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朱国平的头像

朱国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7/08
分享

鸣沙山与月牙泉——大西北掠影之七

从嘉峪关到敦煌,370公里,走了约四个小时,五点,我们来到鸣沙山景区。在沿海地区,此时已是傍晚,而在这里,阳光尚如一个年富力强的壮汉,以充沛的活力,把满世界照耀得一片灿烂。

安排的实际游览时间只有一个小时。从景区大门坐电动观光车,到月牙泉边的车站下车,登山看湖。这样也就罢了,偏偏导游又给出了另一种安排:有要骑骆驼的,直接就近到右边的驼场,骑骆驼上山绕一圈,然后也到月牙泉边下来,玩会儿跟车返回。导游说,乘车费20元,骑骆驼费也就100元,骑在骆驼上还可以让“驼工”帮助拍照。头脑一热,其他人登车出发,我和同行的“大胡子”便随导游来到了骆驼场。五个人一组,恰巧我和大胡子一尾一头,被编入两组,我先走时,大胡子还等在那里。

驼铃响起,我随着骆驼前行的节奏,身子在驼峰上微微前后漾动着,向山上前进。我看不到驼队中的自己,但见其他人那种带着几分新奇,几分拘谨的样子,很有点失望。我所期待的骑骆驼,有牵着缰绳,策马扬鞭的潇洒,而现在,“驼工”牵着最前面的骆驼,后面的四个,都被绳子连在一起,一切,都只能由人摆布。扫兴间,已走至半山腰。“驼工”把骆驼朝一边的空地上牵牵,说:在这里给大家服务,拍照,收辛苦费每人20元。还说:不拍也没事,那就继续赶路。

于我,只是想获得一种骑骆驼的体验,并没有打算留下属于表演性质的坐在驼峰间的高大形象。但不需要考虑别人什么想法,另四位中的一位女士,已经开口了,先是问凭什么收钱,接着就把自己的手机递给了“驼工”。结果,除了我之外,他们都先后拍了,而且不停地转换角度、改变造型拍。我看时间,半个小时已快过去,我们还没有到达山顶。我催促“驼工”,告诉他我要赶时间。他也乐得不再服务,牵着骆驼,继续上山。然而并不朝山顶走了,只绕了一个几百米的圈,便开始返回。那时,我什么都顾不上考虑了,只求赶快回到月牙泉边的集合地点。

终于下了骆驼,我小跑着赶到月牙泉边。团友大多都已离开,幸好家属在那里等着我,她领着我转了一圈,拍了几张照片,算是曾“到此一游”。虽然看的时间不过十多分钟,但鸣沙山中的这个叫做月牙泉的地方,的确可以让我过目难忘。

泉水清清一弯月,黄沙漫漫四周山。敦煌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是古丝绸之路通往西域的必经之地。古往今来,但凡由此而过者,必来这里一睹神奇。看这山,接地连天,黄、白、绿、红、黑五色,沙丘绵亘起伏,最高峰1700余米。这沙,人迹到过,骆驼走过,车辆驰过,风过无痕,经宿如初。它们和通湖草原,和沙坡头的沙一样,虽无利口却能鸣,得遇机缘闻有声。

最神奇的是水。湖面状如一弯新月,安静、恬淡地依偎在大山的怀抱里。水,历经千载明如镜,山,不使尘沙污洁身。我凑成一副联句:彼此若无爱,岂可相依相伴长厮守?互相同敬重,方能水碧沙飞共久存。此刻,站在月牙泉南侧的高坡上,身后古塔巍峨,眼前碧波微漾,依岸芦苇,四周流沙,天上白云,湖中倒影,这一切,以极为鲜明的对比,和谐地融为一体。

关于月牙泉形成的原因,有说是河流改道堰塞而成,有说地下有东西向的地层断裂,上盘抬高了地下含水层,下盘降到潜水面,潜流涌出而成,也有依据其“沙井”的名称,推断其当初为人工所掘。不管怎么说,归根结底,特定的地形地貌,是构成特殊地理现象的根本原因。具体说,四周是山,月牙泉身处谷底洼地,加之地下水源源不断地补给,月牙泉便能历长久而不枯涸。至于不被沙子填满,则是因为东西两山之间,有下凹的豁口,风吹沙起,尽从这豁口流向山后,所以,对下面的水面才能秋毫无犯。美景奇观,源自自然生态,自然,也只有做好生态保护,才能让这大自然的杰作,永葆青春。

不想离开,却不得不走。我们乘电车赶到景区大门外,登上大巴,导游还在车外等人,我以为是等骑骆驼的大胡子,人来了,却是别人。后来才知道,大胡子骑完骆驼,没来得及去月牙泉,直接来这里了。

晚上,全羊宴。这是征得同意,提高晚餐标准,每人另外加收一百元。晚饭之后,有人观看实景演出的歌舞节目,有人则提前入住酒店休息。

得小诗一首:

人至沙鸣偶尔逢,清泉似月照玲珑。 相依千载两情悦,各守纯真戈壁中。

2021.7.7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