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记忆中,我小时候特别喜欢跟着奶奶赶庙会。距离四月初十,还有好几天时间,我就掰着指头数着去张店舅爷家赶庙会的日子了,兴奋之情,难以名状。
庙会对我来说何以有如此的魅力?而今站在知命之年的高度,再回首审视童年的自己,竟一览无余地洞悉了一个少年的全部秘密——除了儿童爱玩的天性之外,以陪奶奶走亲戚的名义赶庙会,不仅可以不用上学,不用去河坡割猪草,而且中午还能够大快朵颐地美餐一顿。除此之外,也许还有其它意想不到的惊喜……
第一次到张店是在四十六年前,是奶奶带着我去舅爷家赶庙会。那时候,我大约十一岁。尽管几年后,我借读于张店中学时曾寄宿在舅爷的家里,却依然忘不了第一次到舅爷家去那种美好的记忆……
那天,奶奶早早就换上了新衣,提着装着白糖和点心的竹篮,准备出发了。我像撒欢儿的牛犊一样,蹦蹦跳跳欣喜若狂地绕在奶奶的前后左右,边走边问奶奶一些突发奇想的问题。终于,我们走到张店前面的一座山前:“奶奶,这山是怎么来的?”
奶奶告诉我说,从前,一户张姓人家的房屋被歹人放火烧掉了。她的儿子就提着一把剑出去复仇了。可是几个月过去了,母亲还是不见孩子回来。为了等待一个远行游子的平安归来,母亲独自坐在八百里伏牛山的脖颈之上,日夜等待。日复一日,苦等千年,她依旧坚守在岁月的日暮晨昏与风霜雪雨里。终于,在一个午夜时分,母亲听到了儿子熟悉的声音:“娘,我回来啦!”定睛一看,却见朦胧中门前落下一只巨大的凤凰。等太阳出来,再看却是一座像凤凰一样的大山,这就是张寨山……
我不知道是谁赋予了张寨山如此传奇的神化传说,但面前的大山与传说中的凤凰竟如此的神似。
从山下遥望,张寨山宛若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其鞍部的正中一座十多米高的魁星楼兀立其上,宛如引颈高歌的凤头;其左右两侧月牙形的山坡上,茂林修竹,随风摇曳,宛如凤凰色彩斑斓的两翼。山下不远处便是碧波荡漾鱼游浅底的倒流河。千百年来,张寨山这只象征着祥瑞与华贵的“吉祥鸟”,就是这样竭力地伸展着双翼,将山下的张店村紧紧地拥入怀中,默默地守护着山下一代又一代富庶而安逸的张姓人家。
摩肩接踵的赶会人不时从我们身边越过,我又问奶奶:“为什么这么多人都来这里赶庙会,而不去我们家赶庙会呀?”
奶奶说,谋圣张良是张店人啊,农历四月初十是他的生日。每年的这一天是不少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和村民们祭拜留侯张良的日子。村子北面的留侯(庙)祠前香客如林,来人如织,人欢马叫,商贾云集,由此便形成了这里的庙会。
“奶奶,谋圣张良是做什么工作的呀?”
奶奶笑了:“等一会儿,见到你舅爷,让他好好给你说吧!”
……
随着岁月的流逝,当年记忆的残片似乎已随风飘逝。多少次我曾梦回张店,却无法捕捉到那些飘忽的记忆。退居二线之后,我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闲暇时光,便萌生了到张店去,再逛庙会的想法。其实,从心底里更想再去那里拜谒谋圣张良……
今天适逢农历四月初十,清晨我便驱车再赴张店,沿着当年的足迹,寻找并修复着那些弥足珍贵的记忆……
此刻,我伫立在张店村北面的一个路口,那是我第一次进村时舅爷迎接我们的地方。如果舅爷健在,他一定又会在这个路口手搭凉棚,笑盈盈地朝我们进村的方向张望了。
那一年,舅爷料定奶奶要带我过来赶会,便早早地守在村口迎接我们。那时山上的月季和油菜花开得正艳,漫山的金黄中摇曳着月季粉红、紫红娇艳的花朵,村子里弥漫着浓郁的花香。尚未进村,就听到村子里高音喇叭里传来喧天的锣鼓声和演员们字正腔圆的道白和唱腔。村口通往舞台的街道上,扶老携幼的外乡人也摩肩接踵,汇入了熙熙攘攘的人流之中,将唱戏的舞台围了个水泄不通。为赶会者提供餐饮的厨师们,早就在张店村街头的空地上“安营扎寨”,支起了油锅、汤锅,忙活着煎、炒、烹、炸。于是,炊烟袅袅的街道上便弥漫着菜籽油和芝麻油的清香。
舅爷带着奶奶和我终于走出了拥挤的人群,他却依然紧紧地拉着我的手:“娃子,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今天是四月初十,谋圣张良的生日哟!我是张良的第66代世孙呢!咱村子上居住的基本上都是张良的后代。每年的这一天,是咱村子里的庙会,都要唱大戏、祭留侯,诵《家训》、摆山阵、打花棍,磕羊角,吃面条。啥时候就有了这庙会?我给你说,我爷的爷爷的爷爷也说不清,反正祖祖辈辈也就这样传下来的。我先给你讲一个张良的故事,这个故事是我爷爷的爷爷传下来的……”
接着,舅爷给我讲起了张良救母的故事,而我的目光却时常停留在沿街摊位上那诱人的五香牛肉、脆皮烧鸡、紫皮甘蔗和糖葫芦等美食之上。终于,当着舅爷和奶奶的面,我站在一个卖牛肉的摊位前专注地看着摊主切牛肉。舅爷微笑着站在我身边,开始从衣兜里摸索着什么。“先尝后买哟!”摊主谈笑间扬起菜刀轻轻地切下了一片比纸还薄的牛肉,递给了我。我清楚地记得舅爷倾其囊中所有,为我买来了馒头大小的一块牛肉。我执意让摊主又将牛肉分作三份,分发到舅爷和奶奶的手里……
也许是舅爷的讲述缺少了必要的铺垫,也许是因为我心不在焉,尽管他讲得眉飞色舞,竟没有引起我多大的兴趣。说真的,他一路上滔滔不绝讲的几个故事,不曾在我脑海中留下多少印象。而他在庙会上给我买的那块馒头大小的牛肉,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今天想来,对于当时物质条件较为匮乏年代的一个少年而言,沿街美食的致命诱惑,足以让所有精彩的故事都黯然失色。因此,我的兴趣和注意力也根本不在舅爷的故事之上。而此时,我作为平顶山市张良文化研究会课题组成员,多么想知道舅爷的爷爷的爷爷究竟讲了张良的哪些故事,然而,斯人已逝……
二
第一次来到了舅爷的家里,被他们家高大气派的楼房四合院震惊了!
舅爷家的房舍是祖上留下来的一个古色古香的“官宅”四合院。门楼高耸,雕饰精致,临街的墙面上嵌着一溜儿拴马石。这是一个砖木结构的深宅大院,红石作基,青砖砌墙,灰瓦覆顶,雕砖起脊,五脊六兽,安卧其上。房屋前檐的立柱上雕刻的龙凤花鸟、仙禽瑞兽、竹兰梅菊、神话人物等形态逼真,栩栩如生。院子里方石铺地。红色的方石,从堂屋、厢房铺入院子,铺过大门,与大街上的红石路面紧紧相接……
沿街看去,村子里诸如此类的宅院鳞次栉比,几乎占据了张店的大半条街道。提督府、东西两官宅、南北义和、西酉盛、花门楼等七座宅院,虽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却依然保持着往日的风貌。几乎每一座宅院临街的墙壁上,都不约而同地嵌入或凸出一溜儿由质地坚硬的红石凿制而成的拴马石。雕梁画栋的门楼上,诸如盘龙、滚狮、龙凤、花草等石雕或木刻图案惟妙惟肖,尽显古风雅韵。
那时候,第一次见到如此古朴雅致的建筑,我脑海里竟萌生出这样一个奇异的想法——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当上了村长,就把我们村里的房子全部扒掉,然后全部按照舅爷家的房子样式去建,让舅爷再去我家的时候,大吃一惊……
……
那天,奶奶带着我徒步行走了七八公里的路程才到舅爷家。我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舅爷让我躺在他的绳床上多休息一会儿,奶奶却拿出香表和其它祭品,要带我去村里的留侯祠去祭拜。犹豫了一会儿,我还是坚持着起床和奶奶一同前往。舅爷手里掂着一个书包大小的布兜走在我们的前面……
到留侯祠去需要经过两条大街。沿街庭院的石桌前,空地上,左一群,右一帮,几十个棋盘前如众星捧月一般,围满了或坐或站的观棋者。出于好奇,我也探身去看,原来他们在玩一种叫做奇门摆山的棋局。这样的棋局,只需要他们在一块平展的石板上或地面上,划上三个大小相套的方框,就像在“回”字的里面再加了一个“口”字一样,然后再把四角四边连接起来就成了棋盘。双方棋手各执12枚棋子即可对弈。其所使用的棋子大多是就地取材,有的用石子,有的用土块,有的干脆把身边的小树枝折断即作棋子。然后按照游戏规则,对弈双方即可互吃棋子……说真的,这样的摆山,我们村上很多人都会。我在老家河坡里割草的时候,曾经忙里偷闲几次战败过我的对手。而今天如此这般的摆山阵容和充满玄机与挑战的棋盘局势,从心理上我已经自怵三分,更不敢在这里班门弄斧……
一个看似吵架又像嬉闹的棋盘前,引来了众多的围观者。一名头戴草帽的围观者,不停地抱怨着面前的棋手,大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势。看得出这个恨铁不成钢的围观者和其所支持的棋手是一起过来赶会的熟人。也许技高一筹,他已经急不可耐地从人缝中挤了进去,蹲在棋手的身边指指点点,继而他沉思片刻,似稳操胜券,直接拿起棋子替棋手走棋,结果棋子落地,满盘皆输,引得更多围观者捧腹大笑……
那天,舅爷边走边告诉说,这种摆山的棋局就发源于张店村。他说,这是先祖张良根据八卦图创设出来的棋局。祖祖辈辈的张店人几乎都会摆山对弈。今天来这里的有本县的,还有从襄县、叶县、宝丰、平顶山等地赶过来的。他们当中有的人就是过来打擂的,提前一天就住在村子里。
舅爷说,摆山这种棋局的有趣和玄妙程度不次于象棋,适合于男女老少。无论在室内庭院,还是在田间地头随时随地都可以“画地为棋”开局对弈。有的人在生活中遇到了过不去的坎儿,整天愁眉苦脸的,你就连说带笑,拽着他的耳朵让他过来,和他一起摆山阵,几局下来,管教他笑出眼泪……
舅爷说,人呀,应该学会放松心情,只有放松心情,才能够保持一个好的心情。心情好了,心也就放宽了,放大了。再回过头来看原来那道迈不过去的坎儿,不过是一把鸡毛了……
舅爷说,你能想象到谋圣张良在2200多年前设计出的这么一个棋局,让咱祖祖辈辈多少代人自娱自乐,放松心情,乐此不疲地享用了这么多年?
三
今天的古刹大会依然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人流涌动的街道两侧摆满了各种商品。从床上用品到服装鞋帽,从电子产品到农机农具,从家具厨具到针头线脑,鼠夹蝇拍,一应俱全。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空气中依然弥漫着菜籽油和芝麻油炸烹食品时所散发出的那种诱人的清香。村子中心的舞台上演的是豫剧《霸王别姬》。在欢快的锣鼓声中,丝竹管弦之音与电子乐器之声渐起,几个穿着深蓝色宽袍大袖的演员翩然登场,几句抑扬顿挫的道白之后,便是花脸演员几声高亢清冽的唱腔,立刻赢得台下热烈的掌声。舞台两侧与台词同步的滚动电子字幕,赏心悦目,让庄稼人倍感新潮实用。专业舞台组合灯光与专业立体声组合音响,配合剧情需要所营造出的金蛇狂舞,雷声轰鸣,狂风暴雨的场景效果,形象逼真,让人恍若置身其中。只是台下的观众比当年少了许多。可以想象村上除了毕业分配,退伍安置等定居在京城、省城以及地市、县城的数百口张店人外,为了追逐梦想,一部分年轻人已外出务工或经商;四乡八堡的乡亲们同样也需要外出“淘金”赚钱,加之电视、手机、微信、微博、短视频直播等现代化传媒,又将一部分观众从舞台拉向了屏幕,坚守在舞台下面的三四百名观众应该是衣食无忧或颐养天年的铁杆戏迷了。和当年不同的是,台下的地面上平添了几十个固定着各种手机、摄像机的直播支架。几十个戴着耳麦的年轻人,面对镜头谈笑风生,各自在以自己的风格作着现场直播,同时忙里偷闲还要给身边的几款富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来几个“特写”。当然,他们更不会忘记在沿街的几十个棋盘前装上支架,把镜头对准技高一筹的棋手和如众星捧月般的观众,并在两个直播现场之间,相互切换。我知道他们屏幕的背后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粉丝中,有太多家乡人热切的期盼……
今天看到的这一切,让我为之感慨:美丽的田园风光,优秀的传统文化、高雅的精神生活、先进的现代传媒、时尚的网络经济,都如此和谐地交汇在这里,将亲情、友情、乡情与外面的世界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家与人之间看似远在天边,却又像只隔着一层屏幕……
走过街中心的舞台,我在寻找着童年记忆中的那棵古柏。
终于,在生长着一棵古柏的庭院前,我停下了脚步。我能够确定当年舅爷带着我,就是在这棵古树前停下来的。当时,舅爷对我说:“从这里走过去,前边那个院子,相传就是张良的老家。原来是三间石墙茅屋,房顶每年都要用茅草加覆,最厚的时候有四五尺……后来一场大火给烧掉了……现在只剩下一圈儿石墙和一通石碑了,咱过去看看?”
我摇了摇头。我不知道那些石墙和石碑于我何干。
“走吧,过去看看吧!我再给你讲讲张良家的故事……”舅爷坚持着要带我过去。
我又摇了摇头:“太累了,我想早点儿结束,早点儿回去休息。”
现在想来,如果当初能够跟随舅爷到张良的老家去看看,他一定能够如数家珍般地给我讲述出很多,诸如他爷爷的爷爷讲的那些弥足珍贵的掌故传说。而今错过了舅爷的故事,也就永远的错过了。我竟辜负了舅爷满腔的热情。
如今,作为在家庭之中已经被推上爷爷辈分上的我,再回首自己这段往事,已经为之汗颜了。那时的我竟缺乏少年应有的朝气、毅力和激情,这应该归咎于自己的懵懂、无知、任性、娇气和懒惰。归根结底,这是自身教养的一种缺失。我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错失了不少弥足珍贵的学习和励志机会。可是,在四十六年前,我竟那样的执拗……
再回首现在身边那些被父母溺爱、娇惯得那么执拗、任性、懒惰的孩子,是否也在重复着我往日的故事?我想到了教育专家李玫瑾教授关于家庭教育中最佳教育时机的警告。她说,一旦错过了最佳的教育时机,对塑造孩子的良好的性格和行为习惯,都是十分困难的……思绪中竟平添了一缕淡淡的忧愁。
四
前边就是留侯祠,准确的说应该是留侯祠遗址。现在那里除一尊张良的塑像外,只剩一溜儿低矮的土堆了,而当地人仍然称之为留侯祠。我清楚的记得,当年我们就是从这尊塑像前,带回了一兜沉甸甸的“香土”。
据清代同治年间的《郏县志》记载:“汉留侯庙,在小丰保。其击秦灭楚,为韩报仇,有忠孝大节,为之立庙正矣。前有牌楼山门,四柱三楼,正中门额题‘留侯祠’三字。山门东西各有一亭。东为授书亭,西为赤松亭。前殿五间,建于崇台之上,翠瓦飞檐,素朴古雅。内立张良塑像,状若妇人女子,温文尔雅……”
而今牌楼何在?山门何在?前殿安在?一位知情的老者含泪告诉我,太可惜哟,那是在一百多年前的一场战乱中给毁掉的……
此刻,我伫立在留侯塑像前,虔诚地诵读《祭文》,并恭恭敬敬地三鞠躬以表崇敬仰慕之情……
那一年,舅爷和奶奶带我来到这里,舅爷在供桌上摆上祭品,奶奶虔诚地点燃三炷香和一叠黄表,然后跪在留侯祠遗址上面的张良塑像前,默默地祷告着什么。香炉里的三炷香燃起袅袅青烟,似乎是人神之间沟通的一种媒介。我猜想,是否只有这样奶奶才能跨越时空,与留侯对话。不知怎地,我总是疑心已经作古两千多年的这位留侯,是否能够真正听得到奶奶虔诚的祈祷。奶奶示意我叩首作揖,我笑着又摇了摇头……
临行,舅爷双手合十,默念了几句什么,然后从地上掬起几捧干土装入他带来的那个布兜之中,又从香炉里取出一把香灰装入布兜内,再用双手将香灰与干土搅拌均匀,才把布兜给了我。他嘱咐我们回家的时候一定要带上这些“香土”。舅爷还交代奶奶说,这“香土”沾了留侯的灵气,拿回去埋在自家的院子里,能让娃娃早开智慧,日后能够成为栋梁之材呢。舅爷还帮奶奶回忆着,小时候他们的爷爷奶奶带着姑姑来这里也是这样,再三嘱咐他们的姑姑……
也许奶奶和舅爷永远不会知道,一个顽皮而又叛逆的少年,一个暗笑舅爷怪异而又迷信的少年,一个为了贪图回家路上能够节省力气的少年,趁着奶奶不注意,竟悄悄地把布兜里的大部分“香土”,一出村子就倾倒在了路边的水沟里……
当我们即将走进家门口的那一刻,我趁奶奶不注意,又悄悄地从菜地上抓了几把干土,装进了袋子,把一兜沉甸甸的“香土”交给了奶奶……
……
留侯祠前络绎不绝的祭拜者,依然在虔诚地焚香叩首,祭拜祈祷……
我不知道千百年来有多少达官贵人、文人墨客来这里拜谒。我只能在自己书架上那几本已经泛黄了的史料中寻觅他们的身影。
建安六年(公元前201年),诸葛亮带元直(徐庶)来这里拜谒,虔诚地三叩首,感慨:“吾辈叹之、敬之、效之。”
宋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二月,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自昆阳北行三十里,过郏叶交界的沙涧口来此拜谒留侯祠。他们睹物思人,触景生情,谈古论今,感慨张良“奇谋辅世,玄算入微,济生民之命,恢帝王之略”。苏轼即作《留侯论》,并于次年在参加制科考试时,作为进论之一呈于皇上。同时将其文章的主旨“忍小忿而就大谋”,融入自己的人生哲学之中。
透过历史的烟云,我仿佛看到先贤们在留侯祠前祭拜时虔诚、崇敬和仰慕的神情。而今,先贤已去,我只能在他们留下的典籍或碑文中品味和分享他们的感悟。
抚今追昔,我早已能够领悟出当年舅爷良苦的用心。多少年来,他和他的前辈们在对谋圣张良顶礼膜拜的同时,也在试图以这种古老而近乎愚昧和怪异的方式点石成金,把谋圣的聪明才智传递给自己的后人……
五
在张寨山下,循着村外一条新修的道路蜿蜒而上,依稀找到了当年我们第一次爬山时走过的那条山路。
那年,祭拜归来,回到舅爷家里,五六个和我年龄相仿的表哥,表弟们,要带我和他们一起去爬村子南边的张寨山。疲惫不堪的我嬉笑着,一动不动地赖在舅爷的绳床上,任他们左拉右拽,死活不肯下床,怎奈却经不起几个表哥“上山掏鸟蛋去哟”的轮番吆喝,加上表哥手里摇晃着几截诱人的紫皮甘蔗,我立刻起床,从表哥手里接过了一截紫皮甘蔗,身体似乎也充满了力量,便跟着他们一起上山。也许出于安全考虑,舅爷竟悄悄地跟在我们的身后。
汗流浃背的大表哥带着我们几个向张寨山的山顶出发了,舅爷若即若离地跟着我们。记忆中,从村子到山顶需要穿过一条幽深的竹林,满眼的翠绿,满林子啁啾的鸟鸣。郁郁葱葱的山涧还流淌着一股潺潺的山泉。给我的第一感觉是,这里绝对是一个捉迷藏的好去处!如果时间允许,我们应该在这里先玩一会儿捉迷藏。可等我抬头再喊表哥时,却听到他们三个人在前面不远处,每人回了我一声“找我吧!”便不见其人了。等我耗尽耐心寻觅无果准备上山的时候,他们竟在我身后五六米的草丛中突然现身,几个孩子笑得前仰后合,舅爷也大笑起了。
通往山顶的是一条草木葳蕤的林间小路,登至山腰,便有一尊四五米高的石雕神像出现在眼前。据说那是观世音菩萨的神像。几个仙风道骨的老者在虔诚地焚香祭拜。我第一次见到这么高大的石像,刚想伸手去摸神像的肚子,却立刻被慌忙赶来的舅爷拉到了一边。在他看来这是对神灵莫大的不敬。
舅爷好不容易把我们几个叫到这里。舅爷说:“张良小时候就经常在这里祭拜天神。不过,他祈祷的言语和一般人是不一样的。一般人祭拜祈祷,大多数人会说,求神灵保佑我们一家人,人旺财旺,逢凶化吉,平平安安,财源滚滚;或者是祈祷自己的后人能够金榜题名,高中状元……可人家张良祈祷的是,求普天之下,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百姓安乐,天下太平……
舅爷说:“你们看看人家留侯张良,凡事儿不是只为自己考虑,而是为大众……多大的气魄哟!”
舅爷跪在了神像前的地上,同时也示意我们和他一样跪下叩首作揖。我们只好学着他的动作跪在地上叩首作揖。只是我们在跪下的那一刻就一直在偷笑着,做着鬼脸。舅爷起身后伫立在那里,依然在虔诚地祷告着……
登至山顶,翠瓦飞檐,蔚为壮观的魁星楼便呈现在面前。其西峰岭上有一块天然形成的红石酷似一把太师椅,其靠背上面的岩石上镌刻着“张良品萧处”几个隶书大字。
坐在“太师椅”上的舅爷已经气喘吁吁了。他稍事休息就笑着问我们:“看到张良品箫的哪个地方了吗?你们知道为什么张良要在这里品箫吗?”
我们几个不约而同地摇了摇头。这时在一旁忙活着的大表哥喊我们赶快过去。原来他发现了一个位置较高的麻雀窝,需要踩着我的肩膀上去才能摸到。我们几个立刻跑过去甘当人梯。这么关键的时候,还管什么张良品什么箫呢!
稍事休息,舅爷又打开了话匣子,又饶有兴致地给我讲起了张良的故事:“……张良跑到邳地之后呢,在桥上遇到了一个老头儿。那天,那个老头脱去了一只鞋,对张良说……”突然,舅爷又停顿了下来。他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的目光又停留在不远处的另外一个鸟巢之上了,鸟巢里几只黄嘴小麻雀还在叽叽喳喳地叫着……
这一次,舅爷微笑着阻止了我们的行动:“它们和人一样,也在等妈妈哟!”
舅爷转过身去,遥望着远处的天边,似乎在自言自语:“哎哟,这些孩子还小呀,还不懂事……张良的故事呀,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哟!没有张良,就没有刘邦的大汉天下!老祖宗的那个谋略,那个忠诚,那个气魄,没有几个人能比得了哟……”
而今我独立山顶,望着“张良品箫处”的摩崖石刻,陷入了无限的遐想。我仿佛看到了面色凝重的张良,在这里皱眉伫立,临风品箫。我仿佛听到了那时而哀怨凄楚,时而高亢激越的箫声,从历史的回音中响起。我听得出那是报国无门、愤恨交加的悲鸣,那是复仇的岩浆在喷涌前的呼啸……
前边岩石的缝隙间,一群不知名的鸟儿在筑巢。我念想起当年和我一起爬山的几个老表。假如今天他们也在这里,该不会惊扰鸟儿们的好梦吧?几十年前,我们为了追逐各自心中的那个梦想,已经天各一方了。经过多年的打拼,他们有的已经腰缠万贯,有的已经位居高官,我不知道他们能否找到我们儿时这里嬉戏玩耍时,那种纯真、幸福、开心和快乐。
六
“叮铃铃,叮铃铃”学校上课的铃声响起。循声望去,前面正是我当年曾经借读的张店中学。望着校园里熟悉的教室,我依稀能够回忆起老师们的音容笑貌。这里曾经留下了我许多难忘的记忆。
中学二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语文竞赛。试卷上一道古文翻译题,让我不知所措了。古文内容是:“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
面对这样陌生而又似曾相识的考题,我抓耳挠腮,也只好望文生义,似是而非断断续续地翻译着:“……张良想打他(或者打了),作为他的老父亲,非常坚强地忍受着(疼痛),脱下鞋子。父亲说:‘你拿鞋子打我呀,打我呀!’好长时间他才给父亲拿了一只鞋,因为这件事吓得跪在鞋子上不敢起来,父亲用脚踢了他,他笑着走了……”
我这样的翻译让语文老师啼笑皆非。当天的试卷评讲课上,老师并没有给我们讲圯下拾履的故事,而是先从张良的身世和博浪沙刺秦的故事讲起。
老师说:“张良是哪里的人呀?张良就是咱们村的人哟!”老师说话的表情和语气都显得特别的自豪和骄傲。老师说,张良大约出生在公元前257年的韩国颍川父城,字子房。当时,咱们这里就属于韩国的颖川城父。张良的爷爷张开地、父亲张平连任战国时期韩国的五朝宰相,到张良青年时期,韩国已逐渐衰落。公元前230年秦国派重兵攻打韩国,韩国灭亡。这时候的张良心怀国仇家恨,悲愤交加,常常独坐站在村头的马鞍山上品箫静思,箫声幽咽,如泣如诉……
老师说,韩国灭亡后,他的弟弟也被奸臣加害而亡。他回到家里,仅看了一眼自己的弟弟,没有来得及埋葬弟弟就转身逃跑,为什么呢?因为后面秦国的追兵马上就要进咱们村了。为了刺杀秦始皇,推翻秦王朝,张良散尽家资,寻求刺客。后来终于得知秦始皇要出游的消息。公元前218年,他带领刺客在博浪沙的丛林里居高临下,举起了砸向秦始皇的铁椎,谁知道竟误中副车,使秦始皇死里逃生。之后,“秦王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良乃更姓名,亡匿下邳。”
“一天,张良行走到村外的桥头上”,这时,老师才言归正传,并结合考题,逐字逐句地教我们翻译。“那个老头故意把鞋扔在桥下,傲慢地差使张良为他捡鞋。张良替他取了上来,老人又跷起脚来,命张良给他穿上。张良跪在地上,小心翼翼地帮老人穿好鞋。老人仰面大笑,对张良赞叹道:'孺子可教矣。’后来,老者黄石公送他一本《太公兵法》,张良日夜研习,终成文武兼备的一代谋圣。”
如此似曾相识的故事!原来怎么……我突然懊悔起那时候自己对舅爷讲的故事,竟充耳不闻。
接着老师又问:“你们谁知道鸿门宴的故事吗?”我立刻举手回答。这是我从连环画上看到的故事,但是做梦也想不到,画中的张良,竟然就是我们这里的留侯张良!
就是从那时起,我对张良肃然而生敬意了,更为我们的家乡能够产生这样的旷世奇才帝王之师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七
中午时分,我来到了舅爷家的门前。抚摸着沿街墙面上熟悉的拴马石、木门和窗棂,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我清楚地记得,那一年在舅爷家里吃的是劲道爽口的长寿面。那顿午饭也很有仪式感。出锅的第一碗饭,舅爷拿起筷子搅匀面条上面香喷喷的肉羹汤汁,然后双手端着恭恭敬敬地放在厨房内一张神像前面的桌子上。双手合十,祷告着请先祖子房用餐,再把筷子斜插在面条之上,之后我们才能开饭。
走进家门,刚好赶上表叔端着一碗面条在厨房内祭祖。他依旧像舅爷一样重复着祭祖的礼节,之后再安排我们吃饭。午饭间,表叔的话题很自然地切入到他刚刚看到的一则电视新闻——某地争抢名人故里的事情。这让我想起舅爷在世的时候,为类似这样的事情,对表叔的谆谆教诲……
我记得那天中午,也是在这个客厅中,表叔在看电视,舅爷在院子外边喂牲口。客厅里的表叔急忙喊舅爷快点过来看电视。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也跟着跑了过来。原来电视上正在播报一则新闻。报道说,某省一个县城召开张良文化研讨会,证实谋圣张良的出生地是他们县的某个村。看完新闻,表叔就愤愤不平地爆了粗口。舅爷朝表叔瞪了一眼,表叔立刻平静了下来,语调也平缓了许多:“这些地方无论出于旅游开发,或者寻根祭祖,或者招商引资等什么目的,你们这么牵强附会地抢名人,好意思吗?”
哪知道舅爷看过新闻之后,竟付之一笑:“这事情至于这么生气吗?‘无故加之而不怒,猝然临之而不惊’(苏东坡《留侯论》),这样的胸怀怎么能够成就大事业?孩子,你记着,真的事情,到什么时候都假不了;假的事情,到什么时候也真不成。任由他们去说就行!”说完,舅爷笑着走出去,又忙着去喂牲口了。
不知怎的,从那一刻起,我竟疑心舅爷和老师讲那么多关于张良的故事,是不是杜撰而来。究竟谁在自欺欺人,或者是以讹传讹?那一夜,我竟然难以入眠了。
后来,村子里时常有专家过来考证。舅爷就在一边跟着,听着,忙里偷闲舅爷也会给专家们讲述起,他爷爷的爷爷讲过的关于张良的故事,好像稍有遗漏,张良故里的名号就会被谁给抢走了似的。专家们笑着说:“老爷子,得靠证据说话呀!”舅爷微笑着说,会有铁证的,走着瞧吧!
表叔说,2003年春天,村里杨伦家建房那天,他就在那里帮人家挖地基。有人喊表叔帮忙,把新挖出的几块石头给抬到外面去。表叔就招呼几个人把几块石头和一块儿沾满泥土的红石板,从一米多深的地基中抬了出来。
表叔说,如果早在二三十年前,村民们盖房子都会把石板石条看得很金贵的,现在盖房子打地基,都用钢筋水泥混凝土了,石板儿石条自然也就派不上用场了。后来,几个青壮年劳力就把那几块红石、石板抬出来,扔在了一条寨沟的边沿上。刚好村民李国顺家新砌的猪舍,缺少一块堵门的板材,于是,他就招呼三四个人把那块石板抬过去堵猪舍的出口,谁知这一堵就是三年!后来猪舍改建了,那块石板又派不上用场了。村民张振阳看着那块一直派不上用场的石板竟突发奇想,何不在上面凿上一个摆山的棋盘,放在庭院外,闲暇之余供左邻右舍消遣娱乐呢!谁知道翻开石板另的一面,沾满泥土的石面上,隐隐约约显示出几十个古体文字。清理完石板上的泥土,竟赫然露出六行繁体古文,让张店人如获至宝。
表哥带我们在一块石碑前停了下来。石碑之上赫然雕刻着:“亮携元直,建安六年春,踏贤宗。观地势不严,然清静秀逸,乃龙凤之地。拜留侯,仰其像不威,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帝王之师。吾辈叹之、敬之、效之。”
相见恨晚,我终于见到与古书所记载文字对应的“真迹”了!我抚摸着碑文,仿佛看到头戴纶巾,手持羽扇的诸葛亮,正穿过历史的烟云,带领各路群贤,风尘仆仆,向留侯祠翩然走来。我似乎拉住了这位至圣先贤的大手,与其攀谈絮语……
表叔说,经专家论证,确认石板上的碑文刻于公元前201年,是当时在平顶山脚下的高阳华里隐居的诸葛亮所题写。是诸葛亮与好友元直(徐庶)到张良故里拜访留侯祠后留下的纪事碣,其真实性毋庸置疑。此后,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罗哲文、中国秦汉史学会副会长朱绍侯、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等36名史学界专家、教授、学者亲自参与论证,确认张店村为西汉留后张良故里。同时由罗哲文先生为张店村题写“西汉留侯张良故里”几个大字。十几年前,村民们把这几个字,镌刻在村口巍峨的过街牌坊之上。至此,张良故里的争议终于尘埃落定。
表叔介绍说,张良留下的一部《张子家训》,从家国情怀、修身治家、为人处世、品行操守、知人用人、警示警戒等方面为其后人制订了一套行为规范。尊崇先祖张良遗训的家庭,大多能够恪守《家训》之规,为人做事,勤勉治学,建功立业,终有所成。这也许是千百年来张氏后裔兴旺发达的秘诀所在。基于此,所谓的人杰地灵不过是“地,因其人为而愈显其灵;人,因其地德而愈彰其杰。”古往今来,张店村不仅走出了帝王之师张良,而且其后裔依然人才辈出,在明清两代还出了许多进士,被史书上称为进士之庄。明代仅五品以上的官员就有十二人。明清受皇封者共六十多人。这些人当年在张店村修建的宅院被称为官宅。目前,张店村尚保存296间明清官宅,被媒体称为“明清官宅博物馆”。建国以来,从张店走出了160多位专家、学者、大学教授、工程师、知名企业家和政府官员。
八
夕阳西下,我来到了位于红石寨门东面的张良纪念馆。正堂墙壁上悬挂的一张栩栩如生的张良布衣画像,令我肃然起敬。我默读着墙壁上的相框内,汉高祖刘邦对“汉初三杰”的一段评价:“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再回首“汉初三杰”,可怜的韩信已经身首异处,且被诛灭三族;可悲的萧何已自污其身,苟且于他人的鼻息之下……唯有一代谋圣留侯张良归隐紫柏,重返故里,万古流芳。
纪念馆的墙壁悬挂着几十幅展示张良生平事迹的挂图。睹物思人,思绪万千。就是脚下的这片土地,孕育了一个足智多谋的张良,由此而影响和改写着一代帝王和苍生的命运。面对国破家亡,他从仰天长叹到冥思苦读,从实战砥砺到纵横捭阖,实现了从“荆轲式”的“愤青”英雄,到具有睿智卓识的思想家的飞跃,同时锻造了他作为战略家的谋略、胆识和气魄,并以此冷眼俯视着战国群雄间的风诡云谲。遇明主而献锦囊妙计,终于成就了汉廷之宏图伟业。
一代谋圣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留下了一张张浸润着智慧与谋略的剪影。博浪飞椎,一声震惊天地,为秦王朝敲响了丧钟;圯桥取履,虚怀隐忍,精诚所至,被确认“孺子可教”,终得《太公兵法》;鸿门示好,机智斡旋,刘邦方得脱险;火烧栈道,养精蓄锐,暗度陈仓,终定三秦;下邑之谋,内引外联,反败为胜,重振雄风;垓下之战,十里埋伏,四面楚歌,大败项羽;功成不居,淡泊名利,婉拒谢封三万户侯;贤良方正,文韬武略,为民请命,护佑苍生;豁达若愚,大智大勇,等功名于外物,置荣利而不顾,视富贵如浮云,弃王侯如敝屣。进为帝王之师,乱世之中,辅佐明主妙计百出,降伏百万雄兵;退为逍遥之身,功成名就,急流勇退隐居乡野,胜似闲云野鹤,令人叹为观止……
蓦然回首,我已经走过了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童年,走过了朝气蓬勃生龙活虎的少年,走过了激情澎湃上下求索青年的,走过了雄心勃勃追究卓越的中年,我也将走过老骥伏枥壮志不已的老年,我也曾为自己令人骄傲的成就而自豪,然而,多少次我却难以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而此刻在一代谋圣面前,竟如自惭形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