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苏州阅读人生读书会组织的“沈慧瑛新书分享”活动,首先被这本书的“颜值”所打动——古吴轩出版社“望江南”丛书之一种,典雅大方的封面设计,书名“归来”两字,繁体行书,竖写烫银,衬着有如云朵一样自然的紫色封套,尽显典雅与厚重。得书之后,数日读完,始知其不仅“秀外”,更兼“慧中”,是一本极有“文化”含量的书中精品。
全书分为四辑。念,是通过登门拜访或文字材料,叙写从苏州走出去或与苏州关系密切的名人巨擘,写他们的故土之念,写他们盛名之下温暖的人性之光。汉语拼音之父、提出“世纪之问”的周有光,这位人瑞茶寿之年在家中接待前来拜访的作者时,所表现出的热情与随和,固然与其谦谦君子的品行密不可分,但更主要的,是他把接待的客人当成了故乡的使者,是他蓄积于内心的那份故土之情的最自然、最真切的流露。顾诵芬、蓝英年两位前辈给予作者的孩子般的关爱,亦是这样,乡音亲切,乡情浓郁,那是融入血脉的魂牵情系。《懋庄情事》里的汪懋祖和袁世庄,“带着一个世纪走了”的罗洪,坚守九如巷的张寰和夫妇,恩师、近代史大家沈渭滨,这些在人生与事业上秉持执念,成就卓著的人中龙凤,他们和寄旅京华的前述几位乡贤一样,在作者的笔下,既让人高山仰止,又让人感觉真实而亲切。
游,是写本地及周边城市的风景名胜。写苏州的只有两篇,分别为盘门和宝带桥。其余各篇,写的是江浙皖闽一些地方的风景或名胜。写本地,如数家珍,这是作者尽地主之谊,端给客人的特色“名点”,写外地,多有和本地的对比观照。无论写哪里,都有对相关人物掌故的开掘和介绍,通过历史和现实的映照,通过特定场景里的发生的精彩的昨天的故事,赋予特定景物丰厚的意蕴,景物,因为人物而厚重,而人物则因为特定的环境而生动鲜活。
情,主打是亲情,兼写朋友情、同窗情、岁月情,雅爱喜好之类的各种闲情。比之前面两辑,这里有更浓的人间烟火味,有更贴近生活的油盐酱醋茶。如果说,在“念”和“游”中,作者是一个“访”着,在这一辑中,我们见到了作者以不同身份对社会生活的直接参与。从求学到工作,从青涩到成熟,世态或有炎凉,但作者的文字中,温情一以贯之。世事未必尽如人意,但作者文字里所展示的,俱是明媚与美好。
思,是写由工作及生活中所遇到的人和事引发的感悟与思考。诚如作者在本书后记中所写:“人从来不是独立的存在,鲜有人可以超然世外”。生活中没有旁观者,作为社会的一员,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每个正常的人,都会有由个人认知所决定的对社会生活或深或浅的思考。而作为一个文化学者,一个作家,一个正在履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沈慧瑛的思考,自然带有鲜明的“身份”特点:既有深度而又不失分寸,既敏锐而又不失平和。
根据内容的各有侧重,作者分而辑之,这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全书内容的理解。其实,如果粗一点看,第三辑的一个情字,亦可统贯各辑。念,是对前辈贤达的敬仰之情,游,是对山川名胜的爱慕之情,思,是关注现实的坦诚之情。赤子之心,人间大爱,借一个情字尽显。
说说本书的文字。英国诗人济慈在关于诗的三个信条中说道:如果一首诗来得不像树长出叶子一样自然,还是干脆不来为妙。散文何尝不是这样呢,我读沈慧瑛的文字,无论是写人写景,叙事状物,感觉她书中的文字,没有无病呻吟和斧凿之痕,都是从她这棵树上自然长出的叶子。自然之外,由于作者具有厚实的文史功底和澄澈的人文情怀,书中的文字,更兼高古大气,清新脱俗。不妨信手拈出两段:
“由开道筑路形成的光秃秃的岩石壁,静默注视来往行人,就像山里人那般倔强而坚韧,坦然接受生活的艰辛,一丛丛从岩石缝里开出的杜鹃鲜艳夺目,与坚硬的石壁,形成鲜明的对比,柔美与硬朗完美结合(《碧波青峰我独来》)。”“坐在旱舫或倚在‘初见’书房的窗前,看一片云霞,几滴雨丝,聊两句闲话,喝几口香茗,或者安静的读会儿书,仿佛已是几度春去秋来,仿佛早已置身时空之外,仿佛赴了一次期待已久的约会,也说不清是人与茶的约会,还是自己与自己(《喝茶,暂时的逃离》)”
这样的文字,是从树上自然长出的叶子,更是从峻拔、旖旎的心灵之峰汩汩流出的清泉,读之,滋养情怀,愉悦精神。
作者写于即将步入耳顺之年的这本书,取名《归来》,用心良苦。六、七年前,作者曾写过一本《远行》,千里远行归梦圆,这是一个照应。儿子国外学成归来,即将和可爱的姑娘共同开启新的生活,作为母亲,借此表达亲人久别重逢的欣喜,也是对孩子花好月圆的祝福:不管走多远,都不要忘了回家的路。
但对于书名,我还有另一种理解:如果说生命之路是一次单程旅途,所有的回家或者远行,都有相同的朝着远方的指向。苏州人沈德潜六十七岁才中进士,仕宦之途,有声有色。作者过五之年,赋闲在即,归来仍是少年时。以书中展现的才情和勤勉精神,我以为,归来,喻示的是又一次文学之旅的开始。我期待并且笃信,会读到作者更多绚烂的文字。
20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