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估计不行了,你们,准备好后事吧”,医生用低沉的声音说。
父亲像被电击了一下,肩头猛地一颤,布满血丝的双眼顿时更红了,空气如凝固般,房间里只有母亲时断时续发出的抽泣声和父亲急促的喘息声。
半晌,父亲那沙哑的嗓子发出几乎是哀求的声音:“能不能,再想想办法?”
“该用的药都用了,孩子40度高烧3、4天了,就算是发生奇迹能醒过来,可能大脑也会有问题”,医生无奈地说,“要不,再多用一些冰块进行物理降温试试吧。我们再研究一下用药。”
父亲像是在极度绝望中抓住了一颗救命稻草,他发疯似的冲到厂里,多方联系,找来大量的冰块。我的头下枕着冰砖,额头上敷着用布袋装满的碎冰块,腋下、膝盖下、手心、脚心,能放的地方全放上了。
父亲不吃不喝,昼夜守在我的床前,眼睛巴巴地望着我,期盼着医生说的那个奇迹出现,哪怕我被烧傻了,只要能活过来,就是父亲最大的愿望。
他整夜不睡,拿着体温计,每隔半个小时便给我量一次体温,并立即在本子上做记录,画出曲线图显示温度的变化。温度每降低一点,他便欣喜若狂,嘴里喃喃道:“降了,降了,太好了,太好了”。体温又升高时,他又沉默下来,一遍一遍地摸我身上的冰袋,担心是不是冰化了,温度够不够,总是还没到时间,他就帮我全部更换新的冰袋。
也许是父亲的诚心感动了上天,在住院第6天时,我的体温竟慢慢降降了下来。冬日的暖阳透过病房的窗户,阳光洒在我的病床上,暖暖的。我慢慢睁开了双眼,父亲头发蓬乱如草,脸庞枯黄消瘦,眼窝暗黑深陷,嘴唇干涸,全是干皮。一周时间,父亲竟像是老了十几岁。
看到我醒来,父亲喜极而泣,不停地唤着我的小名,却说不出更多的话来,只是用他那宽厚、粗糙的大手,不停地、轻缓地抚摸着我的额头、脸庞。多天的高烧我已经没有丝毫的力气,想叫声“爸爸”却叫不出声。但那天睁眼后看到的父亲形象,却像烙印般深刻在我的心中,永世难忘。
我在七岁那年,因为吃了一个未洗干净的苹果,得了中毒性痢疾,险些失去性命。多年以后每当想起此事,仍然心有余悸。能有幸活下来,躲过一劫,应验了医生的那句话:奇迹!
在医院发生的一切都是母亲后来告诉我的,虽然那时的我年龄很小,但我在心里对自己说以后一定要对爸爸好,如果没有他,也就没有我这条命。
父亲是棉纺织厂的一名普通工人,一辈子兢兢业业、诚实厚道。年轻时因患了强直性脊柱炎,导致脊柱弯曲变形,有些驼背,而且走路时有些摇晃。这让他多少感到有些自卑,虽然厂区离我们家步行只有十几分钟的路程,他却每天骑着自行车上下班,平时也从不出去散步。生性好强的他不愿看到别人对他指指点点,不想自己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
父亲的驼背成为他内心的一道阴影,但他给予子女的却永远是满满的爱。父亲那宽厚、略有弯曲的背,成为我儿时最深的记忆。小时候每次外出串门游玩,或去看电影,父亲便背着我,那是我最幸福快乐的时光,我可以居于最高处看这个世界,周围小朋友们羡慕的眼神让我无比得意,趴在父亲的背上听着他和母亲的对话,一晃一晃地沉沉睡去,儿时最甜美的梦便定格在那一刻。
父亲自己是小学文化程度,小时候家里穷上不起学,这成为他一生的遗憾。但他从不认命,一直十分好学,主动报名参加了厂里举办的夜校。因为酷爱音乐,还自学了架子鼓、扬琴、电子琴,后来因为这些特长和较强的管理能力,成为厂里的工会主席。每年举办各种文艺活动、体育比赛,把厂里职工的业余生活搞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尤其在夏天,纺织厂简直成了欢乐的海洋,吸引了数以千计的厂外厂内青年参加活动。
父亲自己文化程度不高,但特别重视我和哥哥的学习,记得我上小学时开了英语课,父亲为了督促我学好这门功课,自己买了一套英语课本和磁带,每天下班吃完饭后先自学,把学到的知识现学现卖。在父亲的影响带动下,我狂热地爱上了学英语,成绩在班上始终名列前茅,连续三年当选了班上的英语课代表。
记得三年级时,看到父亲拿回来一个蓝色金丝绒缎面的笔记本,非常喜欢,于是缠着父亲,想要。父亲一时童心大起,把笔记本举得高高的,我跳啊蹦啊,够也够不着。父亲便对我说:“你说你以后能上大学,我就给你。”为了得到这个漂亮的笔记本,我认真地对他说:“我以后一定要上大学”。父亲真的将笔记本送给了我。我如获至宝,异常珍惜,一直舍不得用。后来上了初中,才用它做了英语笔记。“奖给 优秀职工”——这几个印在笔记本扉页上的字,成为对我的鞭策和激励。这个笔记本我一直装在书包里,有它在,让我感觉到父亲从未离去,一直陪伴在我身边。上大学也成了我学习的动力和对父亲的承诺。直至今日我依然养成好学的习惯,这都得益于父亲的言传身教。
在我的印象中,父亲的性格开朗豁达,却少言寡语。但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对我有着深刻的影响。初二那年学校评选第一批共青团员,一向骄傲自负的我本以为胜券在握,没想到公布名单的时候却没有听到我的名字,顿时觉得倍受打击。“五四”青年节那天,称病在家没有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闷在家里整整一天没有出门。父亲见此情景,坐在桌边对我说:“人生哪有一帆风顺的,这次不行咱再努力,下次准行”。他和我说起了他的经历,年幼时的贫困,成长后的艰辛,入疆后的奋斗,听着听着,我逐渐释然。是啊,和父亲的经历相比,我这点挫折根本不算什么事儿。
处变不惊、坚韧不拔,是父亲留给我的宝贵财富,在随后的几十年生活中,我也遇到了各种艰难困苦,每当感到快坚持不住的时候,耳畔就会响起父亲的这番话语。咬牙、坚持,风雨后迎来彩虹时,我暗暗在心里告诉父亲:谢谢老爸,我又挺过来了。
在我的一生中, 20岁生日是我最难忘的。父亲烧得一手好菜,在厂里是远近出了名的。过几天就是我20岁生日了,“张家有女初长成”,父亲非常重视,早早便告诉我,把好朋友都请到家里来。
年轻的我并不懂事,十分喜好热闹,邀请了10来个同事好友到家里来。那一天并不是周末,下午下班后我和朋友们回到家,桌上已摆满了各种菜品,茄夹、辣罐、红烧肉、炸八块……每一道菜品色香味俱全,朋友们边吃边赞不绝口,说比饭店的还要正宗好吃。
父亲只是在桌上坐了一会儿便离开了,我知道他是怕看他在我们年轻人会拘束、不尽兴。这一天只要我高兴就好,这是他最大的心愿。父亲心里总是考虑别人。吃蛋糕、许心愿,在朋友们的祝福声中我度过了自己最难忘的20岁生日,送走朋友已是夜晚11点了。
回到屋里听母亲说,为了准备这场盛宴,她和父亲一大早就去了城里的菜市场进行大采购。在菜市场,父亲看到这样,便会说“小莉爱吃这个”,看到那样又说,“这也是小莉爱吃的”。就这样采购了一大堆都是我喜欢吃的。回来了便开始忙碌,从早晨一直忙到晚上,刚才说腰疼,想躺一会儿。
我轻轻推开父亲的房门,只见父亲斜靠在床上已经睡着了,身上的围裙依然系着,他的背似乎弯得更厉害了。平时忙忙碌碌,从没有这样近距离地靠近父亲。这一刻,仔细端详父亲,突然发现父亲老了,额头和眼角的皱纹又多了几条,两鬓不知什么时候冒出许多白发。顿时,我心中泛起无限酸楚,眼泪夺眶而出,赶紧拿过一条毛巾单,轻轻为父亲盖上。
成家后忙着自己的小家和工作,回家看望父母就很少了。偶尔回去一次,父亲依然是炒一大桌菜,盘子摞着盘子,恨不得把天下的美食都摆出来让我吃个够,临走时又是大包小包塞得不能再塞了。每次走出好远,回头望去,父亲母亲依然站在二楼的阳台上扶着栏杆望着我远去的方向,久久伫立。夕阳映照下,父亲驼背的身影更加清晰,泪水又一次模糊了我的双眼。
如今父亲已离开我们快30年了,每每想起他对我深深的爱和自己年少时的无知懵懂,心中仍旧会隐隐作痛,深怀愧疚。“子欲孝而亲不待”,世间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此。
父爱如山,愿父亲在天堂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