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朱超群的头像

朱超群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106/02
分享

文笔精美写真情

文笔精美写真情

——读陈晶龙散文新作《情深意浓》有感

作者:朱超群

 

近日,陈晶龙老师发我微信,说要赠我一本他的散文新作,把地址和手机号发他,书将快递给我。认识陈老师,是在上海作家天使组织的一次午餐聚会上,她邀请无锡作家丁一和上海几位文人参与,我们都是其中之一。天使是女作家俞娜华的笔名,她喜欢人们称她叫天使。通过天使介绍,我们相互了解,并加了微信。

其实,两年前参加钢铁诗人刘希涛老师组织的出海口文学社活动时,在那里见到过。只是因为不熟悉,也就没有什么交往。后来,陈老师读了天使诗集《寻找的音符》,写了书评,发表在我主编的微信公众号《文笔精华》和《西桥东亭》杂志上。于是,我们仿佛有了神交。

自从俩人加入微信后,也收到过陈老师发过来的文章,那是他在《劳动报》上发表的《潘颂德序言集》书评,其文短小精悍,评论到位。

微信不久,陈老师的新书就邮寄到了我家。书名称《情深意浓》。我马上在微信上回复收到,并一定认真拜读。在收到的书中,还夹有一份新出版的《五里晚霞》报纸,如《新民晚报》大小,整四版。我翻了下,第四版副刊上,陈晶龙是本版编辑。

从书上作者简介看,陈晶龙老师19416月出生,至今80岁了。中共党员、华东师大中文系本科毕业。1956年开始文学创作。1958年在《新闻日报》上发表诗歌,以后陆续发表散文。长期从事出版社编辑工作。专职编辑中外文书籍120余种。个人出版散文集《韶华夕拾》、诗文集《浦江听潮》等,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会员等。看了著名散文家、评论家红孩先生为其写的代序,知道陈老师原来在学林出版社做编辑,经常给上海的《解放日报》和北京的《北京晚报》写稿。我以为陈老师能在国内很知名的报上发文,起步一定很高,文章也是相当有品位的。

 

翻看陈晶龙老师的新书目录,发现此书主要编了六辑:由“英雄丰碑”、“盛事回眸”、“文化印迹”、“书文漫议”、“影视散论”和“山川境界”内容组成。八十余篇文章,计有24万字左右。

“英雄丰碑”一辑中,主要是纪实文学。采访有曾经出生入死、在部队参加战斗、立过大功的军人,如余琳、曹维屏;也有撰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为国贡献的全国劳模和上海市劳模的文章,如赵兰英、吴素珍;等等。

“盛事回眸”一辑中,写“长征诗会”,写“建军诗会”,写“国庆诗会”,写“莫林诗会”等,大都是对各种活动的纪实。那篇“六十年一觉向明梦”,则记录了1959届高三(一)班毕业六十周年茶话会的文章。其中写道:

“五月二十九日上午,向明校园内洋溢着一派欢庆的气氛。逸夫楼前的电子标语栏滚动播出欢迎一九五九届同学返校参加纪念活动的字幕。来自海内外睽违六十个春秋的老学子陆续抵达会议室,他们的欣喜状态,诚如唐人李益所言:‘问姓惊初见,称名忆蝇容’,有的呼名,有的招手,有的握手或相拥,场面热烈感人。会议室内华灯绽放,一片欢声笑语。”

六十年前的同学踏上社会后,经历不同,变化巨大。有到国外生活的,有在国内发展的。他们奔波在各自岗位上工作,有些同学,甚至是创造性地为社会作出很大贡献。能借这次聚会之际,让大家集合一起,非常不易,非常有意义,很值得立文字纪念。

“文化印迹”一辑中,“我和解放日报的因缘”、“我和上海人广播电台的因缘”、“向明《百花园》文学刊物回忆”,写的是自己工作以后,在与报社、与电台和学校的交往中,所产生的情缘,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的往事回忆。

从“我和解放日报的因缘”一文中看到,陈老师大学刚毕业时,是在上海焦化厂工作,业余时间搞宣传,和解放日报、劳动报、青年报等报社的领导或编辑有交往,也经常投稿发表作品。

“香港报纸一瞥”、“台湾报纸一瞥”、“澳洲报纸一瞥”、“泰国报纸一瞥”、“俄罗斯报纸一瞥”等,仿佛是报纸的专栏文章,陈老师阅读之广泛,可见一斑。

“书文漫议”一辑中,主要是陈老师所读书籍的书评。阅读《毛泽东诗词赏析》《母校与人生》《情满五里江》等书,都写了评论文章。其中的有些书评,我先前看过,如读俞娜华诗集《寻找的音符》一书写“字节跳动  心潮澎湃”一文,读潘教授序言集新书,写“欣读《潘颂德序言集》”一文,因为熟悉书的作者,发现陈老师的文笔优美,概括能力强,评论写作非常精准。

他写读俞娜华诗集《寻找的音符》时,有这样的妙笔:

“俞娜华在诗集中用不少篇幅阐述对爱的诠释。在《情侣》一诗中,她巧妙地把太阳与月亮比喻为一对情侣,太阳害羞地笑了,月亮则选择了隐退,白昼黑夜,绝配的搭档,既富有哲理,又极染诗意。”

本诗集可以看作是一本讽谕诗集,抑恶扬善是其主题,观点鲜明,语言直率,洋溢着诗人炽烈的爱国情怀和爱民心结。创作手法上,不拾前人牙慧,有独到之处,实为她呕心镂肾之作。”

他写读《潘颂德序言集》时,评论潘教授的序言:

上海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潘颂德教授著书立说之余,热心为众多民间文学社团和初入文学门径的习作者作品撰序,数十年乐此不疲,享有良好口碑。近期,年届八旬的他,将1990年至2020年间所撰110多篇序言集辑成册,付梓杀青,毕其功于一役,满足读者对其序文的学习欣赏之需。潘教授赠书予我,叮嘱写点感想。作为老友,我当仁不让。

翻阅这本30多万字的文集,你会立刻被丰富的内容所吸引,作者似乎在与你促膝晤谈,让人倾听不厌,爱不释手。100多篇序言如颗颗珍珠串连起来,组成新时期群众文学发展的诱人图景。”

陈老师的佳作篇幅大都不长,但评论到位,非常适合在报纸上刊登。

“影视散论”一辑中,陈老师看了不少电影和电视剧,他对喜欢的影视作品,写了几十篇的随感文章。“山川境界”一辑中,则是他近年来一些游记作品的汇总。

 

综观陈晶龙老师散文集《情深意浓》一书,觉得他的文笔优美,语言精准。每一篇作品,或是采访、或是感悟,都带有浓浓的深情厚意,是很接地气的作品。其中有纪实文学、随笔、杂感、书评、影评和游记等,都属于散文范畴,是非虚构文学中的佳作。陈老师的每一篇散文,仿佛都是经过编辑修改过的精品。这可能是他长期写作积累经验,加上做过编辑多年,现在还在一家社区报上做副刊编辑养成的良好习惯所致。

另外,我认为陈老师有学者的气质和风度,也是他在文学创作研究中不断探索成功的结果。

只要陈老师有精力写作,他或许还会写出阅读性更强、更吸引人青睐的散文作品。

我们真诚的期待。

 

2021522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