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西,新区。马涧路南侧,建于高景山东麓的白鹤寺,以非凡的气势,雄歭吴中大地,俯瞰近处的古镇古城,眺望远方的大江大海。它以险峻的地形之胜和独具特色的建筑结构,得“小布拉达宫”之盛名,和邻近的寒山、西园、灵岩等古寺风格迥异,相映成趣。
庚子初伏的最后一天,我们一行九人,相约在这里小聚。九人中的几位书画家或诗人,都各怀长技,名冠一方。其中最负盛名的,是这次活动的召集者陈碧虹女史。她是著名评弹演员,曾多次随团出访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荣膺文化部金奖和“中国曲艺牡丹奖”,是驰名海内外的“评弹四大才女”之一。
83岁的周其昌先生,是这次活动的最年长者。他是苏州市老专家协会及老科技协会会员,还是苏州司局级及离休干部书画协会会员。退休前在一家航空企业工作,退休后安家苏州,重拾年轻时的业余爱好,画画。曾两次举办个人画展。
王国兴先生是苏州双塔书画院的负责人,钻研书法三十余年,专攻《袁安碑》、《曹全碑》及《李思训碑》,是书画大师钟天铎先生的得意门生。王国兴先生的书法作品,多次参加省市展评,有作品被联合国亚洲文化中心收藏。
刘军先生是苏城一位颇有名气的律师。他出道于华东政法大学,有自己的律师事务所,有显著的工作业绩。同时,也是书林高手。行楷草篆,信手写来。刘志平、杨纯玉两位,都是画家,前者以画扇驰名,后者尤工人物画。杨纯玉先生的夫人,由一家大型企业退休后,红袖添香,成了杨先生的得力助手,77岁的年纪,看起来不过六十略多,尽显儒雅与知性。吴应文女史是首都经贸大学的高材生,学的管理专业,却对文字情有独钟,有数百首诗歌发表于纸媒或网络,同时还是好几家声讯平台的特邀主播。
陈碧虹女史精心安排了这次活动。从时间的选择上看,我们来的日子,正是观音菩萨的诞辰,这就使拜谒佛教宝地具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从人员安排上看,他邀请的书画家或诗人,同时亦是热心公益,广结善缘的“慈悲”之人。
九点半,参加活动的各位全部到齐,先是一个小时的分散活动,各自拜谒佛殿。拾级而上,我首先登上了悬有“白鹤寺”匾额的底层大殿。入得山门,与大殿相接的是供奉达摩祖师的传心洞。过回廊,经妙法洞,再登台阶,便是天王殿了。从天王殿后门向前,继续攀登,最高层大雄宝殿赫然展现眼前。漫步大殿前,环顾北、东、南三面,尽收眼底的,除了古寺的亭台楼阁,还有远方林立的高楼,近处的峰峦和嶙峋的山石、葱郁的树木。居闹市却澄澈宁静,处红尘而宛然出世,需要怎样的大智大慧,才能构思和营造出如此独具特色的佛国宝地?
白鹤寺始建于唐代会昌年间,原址在阳山白鹤峰下。其实,根据苏州《浒墅关志》的记载,白鹤寺最初的地址,既是“丁氏施白马涧宅”所建,自然该在白马涧。后来,“龙兴寺僧智义,募得曹玄祚祠堂基,重建”,是寺址的第一次就近迁移。
进入21世纪之后,开发区佛教协会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决定修复古寺,重现白鹤寺当年盛况。他们首先遇到的,便是选址问题。历史文献里留有白鹤寺确凿的记述,但现实的白马涧、阳山一带,已难寻古寺遗址。而介于白马涧和阳山之间的高景山上,原来有座不知建于何年的城隍庙,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拆除后,有民间香客自发地在遗址处搭建了几间房子,竟常年香火不断。选址者之所以看上这里,这是原因之一。此外,城隍庙被拆除后,因为开山采石,山体裸露,这里景象破败,成了一个废弃的垃圾场。修建古寺,正好可以利用并整治环境,这是原因之二。今天,当我们站在白鹤寺照壁前仰视层递而上的巍峨佛殿,或于佛殿之巅心旷神怡地极目远眺,你不能不惊叹选址者的眼光与魄力,确实可圈可点。这是佛门盛事,文化盛典,亦是环境修复与再造的经典之作。
观光之后,我们来到了三层侧殿。在这里,书画家们将自己带来的作品捐赠给古寺住持能学法师。然后,在一张准备好文房四宝的阔大的台子上,书画家们展纸泼墨,即兴创作。周其昌老先生捐赠了一幅《活佛济公》,又用几十分钟的时间,画出一幅观音菩萨像和一幅“竹雀图”。王国兴先生带来了小楷《心经》,行草“观自在”,还有大篆和小篆作品各一帧,并现场写就“室雅兰香”及“枫桥流韵”横幅。刘军律师在赠与的书法作品之外,又刷刷几笔,写出一幅“见性成佛”的匾额。陈碧虹女史绘制的精彩佛像,刘志平先生的3尺宣纸观音和荷花图,杨纯玉先生的“童子背观音”等作品,受到书画造诣颇深的能学法师的盛赞,将成为白鹤寺的典藏之作。
午间,能学法师为参加活动的书画家们安排了丰盛的素餐。榻榻米,日式风格的餐厅布置,使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别有滋味的异域风情。
短暂的相聚,恒久的记忆。饭后,我们即将离开白鹤寺。有音乐飘过耳际,那是名僧妙心禅师所作的名曲《云门天子》。梵音缭绕,舒缓,明净的旋律,恰似一股清泉,漫过心田。在寺前照壁与台阶间的大路上,能学法师和我们挥手告别。车子驶出古寺大门,那执著的音乐,还一直在我的耳际萦绕,久久不散。
202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