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周顺杰的头像

周顺杰

网站用户

其他
201907/03
分享

带着乡愁去寻找理想中的精神家园


               (周顺杰散文集《五味乡情》序)

                     张富领

   散文集《五味乡情》付梓前,周顺杰找到我,希望我能为本书写些文字。美意难却,我欣然应允。当年他作为《奔流》文学期刊的执行主编,时常把自己的散文新作放在我的案头,很是谦卑地请我抽出时间予以“雅正”,所以对其散文的题材、立意,语言风格,表现形式,艺术手法,我是有所了解的。如今,《五味乡情》成书在即,想必该谈些感想与诸君分享。

作者善于截取生活中的一个或几个场景,巧妙地串珠式地连缀出一幅幅生动形象而又精美出彩的艺术画卷。将山水、人物、花鸟、草木连同乡愁融入其中,或展现伟大的母爱,或赞颂纯真的友谊,或倾诉绵绵的乡愁,或讴歌美好的爱情,或回味温馨的乡情,或咀嚼人生的悲喜。字里行间浸润着对故乡,故土,对亲人,朋友真挚的爱,折射出纯真而美好的人间真情。

在作者笔下,一只蜜蜂,一只鸽子,一只爱犬,都被赋予人格化的艺术形象,让我们感受到人与动物之间的纷争与和谐,感受到人与动物之间爱的默契。在作者看似漫不经心地诉说中,我们能够体味出人生与生活的哲理。同样,一支短笛,一座老桥,一棵古树,也被作者演绎出跌宕起伏情深意长的曲折故事。阅读作品,我们仿佛在品味时光老人酿出的或浓烈,或淡雅的经年老酒,体味出人生的五味。品味作品,我们似乎在回放岁月流逝的影像,那么清晰地看到病态的人性是如何从纯真走向崇高,再从崇高堕入卑鄙的过程;同样清晰地看到美好的事物在路人一样事不关己的冷漠中,是如何从美好走向毁灭,发人深思。

作者既能够从平凡琐事中洞察到社会的悄然变化,又能敏锐地捕捉到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流露出一种忧患意识。透过作品,我们能够感受到时代跳动的脉搏。《二嫂卖狗》中,小男孩儿在二嫂身后追赶着,发出那一声声急切地呼唤;《诱人的红包》中,民哥对“我”家慷慨大方背后的神秘交易;《古镇,飘逝了的清香》中,笑容可掬的早餐店主张记父亲,热情洋溢背后油条的缺斤少两……让我们清晰地看到金钱是怎样在悄悄地扭曲着曾经淳朴而可敬的灵魂,是怎样在侵蚀和蚕食着温馨质朴的乡情。而《桥殇》中老桥的轰然倒塌,则更加震耳发聩,宛若掠过长空,响彻在天地间的一条长鞭,在拷问着多少人的灵魂和良知,让人掩卷长思。

周顺杰的散文善于借景抒情,喻事明理,其语言风格也因题材而异,或雅或俗。其语言表达宛如油漆匠调色盘中颜色各异的几把刷子,色调或冷或暖,因作品内容而冷暖相宜。如《家有拙妻》的风趣幽默,《龙山好人》的朴实无华,《鲜花与少年》的空灵淡雅。其叙事或如行云流水,娓娓道来,或如飞流直下,波澜壮阔,一如《郏县铜器舞》中的清脆鼓点,流动着或激昂,或舒缓的美妙旋律。

读《五味乡情》,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作者怀揣着一颗真诚的心在写作。情动而辞发,写出了人性之真,生活之真和时代之真。作者试图通过一种载体,一种心灵与心灵间的情感交流,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一些近乎冷漠的良知的复苏,找回淳朴温馨的乡情,构筑起梦中那个精神家园……

读《五味乡情》,仿佛在微风轻拂的夏夜,坐在故乡土屋前古藤下的石板前,听一位健谈的老者穿越时空而意味深长的回忆;抑或一位奇石收藏家在长途跋涉的河滩里,漫不经心地捡拾到了一枚又一枚鬼斧神工的奇石,让人有种不期而遇收获满满的惊喜。

当然,书中也难免略有美中不足。谋篇布局,仍有可以进一步优化的空间;个别部分语言仍有粗糙与繁冗之感,但瑕不掩瑜。学海无涯,文无止境,作者仍需厚积薄发,在精雕细刻上下功夫。

愿顺杰能够写出更多更好的散文。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