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季节,喜梅姐又从省城回来了。
不期而遇,在熙熙攘攘游人如织的郏县知青园景区的纪念馆主展厅里,喜梅姐意遇到了蜡塑的自己!
那是一组等比例的群像雕塑,是当年乡亲们迎接第一批知青进村时的情景再现。每一个人物都塑造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他们似乎随时都会微笑着走过来和你握手。那时十七岁的喜梅姐,两条乌黑的辫子,小而好看的嘴角,清澈明亮的大眼睛,苗条的身材。她是那样的单纯,那样的优雅,那样的恬静,那么的楚楚动人。与眼前这位六十七岁的老人相对照,真的是判若两人了。
喜梅姐依然保持着知识女性特有的那种聪颖睿智、豁达优雅的气质,显得稳健而持重。尽管历经沧桑,其豪爽与质朴依旧不减当年,只是白发已经爬满了头顶,额头和脸上也明显增添了岁月的风霜侵蚀过的印痕。
“喜梅姐,当年你怎么那样的漂亮呀?跟电影明星一样,像个一尘不染的玻璃人。拿现在的话说就是魔鬼身体,超级女神!”我逗她乐。
她莞尔一笑:“不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小丫头吗?唉,岁月无情,真的是老了。”
导游拿着小喇叭介绍说,按照专家设计,景区要在纪念馆西侧的主展区,雕塑一组乡亲们迎接第一批知青进村时的群像,薛喜梅作为中国历史上知青运动的标本型人物,自然是不可缺少的。于是,乡亲们拿出了薛喜梅第一次进村时的照片,凭着自己最初的记忆,指导着塑像师不断的调整、修饰,从发型到肤色,从身材到表情,从服装到鞋帽,直到他们满意。
蜡塑定格了喜梅姐如花一样的青春年华,凝固了那段属于他们的激情燃烧的岁月……
岁月悠悠,往事如烟。伫立在这片熟悉而又陌生的热土之上,喜梅姐思绪万千……
脚下就是她朝思暮想,魂牵梦绕的土地。就是她曾经与乡亲们一道挥汗如雨,辛勤耕耘,忘我拼搏,共同工作和生活了十二年的故土——板场村。
五十多年前,十七岁的喜梅姐还是一个天真烂漫的花季少女。就读于郑州第十八中学的她和同学们一样,都有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渴望。在学校,她听到最多的就是英雄人物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罗盛教、欧阳海等英雄人物的故事已深深地烙印在她们的脑海里。毕业前,学校召开动员会,号召知识青年要面向农村、面向边疆,面向工厂,面向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她清楚的记得校长宣读了《人民日报》上一篇题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社论,更让她热血沸腾。
动员会之后她找到了班主任老师:“老师,我先报个名,毕业之后,就安排我去农村吧。”老师用赞许的目光注视着她,微笑着说:“你再认真考虑一下吧。另外,要学校还要作统一安排。”
由于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第二天,喜梅姐就在学校的板报栏里贴出了全校第一份《决心书》,表达了自己要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时刻听从党召唤的坚强决心。接着,学校的其他同学也纷纷贴出了《决心书》,十多份,几十份,上百份……
至今她还清晰的记得当年自己《决心书》里那慷慨激昂的话语——“想当年,无数革命烈士,为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我们还有什么所谓的功名利禄不能抛弃吗?还有什么艰难困苦不能克服吗?”
为表达自己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毕业前的一个周末的上午,喜梅姐约好了张翠梅、张玲、袁桂英等6个同学,带上事先抄写好并朗诵了多遍的励志名言,骑着自行车来到20多公里外郑州北郊的黄河边。她们伫立在河边,对着滔滔黄河发出了震耳欲馈的铮铮誓言——
“黄河,我来了,请你作证,我自信——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李大钊)”
“黄河,我来了,请你作证,我自信——劳动是严酷的,但是可以把人锻炼成钢铁。(马克思)”
“黄河,我来了,请你作证,我自信——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
“黄河,请为我们作证,我们自信——青春无悔!”
回到家里,喜梅姐再次把自己要到农村去工作的想法告诉了爸妈。半晌,爸妈相对无言,竟然没有说出一句话来。看得出他们很是矛盾。作为爸妈的掌上明珠,父母真的希望能给喜梅姐找到一份稳定而又体面的工作,留在郑州。可是,有可能吗?爸爸几乎是不假思索地摇了摇头-----子弟学校前年毕业的一群孩子们还呆在家里呢!能够让女儿也老老实实,无所事事地呆在家里吗?喜梅肯定不会的!看看院子里几个个头儿比她大不了多少,手拉手长大的的伙伴们毕业后也一直闲在家里,爸妈才真切地感觉到,自己真的无法在郑州为孩子找到一份工作。说真的,当年对于正在爬坡而又处于混乱状态中的国家来说,实在不能在城市为每一个同学提供一个就业岗位。更何况国家每年都有二三百万的毕业生走向社会。这也着实也让很多家长为之焦虑。
1968年8月,河南省革委会在省体育馆召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动员大会,喜梅姐在那里激情澎湃的听完了报告。仿佛一艘鼓满风帆的航船,期待着新的航程,她和数百名即将下乡的同学们一样,没有犹豫,没有彷徨,满怀一腔报国热情,义无反顾地要到农村去锻炼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喜梅姐清晰的记得乡亲们迎接她入村的一幕 ——“那天,下着蒙蒙细雨。像泥土一样质朴的100多名乡亲们,步行几公里路,来接我们。有的穿着早已被雨水浸湿了的布鞋,手里还掂着胶鞋、雨伞。有的毛巾了还包着尚有余热的油饼。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哟。一见面就‘闺女’‘孩子’地招呼着我们,争相接过我们的背包、行李,问寒问暖。一路欢声笑语朝板场村走去。一进村,年轻人就燃放起了鞭炮,孩子们更是欢呼雀跃,真的像过年一样热闹……”
村外便是满眼的青纱帐,碧绿的禾苗,清澈的汝河,美丽的水鸟,雪白的羊群,乡间的小路,牧归的老牛,好一派田园风光。这一切都充满着诗情画意,都足以让刚刚走出省城的知青们为之陶醉。然而,当喜梅姐真正走进乡亲们的家里时,不禁眉头紧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