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念理的头像

张念理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0/28
分享

寻访桑家尧最后的烧陶艺人

偶然得到消息,新安街道桑家尧村曾经是安丘陶器的重要生产基地,为探究陶器在桑家尧的生产流程和流传历史, 六月十日,作者和画家李刚冒雨前往该村,寻访桑家尧村最后烧制陶器的手艺人。 进村经多方打听,我们首先见到了第一位烧陶艺人,超市老板的父亲郭恩兴。超市老板又联系了该村支部书记于文化,于书记带我们见到了他的父亲,74岁的于杰远老人,他是烧陶行家,也是制陶烧窑的活教材。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经到辽宁抚顺,传授烧陶技艺。桑家尧烧陶工艺已经引起了安丘及省城有关专家的注目。七月三日,作者与画家李刚,山东农业工程学院陶瓷专家赵辉教授,再次前往桑家尧村,来到于杰远住处,深度问询、探究桑家尧红陶的制作、烧制过程和流传历史,经过两次实地深入探寻了解,对桑家尧红陶的流传历史和生产流程有了基本的通晓和领悟。

 桑家尧村位于安丘城区北十公里处,新安路东侧,是安丘红陶器具的集中生产地, 桑家尧村历史悠久,据记载桑家尧明朝中期桑姓居民由寿光移居于此立村,以烧窑为业,名为桑家窑,后演变为桑家尧,现有人口1300多人。历史上村里大多数人都是靠烧窑制陶为生,因为有一整套制陶烧窑技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很多人到了东北的辽宁和吉林等地,帮当地生产队搞副业,增加经济来源,东北那地方原料充足,有一部分人八九十年代已经返回故里桑家尧生活,还有近200人定居在东北,散居辽宁、吉林各地 。 

于杰远是一九七四年去辽宁抚顺的的,去时26岁, 他们是四人在一个生产队,八八年回桑家尧,在东北生活多年,三个孩子都是在辽宁抚顺出生的,儿子已经是桑家尧村的支部书记了,还是一口东北口音。

安丘制陶业历史悠久,安丘西南老峒峪是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曾出土过白陶制器皿,形态精美,壁厚均匀,烧制技术已相当成熟。桑家尧到底是桑姓居民从寿光带来烧陶工艺,还是移居桑家尧后从安丘其他地方学习来的烧陶技术,具体是什么时间开始烧制陶器,没有人能说的上来。但桑家尧附近有烧制砂陶的沙土原料是毋宁质疑的。 

 桑家尧东北,有一片天然良土,土层较浅,含有少量沙粒,板结坚硬,遇水粘稠。据于明远说,村东北那条宽二十余米、长五百米的大沟,就是村民长期挖土烧陶形成的,现在烧陶用的原料砂土已存量不多。 

 土陶就是用含沙量含铁量比较多的陶泥烧制的陶器。桑家尧烧制的陶器要比普通土陶更先进一步,应该属于红陶一类,红陶原料中有细沙颗粒,硬度较高,敲击略带金属敲打的声音,基本不吸水。粗陶的材料为陶土,质地松脆有微孔,因而吸水性较强。红陶是介于陶和瓷之间的一种烧制器具,比粗陶细,又不如瓷器细密,强度大,表面比粗陶光滑平整,含有小颗粒状,表现出一种砂质效果。 

 制作工艺首先选择原料和加工。选择含铁量高、粘性适度、可塑性强的粘土,原料配制以后,须进行粉碎,以减少其中的颗粒度,使坯泥细腻。坯体的成型主要有手制法和轮制法两种,手制陶器最常见的是泥条盘筑法。先将泥坯搓捏成泥条,由底部螺旋向上盘绕,直至口沿,用手和木拍里外抹平,便制成了各种器型。小型陶器则可用手直接捏塑而成(如蒜臼子、箸笼子)往往采用局部模制的方法。轮制法是将泥料放在快速转动的陶车上,两手随着轮盘的转动,塑拉出器形。再经打磨修饰,便成为待烧的坯体,坯体要放在专门晾晒陶具的棚子里,通风,不能日光下暴晒,以免干的的太急裂纹,晾干后,才能入窑焙烧。 

 入窑焙烧是制陶器的关键工序,桑家尧于杰远烧窑的温度一般达到900~1000℃。一般的粗陶烧制温度最高达到700度,于杰远保留下来的陶窑,是很典型的一个小型窑,由火口、火膛、火道、窑室和窑篦组成。窑室呈圆形,用当地石板垒成,有四五平方米,高度大约三米左右,上口逐步缩小,最顶部留一个直径约四十公分的出口,底有上有铁制窑篦,窑篦上扣着放置晾的陶具,大的放在最低部,以此类推顶部是小的陶具,由火膛由篦子进入的火焰,经火道和火孔到达窑室。窑室在火膛之上,火膛是长方形坑,有多股垂直的火道通向窑室。晾晒干的陶具装满窑,就开始点火烧陶,于杰远一般是烧五十小时左右,两天稍多的时间,别人一般是烧七十小时,看来烧窑的火候掌握,也是一门学问,有一定的技术含量。 

烧制好的红陶产品具有较好的透气性,保温性能良好,能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腌制咸菜、栽花、盛水等都很好,特别适合泡茶饮用。 

几百年来,安丘及周边百姓所用的陶瓮、陶罐、陶盆、陶花盆等砂陶用具,均出自桑家尧,或者邻近几个村庄。桑家尧村就是靠着这门祖传的烧陶手艺,世世代代以此为生,乐于此道,生生不息,并惠及周边几百个村庄。

桑家尧村历史悠久,民风淳朴,红瓦砖房错落有致,有几处古老的石板房掺杂在村子里,绿树繁多,茂密成荫,村子中央一棵年代久远,饱经风霜,几经磨难的古槐树,尽管树干已经倾斜,并且成为空心,但仍然枝繁叶茂,仿佛诉说着桑家尧的蹉跎岁月,历史变迁,几百年来,毅然用苍老的身躯护佑着桑家尧的人们。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铝、塑料、不锈钢等经济实用器具大量应用于生活中, 一堂炉火燃尽了岁月沧桑,陶制器具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2013年以后,再也没有制陶烧窑的人了。桑家尧烧陶的手艺,是几百年来,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中总结探索出来的一整套手工制作技术,希望能引起省市有关部门和有识之士的足够重视,让桑家尧传统制陶手艺能够传承下去,莫在历史的长河中慢慢消失。 也祝愿桑家尧传统制陶工艺经过历岁月的洗礼,仍然像这棵老槐树一样,枝繁叶茂,生生不息,护佑着桑家尧以及周围的人们!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