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功绪
几年前,听说邓村的茶园很值得一看,但一直没有全景式地欣赏过。
邓村,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虽然与生我养我的太平溪山连山、水连水、界连界,但因长期在太平溪、乐天溪和区直部门工作的原因,我对这个久闻其名的全国最美小镇的确了解不够。全乡17个村(社区)中,仅多年前走马观花式地逛过庙垭、小渔村、红桂香、邓村坪这几个地方,其它地方,只是在美丽的传说中羡慕过和向往过。
在今年春暖花开的四月初,感谢区委组织部的信任与安排,我有幸与邓皎阳、宋建锋、冉萌萌几个年轻有为的干将,深入到邓村、太平溪开展村级“两委”班子运行及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情况的专题调研。我们利用这一时机,抢时间,冒风雨,马不停蹄地跑遍了邓村的村村寨寨和山山水水。
无论是走在邓村坪至竹林湾,还是走在小渔村至庙垭;无论是走在白水头至高台头,还是走在江坪至大水田;无论是走在中包山至袁家坪,还是走在常家垭至古城坪;无论是走在杨家湾至黄金河,还是走在谭家垭至红桂香的乡间小路上,一湾连一湾、一冲连一冲、一带连一带,一山连一山,一村连一村,漫山遍野、一望无际、郁郁葱葱的生态茶园,在绿水青山的拥抱下,在云雾缭绕的画卷中,在天然氧吧的怀抱里,不得不令我惊叹不已和相见恨晚。
走在邓村弯弯曲曲、曲曲弯弯的乡间道路上,与其说是走在山旮旯里,倒不如说是走在风景里,更不如说是走在金山银山的怀抱里。
走在邓村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致富路上,仿佛陶醉在绿色的海洋里,仿佛陶醉在迷人的公园里,仿佛陶醉在天然的画廊里。这是我们一行的最大同感。
邓村,这个美不胜收的地方,离三峡大坝50公里,与大老岭国家森林公园连为一体,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云上茶乡,也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一业之乡”和“一叶富乡”的典范。享有“世界茶树生长黄金坐标·万里茶道源头”、“世界茶旅小镇”、”中国最美小镇”、”世界高品质绿茶核心产区”等殊多美誉。
云雾山中出美女,云雾山中出好茶。邓村茶以品质优、汤色佳、口感好、香气浓而闻名海外,用“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来表达,并不为过。乡党委副书记李大刚欣喜地告诉我:邓村茶叶早已成为湖南茶叶集团等一批出囗公司的必配标品,宛如基酒一样,逢酿必兑。这是我们邓村人民引以为豪的最大资本。春茶一上市,安徽、江西、浙江、福建等地的客商们,争先恐后地守在我们这里,像抢“金银珠宝”一样,忙得不亦乐乎。
邓村人民与茶叶的感情,情深似海,与日俱增。这个户户种茶,人人爱茶,村村兴茶,靠茶发富的地方,茶叶面积已发展到10万亩,占夷陵区茶叶面积40%以上,户平茶叶收入近8万元。茶叶早已成为与邓村人民朝夕相处、依依不舍、相爱一生的王牌产业。
把“视茶园当公园,视采茶当休闲”这两句话,用到邓村这个全国知名茶乡的任何地方,我看,再贴切不过。那一排排、一湾湾、一岭岭眼花缭乱、惊喜不断的绿色产业带,与美丽的大自然构成的一幅幅秀美画卷,宛如一个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天然公园,魅力无限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令我无比自豪的是,邓村人民在倾力打造茶叶产业中,精准发力,精准施策,用勤劳的双手谱写了产供加销一条龙、漂洋过海闯九州的壮丽诗篇。
邓村人民在精心抓好高标准茶园建设的同时,发展茶叶加工企业71家,有效地解决了茶叶深加工和精加工的难题。国家级龙头企业萧氏茶业和省级龙头企业鸿渐茶业等一批骨干企业,为邓村人民“躺在屋里”数票子做出了突出贡献。
几十家茶叶加工厂的悄然兴起,为本地及周边的富余劳力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据不完全统计,这些茶叶加工厂年用工1700多人,年贡献劳务收入8000多万元。仅“昌发茶叶”这一家,每年就为60多个富余劳力提供劳务收入300多万元。同时,也培养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精明能干的鲜叶贩子。据初步统计,常年活跃在邓村美丽乡间道路上的鲜叶贩子近百人。庙垭村能说会道的党支部书记杜新祥,就是从这个流动商贩队伍中脱颖而出的。
邓村人民在茶叶产业化发展中,用聪明的才智和敢闯敢拼的精神,把茶叶产业做到了极致。先后打造出“萧净尖”、“金香品雪”、“邓村绿茶”、“灵秀绿峰”、“栗香春露”、“一叶知香”等驰名品牌,其产品供不应求,远销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和欧洲、非洲一些国家。
邓村人民用超前的眼光和创新的思维,早已飞出云上茶乡,率先在小溪塔城区打造出闻名于世的三峡国际旅游茶叶交易中心,为让邓村乃至夷陵的茶叶走出湖北,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立下了汗马功劳。
邓村乡党委政府在做大做强茶叶产业的阳光大道上,培养造就了一个又一个活跃在茶叶领域的顶尖人才。国家级龙头企业萧氏茶业掌门人肖勇、国家级制茶大师谭传柏等一个个出类拔萃的高端人才,无一不是邓村茶叶产业化发展中涌现出来的杰出代表。同时,也培养造就了1000多名走南闯北的茶叶经销商和近百名网络营销能人,这些经营有道的能手,不知为邓村乡创造了多少用之不竭的财富。
邓村人民在茶叶产业化发展中,还培养造就了一个又一个年富力强的新生代企业家。位于红桂香七组的“一叶知香”茶叶加工厂和位于邓村坪三组的“宜昌市昌发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的掌门人,都是回乡创业的高才生。一个是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王斌;一个是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的郑勇。王总接任后,研究发明的王氏牌烘干机和揉捻机,不仅节约成本三分之一,而且年节约燃料费近10万元;郑总上任后,干得十分出色,将三个茶叶加工厂打理得井井有条。在邓村,像王斌、郑勇一样回乡创业的有志青年,不知还有多少。
邓村的茶叶发展,既为邓村人民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物质财富,也为秭归、当阳、鸦鹊岭等一带的1000多名釆茶高手,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小渔村三组的何有琼,家有茶叶10多亩,每年春上至少要挑选外来釆摘工4个以上。手法快的一天挣个700多元,挣个300多元的,不值一提。同时,也为本土内茶叶面积较少的富余劳力提供了就近挣钱的好机会。高台头村五组郑有平高兴地告别我: 他老伴13天时间,就挣了4100元的釆摘工资。
令我无比欣喜的是,邓村的茶叶产业化发展,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大步流星地从种茶叶的温饱时代迈入到卖茶叶的致富时代,再从卖茶叶的致富时代迈入到卖风景的富美时代。湖北文旅集团投资30亿、占地170多公顷的三峡茶旅深度融合项目和寨子山茶旅景区重点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竹林湾、白水头一带一个赛似一个的民宿山庄和与大老岭接壤的“康养小镇”的相继问世,必将给这个风景秀丽、茶香万里的地方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巨变。
逛邓村,越逛越想逛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