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耐心认真地读完一本书了,但这次,我用了三天时间,便读完了于斌老师的《彤史外纪》。
该书由“书帏劄记”、“琐窗笔谭”、“诗国寄情”、“史苑屐痕”、“岁月其徂”等五小辑合辑而成。其中“诗国寄情”,是作者的诗词创作谈,“岁月其徂”写亲情与友情,也可看作是作者自己的人生回顾。“书帏劄记”和“史苑屐痕”都是读书(史)笔记,其中不少篇目都可看作极具深度的学术论文;只是后者是地方史专论,前者则涵盖中外。“琐窗笔谭”由对一些社会现象的思考而形诸文字,文体上可归入杂文、随笔一类。
曹文轩老师用“诗与剑”作为为此书所做序的题目,确是慧眼独具,精当准确。我读完此书,于浓郁的诗意之柔美外,更感到一种冷峻、峭拔的阳刚之美。
阅读时,我从后面开始,先读“岁月其徂”,那种感觉,有如在春风里漫步,温婉细腻的文字,潺潺流动的思絮,紧紧地将我抓住,使我欲罢不能。家族传承,同事挚友,人间烟火,友情亲情,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最真实、最温暖的人性。而且,从分散的篇目中,我连缀起作者一路走过的人生轨迹。这里有普通人的平凡,有不同于普通人的自觉自悟与砥砺前行;不乏激越与高扬,也偶有从低音区的滑过。
“史苑屐痕”一辑读了之后,我顿生惭愧。作为一个家在滩涂的盐城人,我对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知道的确实太少。尤其是对于有着近两千年历史的盐渎古城,对于它的前世今生,它的比起一些我所熟悉的历史文化名城,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历史遗韵,对于在这块土地上曾经有过的波澜壮阔,我竟然数典忘祖,所知寥寥无几。感谢于斌老师,为我补上了这极为重要的一课。
“诗国寄情”一辑,通过对古典诗词的阅读与欣赏,解读诗歌的发展与传承,剖析诗词之要义,探求诗词创作的路径,是诗词创作的经验之谈,也是关于古典诗词的剀切之论。于初学者,有引路指导之功,于已入门径之同行同道,亦多有启迪,能深化和提升境界,拓宽视野,廓大格局。
“书帏劄记”和“琐窗笔谭”两辑,我是最后读的。这倒真有点意思,因为反过来读,让我有如从春天走到了冬天,按时序遍览四季风景。我沐浴过美丽的春光,欣赏过夏的繁茂与灿烂,饱览了果硕稻香的秋色,然后,走进冬令。我的眼前有飘舞的雪花,有银装素裹。窗外,有凛冽的北风,但寒冷不属于我,我在室内围炉而坐,倾听智者的侃侃而谈。以我的感觉,假如把这本书按照我阅读的顺序,把前面放到后面,这两辑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压轴之作。
“书帏劄记”所涉及的书目,有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有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刘衍文的《寄庐杂笔》,等等。所涉及的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有林则徐,有托克维尔,有孔子、吕不韦、韩非,有纳兰性德、罗曼罗兰、贝多芬,等等。由这些书和这些人物所聊出的话题,未必都有柳絮轻扬、荷花映日的旖旎,但这里有天高地阔,有对社会人生诸多问题冷峻而深刻的理性思考,有对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孜孜探求。
我从这两辑所受到的教益,至少有三点:其一,对历史及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一味跟风,得有基于历史事实的独立思考。譬如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到辛亥革命这一段两千余年的漫长历史,常被笼统地称为封建专制社会,家天下,皇帝一言九鼎。从总体情况看,确是这样,但如果把不同的历史阶段拆开来看,就能得到不同的解读。秦、汉以始,皇室与政府其实是分开的。如汉代,在具体的机构设置上,属于皇室的机构有“六尚”: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尚书。我们经常听到的尚书,即是专为皇帝服务“秘书处”。属于宰相的机构,共有“十三曹”,类似于现在的政府各部。皇帝颁诏,自己并无权决定颁布什么内容,得经过手下的工作班子层层把关,拟稿,皇上画“敕”后,诏书还得下行至门下省复查审核,如审核不得通过,还须加注奉还,重走程序。皇帝简直就是一枚“橡皮图章”。这种类似于现在尚有不少国家仍在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体现了我国古代先贤的政治智慧。历史上所谓的汉唐盛世,后来由“清明上河图”所展现的宋代的社会繁荣,它们的出现,并非偶然,在其特定的历史条件中,这种“相权”对“皇权”的有效制约,是一个重要原因。如果不是几次“外族”入侵,打断历史发展的进程,尤其是元取代宋,以至明清之后,最高权力拥有者公然废除宰相制度,使皇权无限膨胀,中国社会的发展,或许就是另外的模样了。
其二,唤醒国民,首在唤醒士大夫阶层。近代,从林则徐禁烟到鸦片战争失败,南京条约的签订,总结这段历史,其内部原因,通常都是笼而统之地归咎于统治者腐败无能,制度落后。而通过全书开篇之作《从林则徐看中国封建士大夫的两面性》一文,我们看清了真实的林则徐。如果说,这位国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开始对中英两国的实力对比缺少正确的认识,而后来,他是看清了情势的。但他宁愿把自己掌握的情况提供给魏源编入《海国图志》,也不愿将其上达朝廷或公之于世。原因很简单,因为说真话是要担风险的。而朝廷上下,这种人,绝不只是林则徐一个。士大夫阶层的担当缺失,或者说,道义上的退却,是中国在其之后近半个世纪,走不出历史困境的重要原因。要唤醒民众,首先要唤醒居于社会上层的士大夫阶层。社会改革大潮涌起,士大夫阶层只有不囿于自身利益的考量,才能推波助澜,从而推动改革,做社会进步的促进者。
其三,关注现实,以赤诚之心面对社会。“琐窗笔谭”所辑篇目,多为千字略多,可谓短小精悍之作,题材上,可归入杂文随笔一类。写这类文章,首先需要有如前所述的担当精神,对于前进中出现的问题,要有善意的揭示和探讨,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先天下之忧而忧,忧而不为,忧有何益?忧而求解,方显可贵。于斌老师以对社会敏锐的洞察力,从现实中“发现”带有普遍意义的话题,写成文章警醒世人,振聋发聩。如在《忠臣、烈女及其他》一文中,作者引袁枚《随园诗话》中的故事,说到清朝开国之初,新任江阴县令施行“剃头令”,要汉人将自然束发剃成满人发式,惹怒百姓,于是起事抗争,杀了县令,守城两月有余被镇压,百姓被杀者达十七万之多。战斗结束后,一幸存女子竟慷慨投江赴死。丹心昭昭,史家对之多有褒扬。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清末,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有人被强行剪掉辫子时,又为失去辫子而殉道。殊死拒绝的,又要殊死守卫。作者以十沉重的笔调写道:“高压之下,芸芸百姓,其实是没有操守可言的”,倘有,这“忠义”、“节烈”之类,不过是别人强加于他们的枷锁而已。如果联系“书帏劄纪”中《“国家主义者”韩非小识》一文对“爱国”和“国家主义”的剖析,我们就能对诸如此类的“忠烈”之举有更为清醒的认识。
笔端文字凝情志,心底乾坤亮眼眸。于斌老师以诗人、词家之笔力,文史研究者之慧识,“彤史”之担当,成此《彤史外纪》。“外”字用得极好,惟其“外”,方得宏阔不拘,独出心裁由致远,“别开意境自通幽”,我们才能看到于斌老师用文字为我们编织的如此美妙的风景。
202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