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朱国平的头像

朱国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7/13
分享

莫高窟——大西北掠影之八

早饭后,大巴车开出敦煌市区约十多分钟,我们来到了到莫高窟旅游中心。这里的另一个名称是“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游客在实地参观莫高窟之前,先在这里观看电影,了解莫高窟的背景知识,从屏幕上观看洞窟建筑、彩塑和壁画,领略莫高窟博大精深的佛教艺术。然后换乘“摆渡车”——景区专用公交车前往莫高窟。这一“摆渡”,就是10多公里。

车子行走在荒漠中的公路上。远处有灰褐色的峰峦起伏,路的两边,都是高高低低的荒丘。在路的正前方,横亘着高高的、也是灰褐色的大山。我猜着是不是莫高窟已经到了的时候,车子右转一个大弯,然后又顺着山势左拐,向前没走多远,在一个停车场停下。这时,我注意到在我们刚才走过的公路右面,有一条干涸的河流,河那边是大山,山的陡壁上,有大小不定的洞穴。这便是莫高窟了。

我们跟着导游,从停车场边的桥上走过。桥下的这条河流,叫宕泉河。历史上,这条河流曾有过“波映重阁”的丰盈,但此刻,尚算宽阔的河床,不是断流,而是连水塘都看不到一汪。从河流上游15公里的山谷中流出的清澈的宕泉之水,滋润过一代代的高士名僧,也滋润过一尊尊石像泥塑,但是现在,这个年降水量只有40多毫米的地方,即便雨季,其宽阔的河床,大概也只能让人徒生联想了。

带领参观并为我们讲解的美女,是敦煌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在南北两区,我们一共看了8个洞窟。我印象比较深的,有71窟阿弥陀经变中的思维菩萨像,肩披卷曲的长发,高鼻深目,异域风情的服装,在所有的佛像中,显得与众不同,这是了解和认识当时西部少数民族生活风俗的珍贵原始记录。第96号窟,是莫高窟标志性建筑九层楼所在的洞窟,35米高的泥塑弥勒佛坐像,据说是仿武则天形象塑成。第130窟,佛像高26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室内石胎泥塑大佛。这尊佛像通过增大头部比例,解决了由下仰视所造成的视角差,使观者在仰视20余米的情况下,能清晰地看到佛的面部表情。第148窟,长达15米的巨大睡佛,塑的是释迦牟尼逝世时的场景,故称涅槃像。卧着的释迦牟尼身后,众弟子表情各异,体现出悟性的高低;悟性差的,痛哭流涕,悟性高的,肃穆坦然,有对生与死的彻悟。

印象尤其深刻的,是17号窟——藏经洞。要说文物价值,无疑此窟尤高。这个长宽各2.6米、高3米的方形窟室,内藏从4世纪到11世纪(即十六国到北宋)的历代文书和纸画、绢画、刺绣等文物5万多件。可悲可叹的,是这些无比珍贵的文物,大多已流落世界各地,而个中原因,实非三言两语可以尽述。

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宣昭帝苻坚时期(公元366年)。僧人乐尊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等禅师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从北魏、西魏、北周到隋唐,近600年中,统治者对佛教的信崇,一代代艺术家及工匠的呕心沥血,营造出这一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的佛教艺术宝库。这是一方佛教圣地,亦是一座高耸的文化殿堂。漠上建窟,莫高之功。

北宋之后,西夏、元,莫高窟渐趋衰落。这一阶段,有对前朝窟室的修补,罕有新建。元之后,进一步冷落荒废。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嘉峪关的建立,尤其是嘉靖七年(1528年)封闭嘉峪关,莫高窟所在的鸣沙山一带成为大明国门之外的荒芜之地。直到1716年康熙平定新疆,之后,清朝陆续在此健全地方建制,敦煌经济复苏,莫高窟复开始被人们注意。近200年的时光,莫高窟在自生自灭中,被埋入厚厚的历史和自然沙尘。等到它再次引来世人关注,正值清王朝由盛极而衰,正苟延残喘。

在19世纪向20世纪过度的这个节点上,一个叫王圆箓的人,在莫高窟出现,并成为莫高窟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这个来自湖北麻城的农民,这个由兵营开小差来到莫高窟的受戒道士,对莫高窟文物的保护,有过力所能及的努力,对文物的流失和毁坏,亦有过直接或间接的参与。结合特定的时代背景对其进行审视,他的功劳,源自人性内在的善良,或者说,与其信佛向善的修行密切相关,而他的咎错,则是时代风云际会之时,对此事负有管理和保护职责者渎职所致。当然,如果我们承认文化无国界,文化需要交流,那比之毁于战火,毁于各种各样的愚昧,文物的外流,虽让人痛心一时,却未必不是“好事”。

即将离开莫高窟,我利用临上“摆渡车”前上洗手间的短暂时间,溜进相邻由日本赞助修建的“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匆匆一瞥地观看了八个按1:1比例复制、在展区不开放的洞窟,看了图片陈列的泥塑佛像从制作木骨架到缠草、到加泥、到做细成型的过程展示。

得小绝一首:

千佛洞藏稀世宝,古贤大智造神奇。若非荒漠成屏障,人祸天灾尽支离。

2021.7.12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