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周国顺的头像

周国顺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5/24
分享

渐行渐远的掌墨师

渐行渐远的掌墨师

周国顺

鄂西、湘西、贵州等地的吊脚楼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情给游人留下深刻印象。而选址、用料、造型等都非常讲究的吊脚楼的建造却离不开这个角色﹣--“掌墨师”。

土家“掌墨师”是土家吊脚楼营建的“总工程师”,掌握着起架、画小样、清枋、排扇、起扇、上梁、赞梁等关键技艺。一栋吊脚楼的修建,从规划到装修,必须由一名“掌墨师”带着几名弟子,经过两三个月才能完成。在此过程中,即便是房子的主人,也得听从“掌墨师”的安排部署,直到吊脚楼交付使用。

随着砖混结构房屋在土家族地区的普及,土家人现在基本不再新修木质结构的吊脚楼,土家“掌墨师”的传统技艺也渐渐失去生存空间。

-﹣以上摘自于网络资料

在笔者少年时代,家乡建新房,都是木质结构的瓦房。一般家庭,建“四列三间”、两层楼,一明一暗的居多。家庭殷实的,建“一正两厢房”,基本上是长五间正房,两头一个磨角,再配三间厢房,整个建筑呈撮箕口型,有的两边的厢房还是杆栏式吊脚楼。最有钱的,当然是修建“走马转角楼”“四合水”天井。土家人唱山歌:“岩匠怕打石狮子,铁匠怕打铁绣球,木匠怕修走马转角楼。”可见修“走马转角楼”,其技术要求、施工难度都是非常高的。但无论是修“一正两厢房”或是“走马转角楼”,都离不开一位掌墨师。

这掌墨师一般是拜过鲁班,受过真传,手里有"五尺杆杆",手艺精湛,德高望重,手下带着一大帮徒子徒孙的老木匠。

房屋无论大小,都没有现成的图纸,整栋屋就装在掌墨师的心中。一栋屋需要多少柱头、枋片、椽子,其大小长短是多少,要开多少个榫头,打多少个孔眼?在房屋施工前,就已全部活灵活现呈现在掌墨师的心中。

有一个掌墨师给徒摆龙门阵:他早年学木匠,因为家里穷,给师傅送不起红包,师傅就对他打埋伏,不把真本事传给他,他就发愤自学。一边认真去观摩周围的那些老屋,把尺寸与结构牢记于心,然后回家找来荆条竹子等材料,不断地比划琢磨,自己动手,探索制成许多种结构类型的房子的模型。他就是通过这些笨功夫、苦功夫,把自己修房技术打磨出来,从而赢得师傅的认同,最终无偿地把自己的家底悉数传给了他,使他成了方圆一带有名的掌墨师。

一个掌墨师,不仅是一栋房屋的工程师、设计师,还是一栋房屋的建筑师。一般的工程师,只管设计,不管具体施工,但掌墨师不同,他是既要管设计,又要负责具体施工的人。一栋房屋的每一根柱头,每一根凛子,每一块枋片都会留下掌墨师的不少汗水与心血。仅一根柱头,从"打青山"把树子砍倒起,削皮,量尺寸,画墨,刨光,凿孔眼,打榫头等就要经过若干道工序。一个掌墨师的斧子、凿子、刨子、锯子等各种功夫都要十分了得,这些都是基本功,是把心中的“宏图”变成现实必不可少的本事。

“屋三堆”,是说一栋房屋的建筑材料至少也会有三大堆。而每一种建筑材料,无论是柱头,或是凛子、枋片都要经过若干道工序才能成型。因此,单靠掌墨师一个人,那会三年零六个月也建不起一栋房屋。掌墨师不仅是工程师、门类师,也还是一个领头羊,是一个团队长。这就要求一个掌墨师还要会安排,会布置,会带人。掌墨师要熟悉手下徒子徒孙的长处、技艺,乃至德性癖好,然后去“调兵遣将”,合理安排,充分发挥每一个兵的长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这样才能打造出一只高效率建筑团队。否则窝工,内耗,低效率,导致延误工期,落下不良口碑,他这个掌墨师就会自毁前程,自己敲破自己的饭碗。

一栋房屋从“打青山”,拜鲁班正式开工起,是有具体工期的。主人家一般都请人择了“黄道吉日”,在规定的时间内,一定要把屋立起来才行。因此一个掌墨师还要对工程有很好的规划,每天必须要完成的具体工程量,并且只能提前不能推后,为了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预定工程,有时要不惜通霄达旦地打夜工加班。我爱人的祖父就是一个很不错的掌墨师,解放前,他经常搞“起架”,专帮别人建新房。因为口碑好,每天被人喊得脚不落地,最后活生生累起了病,死时不到四十岁,临终前曾嘱咐后人:子孙不要学木匠,更不要当掌墨师,这是一个累得要命的活计。

因为太累人,有的掌墨师也学会了偷懒。相传有一个掌墨师,粗活笨活都要他的徒子徒孙搞,他就这瞧瞧,那看看,不时这里劈一斧子,那里刨两刨子,美其名曰“过细”。他是掌墨师,徒子徒孙们也不好说他什么。一日饭桌上,掌墨师见一徒弟啃的骨头还剩许多的肉,就责怪徒弟为什么不把骨头上的肉啃干净。徒弟说:不要紧,还有师傅帮忙“过细”!

我们做年报,一老主任对伙食有意见,就笑嘻嘻地对主管领导说:“上顿下顿都搞老酸菜,就莫怪掌墨师的墨法不好啊!”一个掌墨师与东家在一起要相处很长一段时间,难免会发生摩擦。有的东家吝啬,总是粗茶淡饭对付掌墨师,就会引起掌墨师的不满,但又不好明说。一位掌墨师实在受不了,半途抛下活路回家了,一连几天才回到工地。东家问他为什么?掌墨师回答:“你莫讲起,一回去就与老婆干一架!”东家伸长脖子刨根问底。掌墨师道:“我一进屋,就要老婆夺块腊肉下来煮起。你猜我老婆怎么说:你天天在外头吃好的,还没吃够吗,一进屋就要弄肉吃?”说到此处,掌墨师顿了顿,慢悠悠地道:“我在你家里一天吃的什么,你各是晓得的,你给我评评理看看!”

但大多数掌墨师都任劳任怨,对伙食不挑剔,他们深知主人家修一栋屋不容易,一切都替主人家作想。完工后,在结算工资时,还要给主人家送两个工算作人情。走的时候,他会把“五尺杆杆”稳稳地正拿着,如执法杖一般。绝不倒着拿或拖着走。相传,这样主人家住在新屋里就会家兴人旺,发财发富。

现在修房造屋,都是搞钢筋水泥结构的洋建筑,几乎看不到木质瓦房。掌墨师已逐渐从建筑舞台上消逝了。历史的发展有其特有的法则。但掌墨师的故事是不会轻易在历史长河中淹没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