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骑着一匹快马外出,路边的小朋友看到了,纷纷喝彩赞扬。此人欣欣然而不能自已,马快频加鞭,奋蹄不能息,马终于力竭而衰,一仆不起。这是东汉泰安太守应劭所著《风俗通义》中所讲的一个故事。故事或为虚构,但“杀君马者道旁儿”的感悟,却一定是古贤真实的内心感慨。
说是道旁观望的孩子们杀死了快马,其实是冤枉也哉。他们既没有杀马的动机,也没有加之于马的任何暴力行为。然而,实实在在的,如果没有他们的喝彩与叫好,这马,还真的不至于因劳累而暴死。儿童和马之间本来没有的逻辑联系,通过驭马者而建立起来。孩子们的赞扬,使如魔鬼一样附着在驭马者身上的虚荣心,如种子浸水,迅速膨胀,以至把自己的马,看成了神力无限的永动机,而他自己,则是那个能够驾驭永动机的全能之神。于是,快意驱驰,博得风光无限。但马毕竟只是血肉之躯,短暂风光之后,剧情由喜剧向悲剧逆转。杀马者,驭马者之虚荣心也。
我想起了法国文学大师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小说里那个倒霉的女主人公玛蒂亚德,为了满足那点可怜的虚荣心,借朋友一根项链参加一次上流社会的聚会。这华彩四溢的项链,配以从家庭日常开支里挤出钱添置的漂亮礼服,使玛蒂亚德在晚会上出尽风头。她亦有如驾着一匹快马,赢来一片喝彩。只是这喝彩者,不是路边的孩子,而是参加晚会的男士。他们“都望着她出神,打听她的姓名,想和她一起跳舞”,“连部长都注意于她。”珠光宝气舞姿美,快马蹄欢任疾驰。然而,一不小心,不幸的事儿发生:她于神魂颠倒、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之际,竟弄丢了友人的项链。对于家境寒酸的她,这绝对比死了一匹快马更让她痛苦不堪。她和先生搜尽家底,债台高筑,费尽心机,总算买到了一条和原物大体相当的项链,还给了朋友。她和丈夫备历艰辛,历时十年,才还清了债务。在故事的结尾,莫泊桑让马蒂亚德从借给她项链的朋友那里,得知曾带给她无限风光的项链,竟然是一个赝品。天,原来满足内心虚妄的荣耀,并不需要真金白银。这精彩的一笔,把虚荣之虚,刻画得淋漓尽致,无以复加。一场风光,十年炼狱。虚荣之痛,痛如何哉!。
摇篮里的孩子啼哭,摇篮轻摇,啼哭便得以停息。哭,是因为孩子期求关注。摇动摇篮,孩子的期求被满足,获得了一种被关注的愉悦,于是安静。稍有懂事,便喜欢被表扬。嫌孩子吃饭慢,越嫌越慢,表扬孩子吃得快,果然吃得快了。喜欢被关注、受赞扬,是人的天性之一,本无可非议。但随着年龄增长与阅历的加深,人应该确立起自己的价值认知与评判系统,“是非明知于己,毁誉听之于人”。不为外物所牵,方可不为外物所累、所伤。小孩子一被表扬就把饭吃完,是一种可爱,成年人一被表扬就驱驰不已,是一种悲哀。
来自儿童的表扬,清纯而不染尘埃。在社交场上受人瞩目,瞩目者亦多无恶意。而我们见过的太多的表扬,其实只是一种礼节性的恭维,或是带有功利性的“贴福字”。尤其是因为“成就卓著”或地位显赫而得到的瞩目或赞美,常常带有“奉献”者自己的欲望和盘算,表里不一,言不由衷。如果一不小心,这关注和赞扬触动了受主内心的虚荣之魔,鲁迅先生所言“捧杀”之不幸,就会成为在现实中的第N次演绎。
2019.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