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朱超群的头像

朱超群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3/20
分享

窗含秋华笔生情

认识杨兆龙老师有五、六年了,是沈裕慎老师介绍的。大家聚会过好几次,都是杨老师组织的。他为人热情、真诚和好客,我是深有感触的。他以前出版过一部散文随笔集,书名《窗含春华》,我虽然没有看过,但看过忻才良老师为其写的序。因此,知道点书中内容的。这次,我在出版自己的一部创作谈传记《人文春秋》前,遇到他,谈起出书的事,他说希望和我一起出本书。于是,就有了眼前的姐妹篇《春含秋华》,并说这是他的收官之作。一位80余岁的老人能出版一部书,本身就是可喜可贺的事啊!

大约春节前一个星期,杨老师约我在沈裕慎家附近的饭店聚会。他住在浦东的张江附近,我住在浦西的汽车城安亭交界处花桥,沈老师住在普陀区金沙江路上华东师大附近。三者的中间处,比较方便的位置就是沈老师家附近了。那天见面,杨老师从包里拿出一叠书稿,全部是各种报刊杂志的剪辑,请沈老师在华东师大附近的复印店里打字。那儿有这个业务,价格比较便宜。当时我的意思,大家都不用来,邮寄就可以了。打字后,发到我的邮箱中,由我安排出书单位直接出书就好了。杨老师不同意,他担心邮寄遗失了书稿怎么办?一本书的心血,那是半辈子才写就的,万一丢了,那是要终身后悔的事。于是,有了这么一次聚会。

年夜前夕,杨兆龙老师与老伴在和女儿女婿外孙女一起聚会时,突发一场大病,整个春节是在医院里过的。我和沈裕慎老师知道后,节后到他家里探望。杨老师虽然还有些病态的样子,但总算躲过了这次灾难,身体在逐渐恢复之中。我们聊了些身体上的事,聊了出书的事。杨老师的书还缺篇序,沈老师推荐要我写。大家都是熟人、朋友,无法推托,只能照办了。

杨兆龙1939年12月出生,是江苏泰州市泰县野徐庄人。他6岁入读私塾,初中后辍学,转学中医。1958年,他参加沪闵铁路建设,从此与铁路结下不解之缘。1960年,他转为正式职工,以后在铁路上海机务段当蒸汽机车司炉工,铁路上海站客运服务部当服务员,后又到路风办公室工作。他把青春年华,全部奉献给了铁路事业。年轻时期的他喜欢文学,业余时间学习创作。先写新闻、通讯类报道,后来写随笔和散文等题材的作品。先后在《上海铁道》报、《人民铁道》报、《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文汇报》《劳动报》《新闻报》等上海和全国的报纸杂志上发表作品,直到退休离岗仍笔耕不止,发稿不断……

忻才良是作家,上海著名新闻工作者,他为杨兆龙写过《窗含春华》序,详细介绍了杨老师的写作情况,可以说是序言中的经典之作。当时,忻老师说那本书是在杨兆龙写上千篇文章中选用了145篇。在100多万字中,录用了30万字左右。

 

杨兆龙著《窗含秋华》中所选文稿,与姐妹篇《窗含春华》稿件对比,基本上没有重复。但作品也均原载《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人民铁道报》《劳动报》《上海法治报》《上海铁道报》《上海企业》杂志等报刋,说明他在许多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之多,是不言而喻的。杨老师的作品以清新隽永之情,饱满激情之笔,写故土风物、状山水美景、写人记事,抒人生之思,有情有趣,生动璀璨,无不燃烧着炽热的情愫,迸发出对祖国、对家乡、对生活的深深爱恋。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对社会文化和历史的深邃思考。全书分六辑,一、岁月繁花,二、世象微观,三、行脚印迹,四、书画掠影,五为师友追思,六为序及附录。附录中收有朱珊珊、张铁民、曾元苍他们读《窗含春华》的随感,以及忻才良为此书写的序。全书90篇文章,其中《新民晚报》文章最多。此书的文字,累计在20万字左右。

杨兆龙的作品注重纪实风格,叙事与抒情结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旷达幽远的意境,是部有文学感染力、很接地气的散文随笔作品集,充满了现实生活气息。语言质朴,文笔流畅,什色斑斓,精致华美,给人以知识的力量,以情感的交流,以真切的感悟。

在“岁月繁花”辑中,作者主要写铁路职工的通讯和报道类作品。第一篇《情系上海新客站》一文,有这样一段抒情的话,读来令人感动:

改革与开放20多年来,上海火车站与上海城同步‘旧貌换新颜’。

上海火车站是上海陆上的大门,它每天都要迎送中外来宾,上海站的变化象征着上海国际大都市的飞腾与辉煌。

岁月匆匆,十三年过去了,今天的上海站风采如何?笔者欣喜地看到,在建设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发展战略中,上海站正成为‘东方不夜城’的耀眼窗口,改革开放时代的一抹靓丽的风景线。”

在《爱心赢得旅客赞》一文中,请看以下的文字:

“窗口,联通了外界,联通了光、风和大自然,窗口与生活与人生关系十分密切。

当人们将铁路称为‘窗口单位’时,也就赋予了它如此重要的地位。难怪这里的职工都倾其全力做好服务工作,用他们的话说:‘我们是城市的窗口,窗口最引人注目。’

上海市的陆上大门上海站,以优质服务向国内外展示她文明优美的窗口形象,把爱洒向人间。”

作者在铁路战线工作,写了许多铁路上的人与事。他写铁路上海站有位年轻的女客运员叫龚彩萍,如乐于助人,拾金不昧,曾多次被评为上海站、铁路上海分局三八红旗手,还曾获得1992年上海市十佳窗口优秀服务员的荣誉。为了一个贵州来丢失在火车上的孩子,关心、关怀的故事,读来令人感动。

在“世象微观”辑中,是作者在生活中感悟所写的作品。在“行脚印迹”辑中,则是作者旅行后所写的游记。《难忘泰州故乡情》《大丰的麋鹿》《初访延安》《周总理故居印象》《滕王阁游》《龙门石窟游》《扬州古城散记》等10多篇,一看就是写游历印象的作品。

“书画掠影”辑中,写了10多位诗人、作家和书画家作品后的读书随感。在《以全书视角解读中国掘起》一文中,作者非常肯定地说:

《中国震撼》一书,它从正面角度介绍了中国为什么崛起,靠什么崛起,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崛起,我们常常讲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要增强忧患意识,不能被别人捧杀、对自已估计过高。但我们首先要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有能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有信心有勇气有胆略。我们固然还是要保持谦虚谨慎,但中国崛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在《真情跃然纸上》一文中,作者写了读原上海文联党组书记、南市区区长李伦新写的一部书《我在上海当区长》有感。杨老师和李伦新熟悉,他说李赠他一本书,就拜读了三遍,深为作为区长的李伦新体恤民情、清廉勤政而油然产生敬意。于是写了这篇感想。有趣的是,一个小老百姓的他和李关系甚好,经常在一起聚会,为此我也借过两次光,并和李伦新留有合影。

李伦新当过区长、区委书记,担任过上海市文联党组书记和常务副主席,是久仰的上海著名作家、散文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小说散文选《爱的咏叹》,长篇小说《梳头娘姨传奇》《梦花情缘》《银楼》(与他人合作),散文集《李伦新随笔散文选》《思辨墨录——李伦新随笔散文选第2集》《心海浪拍——李伦新随笔散文选第三集》。长篇小说《梳头娘姨传奇》,获上海大众文学奖二等奖。杂文《致里科先生》,获林放杂文奖。

而《高风亮节立天地》《美轮美奂的王正良山水画家》《一往情深寄山河》《周思言书法作品欣赏》等文中,则写了作者读书画集的体会,也显示出书画家创作的无限激情,仿佛将作者引入画中,使人心旷神怡。作者对潘永明的山水画阅后深有体会,他用“妙照自然,随物赋形,意与神会,呈现一种腾逸的气息”来表达,并说潘永明“没有继承就不会有发展,他继承石涛、黄宾虹、李可染、傅抱石等的绘画技法,并在长期的探索中发明了‘油丝皴’,是绘画技法上的新突破。”看看,画评老到,别有风味了。

在“师友追思”辑中,作者悼念《兄弟情深忆安坤》。贾老不愧为“老新闻”,曾任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主持过《解放日报》和《人民日报》华东分社工作。杨老师去开追悼会,其中写道:“鲜花松柏丛中,安卧着深受人们敬仰的新闻界老前辈——贾安坤,人们深切地缅怀着他。‘笔走龙蛇,公无所惧去遽然揖别同仁;魂依乾坤,君有何憾留高风告慰亲朋。’悬挂在追悼会会场的这副挽联,概括了这位老新闻工作者极佳的人品和文品,引发了多少人对他颇多的感慨和深情的回忆。《人民日报》给予他‘杰出的党报工作者’的高度评价。”

《深秋相送悼福安》一文中,作者写了与上海著名报人金福安的认识过程。

“特别是大金退休后,我们的友谊交往甚密,感情融洽,大金人好,好就好在人品。无论他当记者,当主任,还是当总编辑,当报业集团副社长,他从无架子,我们之间亲如兄弟。”

《梦绕情牵的怀念》是纪念忻才良老师的文章,此文收集在我主编的《文星璀璨·纪念忻才良文集》一书中。这本书,是沈裕慎、吴纪椿、杨兆龙、吴开楠等忻才良生前友好出资诚邀我主编的一本文集,在上海报界留下很大影响。

在“序及附录”辑中,则是忻才良、朱珊珊、张铁民、曾元沧为杨兆龙《窗含春华》一书写的序言和书评。

 

杨兆龙不仅写了许多优秀作品,在上海和全国的几十种报刊和杂志上发表,还是一位活动能力相当强的人。他认识许多同时代的报社领导和企业家,这在他的作品中也有所反映。《上海铁道》报原总编张铁民写杨兆龙书评的一段话,道出了杨老师的真实情况:

“老杨是个重情分的人,你给他‘一杯’,他还你‘一车’。所以他的朋友多是十分自然的事。不过也有让人吃惊的,他一个‘小通讯员’,居然能把上海滩媒体的老总‘通吃’,这点让我直愧不如。我大小也算是个媒体人,但媒体界的朋友远不如他多,他一没有钱,二没有权,靠什么?跑腿,送稿件,送车票。跑得多跑出了感情,也跑出了作品。”

杨兆龙勤奋写作,勤投稿,勤发表,虽然都是些“小作品”,仿佛有些美中不足。但他能坚持长期写作,且越写越好,都写出很多非常精美的作品,获得大家的认可和共识,这是肯定的。总之,作为一位业余文学爱好者,能在有生之年出版两部书,让一些有价值的文字留下来,也是出成绩了啊!

是为序。

2019318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