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景录的头像

张景录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07/23
分享

樗树开花

樗树开花的季节,兰芝操起了那架老得掉牙的纺车,在院子的中央开始了“嘤嘤嗡嗡”的纺线线。于是,一首五音不全的童谣,在静谧的巷道里像春风拂过池塘里的涟漪,一层层地荡漾开来:

“棉线线,银线线,兰芝娘娘纺线线。樗树底下纺车摆,织布纺线赚钱钱。”

邻舍孩子的稚嫩童音,像银铃碰银玲似的钻入兰芝的外耳道,直冲她的耳鼓。这时的兰芝兴奋地挥舞着两只细长的胳膊,上下飞舞。右手潇洒自如地摇着纺轮。虚乎乎的棉花捻子像硕大的春蚕捏在了兰芝左手的拇指与食指之间,像蚕儿吐丝般地抽出了细匀的白线线。旋转的锭子,好听的纺车声,从锭子与穗线之间产生了柔和的震动,形成了一曲妙不可言的和弦音符,在樗树的花枝翠叶间上下跳跃。

兰芝的这辆纺车在卫家可算有了年头。道光五年置办,纺车的中轴已经把支架纺轮两端的轴孔磨损成铜钱大的方孔。摇把内的铁圈也磨损得锃光发亮。

当兰芝接过卫家纺车的那会儿,正赶上婆母柳花拳打脚踢般地威逼着她缠足。

兰芝生就一双大脚丫,待婆母成就她一双牛角形的小脚时,那个泪蛋蛋呀足足滴流了几十个夜晚。

就在兰芝裹足的第二个月,脚掌开始溃烂。她解开裹脚布,血肉模糊的脚板不时招来几只苍蝇飞鸣,婆母柳花以为不祥之兆,狠心地把兰芝的小趾骨推入到脚掌心,然后勒紧缠带。五根脚趾骨关节突地脱臼变形。兰芝那个钻心般的疼,狼嚎般的叫,真让人撕心裂肺。

隔壁的落榜秀才听到兰芝的吱嚎,便吟出一首打油诗:

髫年纺棉花,豆蔻上机架。

强忍裹足疼,嗡嗡纺棉花。

村里人常夸:兰芝的纺线声动听。正如她那个死鬼说的:“纺织声声细,催眠到五更。”

死鬼是那个让兰芝一辈子牵着、盼着,念着的男人。也不知是恩爱,还是憎恨,反正晋南的女人称自个男人为死鬼。那个死鬼男人的影子在兰芝的心目中是永远定格在樗树开花的夜晚。串串黄灿灿,长扁形的樗树花散发着阵阵幽香,沁入到兰芝的肺腑。二更时分,兰芝的棉油灯刚熄灭,死鬼男人的酣声此起彼伏。三更时辰,酣梦中的兰芝似乎听到刺耳而细小的吱呀声,不知是老鼠在磨牙、打哨,还是稍门的木栓抽动。困意未消的兰芝恍惚间又进入到睡梦中。待东方露出鱼肚白,兰芝上茅房送尿盆的那会儿才发现稍门是虚掩的,兰芝明白到:那个死鬼男人重蹈复辙地又一次失踪了。

这个被兰芝唤作死鬼男人的叫卫五魁,是卫家第二代败家子。咸丰年间,卫家的“典当商行”做到了韩城、渭南两地。光绪二十一年,降生了抽大烟的首个败家子五魁他爹会元。卫老爷子本想让其读书明理,科考会元,不料场场落第。灰心丧气的会元在西京城染上了抽大烟、赌博的恶习。短短两年功夫抽掉了韩城、渭南的“典当商行”,输掉了村里的两座豪宅。最终回归到发迹前自家的老屋居住。这时的卫老爷子仰天长叹:“富不过三代,报不过三辈。卫家好端端的光景,不到三十年竟倒塌个一空!”

一如丧家之犬的会元,到了30岁,才娶到小他13岁的寒门女子柳花。瘦骨嶙峋的会元在大烟笼罩的洞房花烛之夜,玩命地抽着大烟,未及鸳鸯戏水,先赴阴曹地府。于是,隔壁的落榜秀才写了首挽诗:

画龙画虎难成斑,洞房花夜泪涟涟。

贺客方去吊客至,大烟吸髓命归天。

新婚丧夫,独守空门的柳花,在众人的唾沫星子中落了个克夫不贤的名声。卫老爷子再也不忍心看到柳花扁髻上扎着的那根戴孝的白头索:“趁早把头上那根白头索抽掉!”

“会元的孝期还未完满。”

“戴孝,能给卫家带个后?”

柳花不语,暗暗啜泣。

也就从那刻起,柳花在那头油黑发亮的少妇扁髻上换了根鲜艳的红头索。这好看的脸蛋,窈窕的身板让卫老爷子眼前一亮。卫老爷子的那颗心猿难禁,义马难收的强烈欲望催促着他抹下了那张道貌岸然的老脸皮。在一个风雨飘摇的夜晚,闯进了柳花的西房。

“花,我思来想去,咱卫家不能没个香火。这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爹,我坐堂招夫。”

“你是外姓人,再招个非亲非故的男人,那叫啥传后?”

“爹,咱单门独户的,没有可招赘的卫家子嗣呀?”

“这娃,有公爹我嘛,这血缘关系不就一脉相承了。”

柳花羞愧难当:“这成了那档子事,让巷里人知道了唾沫星子还不把人淹死了!”

“古来官宦人家就有:‘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咱一介平民怕啥哩,更何况这事,只有你知我知……”

卫老爷子移动步履,柳花后缩莲步,她心惊气喘:“爹,不能呀……我还是个女子身。”

卫老爷子喘着粗气,左胳膊搂住柳花的细蜂腰,右手扇灭了油灯……

次年春上,柳花产一男婴。村人说:“会元一炮打响,两腿一蹬,留了个卫家根苗。”还有人推测:“这是败家子会元托生的小崽子。”

不管咋说,卫老爷子把读书求功名的大业又一次寄托在没有辈分的新生儿身上。满月刚过,起名五魁,字春闱。

五魁自小聪明,但不好学。到了十岁,长相跟卫老爷子道是一个模子里脱出来的,尤其是那凸凸眼、蛤蟆嘴。遗憾的是没有承袭卫老爷子一丁点基因。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卫老爷子早就看透了五魁不是那块成才的料。

五魁七岁上学堂,九岁识字不挨挨。新学期的课本《国语》没几天便撕成两半。卫老爷子绞尽脑计把薄木片做成书样,将课本内容誊写上去,可没几天字迹让五魁用水冲了个模糊。

五魁逃学成性,这天卫老爷子刚与柳花温存完,五魁便急匆匆地闯了进来高喊:“肚子疼?”

卫老爷子恼羞成怒:“肚子疼,还能疯跑?”

五魁吐着舌头,伴了个鬼脸不言语了。

卫老爷子斥道:“我考考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五魁:“茶壶、夜壶,满不在乎。”

卫老爷子窝住一肚子火:“人之初,性本善。”

五魁接下:“师娘下了个双黄蛋。”话音未落,卫老爷子猛抽五魁一个耳光。

五魁呜呜地:“学堂娃子教我的。”

卫老爷子哭丧着脸:“家门不幸啊!这是遭的哪门子孽?”他思忖着:难道是家里的风水出了问题?这得凑空请个风水先生看看。

凑巧,第二天上午,卫老爷子在巷头的老井台上挑水。一个打着“堪舆风水”幌子的风水先生带着五岁的小女孩向他讨水。

卫老爷子喜出望外,这个风水先生不请自到。但他马上故作镇静,在木桶里舀了半葫芦瓢水,顺手在一旁的麦草堆里抓了点碎麦糠撒到瓢里:“慢慢喝,天热口渴,大口喝水容易冲坏肠胃。”

那个风水先生领略着卫老爷子的一番好意,吹着瓢里的麦糠,慢悠悠地喝着。他察觉到这位慈眉善目的乡党颇有几分斯文。便自言道:鄙人本姓范,家住在陕南。自幼通风水,能解家中难。只因闹饥馑,留落在晋南。唉,慌乱世道,普度众生。今有膝下孙女,皆因她父母丧命。今来贵地,勘察阴阳风水,为民逢凶化吉,为君遇难成祥。

两人三言两语,便搭成有缘之人。饮水之恩,范先生当以堪舆报之。面黄肌瘦的小孙女早就饿得嗷嗷哭叫。待柳花递了块窝窝头,女孩止住嚎哭。

范先生看了看狼吞虎咽的小孙女,心存一丝感念。他精神振作地把卫家的宅院上上下下看了个通遍,手中的罗盘下了几次定位。然后,伸了伸发酸的腰,开始发话了:“乡党,这算卦不留情,留情不算卦。是说真话,还是……?”

卫老爷子迫不及待:“实话实说!”

“贵府后人不接力呀。”范先生唯唯诺诺。

“始末原由?”

“庭院中央的这棵樗树。”

卫老爷子不解:“樗树能有多大的晦气?”

范先生引经据典:“樗树亦名臭椿,花为雌雄异株。这种树木虽是你们晋南一带很好的庭荫树,但与桐树木茬别无二致,其木质差矣,难成器具。庄子的《逍遥游》云:“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途,匠者不顾。”

卫老爷子颇懂古文,幡然彻悟:范先生言外之意是说那个不成器的败家子。他有气无力地说:“光绪十五年,正值鄙人高堂父母八十大寿,县太爷赠匾题额:“椿荣萱茂”。就是那年,我在庭院正中错把樗树当香椿树给栽下了。”

范先生:“你看,这棵樗树正对北房堂屋,相冲着哩。”

卫老爷子急切地:“先生能否安置?”

恰在这时,活蹦乱跳的五魁下学回来。范先生眼前一亮,于是,便故弄玄虚:“该发生的事已经发生了。樗树已没有多大的忌讳,任着它长吧。眼下唯一的办法是:只有鄙人膝下的小孙女可与你家小孙婚配成双,阴阳调和。这样才能重振家业,遇难成祥呀。再者,应在院子的西南角栽一株桃树,桃者,逃也。可逃灾避难也。”

卫老爷子颦着眉头,略一思索:“如果这样,先按童养媳供养。”

范先生那张蜡黄的丝瓜脸顿时有了笑意:“这叫:秦晋之好,天圆地合。”

时日,晌午已过。卫老爷子为范先生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饥肠辘辘的范先生美美地咥了起来。一顿暴饮暴食范先生感到胃胀腹疼。傍晚,黑白无常便打发范先生匆匆上路,命赴黄泉。小孙女在痛哭声中送走了亲人。从此,落脚卫家,取名:兰芝。

童养媳的生活就像在火鏊上蹦跳。在兰芝的记忆里,忧愁的眼泪就像南坡下流不尽的汾河水和剪不断的蚕蛹丝。只有那“嘤嘤嗡嗡”的纺线声抚慰着她那颗烦恼的心稍有消停。

那年,兰芝长到十六岁,如出水芙蓉。邻俚的婶子们一再夸耀:兰芝人长得俊,女工、针织也出类拔萃。纺线、打线、浆染、沌线、落线、经线、刷线、作综、闯杼、掏综、吊机、栓布、织布、了机等大小不同的纺织工序全不在话下。敹衣、绣花,裁缝、绱鞋就更甭提了。不知什么时候,五魁与兰芝厮赶在一起有说有笑。卫老爷子看见十分恼怒:“没出息的货,看你们成天嘻嘻哈哈的成何体统!”柳花也冲着童养媳兰芝训斥:“不嫌羞的张口货,还不赶快洗行李!”俩人顿时讨了个没趣,扫兴离开。

卫老爷子突然意识到:“女大不中留,男儿更钟情。”的古训。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准备中秋节过后,给他这个不成器的现世宝完婚。不曾料想五魁在端午节这天把这锅子熟饭给做成了。

五魁趁卫老爷子和柳花逛庙会的空当儿,把兰芝给办了。庙会回来,柳花发现被单上那貌似梅花状的血迹,就知道不好了。担惊害怕的兰芝做梦也没想到这一劫难竟这样轻而易举地躲过了。

半月没过,卫老爷子总算把这个盼了十几年的婚事办了。完婚后的五魁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改游手好闲的恶习。这些时日,他把家里成匹的土棉布匹用小毛驴驮到县城里的“恒盛布行”去批发。卫老爷子一时脸上也有了容颜,但还是放心不下,时时警告五魁:“别把这些布匹打了水漂。好好守住这个家业!”

“我不是卖布的张连,输不了这个家业。”

然而,好景不长。次年清明过后,五魁去县城“恒盛布行”批发土布后就再也没有着家。卫老爷子曾到县城打探五魁的行踪。“恒盛布行”的老板说,从去年开始,五魁与城里一个从太原回来的留洋学生接触甚密。前一阵子,五魁跟着那个洋学生在太原、阳泉和咱县城来回折腾,说是跑生意,其实呀还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这兵荒马乱的也不知五魁是死是活。更让卫老爷子痛心疾首的是有人传言:五魁把卖布赚来的本钱都投入到一个叫什么“革命党”的活动经费。最后让西滩里的土匪绑票了,连个尸骨都喂了鱼鳖。

卫老爷子也预感到大事不好。夜间他梦见疾风暴雨、墙倒厦塌。五魁的尸首,用一页苇席卷着,被一辆无人吆驾的破马车拉了回来。卫老爷子在痛哭失声中惊醒。他起身,借着偏西的月光,在西厢房的墙壁上写下了“解梦术语”:夜梦不祥,写在西墙。太阳一照,化为吉祥。

“解梦术语”也没能化解卫老爷子的恶梦。他意识到:这是乱伦的恶果,是报应呀!郁闷重重的卫老爷子一再扪心自问。他无颜活在这个世上。几天后,他趁着鸱鸮声声的霜晨月光,拿了根牛皮合成的绳子,在那棵歪脖子的桃树上自行了断。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不到月中光景,柳花也疯癫了,成天四处狂奔。不知什么时候,她跑到村后的老鹰嘴掉崖身亡。

就在卫家二老相继去世的第二年夏季,五魁趁着朦胧的月光神秘地出现在卫家院里。哭哭啼啼的兰芝只是埋怨、数说。五魁只是一个劲地说:这几年在外做生意烂爆了。连同前两年批发布匹的本钱也亏空了。”

兰芝不信死鬼那一套。只是说,回来好好过光景比啥都强。”

早饭后,五魁从祖坟地祭奠完二老回来后,就一头钻进门楼东边的柴房里修补墙根。兰芝做午饭去柴房抱柴火的那会,五魁刚裹泥完墙角最后一抹泥,他笑吟吟地说:“墙角边老鼠打了个洞,我给修补了一下。”兰芝感到稀罕:这日头从西边出来了。自她进了卫家的门可从没见过她男人今个笑得这么和蔼可亲,也没有见过这般勤快。今后跟着他呀,受不了累。

然而,就在第二天夜里五魁走了。

过了端午,有人传言:五魁走了北山“大佛寺”当了和尚。兰芝靠着一双小脚,翻越百余里山路到北山“大佛寺”打探消息。然而,并无此人。

在兰芝的苦思期盼中,樗树上的谷谷鸟叫了。还是兰芝当童养媳时的那样动听,那时的卫老爷子一听到谷谷鸟的叫声,就扯着公鸡嗓叫开了:“麦子熟了,连个谷谷鸟都在催农忙哩,你们听;

布谷、布谷,麦熟,麦黄,

布谷、布谷,秀女下床………”

其实,那是谷谷鸟叫的谐音。卫老爷子的弦外之音是调教兰芝这个张口吃饭的童养媳趁早准备下地收割麦子。卫老爷子的这番话,让兰芝记了好些年。也只有在这样的季节,兰芝最窝火的是自家这四亩三分地。

据老人言传:“官凭印,虎凭山,婆娘凭的是男子汉。”五魁的走失,是死是活,无从知晓。兰芝凭着一双牛角形的小脚出工收工,担水劈柴。织布纺线,忙里忙外。春种秋收的季节,她要雇用村里的汉子帮忙。这少不了与那些不安分的汉子磕磕碰碰。有时,他们在兰芝家吃饭的空当,借机挑逗。不是唱《寡妇十八摸》,就是抬脚动手不稳重。兰芝对付这些汉子,往往是叫上邻居家的嫂子闲谝。不安分的汉子也就落了个尴尬无趣的地步。

眼下,兰芝家的麦子黄了好多天,前几年那几个帮工的二杆子货闻不到一丁点兰芝的腥味,就自然不来了。自古道:无故献殷勤,非奸即盗。像她这样的女人,要想自个庄稼不费吹灰之力,颗粒归仓,除非要献出自个的清净身子,这事兰芝做不出。卫老爷子常说:“好马不配二鞍,烈女不嫁二男。”麦收事小,失贞事大。她虽然恨透了失踪的男人,但心里总有一股暖流在温暖着他那颗冰冷的心。她力求把这股暖流化作一种至高无上的贞操与坚守。

蚕老一时,麦熟一晌。这节令不饶人啊。眼看着兰芝家的麦子被酷热的东南风和毒日头吹烤得干枯了。眼前的农事让兰芝的老毛病又犯了,胃火往往会表现在她的内嘴唇和舌尖上。白色的溃疡斑点钻心入骨般地疼。叫她寝食难眠。恰在这时,村里来了个英俊魁梧的北山麦客。兰芝顾忌不了村里的流言蜚语,急急忙忙搞定价格,三顿管饭,夜宿村外土地庙。那北山麦客干活麻利,四天收割,三天安种完毕。

兰芝好菜好饭犒劳北山麦客。雪白的面条下卧着两颗荷包蛋。这种“荷包鸡蛋面”是晋南人招待尚未过门的女婿吃的见面饭。北山麦客喜得合不拢嘴。三碗鸡蛋面匆匆下肚,待他们饭后结账凑在一起时,一股浓烈的女人味直冲北山麦客的嗅感系统,刺激着北山麦客体内的荷尔蒙分泌异常旺盛。

这时的北山麦客不由自主地察看了兰芝那张泛着桃花晕,确不失少妇的俊俏脸颊。他后悔这几日只顾做弄庄稼,没能正眼眊过这个守着活寡的女人。幸喜得今天摊上了上门女婿的这种特殊面食。这个女人用这样的饭菜款待他是不是另有别意。于是,一种情欲难禁的冲动驱使他在接工钱的瞬间顺势抱住了兰芝。兰芝瘦小的身躯顿时融入到北山麦客宽厚的散发着男人气息的怀里。北山麦客嗅到了兰芝从浓发间到肌体内所散发的女人体香。

这种体香与他那个带着一丝膻气的黄脸老婆的体味无以伦比。他在兰芝的乌发间、脸颊上、脖颈处埋头狂吻。他那双强有力的臂膀把兰芝的身子牢牢钳住,兰芝两脚离地,心跳加速。在慌乱中兰芝也嗅到了一股浓烈的,说不上来的一种男人混合体味。这是北山麦客的青春活力在迸发。混合的体味,与她那个男人的体味特异。当年,那个死鬼男人的体味丝豪没有激起她的那个欲望。可眼前的这个男人让她浑身酥软,她无力去反抗这个让她欲罢不能的陌生男人。任凭眼前的这个男人四处摆布。此时,兰芝心旌激荡,这是她一生中从未有过的满足、温存和享受。

北山麦客气喘吁吁:“这几天的工钱我不要了,我就爱见你!”北山麦客一双粗大的手伸向兰芝的小蛮腰。兰芝浑身软踏踏地,任其摆弄。北山麦客像抓小鸡似的将兰芝抱到炕沿,宽厚的嘴巴触碰到兰芝嘴唇的溃疡处。突然,兰芝感到一阵揪心般的疼痛。她清醒了,不能这样,会遭报应的!她扭了扭瘦小的身躯,没有挣脱北山麦客力大无穷的臂膀。于是,便柔情般地哄道:“看把你急的,先让你妹子洗洗身子。”

北山麦客扔不肯放开,兰芝的尊严受到羞辱:“你这二杆子货,快放开。不然,我喊人了!”

北山麦客气咻咻地:“快点!”

兰芝起身,理了理凌乱的头发,三步并做五步出了稍门。

北山麦客见状,拿钱走人。

那年秋收,兰芝将祖上留下的四亩三分地租种给别人。

接下来的日子,兰芝一门心思地纺线织布。她望眼欲穿,苦苦期望。漫长的岁月如飘忽不定的灯火,只有“嘤嘤嗡嗡”的纺线声来打发她的内心惆怅。然而,五魁的踪影如大海捞针,杳无音信。

很快,有关五魁的死活消息,在东堡村传开了。散布这一消息的是前不久从省城回来的“俘虏兵”刘癞子。他说,解放太原的那阵子,他成了解放军的俘虏,在二营盘他与五魁在横穿马路时擦肩而过,那时的五魁穿着解放军制服,挎着驳壳枪,骑着高头大马,两眼目视前方。看样子还是解放军行伍里有头衔的人物。当时的五魁在众多的俘虏兵里并没有看到邻村的刘癞子。

兰芝得到消息,像急疯了似的,说要去太原找寻。隔壁的落榜秀才劝说:“现在兵荒马乱的,等太平盛世了,五魁他就自然回来了。”

在今后的岁月里,兰芝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和大跃进运动。在鼓足干劲、开展农业大生产的运动中。心情愉悦的兰芝很快投入到村里开展的“纺线线,促生产” 运动中。忙里忙外的兰芝也一时忘却了那个死鬼男人。

月上树梢头,人约纺线中。大队成立了“纺线夜市生产竞赛联户组”。大槐树下的兰芝纺线组最为热闹。中巷、磨坊巷、沙门道的奶奶、娘娘、婶婶还有那七大姑,八大姨的婆娘们围坐在老槐树的四周,开始了“嘤嘤嗡嗡”的纺线线。那阵势,那场面不亚于“延安大生产运动”中的纺线场面。

“白线线,银线线,村里妇女纺线线。槐树底下纺车摆,纺线织布搞生产。”这首稍有改动的童谣在兰芝的巷道里传开了。

月光像一把银梭在老槐树的枝桠缝隙间来回穿梭,与辆辆纺车抽出的棉线交相辉映。女人们拉着家长理短,重复地做着摇车,抽线,上线、下线等反复无常的动作。潇洒自如地把线圈绕在锭子上,那棉线穗子一层一层地膨胀,直到大得像成熟的玉米棒子,这才从锭子上取下。她们像从玉米地摘下丰硕的果实,这心里呀喜滋滋的。

大槐树下的“纺线夜市”持续了五个年头。接着老槐树下成了召开群众大会的主战场。但死鬼男人的影子却像幽灵般地纠缠着兰芝。

兰芝也曾想去省城寻找那死鬼男人的下落。可是,省城千里迢迢,对于五岁落脚卫家,大字不识一箩筐的小脚女人,哪能找到。

说话到了年底,隔壁的落榜秀才孙子王辰从省城参加完三线建设回来后,到兰芝家查访卫五魁的生年日月。王辰说,他在省城“烈士陵园”施工期间,在众多的烈士墓碑中,发现一块墓碑与五魁叔的籍贯、生年日月相一致,但所镌刻的烈士名字是卫武坤,而不是卫五魁。”

兰芝听了如五雷轰顶,她想到那个“俘虏兵”说的话是真的。也许,五魁在解放太原之后的一次战役中阵亡了。”

王辰安慰兰芝:“婶子,或许是刻碑的师傅把籍贯、生年日月给刻错了。”

“不可能,哪能把村子、生年日月和卫姓刻错的?这名字与你叔的名字五魁是谐音。”

“婶子,我在回家前已经与当地的民政部门联系。他们说,尽快与卫武坤同志生前所在的部队联系。之后还要到烈士的家乡去调查落实。”

又是一个樗树开花的季节。

村支书带着两个身着中山装的干部模样的人来到兰芝家。村支书介绍道:“婶子,这两位领导有一事需要调查。你老好好配合一下。”兰芝突然想到王辰年前的话,也许是搞调查的人来了。

一位操着太原口音的高个子干部上前搭话:“你男人叫什么?”

兰芝:“五魁,五魁首的五魁。”

其中一位同志迅速记下,问道:“姓什么?”

兰芝:“姓卫。”

两人交头接耳:“名字对不上号。”

“再问问。”

“你家男人还有其他名字么?”

“没有。”

“你家男人是那年参加八路军的?”

兰芝摇摇头:“他是民国十六年五月初一的后半夜离家出走的。”说罢低头啜泣。

高个子干部默默点头:“原来是这样。”

另一个干部将记录在案的稿纸递给兰芝:“婶子把名签上。”

“啥叫签名?”兰芝不解。

村支书:“写上你的名。”

“我不识字文。”

村支书:“我写在下面,你照猫画虎。”

两干部交替眼色双方笑了:“可以。”

兰芝有生以来,第一次颤巍巍地握着钢笔,照着支书写的字样,蚯蚓弯曲般地写下:范兰芝三个字。

“婶子,有印章吗?”高个子干部问。

“没有。”

村支书“那就按个手印把。”

高个子干部略加思索:“那只好这样吧!”

兰芝在那张签有自己名字的《卫武坤革命烈士家属调查表》上狠狠地按了个食指簸箕纹。

高个子干部转身对村支书说:“你再想想,村里还有没有在1938年参加八路军的。”

村支书皱着川字形的眉头说:“那年,有参加西滩土匪的李家三个兄弟。后来被镇压了。至于其他行伍出身的,再也想不到了。”

“那就这样吧。”

调查没有取得实效。道是兰芝的心比以前舒展了许多。这起码证实那个死鬼男人没有死,他还活着。

几年后,兰芝成了村里享受“五保户”的孤寡老人。

五月的阳日透过老樗树上的叶片缝隙,影影绰绰地洒在兰芝的那张饱经风霜、布满几多忧愁、几多悲伤、几多期盼的老泪纵横的脸上。兰芝年复一年地纺线线,从捻子中抽着永远也抽不完的情丝。这时,隔壁邻居家的录音机又开始播放兰芝听了多少遍的蒲剧折子戏《送女》:

初一盼来初二盼,初三初四心不安。

初五初六独思念,初七初八不见还。

如泣如诉的唱腔使兰芝忍不住伤心的眼泪。她停止了纺线,撕心裂肺地听了下去:

直盼得腊尽除夕到夜半,鸡叫一声又一年。

紫燕归来百花绽,还不见余郎转回还。

兰芝再也忍不住了,她嚎啕大哭,一个劲地哭喊着死鬼男人的名字……

年年月月、正月十五。兰芝就像《送女》中的主人公周兰英那样:盼夫想夫夫难见,仰首常问南飞雁。盼罢腊尽盼月终,月圆月缺一场空。多少年,兰芝在那辆“嘤嘤嗡嗡”的纺车声中反复哼唱着《送女》周兰英的那两句唱词:那一日,桃花红春风送暖,为观景你来到我家的花园。

兰芝品味着这两句唱词的含义,她似乎寻味到一种妙龄少女情窦初开的喜悦。

春分季节,卫家庭院里的桃花开了。朵朵粉红的花瓣偶尔与兰芝那年方二八的脸庞相映着。不经意间,五魁发现眼前的兰芝不再是八九岁的黄毛丫头,而是油光可鉴的麻花单辫辫和白里透红的瓜子脸蛋蛋。那搭配美观的丹凤眼、柳叶眉、蒜头鼻其实就是一个活脱脱的仙女下凡。五魁看呆了,他信口吟出了唐代崔护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那个桃花盛开的季节,是兰子与五魁在当年庭院的桃花树下所产生的男女之间心灵碰撞的一丁点爱的火花。也是五魁对兰芝的情感世界所留下的短暂而美好的瞬间。她将这种短暂瞬间的爱将带到另一个世界。

在兰芝日日夜夜的盼夫中,庭院里的那棵老樗树一如既往地年年开花、年年沧桑。就像兰芝的苍老身躯蜷缩在老屋里的那盘土炕上一样。然而,兰芝的那颗永不泯灭的盼夫、望夫之心,在一个严寒的冬夜彻底破灭了。

月落乌啼,奈河桥畔。兰芝与那个死鬼男人见面了。

村人说,兰芝老人殁时八十有九,属村里的高寿老人。

然而,人去屋空。那棵粗壮的老樗树年年岁岁,永无休止地划着卫家的世事年轮。卫家的那座老屋就像沧桑的老者在诉说着卫家一百四十年间的风雨沧桑。只有卫家东边的柴房,在一场连绵的秋雨中轰然倒塌。

雨过天晴,村民在清理坍塌的柴房废墟时,在墙的缝隙里意外地发现一个雕有精美花纹的契约盒。匆忙中,人们打开契约盒,剥开一层层带有油纸的包裹,惊奇地发现一份:1925年成立中共地下县委时的《党员登记表》。在表格的第五行赫然写着:卫武坤,男,(原名:卫五魁)西庄人。192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系地下党组织秘密联络员。”

人们一时无语……

一阵秋风吹过,卫家庭院里的老樗树抖了抖枝叶繁茂的苍老身躯。

樗树开花的季节,兰芝操起了那架老得掉牙的纺车,在院子的中央开始了“嘤嘤嗡嗡”的纺线线。于是,一首五音不全的童谣,在静谧的巷道里像春风拂过池塘里的涟漪,一层层地荡漾开来:

“棉线线,银线线,兰芝娘娘纺线线。樗树底下纺车摆,织布纺线赚钱钱。”

邻舍孩子的稚嫩童音,像银铃碰银玲似的钻入兰芝的外耳道,直冲她的耳鼓。这时的兰芝兴奋地挥舞着两只细长的胳膊,上下飞舞。右手潇洒自如地摇着纺轮。虚乎乎的棉花捻子像硕大的春蚕捏在了兰芝左手的拇指与食指之间,像蚕儿吐丝般地抽出了细匀的白线线。旋转的锭子,好听的纺车声,从锭子与穗线之间产生了柔和的震动,形成了一曲妙不可言的和弦音符,在樗树的花枝翠叶间上下跳跃。

兰芝的这辆纺车在卫家可算有了年头。道光五年置办,纺车的中轴已经把支架纺轮两端的轴孔磨损成铜钱大的方孔。摇把内的铁圈也磨损得锃光发亮。

当兰芝接过卫家纺车的那会儿,正赶上婆母柳花拳打脚踢般地威逼着她缠足。

兰芝生就一双大脚丫,待婆母成就她一双牛角形的小脚时,那个泪蛋蛋呀足足滴流了几十个夜晚。

就在兰芝裹足的第二个月,脚掌开始溃烂。她解开裹脚布,血肉模糊的脚板不时招来几只苍蝇飞鸣,婆母柳花以为不祥之兆,狠心地把兰芝的小趾骨推入到脚掌心,然后勒紧缠带。五根脚趾骨关节突地脱臼变形。兰芝那个钻心般的疼,狼嚎般的叫,真让人撕心裂肺。

隔壁的落榜秀才听到兰芝的吱嚎,便吟出一首打油诗:

髫年纺棉花,豆蔻上机架。

强忍裹足疼,嗡嗡纺棉花。

村里人常夸:兰芝的纺线声动听。正如她那个死鬼说的:“纺织声声细,催眠到五更。”

死鬼是那个让兰芝一辈子牵着、盼着,念着的男人。也不知是恩爱,还是憎恨,反正晋南的女人称自个男人为死鬼。那个死鬼男人的影子在兰芝的心目中是永远定格在樗树开花的夜晚。串串黄灿灿,长扁形的樗树花散发着阵阵幽香,沁入到兰芝的肺腑。二更时分,兰芝的棉油灯刚熄灭,死鬼男人的酣声此起彼伏。三更时辰,酣梦中的兰芝似乎听到刺耳而细小的吱呀声,不知是老鼠在磨牙、打哨,还是稍门的木栓抽动。困意未消的兰芝恍惚间又进入到睡梦中。待东方露出鱼肚白,兰芝上茅房送尿盆的那会儿才发现稍门是虚掩的,兰芝明白到:那个死鬼男人重蹈复辙地又一次失踪了。

这个被兰芝唤作死鬼男人的叫卫五魁,是卫家第二代败家子。咸丰年间,卫家的“典当商行”做到了韩城、渭南两地。光绪二十一年,降生了抽大烟的首个败家子五魁他爹会元。卫老爷子本想让其读书明理,科考会元,不料场场落第。灰心丧气的会元在西京城染上了抽大烟、赌博的恶习。短短两年功夫抽掉了韩城、渭南的“典当商行”,输掉了村里的两座豪宅。最终回归到发迹前自家的老屋居住。这时的卫老爷子仰天长叹:“富不过三代,报不过三辈。卫家好端端的光景,不到三十年竟倒塌个一空!”

一如丧家之犬的会元,到了30岁,才娶到小他13岁的寒门女子柳花。瘦骨嶙峋的会元在大烟笼罩的洞房花烛之夜,玩命地抽着大烟,未及鸳鸯戏水,先赴阴曹地府。于是,隔壁的落榜秀才写了首挽诗:

画龙画虎难成斑,洞房花夜泪涟涟。

贺客方去吊客至,大烟吸髓命归天。

新婚丧夫,独守空门的柳花,在众人的唾沫星子中落了个克夫不贤的名声。卫老爷子再也不忍心看到柳花扁髻上扎着的那根戴孝的白头索:“趁早把头上那根白头索抽掉!”

“会元的孝期还未完满。”

“戴孝,能给卫家带个后?”

柳花不语,暗暗啜泣。

也就从那刻起,柳花在那头油黑发亮的少妇扁髻上换了根鲜艳的红头索。这好看的脸蛋,窈窕的身板让卫老爷子眼前一亮。卫老爷子的那颗心猿难禁,义马难收的强烈欲望催促着他抹下了那张道貌岸然的老脸皮。在一个风雨飘摇的夜晚,闯进了柳花的西房。

“花,我思来想去,咱卫家不能没个香火。这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爹,我坐堂招夫。”

“你是外姓人,再招个非亲非故的男人,那叫啥传后?”

“爹,咱单门独户的,没有可招赘的卫家子嗣呀?”

“这娃,有公爹我嘛,这血缘关系不就一脉相承了。”

柳花羞愧难当:“这成了那档子事,让巷里人知道了唾沫星子还不把人淹死了!”

“古来官宦人家就有:‘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咱一介平民怕啥哩,更何况这事,只有你知我知……”

卫老爷子移动步履,柳花后缩莲步,她心惊气喘:“爹,不能呀……我还是个女子身。”

卫老爷子喘着粗气,左胳膊搂住柳花的细蜂腰,右手扇灭了油灯……

次年春上,柳花产一男婴。村人说:“会元一炮打响,两腿一蹬,留了个卫家根苗。”还有人推测:“这是败家子会元托生的小崽子。”

不管咋说,卫老爷子把读书求功名的大业又一次寄托在没有辈分的新生儿身上。满月刚过,起名五魁,字春闱。

五魁自小聪明,但不好学。到了十岁,长相跟卫老爷子道是一个模子里脱出来的,尤其是那凸凸眼、蛤蟆嘴。遗憾的是没有承袭卫老爷子一丁点基因。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卫老爷子早就看透了五魁不是那块成才的料。

五魁七岁上学堂,九岁识字不挨挨。新学期的课本《国语》没几天便撕成两半。卫老爷子绞尽脑计把薄木片做成书样,将课本内容誊写上去,可没几天字迹让五魁用水冲了个模糊。

五魁逃学成性,这天卫老爷子刚与柳花温存完,五魁便急匆匆地闯了进来高喊:“肚子疼?”

卫老爷子恼羞成怒:“肚子疼,还能疯跑?”

五魁吐着舌头,伴了个鬼脸不言语了。

卫老爷子斥道:“我考考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五魁:“茶壶、夜壶,满不在乎。”

卫老爷子窝住一肚子火:“人之初,性本善。”

五魁接下:“师娘下了个双黄蛋。”话音未落,卫老爷子猛抽五魁一个耳光。

五魁呜呜地:“学堂娃子教我的。”

卫老爷子哭丧着脸:“家门不幸啊!这是遭的哪门子孽?”他思忖着:难道是家里的风水出了问题?这得凑空请个风水先生看看。

凑巧,第二天上午,卫老爷子在巷头的老井台上挑水。一个打着“堪舆风水”幌子的风水先生带着五岁的小女孩向他讨水。

卫老爷子喜出望外,这个风水先生不请自到。但他马上故作镇静,在木桶里舀了半葫芦瓢水,顺手在一旁的麦草堆里抓了点碎麦糠撒到瓢里:“慢慢喝,天热口渴,大口喝水容易冲坏肠胃。”

那个风水先生领略着卫老爷子的一番好意,吹着瓢里的麦糠,慢悠悠地喝着。他察觉到这位慈眉善目的乡党颇有几分斯文。便自言道:鄙人本姓范,家住在陕南。自幼通风水,能解家中难。只因闹饥馑,留落在晋南。唉,慌乱世道,普度众生。今有膝下孙女,皆因她父母丧命。今来贵地,勘察阴阳风水,为民逢凶化吉,为君遇难成祥。

两人三言两语,便搭成有缘之人。饮水之恩,范先生当以堪舆报之。面黄肌瘦的小孙女早就饿得嗷嗷哭叫。待柳花递了块窝窝头,女孩止住嚎哭。

范先生看了看狼吞虎咽的小孙女,心存一丝感念。他精神振作地把卫家的宅院上上下下看了个通遍,手中的罗盘下了几次定位。然后,伸了伸发酸的腰,开始发话了:“乡党,这算卦不留情,留情不算卦。是说真话,还是……?”

卫老爷子迫不及待:“实话实说!”

“贵府后人不接力呀。”范先生唯唯诺诺。

“始末原由?”

“庭院中央的这棵樗树。”

卫老爷子不解:“樗树能有多大的晦气?”

范先生引经据典:“樗树亦名臭椿,花为雌雄异株。这种树木虽是你们晋南一带很好的庭荫树,但与桐树木茬别无二致,其木质差矣,难成器具。庄子的《逍遥游》云:“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途,匠者不顾。”

卫老爷子颇懂古文,幡然彻悟:范先生言外之意是说那个不成器的败家子。他有气无力地说:“光绪十五年,正值鄙人高堂父母八十大寿,县太爷赠匾题额:“椿荣萱茂”。就是那年,我在庭院正中错把樗树当香椿树给栽下了。”

范先生:“你看,这棵樗树正对北房堂屋,相冲着哩。”

卫老爷子急切地:“先生能否安置?”

恰在这时,活蹦乱跳的五魁下学回来。范先生眼前一亮,于是,便故弄玄虚:“该发生的事已经发生了。樗树已没有多大的忌讳,任着它长吧。眼下唯一的办法是:只有鄙人膝下的小孙女可与你家小孙婚配成双,阴阳调和。这样才能重振家业,遇难成祥呀。再者,应在院子的西南角栽一株桃树,桃者,逃也。可逃灾避难也。”

卫老爷子颦着眉头,略一思索:“如果这样,先按童养媳供养。”

范先生那张蜡黄的丝瓜脸顿时有了笑意:“这叫:秦晋之好,天圆地合。”

时日,晌午已过。卫老爷子为范先生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饥肠辘辘的范先生美美地咥了起来。一顿暴饮暴食范先生感到胃胀腹疼。傍晚,黑白无常便打发范先生匆匆上路,命赴黄泉。小孙女在痛哭声中送走了亲人。从此,落脚卫家,取名:兰芝。

童养媳的生活就像在火鏊上蹦跳。在兰芝的记忆里,忧愁的眼泪就像南坡下流不尽的汾河水和剪不断的蚕蛹丝。只有那“嘤嘤嗡嗡”的纺线声抚慰着她那颗烦恼的心稍有消停。

那年,兰芝长到十六岁,如出水芙蓉。邻俚的婶子们一再夸耀:兰芝人长得俊,女工、针织也出类拔萃。纺线、打线、浆染、沌线、落线、经线、刷线、作综、闯杼、掏综、吊机、栓布、织布、了机等大小不同的纺织工序全不在话下。敹衣、绣花,裁缝、绱鞋就更甭提了。不知什么时候,五魁与兰芝厮赶在一起有说有笑。卫老爷子看见十分恼怒:“没出息的货,看你们成天嘻嘻哈哈的成何体统!”柳花也冲着童养媳兰芝训斥:“不嫌羞的张口货,还不赶快洗行李!”俩人顿时讨了个没趣,扫兴离开。

卫老爷子突然意识到:“女大不中留,男儿更钟情。”的古训。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准备中秋节过后,给他这个不成器的现世宝完婚。不曾料想五魁在端午节这天把这锅子熟饭给做成了。

五魁趁卫老爷子和柳花逛庙会的空当儿,把兰芝给办了。庙会回来,柳花发现被单上那貌似梅花状的血迹,就知道不好了。担惊害怕的兰芝做梦也没想到这一劫难竟这样轻而易举地躲过了。

半月没过,卫老爷子总算把这个盼了十几年的婚事办了。完婚后的五魁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改游手好闲的恶习。这些时日,他把家里成匹的土棉布匹用小毛驴驮到县城里的“恒盛布行”去批发。卫老爷子一时脸上也有了容颜,但还是放心不下,时时警告五魁:“别把这些布匹打了水漂。好好守住这个家业!”

“我不是卖布的张连,输不了这个家业。”

然而,好景不长。次年清明过后,五魁去县城“恒盛布行”批发土布后就再也没有着家。卫老爷子曾到县城打探五魁的行踪。“恒盛布行”的老板说,从去年开始,五魁与城里一个从太原回来的留洋学生接触甚密。前一阵子,五魁跟着那个洋学生在太原、阳泉和咱县城来回折腾,说是跑生意,其实呀还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这兵荒马乱的也不知五魁是死是活。更让卫老爷子痛心疾首的是有人传言:五魁把卖布赚来的本钱都投入到一个叫什么“革命党”的活动经费。最后让西滩里的土匪绑票了,连个尸骨都喂了鱼鳖。

卫老爷子也预感到大事不好。夜间他梦见疾风暴雨、墙倒厦塌。五魁的尸首,用一页苇席卷着,被一辆无人吆驾的破马车拉了回来。卫老爷子在痛哭失声中惊醒。他起身,借着偏西的月光,在西厢房的墙壁上写下了“解梦术语”:夜梦不祥,写在西墙。太阳一照,化为吉祥。

“解梦术语”也没能化解卫老爷子的恶梦。他意识到:这是乱伦的恶果,是报应呀!郁闷重重的卫老爷子一再扪心自问。他无颜活在这个世上。几天后,他趁着鸱鸮声声的霜晨月光,拿了根牛皮合成的绳子,在那棵歪脖子的桃树上自行了断。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不到月中光景,柳花也疯癫了,成天四处狂奔。不知什么时候,她跑到村后的老鹰嘴掉崖身亡。

就在卫家二老相继去世的第二年夏季,五魁趁着朦胧的月光神秘地出现在卫家院里。哭哭啼啼的兰芝只是埋怨、数说。五魁只是一个劲地说:这几年在外做生意烂爆了。连同前两年批发布匹的本钱也亏空了。”

兰芝不信死鬼那一套。只是说,回来好好过光景比啥都强。”

早饭后,五魁从祖坟地祭奠完二老回来后,就一头钻进门楼东边的柴房里修补墙根。兰芝做午饭去柴房抱柴火的那会,五魁刚裹泥完墙角最后一抹泥,他笑吟吟地说:“墙角边老鼠打了个洞,我给修补了一下。”兰芝感到稀罕:这日头从西边出来了。自她进了卫家的门可从没见过她男人今个笑得这么和蔼可亲,也没有见过这般勤快。今后跟着他呀,受不了累。

然而,就在第二天夜里五魁走了。

过了端午,有人传言:五魁走了北山“大佛寺”当了和尚。兰芝靠着一双小脚,翻越百余里山路到北山“大佛寺”打探消息。然而,并无此人。

在兰芝的苦思期盼中,樗树上的谷谷鸟叫了。还是兰芝当童养媳时的那样动听,那时的卫老爷子一听到谷谷鸟的叫声,就扯着公鸡嗓叫开了:“麦子熟了,连个谷谷鸟都在催农忙哩,你们听;

布谷、布谷,麦熟,麦黄,

布谷、布谷,秀女下床………”

其实,那是谷谷鸟叫的谐音。卫老爷子的弦外之音是调教兰芝这个张口吃饭的童养媳趁早准备下地收割麦子。卫老爷子的这番话,让兰芝记了好些年。也只有在这样的季节,兰芝最窝火的是自家这四亩三分地。

据老人言传:“官凭印,虎凭山,婆娘凭的是男子汉。”五魁的走失,是死是活,无从知晓。兰芝凭着一双牛角形的小脚出工收工,担水劈柴。织布纺线,忙里忙外。春种秋收的季节,她要雇用村里的汉子帮忙。这少不了与那些不安分的汉子磕磕碰碰。有时,他们在兰芝家吃饭的空当,借机挑逗。不是唱《寡妇十八摸》,就是抬脚动手不稳重。兰芝对付这些汉子,往往是叫上邻居家的嫂子闲谝。不安分的汉子也就落了个尴尬无趣的地步。

眼下,兰芝家的麦子黄了好多天,前几年那几个帮工的二杆子货闻不到一丁点兰芝的腥味,就自然不来了。自古道:无故献殷勤,非奸即盗。像她这样的女人,要想自个庄稼不费吹灰之力,颗粒归仓,除非要献出自个的清净身子,这事兰芝做不出。卫老爷子常说:“好马不配二鞍,烈女不嫁二男。”麦收事小,失贞事大。她虽然恨透了失踪的男人,但心里总有一股暖流在温暖着他那颗冰冷的心。她力求把这股暖流化作一种至高无上的贞操与坚守。

蚕老一时,麦熟一晌。这节令不饶人啊。眼看着兰芝家的麦子被酷热的东南风和毒日头吹烤得干枯了。眼前的农事让兰芝的老毛病又犯了,胃火往往会表现在她的内嘴唇和舌尖上。白色的溃疡斑点钻心入骨般地疼。叫她寝食难眠。恰在这时,村里来了个英俊魁梧的北山麦客。兰芝顾忌不了村里的流言蜚语,急急忙忙搞定价格,三顿管饭,夜宿村外土地庙。那北山麦客干活麻利,四天收割,三天安种完毕。

兰芝好菜好饭犒劳北山麦客。雪白的面条下卧着两颗荷包蛋。这种“荷包鸡蛋面”是晋南人招待尚未过门的女婿吃的见面饭。北山麦客喜得合不拢嘴。三碗鸡蛋面匆匆下肚,待他们饭后结账凑在一起时,一股浓烈的女人味直冲北山麦客的嗅感系统,刺激着北山麦客体内的荷尔蒙分泌异常旺盛。

这时的北山麦客不由自主地察看了兰芝那张泛着桃花晕,确不失少妇的俊俏脸颊。他后悔这几日只顾做弄庄稼,没能正眼眊过这个守着活寡的女人。幸喜得今天摊上了上门女婿的这种特殊面食。这个女人用这样的饭菜款待他是不是另有别意。于是,一种情欲难禁的冲动驱使他在接工钱的瞬间顺势抱住了兰芝。兰芝瘦小的身躯顿时融入到北山麦客宽厚的散发着男人气息的怀里。北山麦客嗅到了兰芝从浓发间到肌体内所散发的女人体香。

这种体香与他那个带着一丝膻气的黄脸老婆的体味无以伦比。他在兰芝的乌发间、脸颊上、脖颈处埋头狂吻。他那双强有力的臂膀把兰芝的身子牢牢钳住,兰芝两脚离地,心跳加速。在慌乱中兰芝也嗅到了一股浓烈的,说不上来的一种男人混合体味。这是北山麦客的青春活力在迸发。混合的体味,与她那个男人的体味特异。当年,那个死鬼男人的体味丝豪没有激起她的那个欲望。可眼前的这个男人让她浑身酥软,她无力去反抗这个让她欲罢不能的陌生男人。任凭眼前的这个男人四处摆布。此时,兰芝心旌激荡,这是她一生中从未有过的满足、温存和享受。

北山麦客气喘吁吁:“这几天的工钱我不要了,我就爱见你!”北山麦客一双粗大的手伸向兰芝的小蛮腰。兰芝浑身软踏踏地,任其摆弄。北山麦客像抓小鸡似的将兰芝抱到炕沿,宽厚的嘴巴触碰到兰芝嘴唇的溃疡处。突然,兰芝感到一阵揪心般的疼痛。她清醒了,不能这样,会遭报应的!她扭了扭瘦小的身躯,没有挣脱北山麦客力大无穷的臂膀。于是,便柔情般地哄道:“看把你急的,先让你妹子洗洗身子。”

北山麦客扔不肯放开,兰芝的尊严受到羞辱:“你这二杆子货,快放开。不然,我喊人了!”

北山麦客气咻咻地:“快点!”

兰芝起身,理了理凌乱的头发,三步并做五步出了稍门。

北山麦客见状,拿钱走人。

那年秋收,兰芝将祖上留下的四亩三分地租种给别人。

接下来的日子,兰芝一门心思地纺线织布。她望眼欲穿,苦苦期望。漫长的岁月如飘忽不定的灯火,只有“嘤嘤嗡嗡”的纺线声来打发她的内心惆怅。然而,五魁的踪影如大海捞针,杳无音信。

很快,有关五魁的死活消息,在东堡村传开了。散布这一消息的是前不久从省城回来的“俘虏兵”刘癞子。他说,解放太原的那阵子,他成了解放军的俘虏,在二营盘他与五魁在横穿马路时擦肩而过,那时的五魁穿着解放军制服,挎着驳壳枪,骑着高头大马,两眼目视前方。看样子还是解放军行伍里有头衔的人物。当时的五魁在众多的俘虏兵里并没有看到邻村的刘癞子。

兰芝得到消息,像急疯了似的,说要去太原找寻。隔壁的落榜秀才劝说:“现在兵荒马乱的,等太平盛世了,五魁他就自然回来了。”

在今后的岁月里,兰芝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和大跃进运动。在鼓足干劲、开展农业大生产的运动中。心情愉悦的兰芝很快投入到村里开展的“纺线线,促生产” 运动中。忙里忙外的兰芝也一时忘却了那个死鬼男人。

月上树梢头,人约纺线中。大队成立了“纺线夜市生产竞赛联户组”。大槐树下的兰芝纺线组最为热闹。中巷、磨坊巷、沙门道的奶奶、娘娘、婶婶还有那七大姑,八大姨的婆娘们围坐在老槐树的四周,开始了“嘤嘤嗡嗡”的纺线线。那阵势,那场面不亚于“延安大生产运动”中的纺线场面。

“白线线,银线线,村里妇女纺线线。槐树底下纺车摆,纺线织布搞生产。”这首稍有改动的童谣在兰芝的巷道里传开了。

月光像一把银梭在老槐树的枝桠缝隙间来回穿梭,与辆辆纺车抽出的棉线交相辉映。女人们拉着家长理短,重复地做着摇车,抽线,上线、下线等反复无常的动作。潇洒自如地把线圈绕在锭子上,那棉线穗子一层一层地膨胀,直到大得像成熟的玉米棒子,这才从锭子上取下。她们像从玉米地摘下丰硕的果实,这心里呀喜滋滋的。

大槐树下的“纺线夜市”持续了五个年头。接着老槐树下成了召开群众大会的主战场。但死鬼男人的影子却像幽灵般地纠缠着兰芝。

兰芝也曾想去省城寻找那死鬼男人的下落。可是,省城千里迢迢,对于五岁落脚卫家,大字不识一箩筐的小脚女人,哪能找到。

说话到了年底,隔壁的落榜秀才孙子王辰从省城参加完三线建设回来后,到兰芝家查访卫五魁的生年日月。王辰说,他在省城“烈士陵园”施工期间,在众多的烈士墓碑中,发现一块墓碑与五魁叔的籍贯、生年日月相一致,但所镌刻的烈士名字是卫武坤,而不是卫五魁。”

兰芝听了如五雷轰顶,她想到那个“俘虏兵”说的话是真的。也许,五魁在解放太原之后的一次战役中阵亡了。”

王辰安慰兰芝:“婶子,或许是刻碑的师傅把籍贯、生年日月给刻错了。”

“不可能,哪能把村子、生年日月和卫姓刻错的?这名字与你叔的名字五魁是谐音。”

“婶子,我在回家前已经与当地的民政部门联系。他们说,尽快与卫武坤同志生前所在的部队联系。之后还要到烈士的家乡去调查落实。”

又是一个樗树开花的季节。

村支书带着两个身着中山装的干部模样的人来到兰芝家。村支书介绍道:“婶子,这两位领导有一事需要调查。你老好好配合一下。”兰芝突然想到王辰年前的话,也许是搞调查的人来了。

一位操着太原口音的高个子干部上前搭话:“你男人叫什么?”

兰芝:“五魁,五魁首的五魁。”

其中一位同志迅速记下,问道:“姓什么?”

兰芝:“姓卫。”

两人交头接耳:“名字对不上号。”

“再问问。”

“你家男人还有其他名字么?”

“没有。”

“你家男人是那年参加八路军的?”

兰芝摇摇头:“他是民国十六年五月初一的后半夜离家出走的。”说罢低头啜泣。

高个子干部默默点头:“原来是这样。”

另一个干部将记录在案的稿纸递给兰芝:“婶子把名签上。”

“啥叫签名?”兰芝不解。

村支书:“写上你的名。”

“我不识字文。”

村支书:“我写在下面,你照猫画虎。”

两干部交替眼色双方笑了:“可以。”

兰芝有生以来,第一次颤巍巍地握着钢笔,照着支书写的字样,蚯蚓弯曲般地写下:范兰芝三个字。

“婶子,有印章吗?”高个子干部问。

“没有。”

村支书“那就按个手印把。”

高个子干部略加思索:“那只好这样吧!”

兰芝在那张签有自己名字的《卫武坤革命烈士家属调查表》上狠狠地按了个食指簸箕纹。

高个子干部转身对村支书说:“你再想想,村里还有没有在1938年参加八路军的。”

村支书皱着川字形的眉头说:“那年,有参加西滩土匪的李家三个兄弟。后来被镇压了。至于其他行伍出身的,再也想不到了。”

“那就这样吧。”

调查没有取得实效。道是兰芝的心比以前舒展了许多。这起码证实那个死鬼男人没有死,他还活着。

几年后,兰芝成了村里享受“五保户”的孤寡老人。

五月的阳日透过老樗树上的叶片缝隙,影影绰绰地洒在兰芝的那张饱经风霜、布满几多忧愁、几多悲伤、几多期盼的老泪纵横的脸上。兰芝年复一年地纺线线,从捻子中抽着永远也抽不完的情丝。这时,隔壁邻居家的录音机又开始播放兰芝听了多少遍的蒲剧折子戏《送女》:

初一盼来初二盼,初三初四心不安。

初五初六独思念,初七初八不见还。

如泣如诉的唱腔使兰芝忍不住伤心的眼泪。她停止了纺线,撕心裂肺地听了下去:

直盼得腊尽除夕到夜半,鸡叫一声又一年。

紫燕归来百花绽,还不见余郎转回还。

兰芝再也忍不住了,她嚎啕大哭,一个劲地哭喊着死鬼男人的名字……

年年月月、正月十五。兰芝就像《送女》中的主人公周兰英那样:盼夫想夫夫难见,仰首常问南飞雁。盼罢腊尽盼月终,月圆月缺一场空。多少年,兰芝在那辆“嘤嘤嗡嗡”的纺车声中反复哼唱着《送女》周兰英的那两句唱词:那一日,桃花红春风送暖,为观景你来到我家的花园。

兰芝品味着这两句唱词的含义,她似乎寻味到一种妙龄少女情窦初开的喜悦。

春分季节,卫家庭院里的桃花开了。朵朵粉红的花瓣偶尔与兰芝那年方二八的脸庞相映着。不经意间,五魁发现眼前的兰芝不再是八九岁的黄毛丫头,而是油光可鉴的麻花单辫辫和白里透红的瓜子脸蛋蛋。那搭配美观的丹凤眼、柳叶眉、蒜头鼻其实就是一个活脱脱的仙女下凡。五魁看呆了,他信口吟出了唐代崔护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那个桃花盛开的季节,是兰子与五魁在当年庭院的桃花树下所产生的男女之间心灵碰撞的一丁点爱的火花。也是五魁对兰芝的情感世界所留下的短暂而美好的瞬间。她将这种短暂瞬间的爱将带到另一个世界。

在兰芝日日夜夜的盼夫中,庭院里的那棵老樗树一如既往地年年开花、年年沧桑。就像兰芝的苍老身躯蜷缩在老屋里的那盘土炕上一样。然而,兰芝的那颗永不泯灭的盼夫、望夫之心,在一个严寒的冬夜彻底破灭了。

月落乌啼,奈河桥畔。兰芝与那个死鬼男人见面了。

村人说,兰芝老人殁时八十有九,属村里的高寿老人。

然而,人去屋空。那棵粗壮的老樗树年年岁岁,永无休止地划着卫家的世事年轮。卫家的那座老屋就像沧桑的老者在诉说着卫家一百四十年间的风雨沧桑。只有卫家东边的柴房,在一场连绵的秋雨中轰然倒塌。

雨过天晴,村民在清理坍塌的柴房废墟时,在墙的缝隙里意外地发现一个雕有精美花纹的契约盒。匆忙中,人们打开契约盒,剥开一层层带有油纸的包裹,惊奇地发现一份:1925年成立中共地下县委时的《党员登记表》。在表格的第五行赫然写着:卫武坤,男,(原名:卫五魁)西庄人。192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系地下党组织秘密联络员。”

人们一时无语……

一阵秋风吹过,卫家庭院里的老樗树抖了抖枝叶繁茂的苍老而年轻身躯。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