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朱艳红的头像

朱艳红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8/05
分享

农作物成长记

农作物成长记

朱艳红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这是庄稼人一年耕作的基本规律。早早地没有工作的负累,清闲的日子里,我除了像以前一样喜欢读写,还越来越喜欢种地,体味南瓜、脚板薯、芋头、玉米等各种农作物从土里长出的敬意。开始关心农事,关心二十四节气,关心久旱和一场场雨水的降临。

南瓜

清明前,我将去年自己种的最后一个南瓜切开,从瓜馕里把南瓜籽一颗颗挑捡了出来。手心里捧着这些宝贝疙瘩走出家门,用小锄头在门口自家菜园入口的那垄地里刨松一小块土,顺手将它们全部铺埋进去。

半个多月后,一小蓬南瓜秧齐刷刷地冒了出来。我挑了些大的,绕着家门口右边那颗高大的桂花树下东西向两个角的地里各种了七八根。过了一段时间,剩下的南瓜秧噌噌地长大了,我又在自家菜园艾叶地旁边的那两垄地的两个角上各种下了三二根。最后,还剩下2根弱小的秧苗,再也找不到适合种南瓜的地了。

我环顾四周,远远地看到与我家并排、隔了一栋房的芝家院子里那个蓝色亮眼的车棚,于是,心里有了主意。芝和爱人这两年在外带孙子,她家小菜园交给我打理,小菜园院墙根的那垄地里,我种了豆角、扁豆等牵藤的疏菜,以及脚板薯。靠院墙插上了七八根牵藤用的小木桩,用一段废旧的皮线固定在院墙上。就种在这里吧,我给南瓜苗挑选了空位置。心里美美地想着,南瓜藤上了木桩后,可以让它顺着那堵红砖院墙爬到车棚上。

这两颗南瓜苗太弱小了,最后只成活了一根。快立夏了,南瓜藤开始越长越长,可能是它喜欢凑热闹,并不按我设定的路线就近爬上墙。几天不见,在我用来牵其他藤苗的木桩上吐着蛇信子向左右两边吹响了冲锋号,和豆角、扁豆,还有脚板薯各种藤蔓紧紧地搅缠在一起。我心里怎么也想不明白,南瓜苗不上车棚的原因。一直到盛夏,空气中弥漫着阵阵热浪,我才幡然醒悟,车棚是铁皮做的,滚烫滚烫的,南瓜藤要是盲目地爬上去的话,等于跳进了火坑。难道冥冥之中,植物也跟人一样有先见之明?东边的院墙长不过四五米,最后,左边的南瓜藤沿着西边的院墙一路向前;而右边的南瓜藤呢,竟然爬上了树,从院墙爬到了院子里橙子树耷落下来的树枝上,散发在树的枝枝杈杈,而且越爬越高,最后爬到了近三层楼高的树冠上。

南瓜开始开花结果,桂花树下东边角上的南瓜藤上已经结了两个小南瓜,但西边角上、院墙根和艾叶地三处的南瓜却只开钟状边缘反卷黄色的花朵。过了一段时间,去芝家菜园施肥,无意间将头顺着旁边的水渠探出去,远远地看见西边的院墙上挂着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我眼睛近视,度数还挺高,平时戴着眼镜也看不太清,最初以为是风吹上去的一个深色塑料袋。睁大眼睛,定睛一看,那可不就是一个小南瓜吗?

又过了一段时间,远远地看到橙子树的右上角挂着一个皮球般大小的南瓜。邻居郭大娘推着助步车出来散步时,问我,那颗橙子树上结的是南瓜吧?是呀,我回道。南瓜和橙子个头差不多,让人傻傻分不清呢。不久,橙子树上的左上角也挂了一个南瓜。右上角的南瓜藤或许在树枝上缠得不够牢,加上南瓜越长越大,越来越沉,慢慢地开始下垂了。但左上角的南瓜却如姜子牙,稳坐钓鱼台。

一天晚上,风急雨紧。第二天清晨,出门一看,树上右边挂着的南瓜离地面仅一米多高了。唉,这南瓜,在树上荡了一晚秋千哩,有朝一日肯定会摔下来,掉在地上的,我对刚好在外面的邻居艳说。可以将它弄下来嘛,她答道。打开院门,艳和我进去,将长长的南瓜藤从树上轻轻地拽了下来,把南瓜安放在橙子树右边已砍断一截树枝的树杈上。

偶然进去芝家院子里,却发现那个原先放在树杈上的南瓜已经长大,不知何时卡在树杈中间,它正陷入绝境之中。不得了呀,我发出了一阵惊呼。艳闻声而来,看看了情况,叮嘱我,我来掰开这树枝,你把南瓜托出来。无奈的是,树枝韧性十足,艳铆足了劲往外拉,天气太热,两人弄得大汗淋漓,它却巍然不动,这次解救行动只好作罢。

此后,我常常想到,正在生长的南瓜被树枝挤压时的疼痛,它的绝望和苦楚。趁着爱人有空,又开始了第二次解救行动。找来一把重重的砍柴刀,爱人抡起砍刀,对着那截已砍断的树枝“咣当咣当”地砍了起来。试图将那截树枝从底部砍断,但树枝上只留下几道深浅不一的刀痕,我不由地发出了阵阵叹息声。或许南瓜知道我们的解救行动,又或许树枝被我们的坚持而感动,在又一阵砍刀声中南瓜竟然瞬间自行脱落,爱人将它摆放在院墙上。

国庆节,芝回家了。我将今年南瓜喜获丰收的好消息与她分享,瞧:院墙上摆着3个,树上挂着1个,院墙边吊着2个,院墙根的地里还卧着1个,这颗根部有箩绳粗的南瓜藤上大大小小结了7个南瓜。又叮嘱她这次回去的时候,一定要带上几个家乡自产的南瓜,院墙边上那个最大也是结得最早的;还有那个依旧悬挂在树枝上,因向阳已经微黄的那个,应该都可以摘了。

霜降前,将院墙根剩下的3个南瓜相继摘了。爱人用锄头将南瓜苗挖了,连根拔起,将散落四处的南瓜藤一一收好,当收水渠旁的藤蔓时,只听见“扑通”一声,我以为是院墙上的砖头掉了。爱人喊我,去里面把南瓜捡起来。还有南瓜呀?我进院子一看,可不是吗,果真有一个不知潜伏在何处的南瓜落坠在地。仔细一看,上面裂有一道小缝,还好这瓜命大,只是摔成了脑震荡,并没有稀巴烂。

桂花树下东边角上的南瓜结了3个,这3个南瓜是与之前掏籽的南瓜种一样的葫芦形,也一样的甜;西边角上的南瓜不向阳,只开过几朵花,一个南瓜也没结。奇怪的是,院墙根的南瓜结了8个,结出的南瓜却是扁平状的圆南瓜,更粉更甜。我想,这如同母生下的子女,有高有矮,有胖有瘦,形态不同。但爱人却说,可能因为邻居家也种了南瓜,通过蜜蜂授粉,产生了变异。

令人费解的是,种在艾叶地旁边、光照充足的南瓜,竟然也只开花不结瓜。后来有位老师告诉我,那是因为艾叶气味特殊,蚊虫不近,南瓜无法授粉。这才解了我心中的谜团。

脚板薯

脚板薯是去年秋天从菜市场买来的,买多了,余下一个,太小,炒不了一盘,就一直搁在餐厅门边的袋子里。时间放久了,脚板薯起了皱,我舍不得扔了,本着节约的原则,准备种到地里。

儿时,见过家里种脚板薯,记忆中好像可以将脚板薯切成若干块。脚板薯喜荫,外公常常将它种在生产队用来堆放牛粪的场地边,一块属于我家的三角形地里。这块地另外两边,一边是别人家的二层砖瓦楼房,一边是一堵有两人高的土岸,上面还种了颗梨树。而今种脚板薯的人早已离我远去,那块地也因为父母前些年回乡翻盖新房,换给了亲戚做了间杂屋。偶尔回去一趟,常常浮想起当年的情形。

下种前,特意请教过一位有农事经验的大姐,她告诉我,脚板薯可以切成块做种,不过,种的时候,要将完好的一面朝上,而将有切口的几面摆放在土壤下面,这样才会发芽。清明时节,我将脚板薯切成四块,每隔一定的距离,埋入靠近院墙根的地里,但十天半个月过去它一直毫无动静,只能凭借当初种下时的记忆找到它大致位置,以免在这块地里补种豆角时伤到它。春天遭遇倒春寒,初次种下的豆角几乎没有生。

约月余,才发现了种脚板薯的地方陆续地冒出来若干根紫红色的嫩芽,我到现在也没弄明白它这么长时间才发芽的原因。而且它不像其他的菜,一钻出土来就是细小的一片片叶子,脚板薯发出的芽有菱无叶,有点像麻花似的,但下粗上细。我发现的时候已经有七八寸长了。小时候,家里也经常种脚板薯,可能是种的地方太偏僻,我从来没见到过它发芽时的模样。过了一段时间,脚板薯才开始长出一片片尖状桃形绿叶,然后与种在一起的南瓜、豆角、扁豆藤在木桩上缠绕着,抢占属于自己的位置。

脚板薯藤并没有像左边的南瓜藤一样沿着西边的院墙一路向前,而是像右边的南瓜藤一样,从院墙爬到了院子里橙子树耷落下来的树枝上,散得满树都是,而且越爬越高,最后也南瓜藤一样差不多到了三层楼高的树冠上。当长长的南瓜藤被我们从树上拽了下来后,脚板薯藤这才稍稍松了口气,在这场场地争夺赛中,因人为因素,它终于完胜。

小时候,看过外公种脚板薯,在其根部埋上一堆高高的牛粪。挖脚板薯时,提起来是一串串似脚板一样紫褐色的薯块。我在给其他的疏菜施肥时,在脚板薯根下挖个小坑,埋过两次复合肥。大概在夏未,我和爱人将菜地的杂草清理了一遍,在烈日下暴晒后,烧成了草木灰,将草木灰全部堆在了4株脚板薯根部。我心里想,肥料足足的,根部堆得高高的,今年的脚板薯肯定会大丰收吧。

记得有一年,一位同事的父亲在乡下种了脚板薯,喜获丰收,想卖给我们单位食堂。这是纯天然绿色食品,当然要。没想到,他竟然用车拉来满满的三四大筐。之后食堂每隔一段时间就吃上一顿肉质紫红,细腻滑爽,富含粘液质的味美脚板薯。

秋天原本是收获的季节,却发现高悬在橙子树上的脚板薯藤还在绽放出新叶,叶子不是绿色的,而是紫红色的,就像刚冒出嫩芽时的颜色,脚板薯难道成了精?过了一段日子,我才意识到,情况不妙。依稀记起以前母亲说过,脚板薯也与洋薯苗一样要掐掉顶部的一些芽,不让它的苗长得太高,地下的薯块才会长得大大的。看样子,今年的希望要落空了。

那日,爱人清理旁边的南瓜藤时,顺便将脚板薯藤一起清理干净。最后,将4株脚板薯挖了出来,正如我所料,虽说没有空兜,但最大的只有之前下的脚板薯种这么大,最小的不过鸭蛋大,这是我为自己农事经验不足买了一次单。而且每个脚板薯都不是光滑的,上面布满了细细的根须,这是我以前从没有见过的脚板薯样子。可以想见,为了满足藤蔓不断向上生长营养供给的需要,地下的脚板薯每个细胞都是在竭尽全力。

我用一把小剪子将脚板薯上的根须一一剪断,放进塑料篮里提回家。爱人陆续炒了两盘,余下4个鸭蛋似的脚板薯,我放进了楼梯间的贮藏室预备明年作种用。

红薯

多年前,回娘家时父母亲给我一袋红薯,快到春天时还没吃完,我顺手将其扔进了地里,不久后,它竟然发了芽,长出了红薯藤。秋天时,邻居刘大爷挖自家红薯,见我家的这几根红薯藤长势不错,顺便也帮我把红薯挖了。下班回家,看到家大门口放着3只2斤多的红薯时,不由得让我惊喜万分,真是3只超大的“红薯王”!

去年,红薯先是菜市场买了几斤,后来又是从娘家带来了一些,陆续地或蒸或煮着吃了,还剩下几个。春天,放在袋子里的1个红薯发出一根细细的嫩芽,后来又有2个红薯相继也发了芽。我将这3个红薯陆续种在芝家院墙根的地里。某日,和一位有农事经验的大姐聊天,她告诉我,她打了一垄土的红薯种。我说,我也打了3只红薯种。她笑着说,这么几个,那你就是小儿科。足够了,我只准备种几行。小时候,看我母亲剪红薯秧,剪完一茬,施点肥,接着又会长一茬。

谷雨后,3只红薯种均已发出密密匝匝的红薯秧,我学着母亲的样子,当它们长到七八寸长时,趁着雨天,用小剪子一根一根地剪了下来,分两次在靠艾叶地两边的两垄土上各种上了一行。栽种时,每隔五六寸宽,放上一根红薯秧,然后将其底部用泥土覆盖上。由于菜地有限,我打算让红薯苗和南瓜苗一起爬到艾叶地上。后来红薯秧接连长了好几茬,我又剪了一些下来,陆续种在了枇杷树下那块种了秋葵和桂花树下那垄豆子地的边上,之前在这里我还种了南瓜,我准备让红薯苗和南瓜苗一起在树下的空地上爬。

红薯秧成活了,我在每株红薯苗底下放上一把复合肥,然后用锄头将土壅得高高的,便于地底下红薯的生长。枇杷和桂花树的那两行红薯,施肥后长势良好,不知怎么被邻居家的鸡发现了,公鸡母鸡阉鸡成群结队而来,叶子全部被啄掉。之后每每长出一丁点新叶子来,鸡又来光顾一番,红薯没有叶子无法进行光合作用,红薯藤一直保持着初始状态,只有七八寸长。

艾叶地边的红薯叶很茂盛,没有受到外部的干扰,它和旁边的南瓜、豆子享受着阳光雨露,一起静静地生长。夏天过后,红薯藤长得很长很长。霜降前,红薯到了收获的季节,爱人清理菜园杂草时,顺便将红薯藤全部割来一起晒干,然后烧成了草木灰,堆在了辣椒地里,让它回归大自然。

霜降后的一天早上,爱人和我一起去莲江湿地公园散步,他提前回家,说是要趁下雨前将红薯挖了。我回家时,艾叶地旁边的两行红薯已经全部挖完了,大大小小的红薯撒了一地,我用铁皮桶装了两桶运回了家。枇杷和桂花树下的那两行红薯比艾叶地旁边的两行红薯长了2倍有余,但受伤的红薯苗只顾疗伤,如何有心情结红薯呢?

记得女儿上小学那会,每天需要接送。有一次,急急忙忙赶时间送小孩去上学,那天风较大,外面的门没有把手,受阻力后关不拢,我只得用右手使劲地拉,结果不小心无名指被门和门框狠狠地夹了一下。十指连心呀,痛得我右手直发抖,眼泪都流了出来。手指开始红肿,继而青紫,很长一段时间,那根手指不能触碰,我无法敲键盘,影响工作;无法做家务,又影响生活。

人这样,植物也是如此。爱人胡乱地刨了几下,大多是些红薯根,仅有的几个小小的红薯,一个巴掌抓了回来。

芋头

我家种芋头有些年头了,开始几年收成还不错,但去年就不行了,我在想,或许芋头每年都是种在后院院墙排水沟这个老地方,可能它也喜新厌旧。

今年春天的时候,家里还剩下若干个大的如板栗,小的如蚕豆般大小的芋头,以及几个如鸡蛋般大小的芋娘。某日,我将放置芋头的地方清理了一番,没有合适的地,我还是准备去老地方种。爱人看我去种芋,笑话我,这样的种有什么用?浪费精力。管它有没有用,试试看嘛,我回道。芋娘是去年的种,不知隔年的种是否有用,因此,我将芋头和芋娘间隔着种。余下几个便种在家门口桂花树下。初夏时节,所有的芋苗都绽出叶子。虽说种子优选更好,这说明小小的芋头和芋娘都可作来年的种子。

我还在想,芋头去年收成不好的原因。辣椒和茄子这些比较金贵的疏菜,我都要定时去施肥。连南瓜、红薯,这种比较贱生贱长的杂粮,我也曾施过肥。唯有芋头,一直以来,只在其根部堆积过一些淤泥或可以沤肥的疏菜叶子和瓜皮,从来没有动过要去施肥的念头。

今年,我也准备给它施上一次肥试试。挑上一个晴好的日子,我用小锄头挨个地在芋头根部挖上一个小坑,然后抓上一小把复合肥埋进去。然后又将春天收集起来的,邻居家橙子树枝伸到我家院内,掉落在水泥地上的花瓣和落叶,堆积在院墙一角沤的有机肥,分别堆在了每个芋头的根部,坐等其长大。

在洗衣方式多样化的今天,我还是喜欢传统的手洗衣服,除了厚重冬衣和被套。夏天的清晨,在通往后院的那间屋子里,拎个小板凳坐下来,一边搓衣服,一边透过后门那扇老式方格防盗纱窗门,看着施过肥的芋苗,一根根浅绿色的芋杆挺立着,撑起一把把翠绿色的小伞,一天一个样地长大。特别是雨后新晴,苍萃欲滴的芋苗好似一排站在T台的佳丽,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微风吹过,翩翩起舞,成了后院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家门口桂花树下的芋苗也长起来了,不多,四五株,齐膝高。而后院的呢,都齐腰高了。它和对面桂花树下的红薯一样,时不时地受到邻居家鸡的侵犯,或许是鸡更喜食红薯叶,芋苗才在困境中得以长成。但弱小的芋苗与旁边菜园子里比人高的玉米苗形成强烈的对比反差,风景独特,令人留连忘返。

后院和家门口的桂花树下都是比较荫凉之地,相对来说,后院面积不大,加上紧邻着邻居的一栋五层楼房,阳光相对更少些,芋苗茂盛多了。白露之后,后院的芋苗只有部分叶子耷头耷脑,而桂花树下的芋苗已经干枯了,最后芋杆也皱了,不久便折了,只露出根部。

寒露前,爱人问,芋头是不是可以挖了?我回道,后院的好像还没到时候。又过一段时间,爱人终于忍不住,将桂花树下的芋头挖了,连芋娘在一起大概有两斤的样子,分两餐炒了。过了两周,爱人迫不及待地出去挖后院的芋头,正在屋里做家务的我隔墙喊话,今年有没有芋头啊?有,很多。我打开后门一看,大大小小的芋头晒满了后院的水泥地。我捡拾着,装了3大搪瓷面盆回家。俗话说得好:“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施了肥的芋头就是不一样。

冬至快到了,莲江湿地公园大多数树木都落叶了,连杂草都衰败了,但我看到月亮湾码头附近的小沆洼旁,可能是土壤较湿润,还有一丛丛生机勃勃的野生芋苗。奇怪的是,此处的芋杆是深紫色,与家种的芋苗颜色不一样。好奇的我跟爱人说,哪天我要带把小锄头过来挖挖,看看底下有没有长芋头。爱人笑了,有的话,早就被人挖走了,还会留到现在。我想想也是。

玉米

去年,艳在家门口的空地上,首次种上了玉米。她将玉米撒在一垄垄地里,种成了三两片。我听说后,也买了点种,为了节省土地,将其撒在每垄地里的边边上,种成了一两行。艳种的玉米苗长得很高,结出的玉米又长又大,而且个个饱满。我种的玉米苗矮小,结出的玉米又短又小。艳后来告诉我说,她种的玉米施过两次肥。我的只施过一次肥,而且东一株西一株的种得零乱,授粉不太好,结出的玉米粒这里缺一块那里缺一块,犹如一个瘌痢头,摘了几次玉米,就遭到爱人的几次讥讽和嘲笑。

有了去年种玉米的经验,今年开春的时候,我买来一些玉米种,准备在菜园子里种上两垄地,说是两垄地,每垄地长不过一米多,只能种四行两列,加起来不过八株罢了。

清明前,艳就下了种,我怕遇上“倒春寒”一直拖到清明后。细细的黄绿色玉米叶子长出来了,当它的叶子长到五六片时,我拿着小锄头,在它的根部不远处,挖了一小坑,埋了点复合肥下去。一周后,玉米苗越长越高,而且叶子的颜色更加地深,如绸缎似的碧绿。当玉米叶子的颜色变淡了再去施一次肥,这是艳去年告诉我的小诀窍。后来,我按照艳的方法又追加了一次肥。一直到大暑前后,我将成熟的玉米陆续地掰下来,每天早上煮上几个当早餐吃。这次种的玉米不错,虽说个头不似市场上买来的那么大,但个个都很饱满。

大暑时节,玉米全部采摘完了,爱人将地里的玉米杆挖出来,将土松了。冬种太早了,空出来的地浪费了多可惜。记得,去年秋天我去湖上乡樊家村采访时,看到军属胡望龙家的菜园里正在开花结果的玉米棒,我推测玉米可能也跟花生一样可以种上两季。路过种子店,我进去向老板打听此事。他告诉我,当然可以种秋玉米,但由于下半年雨水普遍较少,收成没有上半年那么好,一般人很少种。我随即在手机上查看了天气预报,说是立秋这天有雨,而且之后接下来的十来天都是显示下雨。俗话说得好,立秋雨,一秋雨。我心中窃喜,看样子,今年秋天,雨水充沛,可以尝试种点秋玉米。

立秋前,天气还是异常炎热。一天中午,我将玉米种放在碗里预先泡发了半日。傍晚,爱人看我拎了把锄头走出家门,便问,又去干什么。种玉米呀,我应了句。太阳那么大,吃饱了没事干。我心里乐了,他并不知道我查看了天气预报呢。种完秋玉米的几天后,雨水如期来临,地里的疏菜都喝足了水,我仿佛看到玉米粒积蓄了巨大的能量,开足马力正在地底下膨胀发芽。或许是秋天温度比春天高,又或许是下种前我将玉米种泡发的缘故,秋玉米比春玉米发芽时间早了很多,大约一周后,玉米发出了几片嫩绿的叶子。

正好,我有事去一个老同事家,看到她家门口种的玉米苗长得绿油油的,已经齐膝高了。我乐了,又找到了一个种秋玉米的同行。我告诉她,我家也种了,不过刚刚长出来。

一阵秋雨过后,我家的玉米苗越窜越高。谁料,此后,本地出现严重干旱,每日气温37摄氏度以上,且连续一个多月滴雨未下。最初每隔一天,我就会去浇一次水。有一天傍晚,我发现玉米叶子卷了起来,以为起了虫子。后来我发现清晨的玉米叶子是舒展的,只是到了傍晚才出现这种情况,我估计玉米苗经不起炙热阳光的烤晒,这是春玉米过酷夏的时候都未经历过的,我顿时明白,人们常说的“农民靠天吃饭”的道理。

玉米苗才长到齐人高,比春玉米足足矮了一个头,就开始抽穗了,穗花被晒得散发出一阵阵浓郁的香味,这也是春玉米没有的现象。关键时刻,我加大了灌溉力度,每天早晚浇水。人热得喘不过气,地干得如沙漠般,浇水灌溉也只是土地的表层渗入了一些水而已,况且与自然雨水也有明显不同,解决不了干旱这个根本性问题。爱人取笑我,这样种玉米成本太高,水费都找补不回来。

寒露前,玉米开始结果了,苗不高,结的玉米自然也小。春玉米须变成褐色时,一般就是成熟了。但秋玉米有点不同,有次我去掰玉米时,剥开其中一个玉米,发现里面一排排的玉米粒好似小孩子刚刚长出的小乳牙,这下可把我吓蒙了,好像犯了罪,扼杀了一个正在成长的生命。同时,心痛得要命,手里如握着一个烫手的山芋,为化解自身的愧疚感,随即把它掩埋到地里,让它化作淤泥再肥地。原来,秋玉米比春玉米成熟要稍晚些,得等到玉米须变成深褐色时才完全成熟。

秋天,我不仅收获了玉米,还在楼梯间贮藏室里存放了南瓜,还有红薯、芋头和脚板薯等杂粮。但爱人对不谙农事的我,在天命之年后喜欢种地之事持反对态度。他认为,整地、播种或栽种、施肥、浇水、除草、收获各环节,人工投入太大,付出与所得不成正比。

如果从物质层面来讲,爱人说的没错,那些收成确实值不了几个钱。但从精神层面来说,则完全不同,土地可以接纳万物,汗水和脚印嵌进泥土,忧愁和烦恼也渗入地里。每天看到自己种下的农作物在悄然成长,心中总是充满了喜悦和希望。

如果条件允许,去种地吧,土地最宜养育勤劳、厚道、朴实的人,它让任何劳动者的希望都不落空。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