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赵建兵的头像

赵建兵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8/08
分享

打麦场

打麦场

赵建兵

春来春去春花谢,绿树荫浓夏日长。不知不觉时令已过小满,布谷鸟清脆的鸣叫声又开始萦绕在耳畔。

不同于南方“阿公阿婆,割麦锄禾”的释义,“光棍跺锄,麦子就熟;光棍跺脚,麦子就割。”是我们当地对布谷鸟叫声的音译。每每听到这熟悉的的声音,总会油然而生一抹难以割舍的情愫,忆起儿时家乡的打麦场。

“女怕坐月子,男怕割麦子。”听着布谷鸟一声紧似一声的催促,村庄里无论是青壮男人,还是老弱妇孺,心都被一阵阵地紧揪起来,大家明白,一场饱受熬煎的“过五月”肉搏战即将打响。

“小满”一过,每个生产队都要派人到打麦场,铲去杂草,将土刨松,撒上麦秸,翻匀后浇上水,待地面稍干一些后,套上牲口,拉上石磙,反复碾压,当整个麦场变得磁实、平整、干净时,“绩场”工作就算大功告成了。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观刈麦》描写的场景,一千多年后,仍在中国北方大地重复上演着。

头顶烈日,脚踩灼土,弯腰屈背,一步一步丈量着漫长的麦田;成熟的麦芒像一根根银针,扎在人的肌肤上,留下道道伤痕,又痛又痒。一镰一镰将地里的麦子割倒后,还要打捆、装车,有牲口的人家套上牲口,没有牲口的肩拉手推,将饱含着血汗和希望的麦捆运到打麦场。

“五月的天,孩子的脸。”麦捆拉到场院后,必须整齐地垛起来,看着天气不好,赶紧用塑料布苫住,防止被不期而遇的狂风吹跑或雨水浇淋。

记得有一年,麦子拉到场院,刚刚开始打场,十多天连绵的阴雨,让垛上的麦穗发了芽,很多人哭天抢地,大半年的辛劳泡了汤。

一片打麦场,十几家合用,要打场、晒粮,就得排号。

快轮到自家打场时,一家人会格外关注天气预报,抱着收音机,一天要听好几遍。

打场那天,红日喷薄而出,热风烫得人脸发烧,土地冒着灰色的烟尘,仿佛划一根火柴,整个世界都会被熊熊烈火烧尽似的,这是打场的好时机。

一大早,家里主事的就会招呼全家去场院摊场,人丁少的,还会请亲戚邻居帮忙。所谓摊场,就是把一个个麦捆解开,均匀地扬撒在场院中间的空地上,让火辣辣的日头曝晒,便于让麦粒在碾压时从麦穗上脱落。

中午时分,从地里回来,顾不上吃饭,匆忙奔到麦场里,把满场的麦杆再彻底翻一遍,让下层的麦穗也能得到烈日的关照。

下午两三点,麦杆、麦穗被炙烤得快要冒烟时,就该碾场了。碾场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牲口拉石磙。这时,要给牲口戴上一个“口罩”,防止它贪吃,屁股后戴上粪兜,防止将粪便拉到麦子上。赶牲口的人头戴草帽,左手牵着缰绳,右手扬着长鞭,“驾……驾……”“喔……喔……”地指挥着,不时掺杂几句粗鲁的斥骂声。石磙在摊开的麦杆上不停地转着圆圈,反复几遍后,麦粒就几乎全告别了它们原来的家。

还有一种方式,是拖拉机拉着铁制的镇压器碾场。这种方式比较先进,但当时拖拉机少,收费又高,家有牲口的,心疼钱的,大多不用。

碾过场后,就该挑场了。挑场,就是把碾压后的麦秸用杈挑到场边,垛成蘑菇状的麦秸垛。

挑走麦秸后,金黄的麦粒铺满了整个场院。人们拿起铁刮子和扫帚,拉上木制推排,将碾下来的麦粒麦糠攒成一个大堆。

如果正好有风,农人们就会不顾疲劳,发扬连续作战精神,立即开始扬场。

扬场是一项技术活,老把式们大都能左右开弓。只见他们看好风向,用木锨铲向刚堆好的麦堆,手腕用力向上一抖,空中呈现一个扇形图案,麦粒均匀地散开,瞬间落在上风头,麦糠则落在下风头,中间隔开一个四五米宽的“马道”。这时,他的身边往往还有一个头戴草帽的助手,扬场把式每扬一锹,助手会用扫帚在落下的麦粒上轻轻扫掠一下,这叫作“掠场”,就是把麦粒上没有被风吹跑的麦穗麦秸扫到一边。风大的时候,扬起的麦糠和尘土会飘得很远,把场边的树木和庄稼都弄得灰头土脸。

场扬完了,老天爷也没有要下雨的意思,人们就会把跳到嗓子眼的心放回肚子里。这时,往往会有一个短暂的休整,男人们到场院附近的棉花田、玉米地里吸袋烟,妇女小孩们瘫坐在麦秸垛或大树的阴凉里喝点水。如果恰巧有驮着箱子卖冰糕或卖杏的过来,定然会被一抢而空。

不一会儿,家里的女主人挎着竹篮送来了新炸的馃子油条、刚炒的蒜薹鸡蛋、腌得流了油的咸鸡蛋,家里条件好些的,可能还有几瓶啤酒,大家边吃边喝边说,喜悦爬满眉梢,场院笑声一片。

吃饱喝足,烟瘾也过了,便开始打扫战场。青壮年用簸箕端起麦粒,妇女孩童抻开袋口,庄稼人们欢天喜地把大半年的收获装进口袋,幸福装进心怀,十几天的血和汗、苦与累,都随之飘到了九霄云外……

夏收夏种忙完后,打麦场又会变身为晒场。一家家早晨用排子车把麦子拉来,摊开晾晒在场院上。傍晚时,把麦粒放在口中咬咬,如果还不是咯崩响,就攒成堆,苫上塑料布,次日再晒一晌或一天。因此也就产生了一个行当,名曰看场。

夏至后的天气更加酷热难耐,跳蚤蚊蝇也更为嚣张。在那个没有空调电扇,也没有冰箱电视的年月,很多人会在过道、平房上消暑纳凉。而我们一些小伙伴,会在晚饭后,以去看场或陪别人看场的由头,胳肢窝夹个凉席或草苫,手里拿一块粗布被单,头顶星月,脚踩尘土,因连日劳累,嗑嗑绊绊梦游般地奔向麦场,找一块光地儿铺开凉席草苫,抓两把麦秸作枕头,光光的肚皮上搭条被单,望着镰刀似的弯月和满天调皮地眨巴着眼睛的星星,和同伴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在牛郎与织女、嫦娥与吴刚的杂乱思绪中,慢慢沉入梦乡。

打麦场离我家仅三四百米远,农闲时,便成了我童年的游乐场。

麦场的地面又平又光,是我们当年的练车场。不知摔了多少跤,我们在这里学会了骑自行车,又常常在这里比赛看谁会“大撒把”,谁能“骑大梁”。

放学后、节假日,小伙伴们经常在这里玩推铁圈、摔“四角”游戏;雨过天晴后,我们在这里玩一种“甩锅补锅”游戏:弄一些泥巴,揉好后,捏成锅的形状,然后用力甩扣在地上,看谁捏的泥巴锅摔的窟窿最大、声音最响。

场边的麦秸垛有高有低、或大或小、曲里拐弯,是我们玩打仗、捉迷藏的好“战场”。东躲西藏时,有时突然在麦秸窝中发现一两个鸡蛋,便会小心翼翼捡起来,屁颠屁颠地跑回家,希望获得家人的隆重嘉奖。由于常常盖上麦秸作伪装,有时玩嗨了、玩累了,就会睡在麦秸堆中,在小伙伴或家人一声声焦急的呼喊声中猛然醒来,揉着惺忪的眼睛,伴着浓重的夜色返回家中。

夏秋季节,麦场还是我们的“避风港”。伴随着突发而至的雨滴,附近的人们都会急急奔到麦秸垛下避会儿雨,待雨水停后继续干活或玩耍。

“光棍跺锄,麦子就熟;光棍跺脚,麦子就割。”窗外布谷鸟清脆的叫声把我又拉回现实中。

抚今追昔,不由感慨:如今的中国农村,随着大型农机具和农业新科技的广泛应用,布谷鸟的叫声已不再令人闻之色变,带给庄户人家更多的是丰收的喜悦。以往农村随处可见的打麦场,已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永远地留在了我们那几代人的记忆里。

打麦场

赵建兵

春来春去春花谢,绿树荫浓夏日长。不知不觉时令已过小满,布谷鸟清脆的鸣叫声又开始萦绕在耳畔。

不同于南方“阿公阿婆,割麦锄禾”的释义,“光棍跺锄,麦子就熟;光棍跺脚,麦子就割。”是我们当地对布谷鸟叫声的音译。每每听到这熟悉的的声音,总会油然而生一抹难以割舍的情愫,忆起儿时家乡的打麦场。

“女怕坐月子,男怕割麦子。”听着布谷鸟一声紧似一声的催促,村庄里无论是青壮男人,还是老弱妇孺,心都被一阵阵地紧揪起来,大家明白,一场饱受熬煎的“过五月”肉搏战即将打响。

“小满”一过,每个生产队都要派人到打麦场,铲去杂草,将土刨松,撒上麦秸,翻匀后浇上水,待地面稍干一些后,套上牲口,拉上石磙,反复碾压,当整个麦场变得磁实、平整、干净时,“绩场”工作就算大功告成了。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观刈麦》描写的场景,一千多年后,仍在中国北方大地重复上演着。

头顶烈日,脚踩灼土,弯腰屈背,一步一步丈量着漫长的麦田;成熟的麦芒像一根根银针,扎在人的肌肤上,留下道道伤痕,又痛又痒。一镰一镰将地里的麦子割倒后,还要打捆、装车,有牲口的人家套上牲口,没有牲口的肩拉手推,将饱含着血汗和希望的麦捆运到打麦场。

“五月的天,孩子的脸。”麦捆拉到场院后,必须整齐地垛起来,看着天气不好,赶紧用塑料布苫住,防止被不期而遇的狂风吹跑或雨水浇淋。

记得有一年,麦子拉到场院,刚刚开始打场,十多天连绵的阴雨,让垛上的麦穗发了芽,很多人哭天抢地,大半年的辛劳泡了汤。

一片打麦场,十几家合用,要打场、晒粮,就得排号。

快轮到自家打场时,一家人会格外关注天气预报,抱着收音机,一天要听好几遍。

打场那天,红日喷薄而出,热风烫得人脸发烧,土地冒着灰色的烟尘,仿佛划一根火柴,整个世界都会被熊熊烈火烧尽似的,这是打场的好时机。

一大早,家里主事的就会招呼全家去场院摊场,人丁少的,还会请亲戚邻居帮忙。所谓摊场,就是把一个个麦捆解开,均匀地扬撒在场院中间的空地上,让火辣辣的日头曝晒,便于让麦粒在碾压时从麦穗上脱落。

中午时分,从地里回来,顾不上吃饭,匆忙奔到麦场里,把满场的麦杆再彻底翻一遍,让下层的麦穗也能得到烈日的关照。

下午两三点,麦杆、麦穗被炙烤得快要冒烟时,就该碾场了。碾场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牲口拉石磙。这时,要给牲口戴上一个“口罩”,防止它贪吃,屁股后戴上粪兜,防止将粪便拉到麦子上。赶牲口的人头戴草帽,左手牵着缰绳,右手扬着长鞭,“驾……驾……”“喔……喔……”地指挥着,不时掺杂几句粗鲁的斥骂声。石磙在摊开的麦杆上不停地转着圆圈,反复几遍后,麦粒就几乎全告别了它们原来的家。

还有一种方式,是拖拉机拉着铁制的镇压器碾场。这种方式比较先进,但当时拖拉机少,收费又高,家有牲口的,心疼钱的,大多不用。

碾过场后,就该挑场了。挑场,就是把碾压后的麦秸用杈挑到场边,垛成蘑菇状的麦秸垛。

挑走麦秸后,金黄的麦粒铺满了整个场院。人们拿起铁刮子和扫帚,拉上木制推排,将碾下来的麦粒麦糠攒成一个大堆。

如果正好有风,农人们就会不顾疲劳,发扬连续作战精神,立即开始扬场。

扬场是一项技术活,老把式们大都能左右开弓。只见他们看好风向,用木锨铲向刚堆好的麦堆,手腕用力向上一抖,空中呈现一个扇形图案,麦粒均匀地散开,瞬间落在上风头,麦糠则落在下风头,中间隔开一个四五米宽的“马道”。这时,他的身边往往还有一个头戴草帽的助手,扬场把式每扬一锹,助手会用扫帚在落下的麦粒上轻轻扫掠一下,这叫作“掠场”,就是把麦粒上没有被风吹跑的麦穗麦秸扫到一边。风大的时候,扬起的麦糠和尘土会飘得很远,把场边的树木和庄稼都弄得灰头土脸。

场扬完了,老天爷也没有要下雨的意思,人们就会把跳到嗓子眼的心放回肚子里。这时,往往会有一个短暂的休整,男人们到场院附近的棉花田、玉米地里吸袋烟,妇女小孩们瘫坐在麦秸垛或大树的阴凉里喝点水。如果恰巧有驮着箱子卖冰糕或卖杏的过来,定然会被一抢而空。

不一会儿,家里的女主人挎着竹篮送来了新炸的馃子油条、刚炒的蒜薹鸡蛋、腌得流了油的咸鸡蛋,家里条件好些的,可能还有几瓶啤酒,大家边吃边喝边说,喜悦爬满眉梢,场院笑声一片。

吃饱喝足,烟瘾也过了,便开始打扫战场。青壮年用簸箕端起麦粒,妇女孩童抻开袋口,庄稼人们欢天喜地把大半年的收获装进口袋,幸福装进心怀,十几天的血和汗、苦与累,都随之飘到了九霄云外……

夏收夏种忙完后,打麦场又会变身为晒场。一家家早晨用排子车把麦子拉来,摊开晾晒在场院上。傍晚时,把麦粒放在口中咬咬,如果还不是咯崩响,就攒成堆,苫上塑料布,次日再晒一晌或一天。因此也就产生了一个行当,名曰看场。

夏至后的天气更加酷热难耐,跳蚤蚊蝇也更为嚣张。在那个没有空调电扇,也没有冰箱电视的年月,很多人会在过道、平房上消暑纳凉。而我们一些小伙伴,会在晚饭后,以去看场或陪别人看场的由头,胳肢窝夹个凉席或草苫,手里拿一块粗布被单,头顶星月,脚踩尘土,因连日劳累,嗑嗑绊绊梦游般地奔向麦场,找一块光地儿铺开凉席草苫,抓两把麦秸作枕头,光光的肚皮上搭条被单,望着镰刀似的弯月和满天调皮地眨巴着眼睛的星星,和同伴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在牛郎与织女、嫦娥与吴刚的杂乱思绪中,慢慢沉入梦乡。

打麦场离我家仅三四百米远,农闲时,便成了我童年的游乐场。

麦场的地面又平又光,是我们当年的练车场。不知摔了多少跤,我们在这里学会了骑自行车,又常常在这里比赛看谁会“大撒把”,谁能“骑大梁”。

放学后、节假日,小伙伴们经常在这里玩推铁圈、摔“四角”游戏;雨过天晴后,我们在这里玩一种“甩锅补锅”游戏:弄一些泥巴,揉好后,捏成锅的形状,然后用力甩扣在地上,看谁捏的泥巴锅摔的窟窿最大、声音最响。

场边的麦秸垛有高有低、或大或小、曲里拐弯,是我们玩打仗、捉迷藏的好“战场”。东躲西藏时,有时突然在麦秸窝中发现一两个鸡蛋,便会小心翼翼捡起来,屁颠屁颠地跑回家,希望获得家人的隆重嘉奖。由于常常盖上麦秸作伪装,有时玩嗨了、玩累了,就会睡在麦秸堆中,在小伙伴或家人一声声焦急的呼喊声中猛然醒来,揉着惺忪的眼睛,伴着浓重的夜色返回家中。

夏秋季节,麦场还是我们的“避风港”。伴随着突发而至的雨滴,附近的人们都会急急奔到麦秸垛下避会儿雨,待雨水停后继续干活或玩耍。

“光棍跺锄,麦子就熟;光棍跺脚,麦子就割。”窗外布谷鸟清脆的叫声把我又拉回现实中。

抚今追昔,不由感慨:如今的中国农村,随着大型农机具和农业新科技的广泛应用,布谷鸟的叫声已不再令人闻之色变,带给庄户人家更多的是丰收的喜悦。以往农村随处可见的打麦场,已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永远地留在了我们那几代人的记忆里。打麦场

赵建兵

春来春去春花谢,绿树荫浓夏日长。不知不觉时令已过小满,布谷鸟清脆的鸣叫声又开始萦绕在耳畔。

不同于南方“阿公阿婆,割麦锄禾”的释义,“光棍跺锄,麦子就熟;光棍跺脚,麦子就割。”是我们当地对布谷鸟叫声的音译。每每听到这熟悉的的声音,总会油然而生一抹难以割舍的情愫,忆起儿时家乡的打麦场。

“女怕坐月子,男怕割麦子。”听着布谷鸟一声紧似一声的催促,村庄里无论是青壮男人,还是老弱妇孺,心都被一阵阵地紧揪起来,大家明白,一场饱受熬煎的“过五月”肉搏战即将打响。

“小满”一过,每个生产队都要派人到打麦场,铲去杂草,将土刨松,撒上麦秸,翻匀后浇上水,待地面稍干一些后,套上牲口,拉上石磙,反复碾压,当整个麦场变得磁实、平整、干净时,“绩场”工作就算大功告成了。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观刈麦》描写的场景,一千多年后,仍在中国北方大地重复上演着。

头顶烈日,脚踩灼土,弯腰屈背,一步一步丈量着漫长的麦田;成熟的麦芒像一根根银针,扎在人的肌肤上,留下道道伤痕,又痛又痒。一镰一镰将地里的麦子割倒后,还要打捆、装车,有牲口的人家套上牲口,没有牲口的肩拉手推,将饱含着血汗和希望的麦捆运到打麦场。

“五月的天,孩子的脸。”麦捆拉到场院后,必须整齐地垛起来,看着天气不好,赶紧用塑料布苫住,防止被不期而遇的狂风吹跑或雨水浇淋。

记得有一年,麦子拉到场院,刚刚开始打场,十多天连绵的阴雨,让垛上的麦穗发了芽,很多人哭天抢地,大半年的辛劳泡了汤。

一片打麦场,十几家合用,要打场、晒粮,就得排号。

快轮到自家打场时,一家人会格外关注天气预报,抱着收音机,一天要听好几遍。

打场那天,红日喷薄而出,热风烫得人脸发烧,土地冒着灰色的烟尘,仿佛划一根火柴,整个世界都会被熊熊烈火烧尽似的,这是打场的好时机。

一大早,家里主事的就会招呼全家去场院摊场,人丁少的,还会请亲戚邻居帮忙。所谓摊场,就是把一个个麦捆解开,均匀地扬撒在场院中间的空地上,让火辣辣的日头曝晒,便于让麦粒在碾压时从麦穗上脱落。

中午时分,从地里回来,顾不上吃饭,匆忙奔到麦场里,把满场的麦杆再彻底翻一遍,让下层的麦穗也能得到烈日的关照。

下午两三点,麦杆、麦穗被炙烤得快要冒烟时,就该碾场了。碾场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牲口拉石磙。这时,要给牲口戴上一个“口罩”,防止它贪吃,屁股后戴上粪兜,防止将粪便拉到麦子上。赶牲口的人头戴草帽,左手牵着缰绳,右手扬着长鞭,“驾……驾……”“喔……喔……”地指挥着,不时掺杂几句粗鲁的斥骂声。石磙在摊开的麦杆上不停地转着圆圈,反复几遍后,麦粒就几乎全告别了它们原来的家。

还有一种方式,是拖拉机拉着铁制的镇压器碾场。这种方式比较先进,但当时拖拉机少,收费又高,家有牲口的,心疼钱的,大多不用。

碾过场后,就该挑场了。挑场,就是把碾压后的麦秸用杈挑到场边,垛成蘑菇状的麦秸垛。

挑走麦秸后,金黄的麦粒铺满了整个场院。人们拿起铁刮子和扫帚,拉上木制推排,将碾下来的麦粒麦糠攒成一个大堆。

如果正好有风,农人们就会不顾疲劳,发扬连续作战精神,立即开始扬场。

扬场是一项技术活,老把式们大都能左右开弓。只见他们看好风向,用木锨铲向刚堆好的麦堆,手腕用力向上一抖,空中呈现一个扇形图案,麦粒均匀地散开,瞬间落在上风头,麦糠则落在下风头,中间隔开一个四五米宽的“马道”。这时,他的身边往往还有一个头戴草帽的助手,扬场把式每扬一锹,助手会用扫帚在落下的麦粒上轻轻扫掠一下,这叫作“掠场”,就是把麦粒上没有被风吹跑的麦穗麦秸扫到一边。风大的时候,扬起的麦糠和尘土会飘得很远,把场边的树木和庄稼都弄得灰头土脸。

场扬完了,老天爷也没有要下雨的意思,人们就会把跳到嗓子眼的心放回肚子里。这时,往往会有一个短暂的休整,男人们到场院附近的棉花田、玉米地里吸袋烟,妇女小孩们瘫坐在麦秸垛或大树的阴凉里喝点水。如果恰巧有驮着箱子卖冰糕或卖杏的过来,定然会被一抢而空。

不一会儿,家里的女主人挎着竹篮送来了新炸的馃子油条、刚炒的蒜薹鸡蛋、腌得流了油的咸鸡蛋,家里条件好些的,可能还有几瓶啤酒,大家边吃边喝边说,喜悦爬满眉梢,场院笑声一片。

吃饱喝足,烟瘾也过了,便开始打扫战场。青壮年用簸箕端起麦粒,妇女孩童抻开袋口,庄稼人们欢天喜地把大半年的收获装进口袋,幸福装进心怀,十几天的血和汗、苦与累,都随之飘到了九霄云外……

夏收夏种忙完后,打麦场又会变身为晒场。一家家早晨用排子车把麦子拉来,摊开晾晒在场院上。傍晚时,把麦粒放在口中咬咬,如果还不是咯崩响,就攒成堆,苫上塑料布,次日再晒一晌或一天。因此也就产生了一个行当,名曰看场。

夏至后的天气更加酷热难耐,跳蚤蚊蝇也更为嚣张。在那个没有空调电扇,也没有冰箱电视的年月,很多人会在过道、平房上消暑纳凉。而我们一些小伙伴,会在晚饭后,以去看场或陪别人看场的由头,胳肢窝夹个凉席或草苫,手里拿一块粗布被单,头顶星月,脚踩尘土,因连日劳累,嗑嗑绊绊梦游般地奔向麦场,找一块光地儿铺开凉席草苫,抓两把麦秸作枕头,光光的肚皮上搭条被单,望着镰刀似的弯月和满天调皮地眨巴着眼睛的星星,和同伴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在牛郎与织女、嫦娥与吴刚的杂乱思绪中,慢慢沉入梦乡。

打麦场离我家仅三四百米远,农闲时,便成了我童年的游乐场。

麦场的地面又平又光,是我们当年的练车场。不知摔了多少跤,我们在这里学会了骑自行车,又常常在这里比赛看谁会“大撒把”,谁能“骑大梁”。

放学后、节假日,小伙伴们经常在这里玩推铁圈、摔“四角”游戏;雨过天晴后,我们在这里玩一种“甩锅补锅”游戏:弄一些泥巴,揉好后,捏成锅的形状,然后用力甩扣在地上,看谁捏的泥巴锅摔的窟窿最大、声音最响。

场边的麦秸垛有高有低、或大或小、曲里拐弯,是我们玩打仗、捉迷藏的好“战场”。东躲西藏时,有时突然在麦秸窝中发现一两个鸡蛋,便会小心翼翼捡起来,屁颠屁颠地跑回家,希望获得家人的隆重嘉奖。由于常常盖上麦秸作伪装,有时玩嗨了、玩累了,就会睡在麦秸堆中,在小伙伴或家人一声声焦急的呼喊声中猛然醒来,揉着惺忪的眼睛,伴着浓重的夜色返回家中。

夏秋季节,麦场还是我们的“避风港”。伴随着突发而至的雨滴,附近的人们都会急急奔到麦秸垛下避会儿雨,待雨水停后继续干活或玩耍。

“光棍跺锄,麦子就熟;光棍跺脚,麦子就割。”窗外布谷鸟清脆的叫声把我又拉回现实中。

抚今追昔,不由感慨:如今的中国农村,随着大型农机具和农业新科技的广泛应用,布谷鸟的叫声已不再令人闻之色变,带给庄户人家更多的是丰收的喜悦。以往农村随处可见的打麦场,已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永远地留在了我们那几代人的记忆里。打麦场

赵建兵

春来春去春花谢,绿树荫浓夏日长。不知不觉时令已过小满,布谷鸟清脆的鸣叫声又开始萦绕在耳畔。

不同于南方“阿公阿婆,割麦锄禾”的释义,“光棍跺锄,麦子就熟;光棍跺脚,麦子就割。”是我们当地对布谷鸟叫声的音译。每每听到这熟悉的的声音,总会油然而生一抹难以割舍的情愫,忆起儿时家乡的打麦场。

“女怕坐月子,男怕割麦子。”听着布谷鸟一声紧似一声的催促,村庄里无论是青壮男人,还是老弱妇孺,心都被一阵阵地紧揪起来,大家明白,一场饱受熬煎的“过五月”肉搏战即将打响。

“小满”一过,每个生产队都要派人到打麦场,铲去杂草,将土刨松,撒上麦秸,翻匀后浇上水,待地面稍干一些后,套上牲口,拉上石磙,反复碾压,当整个麦场变得磁实、平整、干净时,“绩场”工作就算大功告成了。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观刈麦》描写的场景,一千多年后,仍在中国北方大地重复上演着。

头顶烈日,脚踩灼土,弯腰屈背,一步一步丈量着漫长的麦田;成熟的麦芒像一根根银针,扎在人的肌肤上,留下道道伤痕,又痛又痒。一镰一镰将地里的麦子割倒后,还要打捆、装车,有牲口的人家套上牲口,没有牲口的肩拉手推,将饱含着血汗和希望的麦捆运到打麦场。

“五月的天,孩子的脸。”麦捆拉到场院后,必须整齐地垛起来,看着天气不好,赶紧用塑料布苫住,防止被不期而遇的狂风吹跑或雨水浇淋。

记得有一年,麦子拉到场院,刚刚开始打场,十多天连绵的阴雨,让垛上的麦穗发了芽,很多人哭天抢地,大半年的辛劳泡了汤。

一片打麦场,十几家合用,要打场、晒粮,就得排号。

快轮到自家打场时,一家人会格外关注天气预报,抱着收音机,一天要听好几遍。

打场那天,红日喷薄而出,热风烫得人脸发烧,土地冒着灰色的烟尘,仿佛划一根火柴,整个世界都会被熊熊烈火烧尽似的,这是打场的好时机。

一大早,家里主事的就会招呼全家去场院摊场,人丁少的,还会请亲戚邻居帮忙。所谓摊场,就是把一个个麦捆解开,均匀地扬撒在场院中间的空地上,让火辣辣的日头曝晒,便于让麦粒在碾压时从麦穗上脱落。

中午时分,从地里回来,顾不上吃饭,匆忙奔到麦场里,把满场的麦杆再彻底翻一遍,让下层的麦穗也能得到烈日的关照。

下午两三点,麦杆、麦穗被炙烤得快要冒烟时,就该碾场了。碾场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牲口拉石磙。这时,要给牲口戴上一个“口罩”,防止它贪吃,屁股后戴上粪兜,防止将粪便拉到麦子上。赶牲口的人头戴草帽,左手牵着缰绳,右手扬着长鞭,“驾……驾……”“喔……喔……”地指挥着,不时掺杂几句粗鲁的斥骂声。石磙在摊开的麦杆上不停地转着圆圈,反复几遍后,麦粒就几乎全告别了它们原来的家。

还有一种方式,是拖拉机拉着铁制的镇压器碾场。这种方式比较先进,但当时拖拉机少,收费又高,家有牲口的,心疼钱的,大多不用。

碾过场后,就该挑场了。挑场,就是把碾压后的麦秸用杈挑到场边,垛成蘑菇状的麦秸垛。

挑走麦秸后,金黄的麦粒铺满了整个场院。人们拿起铁刮子和扫帚,拉上木制推排,将碾下来的麦粒麦糠攒成一个大堆。

如果正好有风,农人们就会不顾疲劳,发扬连续作战精神,立即开始扬场。

扬场是一项技术活,老把式们大都能左右开弓。只见他们看好风向,用木锨铲向刚堆好的麦堆,手腕用力向上一抖,空中呈现一个扇形图案,麦粒均匀地散开,瞬间落在上风头,麦糠则落在下风头,中间隔开一个四五米宽的“马道”。这时,他的身边往往还有一个头戴草帽的助手,扬场把式每扬一锹,助手会用扫帚在落下的麦粒上轻轻扫掠一下,这叫作“掠场”,就是把麦粒上没有被风吹跑的麦穗麦秸扫到一边。风大的时候,扬起的麦糠和尘土会飘得很远,把场边的树木和庄稼都弄得灰头土脸。

场扬完了,老天爷也没有要下雨的意思,人们就会把跳到嗓子眼的心放回肚子里。这时,往往会有一个短暂的休整,男人们到场院附近的棉花田、玉米地里吸袋烟,妇女小孩们瘫坐在麦秸垛或大树的阴凉里喝点水。如果恰巧有驮着箱子卖冰糕或卖杏的过来,定然会被一抢而空。

不一会儿,家里的女主人挎着竹篮送来了新炸的馃子油条、刚炒的蒜薹鸡蛋、腌得流了油的咸鸡蛋,家里条件好些的,可能还有几瓶啤酒,大家边吃边喝边说,喜悦爬满眉梢,场院笑声一片。

吃饱喝足,烟瘾也过了,便开始打扫战场。青壮年用簸箕端起麦粒,妇女孩童抻开袋口,庄稼人们欢天喜地把大半年的收获装进口袋,幸福装进心怀,十几天的血和汗、苦与累,都随之飘到了九霄云外……

夏收夏种忙完后,打麦场又会变身为晒场。一家家早晨用排子车把麦子拉来,摊开晾晒在场院上。傍晚时,把麦粒放在口中咬咬,如果还不是咯崩响,就攒成堆,苫上塑料布,次日再晒一晌或一天。因此也就产生了一个行当,名曰看场。

夏至后的天气更加酷热难耐,跳蚤蚊蝇也更为嚣张。在那个没有空调电扇,也没有冰箱电视的年月,很多人会在过道、平房上消暑纳凉。而我们一些小伙伴,会在晚饭后,以去看场或陪别人看场的由头,胳肢窝夹个凉席或草苫,手里拿一块粗布被单,头顶星月,脚踩尘土,因连日劳累,嗑嗑绊绊梦游般地奔向麦场,找一块光地儿铺开凉席草苫,抓两把麦秸作枕头,光光的肚皮上搭条被单,望着镰刀似的弯月和满天调皮地眨巴着眼睛的星星,和同伴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在牛郎与织女、嫦娥与吴刚的杂乱思绪中,慢慢沉入梦乡。

打麦场离我家仅三四百米远,农闲时,便成了我童年的游乐场。

麦场的地面又平又光,是我们当年的练车场。不知摔了多少跤,我们在这里学会了骑自行车,又常常在这里比赛看谁会“大撒把”,谁能“骑大梁”。

放学后、节假日,小伙伴们经常在这里玩推铁圈、摔“四角”游戏;雨过天晴后,我们在这里玩一种“甩锅补锅”游戏:弄一些泥巴,揉好后,捏成锅的形状,然后用力甩扣在地上,看谁捏的泥巴锅摔的窟窿最大、声音最响。

场边的麦秸垛有高有低、或大或小、曲里拐弯,是我们玩打仗、捉迷藏的好“战场”。东躲西藏时,有时突然在麦秸窝中发现一两个鸡蛋,便会小心翼翼捡起来,屁颠屁颠地跑回家,希望获得家人的隆重嘉奖。由于常常盖上麦秸作伪装,有时玩嗨了、玩累了,就会睡在麦秸堆中,在小伙伴或家人一声声焦急的呼喊声中猛然醒来,揉着惺忪的眼睛,伴着浓重的夜色返回家中。

夏秋季节,麦场还是我们的“避风港”。伴随着突发而至的雨滴,附近的人们都会急急奔到麦秸垛下避会儿雨,待雨水停后继续干活或玩耍。

“光棍跺锄,麦子就熟;光棍跺脚,麦子就割。”窗外布谷鸟清脆的叫声把我又拉回现实中。

抚今追昔,不由感慨:如今的中国农村,随着大型农机具和农业新科技的广泛应用,布谷鸟的叫声已不再令人闻之色变,带给庄户人家更多的是丰收的喜悦。以往农村随处可见的打麦场,已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永远地留在了我们那几代人的记忆里。打麦场

赵建兵

春来春去春花谢,绿树荫浓夏日长。不知不觉时令已过小满,布谷鸟清脆的鸣叫声又开始萦绕在耳畔。

不同于南方“阿公阿婆,割麦锄禾”的释义,“光棍跺锄,麦子就熟;光棍跺脚,麦子就割。”是我们当地对布谷鸟叫声的音译。每每听到这熟悉的的声音,总会油然而生一抹难以割舍的情愫,忆起儿时家乡的打麦场。

“女怕坐月子,男怕割麦子。”听着布谷鸟一声紧似一声的催促,村庄里无论是青壮男人,还是老弱妇孺,心都被一阵阵地紧揪起来,大家明白,一场饱受熬煎的“过五月”肉搏战即将打响。

“小满”一过,每个生产队都要派人到打麦场,铲去杂草,将土刨松,撒上麦秸,翻匀后浇上水,待地面稍干一些后,套上牲口,拉上石磙,反复碾压,当整个麦场变得磁实、平整、干净时,“绩场”工作就算大功告成了。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观刈麦》描写的场景,一千多年后,仍在中国北方大地重复上演着。

头顶烈日,脚踩灼土,弯腰屈背,一步一步丈量着漫长的麦田;成熟的麦芒像一根根银针,扎在人的肌肤上,留下道道伤痕,又痛又痒。一镰一镰将地里的麦子割倒后,还要打捆、装车,有牲口的人家套上牲口,没有牲口的肩拉手推,将饱含着血汗和希望的麦捆运到打麦场。

“五月的天,孩子的脸。”麦捆拉到场院后,必须整齐地垛起来,看着天气不好,赶紧用塑料布苫住,防止被不期而遇的狂风吹跑或雨水浇淋。

记得有一年,麦子拉到场院,刚刚开始打场,十多天连绵的阴雨,让垛上的麦穗发了芽,很多人哭天抢地,大半年的辛劳泡了汤。

一片打麦场,十几家合用,要打场、晒粮,就得排号。

快轮到自家打场时,一家人会格外关注天气预报,抱着收音机,一天要听好几遍。

打场那天,红日喷薄而出,热风烫得人脸发烧,土地冒着灰色的烟尘,仿佛划一根火柴,整个世界都会被熊熊烈火烧尽似的,这是打场的好时机。

一大早,家里主事的就会招呼全家去场院摊场,人丁少的,还会请亲戚邻居帮忙。所谓摊场,就是把一个个麦捆解开,均匀地扬撒在场院中间的空地上,让火辣辣的日头曝晒,便于让麦粒在碾压时从麦穗上脱落。

中午时分,从地里回来,顾不上吃饭,匆忙奔到麦场里,把满场的麦杆再彻底翻一遍,让下层的麦穗也能得到烈日的关照。

下午两三点,麦杆、麦穗被炙烤得快要冒烟时,就该碾场了。碾场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牲口拉石磙。这时,要给牲口戴上一个“口罩”,防止它贪吃,屁股后戴上粪兜,防止将粪便拉到麦子上。赶牲口的人头戴草帽,左手牵着缰绳,右手扬着长鞭,“驾……驾……”“喔……喔……”地指挥着,不时掺杂几句粗鲁的斥骂声。石磙在摊开的麦杆上不停地转着圆圈,反复几遍后,麦粒就几乎全告别了它们原来的家。

还有一种方式,是拖拉机拉着铁制的镇压器碾场。这种方式比较先进,但当时拖拉机少,收费又高,家有牲口的,心疼钱的,大多不用。

碾过场后,就该挑场了。挑场,就是把碾压后的麦秸用杈挑到场边,垛成蘑菇状的麦秸垛。

挑走麦秸后,金黄的麦粒铺满了整个场院。人们拿起铁刮子和扫帚,拉上木制推排,将碾下来的麦粒麦糠攒成一个大堆。

如果正好有风,农人们就会不顾疲劳,发扬连续作战精神,立即开始扬场。

扬场是一项技术活,老把式们大都能左右开弓。只见他们看好风向,用木锨铲向刚堆好的麦堆,手腕用力向上一抖,空中呈现一个扇形图案,麦粒均匀地散开,瞬间落在上风头,麦糠则落在下风头,中间隔开一个四五米宽的“马道”。这时,他的身边往往还有一个头戴草帽的助手,扬场把式每扬一锹,助手会用扫帚在落下的麦粒上轻轻扫掠一下,这叫作“掠场”,就是把麦粒上没有被风吹跑的麦穗麦秸扫到一边。风大的时候,扬起的麦糠和尘土会飘得很远,把场边的树木和庄稼都弄得灰头土脸。

场扬完了,老天爷也没有要下雨的意思,人们就会把跳到嗓子眼的心放回肚子里。这时,往往会有一个短暂的休整,男人们到场院附近的棉花田、玉米地里吸袋烟,妇女小孩们瘫坐在麦秸垛或大树的阴凉里喝点水。如果恰巧有驮着箱子卖冰糕或卖杏的过来,定然会被一抢而空。

不一会儿,家里的女主人挎着竹篮送来了新炸的馃子油条、刚炒的蒜薹鸡蛋、腌得流了油的咸鸡蛋,家里条件好些的,可能还有几瓶啤酒,大家边吃边喝边说,喜悦爬满眉梢,场院笑声一片。

吃饱喝足,烟瘾也过了,便开始打扫战场。青壮年用簸箕端起麦粒,妇女孩童抻开袋口,庄稼人们欢天喜地把大半年的收获装进口袋,幸福装进心怀,十几天的血和汗、苦与累,都随之飘到了九霄云外……

夏收夏种忙完后,打麦场又会变身为晒场。一家家早晨用排子车把麦子拉来,摊开晾晒在场院上。傍晚时,把麦粒放在口中咬咬,如果还不是咯崩响,就攒成堆,苫上塑料布,次日再晒一晌或一天。因此也就产生了一个行当,名曰看场。

夏至后的天气更加酷热难耐,跳蚤蚊蝇也更为嚣张。在那个没有空调电扇,也没有冰箱电视的年月,很多人会在过道、平房上消暑纳凉。而我们一些小伙伴,会在晚饭后,以去看场或陪别人看场的由头,胳肢窝夹个凉席或草苫,手里拿一块粗布被单,头顶星月,脚踩尘土,因连日劳累,嗑嗑绊绊梦游般地奔向麦场,找一块光地儿铺开凉席草苫,抓两把麦秸作枕头,光光的肚皮上搭条被单,望着镰刀似的弯月和满天调皮地眨巴着眼睛的星星,和同伴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在牛郎与织女、嫦娥与吴刚的杂乱思绪中,慢慢沉入梦乡。

打麦场离我家仅三四百米远,农闲时,便成了我童年的游乐场。

麦场的地面又平又光,是我们当年的练车场。不知摔了多少跤,我们在这里学会了骑自行车,又常常在这里比赛看谁会“大撒把”,谁能“骑大梁”。

放学后、节假日,小伙伴们经常在这里玩推铁圈、摔“四角”游戏;雨过天晴后,我们在这里玩一种“甩锅补锅”游戏:弄一些泥巴,揉好后,捏成锅的形状,然后用力甩扣在地上,看谁捏的泥巴锅摔的窟窿最大、声音最响。

场边的麦秸垛有高有低、或大或小、曲里拐弯,是我们玩打仗、捉迷藏的好“战场”。东躲西藏时,有时突然在麦秸窝中发现一两个鸡蛋,便会小心翼翼捡起来,屁颠屁颠地跑回家,希望获得家人的隆重嘉奖。由于常常盖上麦秸作伪装,有时玩嗨了、玩累了,就会睡在麦秸堆中,在小伙伴或家人一声声焦急的呼喊声中猛然醒来,揉着惺忪的眼睛,伴着浓重的夜色返回家中。

夏秋季节,麦场还是我们的“避风港”。伴随着突发而至的雨滴,附近的人们都会急急奔到麦秸垛下避会儿雨,待雨水停后继续干活或玩耍。

“光棍跺锄,麦子就熟;光棍跺脚,麦子就割。”窗外布谷鸟清脆的叫声把我又拉回现实中。

抚今追昔,不由感慨:如今的中国农村,随着大型农机具和农业新科技的广泛应用,布谷鸟的叫声已不再令人闻之色变,带给庄户人家更多的是丰收的喜悦。以往农村随处可见的打麦场,已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永远地留在了我们那几代人的记忆里。打麦场

赵建兵

春来春去春花谢,绿树荫浓夏日长。不知不觉时令已过小满,布谷鸟清脆的鸣叫声又开始萦绕在耳畔。

不同于南方“阿公阿婆,割麦锄禾”的释义,“光棍跺锄,麦子就熟;光棍跺脚,麦子就割。”是我们当地对布谷鸟叫声的音译。每每听到这熟悉的的声音,总会油然而生一抹难以割舍的情愫,忆起儿时家乡的打麦场。

“女怕坐月子,男怕割麦子。”听着布谷鸟一声紧似一声的催促,村庄里无论是青壮男人,还是老弱妇孺,心都被一阵阵地紧揪起来,大家明白,一场饱受熬煎的“过五月”肉搏战即将打响。

“小满”一过,每个生产队都要派人到打麦场,铲去杂草,将土刨松,撒上麦秸,翻匀后浇上水,待地面稍干一些后,套上牲口,拉上石磙,反复碾压,当整个麦场变得磁实、平整、干净时,“绩场”工作就算大功告成了。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观刈麦》描写的场景,一千多年后,仍在中国北方大地重复上演着。

头顶烈日,脚踩灼土,弯腰屈背,一步一步丈量着漫长的麦田;成熟的麦芒像一根根银针,扎在人的肌肤上,留下道道伤痕,又痛又痒。一镰一镰将地里的麦子割倒后,还要打捆、装车,有牲口的人家套上牲口,没有牲口的肩拉手推,将饱含着血汗和希望的麦捆运到打麦场。

“五月的天,孩子的脸。”麦捆拉到场院后,必须整齐地垛起来,看着天气不好,赶紧用塑料布苫住,防止被不期而遇的狂风吹跑或雨水浇淋。

记得有一年,麦子拉到场院,刚刚开始打场,十多天连绵的阴雨,让垛上的麦穗发了芽,很多人哭天抢地,大半年的辛劳泡了汤。

一片打麦场,十几家合用,要打场、晒粮,就得排号。

快轮到自家打场时,一家人会格外关注天气预报,抱着收音机,一天要听好几遍。

打场那天,红日喷薄而出,热风烫得人脸发烧,土地冒着灰色的烟尘,仿佛划一根火柴,整个世界都会被熊熊烈火烧尽似的,这是打场的好时机。

一大早,家里主事的就会招呼全家去场院摊场,人丁少的,还会请亲戚邻居帮忙。所谓摊场,就是把一个个麦捆解开,均匀地扬撒在场院中间的空地上,让火辣辣的日头曝晒,便于让麦粒在碾压时从麦穗上脱落。

中午时分,从地里回来,顾不上吃饭,匆忙奔到麦场里,把满场的麦杆再彻底翻一遍,让下层的麦穗也能得到烈日的关照。

下午两三点,麦杆、麦穗被炙烤得快要冒烟时,就该碾场了。碾场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牲口拉石磙。这时,要给牲口戴上一个“口罩”,防止它贪吃,屁股后戴上粪兜,防止将粪便拉到麦子上。赶牲口的人头戴草帽,左手牵着缰绳,右手扬着长鞭,“驾……驾……”“喔……喔……”地指挥着,不时掺杂几句粗鲁的斥骂声。石磙在摊开的麦杆上不停地转着圆圈,反复几遍后,麦粒就几乎全告别了它们原来的家。

还有一种方式,是拖拉机拉着铁制的镇压器碾场。这种方式比较先进,但当时拖拉机少,收费又高,家有牲口的,心疼钱的,大多不用。

碾过场后,就该挑场了。挑场,就是把碾压后的麦秸用杈挑到场边,垛成蘑菇状的麦秸垛。

挑走麦秸后,金黄的麦粒铺满了整个场院。人们拿起铁刮子和扫帚,拉上木制推排,将碾下来的麦粒麦糠攒成一个大堆。

如果正好有风,农人们就会不顾疲劳,发扬连续作战精神,立即开始扬场。

扬场是一项技术活,老把式们大都能左右开弓。只见他们看好风向,用木锨铲向刚堆好的麦堆,手腕用力向上一抖,空中呈现一个扇形图案,麦粒均匀地散开,瞬间落在上风头,麦糠则落在下风头,中间隔开一个四五米宽的“马道”。这时,他的身边往往还有一个头戴草帽的助手,扬场把式每扬一锹,助手会用扫帚在落下的麦粒上轻轻扫掠一下,这叫作“掠场”,就是把麦粒上没有被风吹跑的麦穗麦秸扫到一边。风大的时候,扬起的麦糠和尘土会飘得很远,把场边的树木和庄稼都弄得灰头土脸。

场扬完了,老天爷也没有要下雨的意思,人们就会把跳到嗓子眼的心放回肚子里。这时,往往会有一个短暂的休整,男人们到场院附近的棉花田、玉米地里吸袋烟,妇女小孩们瘫坐在麦秸垛或大树的阴凉里喝点水。如果恰巧有驮着箱子卖冰糕或卖杏的过来,定然会被一抢而空。

不一会儿,家里的女主人挎着竹篮送来了新炸的馃子油条、刚炒的蒜薹鸡蛋、腌得流了油的咸鸡蛋,家里条件好些的,可能还有几瓶啤酒,大家边吃边喝边说,喜悦爬满眉梢,场院笑声一片。

吃饱喝足,烟瘾也过了,便开始打扫战场。青壮年用簸箕端起麦粒,妇女孩童抻开袋口,庄稼人们欢天喜地把大半年的收获装进口袋,幸福装进心怀,十几天的血和汗、苦与累,都随之飘到了九霄云外……

夏收夏种忙完后,打麦场又会变身为晒场。一家家早晨用排子车把麦子拉来,摊开晾晒在场院上。傍晚时,把麦粒放在口中咬咬,如果还不是咯崩响,就攒成堆,苫上塑料布,次日再晒一晌或一天。因此也就产生了一个行当,名曰看场。

夏至后的天气更加酷热难耐,跳蚤蚊蝇也更为嚣张。在那个没有空调电扇,也没有冰箱电视的年月,很多人会在过道、平房上消暑纳凉。而我们一些小伙伴,会在晚饭后,以去看场或陪别人看场的由头,胳肢窝夹个凉席或草苫,手里拿一块粗布被单,头顶星月,脚踩尘土,因连日劳累,嗑嗑绊绊梦游般地奔向麦场,找一块光地儿铺开凉席草苫,抓两把麦秸作枕头,光光的肚皮上搭条被单,望着镰刀似的弯月和满天调皮地眨巴着眼睛的星星,和同伴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在牛郎与织女、嫦娥与吴刚的杂乱思绪中,慢慢沉入梦乡。

打麦场离我家仅三四百米远,农闲时,便成了我童年的游乐场。

麦场的地面又平又光,是我们当年的练车场。不知摔了多少跤,我们在这里学会了骑自行车,又常常在这里比赛看谁会“大撒把”,谁能“骑大梁”。

放学后、节假日,小伙伴们经常在这里玩推铁圈、摔“四角”游戏;雨过天晴后,我们在这里玩一种“甩锅补锅”游戏:弄一些泥巴,揉好后,捏成锅的形状,然后用力甩扣在地上,看谁捏的泥巴锅摔的窟窿最大、声音最响。

场边的麦秸垛有高有低、或大或小、曲里拐弯,是我们玩打仗、捉迷藏的好“战场”。东躲西藏时,有时突然在麦秸窝中发现一两个鸡蛋,便会小心翼翼捡起来,屁颠屁颠地跑回家,希望获得家人的隆重嘉奖。由于常常盖上麦秸作伪装,有时玩嗨了、玩累了,就会睡在麦秸堆中,在小伙伴或家人一声声焦急的呼喊声中猛然醒来,揉着惺忪的眼睛,伴着浓重的夜色返回家中。

夏秋季节,麦场还是我们的“避风港”。伴随着突发而至的雨滴,附近的人们都会急急奔到麦秸垛下避会儿雨,待雨水停后继续干活或玩耍。

“光棍跺锄,麦子就熟;光棍跺脚,麦子就割。”窗外布谷鸟清脆的叫声把我又拉回现实中。

抚今追昔,不由感慨:如今的中国农村,随着大型农机具和农业新科技的广泛应用,布谷鸟的叫声已不再令人闻之色变,带给庄户人家更多的是丰收的喜悦。以往农村随处可见的打麦场,已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永远地留在了我们那几代人的记忆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