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与作文
文/姚飞
小的时候,我很怕写作文。当然了,现在也怕,以前怕的是写不出来,现在是怕写的不好。 教导孩子怎样写作文的是老师,教导孩子怎样做人的肯定是父母。
按照农村的习惯,一般都是爷爷奶奶带孩子,我的孩子也是父母一手带大的。彼时,我的父母都在分水做工,都是一边做事一边带孩子,背起来干活的时候也不在少数。都说隔代相亲,事实也确实如此。父母对儿子也是宠爱有加。只要能办得到的,总是想方设法满足他。干活的时候,只求他不哭。所以,自小,儿子就有吃独食的坏习惯,是决不肯分享的。而且以自我为中心,整个世界都要围着他转。要说习惯的养成不难,然而要改变习惯,决计是要花费心血的。为了生活,我和爱人都很努力,但是确实也失去了跟孩子一起成长的机会。以至于后来,必须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改变他的习惯。
有人说一个好男人,一定要养成读书写作的习惯。虽然自己离一个合格的好男人相差有距离。但是很巧,读书写作的习惯我一直都有。由于工作原因,平时碎片时间比较多。所以就看看书,随时记录一些文字。做文章贵在心平气和。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连即文章。做文章怎么就是单纯的写字呢?做文章做的是自己的格局和情怀。放眼望去,从古至今文学史上的名家大师,哪一位不是有当担和家国情怀的。天人合一的《淮南子》,文以载道的《文心雕龙》,传承儒家正统的《春秋繁露》。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重点是先学会做人,品德好了,行有余力,才可以学习文化知识。总的来说是指 做人,永远是第一位的。试想某人,胸中全是自我,不平之至,他的文章又怎么能做的雅驯呢。
不知不觉的,儿子长大了。开始了小学生活,三年级的时候,班主任程老师打电话给我,家长最怕的就是老师打来电话,肯定是孩子有事了,不是身体不好了就是有什么问题。果不其然,孩子在学校犯了品质问题,知道孩子会犯错,但是没有想到真的来了。孩子是家庭的未来。于是家里人整个下午都惶惑不安。好不容易等到了孩子放学回家,爱人主张体罚,我的父母建议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我觉得应该观察他的态度,最好智取。晚上,爱人让孩子先跪一支香再说。孩子毕竟还小,经过家人的说明,我也给他讲古代的寓言故事。他也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伏在地上抽泣不停,亡羊补牢,未为晚矣。记忆中,自从这个事件之后。后来他再也没有发生过此类问题。
《了凡四训》云:君子先器识,而后文章可也。有人曾问孔子:“为什么您老有那么多的才华和能力呢?”他回答说:“这恐怕是因为我少年时生活在贫贱的环境所因缘的吧!像生活上所必要照应的小事,别人也许会不屑一顾的事,我也做、也为呀!“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需躬行”。修身有助于文章,反过来,写作又助于修身。世间任何事情都是相对并统一的,也是相辅相成的,而且事情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客观规律。
去年,孩子小学升初中。进入了毕浦中学学习。孩子懂事了很多,除了学校的德育课要求,给爷爷奶奶洗脚和捶背。也知道积极参与到家务中来,大人们忙碌的时候,他都会一起洒扫和应对。人是机器,很多想法和智慧都是在劳动中产生的。儿时的玩伴,陈君。当时我们一大班人都辍学在家了,不同的是,他参加了父母的田地生活,而我暂时在家玩。在劳动中,他开悟了,要有出息还得读书,于是他去复习,第二年就考取了杭州某中专,通过不断的积极学习,现在,他已经是杭州市人大办公厅副主任。在学校,班主任徐老师让儿子当宣传委员,人说好孩子都是表扬出来的,不是没有道理的,一味的打击确实挺伤自尊心的。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人的本质本来是相同的,但是要真正学会做人,还需要有人做你的向导。然而,最使我信任和和依赖的却是书。三年前,我加入了桐庐作家协会,因此认识了大量品学兼优的作者。更加体会到了以前“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这句话的意思。明白了越努力越幸运。现在我很少去说教孩子了,无论孩子在不在家,除了每天的家务和工作,学习和写作就是我的常态,孩子也养成了好习惯,周末回家,总是先完成功课,再完成我布置给他的每周一篇作文。受我的影响,儿子对作文越来越感兴趣。今年三月,我又加入了浙江省散文学会。孩子对我更加崇拜了。说到底,做人就是作文,作文就是做人。看起来毫不相关的两个事,何尝不是骨肉相连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