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坊子区黄旗堡街道南三公里处有一个比较大的村落——逄王村,相传汉代有此村,村北发掘圆形薄方砖垒砌墓葬为证。据《周氏族谱》记载:明洪武初年,周氏由昌乐尧沟迁此定居,相传此地为汉逄萌王君栖隐之地,故名逄王,1948年至1974年间,先后为区、乡、公社驻地。1982年行政区划调整,逄王大队拆分为逄王一、二、三、四村。
在逄王一村西南侧有一座古墓,我们到达古墓时,天不作美,下起了蒙蒙细雨,在雨中,我们下车前往古墓处,仔细端详查看,古墓高约六七米,底部直径也近二十米,荆棘杂草覆盖了整座古墓,在古墓的东侧偏北处,立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杞国故城遗址逄王墓”大理石碑,立碑时间是2013年。古墓南侧立有墓碑,上书“杞隐公陵”四字,我试着到背面查看碑文,可是全被酸枣棵缠绕着,根本看不到,非常遗憾。我的向导、同行的张家庄子村我本家长辈张念刚说,这座古墓当地人们都叫“爬王坟”,该墓和在这里隐居的逄萌王没有一点关系。墓名曰“逄王墓”并不妥,该墓其实是杞国的第15任君主——杞隐公的陵墓,杞隐公继承君位仅仅七个月,就被其弟杞厘公所杀,重伤的杞隐公逃出杞城,爬到这里死去,杞厘公继位,为掩人耳目,把他厚葬在这里,这座墓其实是杞国故城遗址的一部分。
古墓历经两千五百多年,历经数个朝代风云变换,尽管屡遭盗挖破坏,却一直奇迹般的矗立在古杞国这片的神秘土地上。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古墓封土高十米左右,黑粘土和姜干石分层夯筑而成,占地约六七十平方米,六十年代末,农业学大寨,古墓封土部分被取走。八十年代,村民取土过程,部分随葬品流失,史上该墓屡次被盗挖破坏,此处经常采集到陶片、瓦、罐、砖等物品,有些带有粗、细绳纹,证明此地长期有人生活居住,主要为汉代时期的文化遗存,是杞国故城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
萌,字子康,一为子庆,汉北海郡都昌县(今昌邑市)人。自幼家境贫寒,苦读《春秋》,去长安任职。一生不畏权贵,高风亮节,人人尊崇。在长安时闻听王莽杀其子王宁,遂瓦盆戴头,嚎啕于街市,大呼:“三纲绝矣,不去,祸将及人。”为避王莽之祸,先携家渡海到辽东,再隐居在不其由(今崂山之铁骑山)下,后辗转山东各地讲学授业,“养志修道,人皆化其德”。汉明帝曾屡次下诏征其出仕,逢萌佯疯拒之,后以寿终,逄萌墓位于昌乐古城村。逄萌在山东遗迹众多,汉代已有逄王村,村后发掘圆形薄方砖垒砌墓葬为证,又据《安丘乡土志》光绪三十一年本记载“逄王旧传为汉逢萌王君公栖隐之处”,只是说明逄萌王曾栖隐于此。
杞国,是中国历史上自夏代到战国初年的一个诸侯国,由华夏族所建立,国君为姒姓,据《史记》记载,周武王灭掉商纣之后,将大禹后代东楼公封于杞(河南杞县)。杞国弱小,先后被宋、郑、莒、鲁国胁迫,受宋、莒、淮夷、鲁等国攻伐,领土被郑、莒、鲁国掠夺。被迫屡次迁徙国都,先是来到山东滕县附近的邾国避难,再北迁至山东新泰一带。前647年淮夷、宋国进攻杞国,杞国被迫继续东迁,至昌乐缘陵(今昌乐古城村)定居下来。到前544年,在鲁国帮助下攻占了汶水之畔的淳于国,再次把杞国迁至安丘东北的淳于国,改名为杞城(今坊子杞城一带),公元前445年,杞国的最后一代君王杞简公刚刚继位,争夺中原霸主的楚惠王就兵临城下,这个从周武王封杞开始延续下来的古老王国,从约公元前2000年至杞简公时(公元前445年) 被楚国灭亡,历时1500多年,最终没有逃脱被灭亡的命运,走到了历史的尽头。一个软弱的小国,屡遭欺凌攻伐,在大国强国的夹缝中艰难生存,辗转各地,屡迁国都,“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的忧虑,这和杞国历经磨难而造成的国人忧患意识有关。 杞国末年,内政不稳,连续出现国君至亲为争夺君位,互相残杀,弟弟弑君自立的惨剧。公元前506年,杞悼公姒成亡故,其子杞隐公姒乞继位仅七个月,就被其弟杞釐公姒遂所杀。好景不长,杞釐公亡传位儿子杞湣公姒维,在位16年后,又被其弟杞哀公姒阏路所杀。《史记》中记载杞国事迹不多,仅限叙述国君世系,但所提到的这两件兄弟相残之事,却笔墨不少。
杞隐公弟弟姒遂为篡夺君位大动干戈,大开杀戒,杞隐公奋力抵抗,终因势单力薄,兵败受重伤,只身逃出杞城,伤重跌倒,爬行至墓地处而亡,故有“爬王”之称。为掩人耳目,杞釐公派人在杞隐公亡故之地,修建了气势壮观的陵墓,就是现在的杞隐公陵,在当地民间又叫“爬王坟”。
杞国从迁都杞城到灭亡共经历了262年的历史,共有16位国君先后执政。杞国面对周围大国欺凌攻伐,不发奋图强,却屡次迁徙;再加上皇族子嗣为争夺君位,互相残杀,使得风雨飘渺,摇摇欲坠的杞国大势已去,彻底被楚国灭亡,杞国灭亡的教训是沉痛的!
杞国已经过去两千五百多年,杞国故城也历经沧桑,历经风雨,在滚滚历史长河中,在历史的烟雨尘埃中,早已不见踪影,只留下孤零零的杞隐公陵和九女冢这些残存遗迹,静静地屹立在古杞国这片肥沃神秘的土地上,伴随着丝丝凉风,蒙蒙细雨,显得格外孤单寂寞,仿佛在诉说那些悲凉凄惨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