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山塘街777号。古朴凝重的义风园门脸,像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眉宇间藏不住岁月的沧桑,眸子里却闪射未曾尽逝的青春活力。四百年,它凝视清波流淌、水势开阔的山塘河,目送着日复一日地从面前流过的岁月,睹尽人间万象,悲喜不形于色。
大门两侧分别挂有“五人墓”及“复社纪念馆”的牌匾。进得门内,展现眼前的是尚义厅。厅门两侧廊柱上是隶书对联:烈烈英风为青山碧水添颜色;铮铮铁骨教白叟黄童颂口碑。厅内陈列的名人书画,俱为景仰凭吊之作。尚义厅左侧不远,越过一个高大、古朴的石坊,便是享堂。享堂大门廊柱所镌对联:名著五人辉史册;气豪一墓仰昆仑,横联:义风千古。当门所立石碑上,书“五人之墓”几个遒劲的朱红大字。碑后两侧对联:正气凌霄汉,凭侠骨丹心,还看市井多英杰;悲风撼斗牛,仗忠肝义胆,试问朝堂几丈夫?碑右侧石壁上,刻着张溥的《五人墓碑记记》。
享堂后面有一个高约两米的长方形连体大墓,条石围砌而成。墓的平缓的顶部,可见芳草萋萋,树木葱郁。墓壁的正面,对应埋骨之处,标有五位义士的英名。墓前塑有一尊五义士意绪昂扬的石雕。墓的一侧是守墓人“葛贤之墓”。墓的东北角建一方亭,亭内立有文字斑驳的“白公堤石幢”。方亭和五人墓之间,有一方石块垒砌成的小池塘,水清如镜,烛照古今。方亭外,一排和前面的享堂及尚义厅风格相近的房子,中间一幢门楣处挂有“复社纪念馆”的匾额。左右两侧回廊与围墙相连,把园子前后联为一体,小小天地隔尘嚣。
关于墓塚中五位义士的壮烈事迹及所涉及的相关历史,《五人墓碑记》做了既简要、又翔实的记述。“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开篇寥寥数语,道出了五人慷慨赴义的前因后果。
蓼洲周公,即本地当朝吏部员外郎周顺昌。明朝中后期,阉官魏忠贤把持朝政,政治腐败。周顺昌看不惯魏忠贤飞扬跋扈,请长假回原籍苏州居闲。与周同为东林党人的魏大中被魏忠贤构陷逮捕,路经苏州吴门,周顺昌设宴款待,奉陪了三天,并以女儿许配魏大中之孙。魏忠贤从爪牙那里得到报告,便对周顺昌下手,指使其义子倪文焕弹劾他与罪犯结亲,诬陷他接受贿赂,窝藏赃物。周顺昌为家乡百姓做过许多好事,在民众中声望极高。所以,当魏忠贤派人来逮捕他时,数万人自发聚集,为之鸣冤,有两名东厂缇骑被当场打死。市民颜佩韦、杨念如、周文元、沈扬、马杰等五人,是义民中的领头者。后来义民被镇压,周被解京城,五义士为消弭事态,保护群众,主动投案,被处死于阊门之外。碑记记述了义士们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悲壮场面,盛赞他们英勇气概。碑记对崇祯临朝后对被虐死狱中的周顺昌的平反,对地方贤达拆除魏忠贤亲信毛一鹭为其所建普惠生祠,葬五位义士尸骨于废祠旧址,立石于墓门,以旌其所为的客观叙述,让人扬眉吐气,精神振奋。
守墓人葛贤,昆山人。1601年,太监孙隆到苏州增税,私设关卡,勒索乡民,他带领市民反抗,把孙隆吓得逃往杭州。后朝廷下令捉拿生事之人,他只身担当,到府衙投案自首。入狱时,万人哭泣相送。十年后葛贤出狱,慕颜佩韦等五人高义,自愿在山塘街筑庐守墓。1630年,年老身亡,亦因深得人心而被葬于五人墓一侧。
义风园中葬义士,千古高义惟担当。周顺昌不惧受牵连,对被阉党构陷而身限缧绁的魏大中给以热情款待、抚慰;周顺昌被抓捕,市民自发集聚相救;朝廷对市民进行清算,五义士挺身揽责;葛贤与其他市民一起反抗强征暴敛及后来的投案自首、刑满释放后主动为五义士守墓;复社成员继承东林党人遗风,张扬正义,这些,无一不体现出一种可贵的担当精神。铁肩担道义,躯体甘成泥。若说自古义士出燕赵,旖旎吴越从来不缺真男儿。
202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