐、借风戽、借连枷、借石滚、借床铺……不足为奇。左邻右舍借东西,伸手即来,与在自己家里随便用,几乎没有二样。左邻右舍一借一还,既解决了燃眉之急,又深化了情感交流。

互帮互助,相互关爱。在那些年代,随处可见。无论是张家建新房,还是李家抢栽秧;无论是周家娶媳妇,还是杜家送祝米……乡亲们无一不是争先恐后鼎力相助的榜样。

原与我们同住一个屋场的李公平大爹,因人多屋窄,于七十年代初举家搬迁到跑马岭下的半山腰里。在他们打屋场、建新房、喜迁新居的关键时刻,我们全队的男女老少,一呼百应。有力的出力,有菜的出菜,有粮的出粮……大到几块腊肉、几升大米、几根木料……小到几盘腌菜、几兜白菜、几种佐料……即使不到10岁的我和杜家顺子、胡家华子、崔家力子……也自告奋勇地加入了递瓦片、杠椅子、搬板凳的行列。那挑土的、杵墙的、背瓦的、抬檩子的、切菜做饭的……千军万马建新房、万众奔腾忙搬家的壮观场面和那种亲情、那种友情、那种恩情交织闪烁的动人场景,不知感动多少人。

几十年前,三哥在太平溪老街附近两间新房的所用木料,都是乡亲们用肩膀、用心血、用汗水,从20多华里的山旮旯里运来的……

在故乡的版土上,类似这样感天动地的壮美画卷,不知还有多少。

先贵哥、功文哥、功武哥、发青哥,是我们那一方有名的杵墙师傅。他们在老百姓“喜建新居”的路上,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阳坡的永桥哥,是我们那一方有名的电器修理工。老百姓的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电动机……无论什么时候出现故障,都能看到他那飞身“救火”的身影。

我的母亲有一手打柴火豆腐和做民间甜酒的绝活,她究竟在煤油灯下,帮助左邻右舍做了多少次?熬了多少夜?给乡亲们送了多少块豆腐、多少碗甜酒?我的确记不清了。

我的叔伯大嫂张翠屏,是一名爱生如子、爱岗敬业的小学老师,更是一名乐于助人的城市姑娘。乡亲们亲切地称她为义务理发师、义务补衣匠和济贫帮困的城里人。

比我提前一年来到这个美丽世界的帮丛兄,是我们儿时砍柴禾、打猪草、捡粮食的好伙伴。身强力壮,潇洒帅气的他,遗憾的是无法用语言与他人交流。即使这样,他也依然默默无闻地,穿越在帮助困难户挑草头、背红苕、砍柴禾、卖年猪的风景线上。

韩家屋场的龙山哥新婚贺喜时,左邻右舍都把房屋、厨房、盘子、碗筷、桌子、板凳、椅子、酒杯、床铺……腾出来,交给支客先生统筹安排。若有不足,再到张家李家王家去搬。那借盘子、借铺板、借被子、借桌子、借板凳……不亦乐乎的繁忙景象,时常在我脑海里随风飘扬。那挑水的、洗菜的、做饭的、升火的、擦桌子的、摆酒杯的、抬嫁妆的、敬喜酒的、抢喜糖的幸福场面,不知乐欢多少人。

在老百姓建新房、抢栽秧、整喜酒等若干事务中,乡亲们没有一个不是撵着帮、抢着帮、捧着帮的。

别家湾的开菊嫂子喜得长女摆喜酒时,儿时的我也好不容易地找到了一份洗尿布的活儿。

“雷锋”式的好队长——敦先贵,是我们那一方资深老道的支客大师。他除在支客的岗位上干得出类拔萃外,还率领一批热血青年,在帮助困难户砍柴禾、整秧田、解楼板、赶碾子、打连枷等方面,立下了不少功劳。

挂面、红糖、鸡蛋、杂糖、糯米、腊蹄子……是那些年代走亲访友的珍贵礼物。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礼不在多,有心则诚。“情义无价”,是父老乡亲们的不解追求。那一捆捆挂面、一袋袋红糖、一个个鸡蛋、一盘盘糯米……都是父老乡亲们省吃俭用下的自愿表达。生在大山、长在大山深处的父老乡亲,在我看来,他们把情义永远放在金银珠宝之上。

“王老五,家里并不宽裕,平时连鸡蛋都舍不得吃。昨天儿子结婚时,他得知后专门送来一篮鸡蛋,我不知怎样还情为好。”

这是几十年前,韩家大妈的一番感恩之言。

故乡的人情味,当然不止这些,还有“一次托付,一生放心;一份幸福,一起分享……”的那些说不尽、道不完的陈年往事。

故乡的人情味,原汁原味的人情味,肝胆相照的人情味,亲如一家的人情味。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