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冰台的头像

冰台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1/19
分享

灵魂摆渡 ——感悟王继颖的新书《一滴水里的花开》

作为近年来高人气的治愈系作家,王继颖老师的新书《一滴水里的花开》,继她的一系列暖心力作之后,再次倾情推出。那些折射着人性的光辉和弘扬真善美的文字,就像是一滴滴被清水润开的花朵,既接地气,又不染纤尘,让读者在美好中徜徉的同时感受温暖,汲取精神力量,获得思想启迪。

结识王老师,缘于文学。是她的才华、善良和热情,引领我这个游离于故乡之外的漂泊者,找到了文学的娘家。在她每本书的字里行间,总是弥漫着亲情、友情的温馨,散发着浓浓的烟火气息,也不乏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挣扎者的悲悯。尤其引发我深深共鸣的,是她作品中那些和我一样,在无奈中求生存却依旧努力拼搏的小人物。作为一个年近花甲的打工者,多年来,我总是在不断地说服自己,用活在当下的心态,去顺应平庸日常的淡然。然而却又时时心有不甘,竭力去追求精神的富足,以填补无聊生活的空白。自身也会发出来自底层的呻吟和呐喊,因为那里有看不到希望的茫然,和对未来的纠结。王老师却总是善于在平凡中发现光和热,以一滴水的悲悯,映衬出人性的光辉,尽情去讴歌真善美。慢慢地,我被她于细微处见精神的独特视角所感染,引发触动和思考,并尝试着在她的文字里,寻找一条突破自我的出路。

在生活中,王老师同样也是令人敬佩的。她对公婆的孝道,是从每一天清晨的早餐开始,并且做到了数十年如一日。那些体现在文字中对老人无微不至的关爱,已经发表过很多篇,本集收录的《“进门饺子”》,更让读者感受到婆媳间流淌的人间至爱,如静水流深。她事无巨细地照应着老人的生活起居和身心健康。她深深地理解并潜入进老年群体的精神领域,她说老人们在“意念里仍保鲜着不减爱的慈心”,“他们心中的慈爱犹如大棚里的反季蔬菜,层层发芽,时至秋冬,愈显清鲜” 。

而孩子们的世界则是纯净而柔弱的,作为一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王老师更多的时候,是用理解、温情和关爱,走进不同孩子的内心世界,把大爱化为涓涓细流,架起一座座慈心桥。“为师的心愿,是让这些与心有关的美好词语常伴为师,也常伴满天下的桃李。”

这部书和她已经出版的前几部散文集,同样延续着暖的风格,处处流溢着向善向真向美的情怀。那些《彼时花落,此时花开》的硕果,同事用“勤劳的双手,热爱的匠心”打造出《四季生春》的别有洞天,无不令人感动和欣慰。而《阴影里的光源》,则诠释了“师者父母心”的大爱与责任,“老师妈妈”就像是阴影里的光源,照亮并温暖着被阳光忽略的角落。

《第22条领带》的温情,尤其令人动容,提示着我们在面对每个生命个体时,应有发自内心的慈悲、珍惜和尊重。坚守在乌鞘岭特长隧道口岗哨的武警战士梁培锋,与家人六秒钟的“团圆”场景,用鲜艳的《闪电般飞过的红丝巾》,明艳了雪域高原的肃穆,温暖了山谷的眷恋。燕赵督亢之地的高碑店市并不大,但古往今来却是人杰地灵,发生在小城的故事不胜枚举。尤其是近年来,平凡英雄更是层出不穷。这里有护士高原《从“一”起步的甜与暖》;有捧着《人间太阳花》的黄马甲,在《风驰过的街道》上靓丽的剪影;更有一群小刘带领的退伍兵“应急救援队”,他们用《肩灯照亮雨夜》,用大爱诠释着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一次次为素不相识的人挺身而出,在需要时送去阳光般的温暖。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犹如一株花树,有着自己生长的环境和土壤,而如何《照拂好自己这株花树》,则决定了花树的发展和走向。面对生活中的无奈,我们究竟该如何治愈?如何给心灵寻找出路?或许,答案就在《爱好里藏着良方》里,因为《“给”是温暖的出口》。

掩卷后我不由深思,有时候人生其实就是一团迷雾,更多的人置身其中而随波逐流。只有那些智者,才能以超然的心态,理智地审视这个世界。文学作为语言文字的工具,正是以它独特的艺术价值,实现着对人们的陶染、警示和价值观的引领。一本好书,更像是迷途中的灯塔,而作家的责任,就是能为迷惘的人生导航,成为灵魂的摆渡人。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