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佳羽的头像

张佳羽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鲁迅文学院学员

随笔杂谈
202204/23
分享

诗意潺荡心前面,叹息挂在书背后

前些天看了一首小诗,是费尔南多的《春天来了,月亮高悬于天际》,诗中一句“我想起了你,我的内心完整无缺”,令我大为感叹,好美啊!作者把自己的心比作一轮圆月,而那个放在心上的人,由阅者自定,可以是家人,可以是伴侣,可以是好友,也可以是陪伴自己的宠物……因为他们的出现,让那颗原本平静如月的心,波澜壮阔,阴晴圆缺。

我在一些问答网络平台上,看到一众人干提出一个不约而同的疑问:怎样让生活慢下来?快节奏的生活像是两个疯狂转动的打磨机,磨得我们曾经特立独行的意气风发长满厚厚的老茧,磨得我们一颗颗被小心珍藏的积极炽热的童心刻满皱纹。然后,我们变得固执起来,暴躁起来,莫名的惊慌起来。有时静下心来想想也是好笑,我们一生中有太多执着的事,执着怎样搞好人际关系,执着怎样让自己的生活品质提升,执着某一件事情的牛角尖,执着怎样去轰轰烈烈感受一段刻骨铭心的爱火……我们在这些执着中都会短暂地迷失自我,我们忘记了回头,忘记了放下,自顾自地向前奔跑,在人生这条没有止境的路上。

而聊到如何让生活慢下来,我觉得珍妮特·沃特森的自传《我要快乐,不必正常》,就非常有带入感和共鸣感,能让迷茫的人找到迷宫的出口,也能让固执的人重新改变对生活的审视。珍妮特用细腻的语言,慢慢向读者揭开她内心藏得最深的种种过往,尤其是书中的那句“我就是没法活在一个合上盖子的浩瀚的垃圾桶里”。珍妮特常常躲在角落里认真读书,她说自己没有家,唯书籍就是她最终的精神归宿,书籍里面有家,有暖炉,有她想要的一切温暖。

毛姆曾经说过,阅读就是人生的避难所。而珍妮特的书籍避难所,正是她对生活的向往和对自我的救赎,她用这本自传告诉人们,即使生活已经“触底”,我们仍有反弹向上的种种可能。对于人生的低谷和不如意,如果我们停止努力,那我们就会待在谷底;如果我们不放弃,继续攀爬,那我们就仍在上坡的路上。真正身披战甲的勇者,不会任由自己淹没在对生活绝望的情绪之海中。艰难的处境,令我们换一种相适应的方式,怎能不是我们对自己的另一种救赎!我们所拥有的所有外在的一切,最后都会以各种方式被夺走,只有留存在内心的和脑际的,才是最安全的保全方式。

时代的快节奏,并不剥夺我们想要的充实丰盈、慢慢品味的生活。能否让生活恬淡一点,曼妙一点,全在自己如何掌控。比如对电子产品的过度依赖和适量取舍。

昨天我在视频网站看到一位网友拍摄的几位农村老人接种完疫苗后的画面。接种完疫苗,需要在破旧的留观室里观察半小时,确认无不良反应后才能离开。而在他们偏僻乡野的生活里,并没有智能手机的日夜跟随,所以画面中的一切好像都慢了下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有裂纹的木质的长条椅上,双手颤颤巍巍地捧着一本小册子在静静地阅读,他身后的另一位老人,则是斜斜地靠在椅背上发呆。这条视频的注解是:“没有智能手机的他们,此时此刻在想些什么?”有一位网友的留言令人动容,他写道:“想着地里的庄稼该打打药了;后屋那棵疯长的树,也得找时间去去枝了;上次挖回来的红薯个儿又大又整齐,孙儿肯定爱吃。唉,孩子一年没回来了,不行,回家得给红薯再盖一层,冻坏了孩子回来就没得吃了。”另一位网友的留言同样让我湿润了眼眶:“想田里的稻子,想猪圈里的猪,鸡舍里的鸡,想想孙子怎么还没来,想想孩子的工作顺不顺利,想想昨天的扑克牌为什么输了,想想自己的日子也不多了……”

放、下、手、机,这四个字写起来容易,现实里却很难做到。我们的日常几乎被电子产品填满,几乎快要忘记远离手机安静阅读的那种惬意感了。之前,读到川端康成的《雪国》一书,他在文中写到“生存本身就是一种徒劳”,既然生存已被定义为一种徒劳,那何不让自己活得再洒脱些?为何一定要受外界物质的干扰?人本身就是一个神奇的物种,我们会从各种途径学习和储备我们所探索到的新知识,再将这些知识据为己用,成为他人眼中的博学之人。所以,多看看书吧,也算是为了让自己成为他人眼中的那个见多识广的学者,就算不能成为很厉害的人,也可以做一个如同上面那两位网友一样随便一个扎入日子的评论就能触动人心的人。

罗曼·罗兰曾说过:“和书籍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息。”做一个不会为小事叹息,不会为大事惊慌的人,风驰电掣的人生,也需要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车马多如簇、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生活。读书,那是一种慢慢品味的过程,像整晚整晚坐在山岗看星星,迎着晨风赏日出,在垂柳的摇摆中感受晚风吹刘海,这是多么的诗意,多么的快乐!别不在意那些微小的因阅读而剥落的生活碎片,最终都会炖入你无垠的沸腾的心灵鸡汤的铁锅,星星点点,色彩斑澜。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