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年轻人结婚要备四大件: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简称“三转一响”。自行车属于贵重物品。
当年,在我们那个几百口人的村子里,自行车屈指可数。哪家闺女小子结婚,迎亲、送亲的人,就要全村、甚至去邻近的村子里借自行车。新郎、新娘自行车前绑个用纸折叠的大红花,行在路上、走在街上,是一件无比幸福和自豪的事。
去周边村走亲戚赶庙会,能借辆自行车骑着去,路上不断超过一个个地奔儿的人,看着人们羡慕的眼神,听着人们恭维的话语,感觉格外神气。
我七八岁时,家里买了辆燕山牌自行车,买车时供销社搞捆绑销售,还让买了两把竹扫帚。车子买回家,邻居们纷纷过来看稀罕。父亲精心用塑料条把车子的三脚架包起来,一是防磕碰,二是防生锈。我调皮地上前摁几下铃铛,响声清脆,全家人心里都乐开了花。
初中的学校距家十多里远,我不忍骑走家里唯一的自行车,每次上学,都是和小伙伴们扛着干粮袋,踢着路上的砖头坷垃,步行去学校。我们公社十几个同学中,有一名男生是骑车上学的,有时回家拿干粮,就借他车一骑,能省不少劲。
高中时,学校离家三十多里远,我便与堂哥合骑他家的一辆车。上学时,前车梁上提溜一袋干粮,后衣架旁绑一袋干粮,一人骑车,一人坐车,骑累了,换换岗。
人生第一次坐汽车是在我高考以后。那年,我报考的警校需要到市里体检和面试,哥哥骑车送我到离家十多里远的曹庄路口,拦下路过的公共汽车,我一个人到了市里。第一次进大城市,不辨东西,举目无亲,也不懂怎么看站牌、怎么坐公交,只好步行前往。看见街头的交警,就上前问路,总算按时到达了目的地。现在回想起来,颇有点“陈奂生上城”的窘迫和狼狈。
上大学时,一般是家人送到四五里远的马路边,然后自己乘坐公共汽车。由于是半路搭车,常常没有座,只能挤在走道中,站一路。
那时候,从县城到市里,路窄、车少,司机见路边乘客摆手就停,百里远的路,要走两三个小时。车里没有空调,冬冷夏热。好多人在车上抽烟,呛得人头痛。记得有一次坐车,紧挨着的男子一根接着一根抽,劝阻无效,当我看到他从烟盒里抽出最后一支点燃后,心中不由一阵窃喜。谁知,抽完这根,他从包里又摸出一整盒,让我彻底崩溃。
参加工作后,起初是骑家里的一辆旧自行车,领了工资后,买了辆新车。新车骑了没俩月,一次干农活,把车锁在地边,待干完活回家时,发现车子不翼而飞。好歹当时参加了自行车保险,保险公司理赔后,又添钱购置了一辆。
再后来,看别人骑摩托挺威风,我也攒钱买了一辆。有一次,骑摩托带一同事赶庙会,返程路上,后座的哥们一直怂恿我加大油门,超过其它的摩托。待回到县城,停车一看,后座上没人了,吓我一身冷汗。不一会儿,见他坐另一同伴的摩托回来,满身泥土,询问缘由,原来在过一道垄沟时,由于车速快,猛一颠簸,他掉了下去。这次经历令人后怕,从此骑摩托再也不那么任性了。
前几年,儿子结婚,几个好友说,他们的奥迪A6给留着,问我用不用?我说,孩子自己已找好婚车,你们的车备用吧。看来,现在的好车真是多啦!
孩子们结婚后都有了自己的汽车。今年,我自己也买了一辆,拿了驾照十几年,开自己车的梦想总算实现了。虽然都不是什么名车,但坐在里面,风不吹日不晒,冬不冷夏不热,倒也舒坦。
现在,我一人就有自行车、赛车、汽车三种车,平时骑自行车、赛车锻炼身体,周末、节假日开汽车到周边旅游散心,如果去更远的地方,就坐动车、乘高铁、打飞的,车子不再仅仅是一种生存资料,更成了发展和享受资料。
几十年交通工具的变化,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近,亲朋好友的交往更便捷。这样美的日子,神仙也会羡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