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朱超群的头像

朱超群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010/11
分享

相约上海

与丁一老师的相约,算起来是7月份的事了。那时,疫情虽然好转,但丁一老师在微信上说,8月底或9月初将到上海来住几天。我说好啊,由我来组织一次活动,请几位文友聚一聚,聊聊天。沈裕慎老师,天使等,丁一老师是熟悉和了解的。大致日期确定后,我联系天使(作者俞娜华笔名),她称赞丁一老师为其《天道人事》一书写的一篇书评非常出色,并执意要再另邀请几位文友,由她来作东。

聊起约会的起因,自然从天使作品,即长篇小说《天道人事》的书评征集开始,那是去年一季度的事情。那时,我与天使商议,在我和吴开楠老师主编的第四届中国龙文学奖征文、评奖和出版期间,书中增加一个专栏,即为天使的书写的书评。同意后,我通过微信公众号《文笔精华》对阅读者征文赠书,并征集写一批书评。正式落实后,结果非常圆满,书评收集超过预定目标。一面在微信公众号《文笔精华》上刊登作品,一面入选《文笔精华·第四届中国龙文学奖征文小说散文诗歌选集》书中。

关于这部《文笔精华·第四届中国龙文学奖征文小说散文诗歌选集》新书,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申请,终于在今年6月,由四川民族出版社成功批到CIP核准号,7月份正式出版。为天使所写书评的20多位作者作品,都收在了此书专栏里。其中之一,自然有丁一老师的佳作。

丁一老师所写的书评,是我特约要求写的。为此,我们相约什么时候到上海来,上海女作家天使约他见面。他说疫情好点后,要到上海看望他的女儿。丁老师的女儿工作在上海、成家在上海。其实丁一老师在上海工作过多年,曾经是新华社上海分社的负责人。也在上海大学读过书,据说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赵丽宏,还是丁老师的大学同学呢。

丁一老师与上海的缘,不仅如一所述,还是上海人的女婿!他的妻子,说是上海知青在安徽插队时,天赐良缘,嫁给了丁一老师的。8月28日中午的聚会,也诚邀丁一老师夫人一起参加。

值得一提的是,8月20日,中国作家网上公布新入会人员名单中,有沈裕慎先生的名字。这次聚会一举两得,既为丁老师来沪洗尘,又为沈老师加入中国作协庆贺了。

我认识丁一老师,也是很有缘的。那是2015年9月中国散文家协会组织青岛全国笔会时,我与沈裕慎老师一起参加。在笔会上,认识了丁一老师。后来,我与沈老师又在2018年11月国际诗词协会发起的中国最美游记庐山全国笔会上,又碰到了丁一老师。二次笔会,我是作者,而丁一老师,则是嘉宾。在笔会上的侃侃而谈,让我了解了丁一老师的才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无锡影视学院教授。他不仅文笔好,写了不少散文随笔等专著。而且,他口才好,有大学教授的水准和能力。这些,就是丁一老师最大的优点和特点。

2017年时,我出版的散文随笔集《人文情缘》的序言,就是请丁一老师写的。

 

丁一老师这次来上海聚会,带来了几本书,送给我四本,收获很大。其中两本是《序跋续集》上下集、另两本是《花落红花落红》和《青灯札记》。我新近刚出版了一本散文随笔集新书《人文情思》,就回赠给他。而我近几年出版的几本散文随笔集和主编的文集,陆续在出版时就邮寄给丁老师了。

丁一老师给我的《序跋续集》上集中,收集了为我散文随笔集《人文情缘》中所写的序《写作能否成为一种信仰》。他说:

“朱超群的文字很直爽,但爽直并不等于对言语毫无顾忌。文学修养灵妙词佳句,是文章的面容和肌肤,真实是散文的筋骨,美只有在审美关系中才存在,它既离不开审美主体,又有赖于审美客体。情感是散文的灵魂,从古至今凡好文章都以情感人。”

“朱超群在文学创作上之途无疑十分勤快,仅最近五六年,就采访了那么多上海的和外地作家和书画家,非常令人折服,这需要毅力、勇气和包容性。”

丁一老师为几十位作者的作品写了序,又大都作品在各种报刊和书籍上发表与收录,被无数的作者和读者认可,说明丁老师的才华和能力,已被广大作者和读者所充分肯定。

《花落红花落红》是一本散文诗集,其中收录有100篇优美的散文诗,是散文诗界认可的上乘之作、优秀之作。还有一本是散文随笔集《青灯札记》,此书中写有他个人的事和亲人生活的故事,特别深情、特别有趣和特别亲切感人,我非常喜欢。

“我的外公外婆”一文,其实写的是女儿的外公外婆,是作者的丈人和丈母娘。写他们老年人的有趣生活。“那些丑陋以及美丽的过往”一文,则是写了丁一老师父亲一生的事业、工作和生活经历。“陆文夫介绍我入作协”一文,写了一个偶然的机会,作者加入中国作协,是时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陆文夫做的介绍人之一,整个故事精彩传神。我读过陆文夫先生的中篇小说《美食家》,才了解陆先生的杰出文笔。“妻”一文,则写了丁一老师和妻认识的过程和婚后一起生活中的故事。

“妻和我的结合是很偶然的,用一句套话叫‘缘分’,或曰‘有缘千里来相会’。”她在安徽嘉山的一个乡村插队落户,而他,则在部队。一次参加组织集团军拉练,部队在妻的村落里临时驻扎安营了一个月。就在这一个月中,他们认识了,并“播种了爱情”。

“我第一眼看到妻的模样,那善良的神态和那温柔如密的微笑,就使我认定,只有她才能作为我的妻,才能使我永远地遵守着人格的高尚。”

一段优美的爱情故事,在丁一老师的笔下娓娓道来,吸引人们的眼球。

丁一老师的有些作品,曾经入选在我主编的《西桥东亭》杂志和几届《中国龙文学奖征文小说散文诗歌选集》的书中,也收集在由沈裕慎老师主编的《上海散文》杂志和《文笔精华》微信公众号上,包括全国各地作者为丁一老师所写的书作的阅评和感想。应该说,他是我认识的文友中,和忘年交沈裕慎老师一样,是一位我非常敬重的长辈。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