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周国顺的头像

周国顺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305/27
分享

人生如斯

人生如斯

---读周伟文几首小诗的感悟

文/周国顺

一谈到人生,人们就会生出许多感慨,对人生发出许多看法。有人说:人生一世,吃穿二字。在生只要把吃呀,穿呀,住呀,玩呀搞好了就行。

也有人说:人生没有意思,做人还不如做猫狗,在生的时候这呀那呀,一口气不来,么子都不是。

人生的意义何在?人应该怎样活着?有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答案。

但也有什么都不问的,什么也不想的,甚至也没时间去想,也没精力去过问的。他们只知道每天要吃喝拉撒,活着就必须去挣吃的挣喝的才行。在自足自给的小农经济的时候,他们就只有不断地去刨土坷垃,向土地索取,向大自然索取。

其实这个问题,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中早就给出了答案:人们首先必须要解决吃、穿、住、行,然后才有精力去干其它的事。

我们的古人也早就给出了答案: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说到底,人是一种生命物质,来到这个世上,就必须想法维持自己的生存!没有相应的物质条件作基础,你的吃、穿、住、行就没有保证,你的生存就维持不了。为了满足这些物质条件,人们就只有不断去追求物质财富。在现代社会,财富以金钱来衡量,因此追求金钱就成了人们的最大需要!

但人又不是单个的自然人。人一来这个世上,他就是社会性的动物,他必须依赖这个社会才能生存,他是这个社会的一员,他必须与这个社会交换劳动,才能够获得他想要的一切。一个人如何与社会相处,是要受法律,道德的约束的,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怎样,也是由多种因素来决定的。但自身的能力,自身努力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一生

文/周伟文

人生下来的时候

一块墓碑也同时生下来

我们倾其一生

只是将墓碑刻上文字

并一步一步

将墓碑挪到适当的位置

立起来

中年阿舟在《一生》这首小诗中,简单明了地阐述了他的人生观:我们从一来这个世上,就要开始为生存而打拼,而奋斗!在“墓碑上刻上文字”,实际就是一个人的经历,或叫生命历程,奋斗历史!一个努力的人,一个勤奋的人,一个勤扒苦做的人,一个敢于为了自己的生存去上刀山下火海的人,他的人生就会是丰富多彩的画卷,是一曲撼山动岳的壮歌!相反,就会苍白无力,无足轻重!

“将墓碑挪到适当的位置/立起来”,就是一个人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所起的作用,所作的贡献,所找到的位置!高尔基说“一个人身后留下的只是他的事业。在他的时辰连同他的愿望一起告终之后,另一种时刻,一种严峻的评价此人一生的时刻即将到来。”

这就是所谓盖棺论定,也就是一个人最后“立碑的位置”。

毛毛虫

文/中年阿舟

在老家,到处可以看到毛毛虫

菜叶上,门槛边,过道上

它们缓慢地爬行

也不知道要爬向哪里

昨天,忽然见到一条毛毛虫

在窗台上

使劲地爬向我的客厅

这让我十分惊异

一条毛毛虫

得经历多少艰辛才能爬出山路坎坷的故乡

人在这个世上总会有所追求,有所向往!但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愿望,或理想却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一些“毛毛虫”,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当年,农村与城市就是两重天,农村户口与非农户口就有天壤之别。一个农村人想要出人头地,进入城市生活,就必须想方设法跳农门。除了接班,走后门,拉关系外,农民子弟跳农门的最好办法就是考大学,转户口,被国家安排工作,端铁饭碗。但在当年,这条路也是十分狭榨的,那个时候,一百个高中生还考不起两个大学生!记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们那届应届毕业生,总人数是110人,但高考却挂了零,没有一个考起大学,全部成了高考落选者。那时的农民子弟都向往城市生活,但通往城市的路却是那么狭榨,那么艰辛!《人生》里面的主人公高加林,高考落选后,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民办老师的事做,但不幸被人挤了出来。后来因叔叔在地委工作的缘故,有人巴结讨好他叔叔,将他安排到县广播站当记者。这本是一个能充分发挥高加林长处的工作,但因违规违纪,被无情地清退了。高加林当时的心在淌血,当时好多读者读到高加林被逼还乡时,内心都好像有刀儿在割!

“一条毛毛虫,得经历多少艰辛才能爬出山路坎坷的故乡”!中年阿舟发出的这个感慨是沉重的,但也是真实的,绝对不是无病呻吟!

即使到现在,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要想过上好的生活,爬到自己所期望的位置,也必须付出无数艰辛才能实现!

大地上,奔走着受伤的雨滴

文/周伟文

这些天空的孩子

刚从云的怀里断奶呢

怀揣成江成河的理想

义无反顾走进人间

摔了个头破血流

受伤的雨滴

没有一滴想回到它的故乡

相拥成团,在大地奔走

有的走成了溪流

有的走成了小湖

有的走进了大江大河

有的,走着走着

不知所踪

读这首名为《大地上、奔走着受伤的雨滴》的诗,我又想起了我们那个时代的青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文化大革命结束了,四人帮被打倒了,国家迈开了改革开放的步伐,青年的个性在解放,理想,追求,观念革命成了当时青年们的热门话题!《中国青年》杂志发起的那场有关人生意义的大讨论,我们是积极参与其中!用个性张扬,热血澎湃,青春浪漫来形容我们那一代青年是一点不为过的。即使当时我们绝大多数都做了高考落选者,但都不气馁,不悲观!回到乡下,有要做专业户的,做营销大户的,还有像我等一无所长宣称要做作家的。真的像一群受伤的雨滴,“怀揣成江成河的理想/义无反顾走进人间”。

理想是丰满的,但现实是骨感的,甚至是非常残酷的!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摔了个头破血流”!

几十年过去了,我们那个班的同学现在怎么样呢?有著名大学的博士生导师,有省州县领导人,但绝大多数,都是含辛茹苦,生儿育女,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偶尔相逢一起,谈起自己当年的理想追求,都只是苦笑一下,说自己当年太天真了,不知天高地厚热得有点头发昏了。

更有一部分不幸者,他们连家都没安起,穷得叮噹响,还要靠救助过日子,甚至默默无闻地过早夭折了。这就是诗人说的“走着走着/不知所踪”了。

人生如斯,不足为怪!活着就要好好活着!不寄希望于不确定的未来,也不要沉湎于无法返回的过去!过好今天,活在当下,珍惜手里的每一个日子,将每一个日子里的幸福都淘洗打磨出来!

这就是人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