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曾奕涵
题记:较深入地了解李白,并成为他穿越千年的粉丝,是在念初中一年级的寒假;彼时,父亲从羊城带回一本《唐诗三百首评注》,我快速浏览之后,发现此书韵味无穷。于是我便一口气把书中77位诗人的小传看完,从那时起,我便开始特别关注冠绝千古诗坛的天才诗仙了。我常常缅怀诗仙,不仅是因为他那奇绝无双的诗才,还因为他那崇尚人格自由平等的傲岸,这是即便在帝王面前也丝毫不打折扣的傲骨;别说在封建社会,搁在今天,这也是何等的难能可贵?!我还特别钦佩李白追求理想百折不饶的精神。李白是诗仙、是词祖、是书法家、是音乐人、是剑客,是游侠……他长安列八仙,竹溪称六逸;他诗中无敌,酒里称仙,才气公然笼百代;他殿上脱靴,江头披锦,狂名直欲占千秋。平生不识李太白,读遍唐诗也枉然。
一 诗中无敌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在群星灿烂的中国文学史上,没有一个人,能像李白这样受到最广泛的关注与喜爱。李白的诗歌瑰丽雄奇,飘逸出尘,正如他的佳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一种天籁之音,是大自然的绝响。李白凭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超人天赋,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诗仙”一词真是对他的最正确的称呼,他就如高居在太空的神仙吟咏着那些曼妙的诗句,让千古诗坛成为他唯我独尊的乐园。如《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古风五十九首》以及那些天籁般的七言绝句,简直就是他随手摘到的星辰。
李白的七言绝句被称为“妙绝古今”。清代的诗论家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里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如《送孟浩然之广陵》等等千古绝唱。晚唐诗人皮日休说李白的诗:“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磊磊落落,真非世间语者”。在唐代诗人中,兼长五绝与七绝并至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所以明人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太白五七言绝,字字神境,篇篇神物。”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用曾巩的话来说就是:“子之文章,杰力人上。地辟天开,云蒸雨降。播产万物,玮丽瑰奇。大巧自然,人力和施? 又如长河,浩浩奔放。万里一泻,末势尤壮。大骋阙辞,至于如此。意气飘然,发扬俦伟。” 他的一篇篇旷世之作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虽跨越千年却光彩依旧。
诗圣杜甫在写给李白的诗中,也有许多经典的评价,比如:“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白也诗无敌,飘逸思不群。”等等。李白与杜甫在短短一年多(公元744-745年)的时间里,两次相约,三次会面;彼时32岁的杜甫遇见43岁的李白之后,便再也放不下太白兄了,醒也忆李白(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春日忆李白》),睡也梦李白(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梦李白二首》)。杜甫敬佩李白的才华,膺服其诗情,钦慕其洒脱,悲悯其遭遇,因此,其后一共给李白写了近二十首诗。李白写给杜甫的公认的有二首,当然这不代表大哥挂念小弟就少了(思君若汶水 浩荡寄南征《沙丘城下寄杜甫》)。如果说杜甫的诗是“超凡入圣”,那么李白的诗就是“超圣入仙”了。“抑李扬杜”的朋友别逗了,杜甫本人当年就是李白真正的小迷弟,名气影响不能相提并论;“李杜”并尊是中晚唐以后的事。唐文宗时把“李白歌诗”与“裴旻剑舞”、“张旭草书”并称为“唐代三绝”。
因为李白以才力写诗,凭气质写诗,所以他的诗风事实上是无法学习的。李白的才华来自高绝的天分,来自盛唐时代的特殊历史;因此,后人学写诗,只能学李白当年的铁杆粉丝诗圣杜甫的。李白这位风华绝代的天才诗仙,个性张扬的千古奇才,无疑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天才。这一观点,我想没有几个人会不同意,因为就连中国文学史,都不断用“天才”来描述他。说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是时代的骄子,一出现就震惊了诗坛。他气挟风雷的诗歌创作及其天才大手笔,当时就征服了众多读者,朝野上下,许为奇才,享有崇高的声誉和地位。”当时的苏颋就说:“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引)。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最高峰,而李白却是站在这座峰顶的巨人。
如果说,还有人可以和李白争文学史上的“第一天才”,那么他就是苏轼。据我所知,苏轼也是文学史上,继李白之后,唯一用“旷世奇才”来描述的大文豪。因为苏轼以一人之智,集当时主流文化的五绝(诗、词、散文、书法和绘画)于一身,在这些领域他都获得了一流的成就,常人若能取得他其中的一项成就,就可以名垂文学史了。曾有文友就认为,苏轼是“第一天才文人”;但此观点一出,就有许多网友跟帖反对,一致认为“第一天才”非李白莫属。苏轼也是文学史上极富童真的天才,而李白则更加天真烂漫和自由奔放。
李白的四川小老乡苏轼,虽然也天才英丽,综合水平奇高;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一个事实,苏轼在他所涉猎的每一个单项的领域里边都不是最优秀的。论诗苏轼很难和李白、杜甫相媲美;论词他略逊于稼轩,影响在当时尚不及三变(柳永);论书和画也未能超迈历代的书、画大家;在散文方面比之司马迁、韩愈、欧阳修等大家来说,亦未能称独步天下;至于论史,其成就远不能和他同时代的司马光相比;论“理学”同样远不如同时代的程颢、程颐兄弟以及南宋的朱熹。
另外,笔者觉得:诗、词、散文等领域,均有相同之处,因为这三者的基础知识可以互用;从高度上来说,苏轼在某方面,最多是北宋的冠军。然而,李白却绝对是千古诗坛上,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可以说他是前无古人,并且可以预见是后无来者的天才诗仙。苏轼自己也说过:“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如果说旷世奇才苏轼的天才指数达到了98%的话,那么,天才诗仙李白的天才指数就应该是100%了。因此,全才的苏轼只能居第二。
再看看其他文学大咖是怎样评价李白的,唐宋八大家之首百代文宗韩愈在《调张籍》的诗里对李、杜诗文作了高度的评价:”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并讥斥元稹和张籍等人贬损李、杜是:“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白居易虽然为了附和好基友元稹说过几句风凉话,但总体还是推崇的:“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说:“李白天才自放,非甫可到也。”南宋的词坛飞将辛弃疾说:明月入江依旧好,青山埋骨至今香。“明代三大才子之首杨慎说:”李太白为古今诗圣。“
文才无双的李白,形象也超凡脱俗。对于李白的形象描写,当时及后世都有很多,当年贺知章称他为“谪仙人”;著名道士司马承祯赞其:“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有“仙根”。台湾诗人余光中在《寻李白》的诗中写得最为传神,他说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说真的,如果盛唐没有横空出世的李白,恐怕就没有那么绚丽多彩令人神往了。
二 书剑词曲
由于李白诗名太盛,掩盖了他其它方面的才华。比方说,李白的散文也写得很好,《古文观止》中就有他的两篇美文;再比方说,李白也是一个天才的词人,他的词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清朝嘉庆以来流传最广的《白香词谱》就录入其词二首(《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和《忆秦娥·箫声咽》);李白不仅文才盖世,而且还精通剑术和音律,所以他的诗歌豪迈飘逸,且都能入韵。
李白的书法笔酣墨饱,笔势飘逸雄健,其水准完全可以秒杀历代的很多书法大家,连赵佶也感叹“白不特以诗鸣也!”历代藏家(包括艺术皇帝宋徽宗赵佶和乾隆等人)钤印盖章、题跋,都快被他们糟蹋完了,赵佶独步天下的瘦金体在背面题字也罢了,乾隆也有一段跋文,硬生生插队挤在宋徽宗的前面。不过,这样一来也说明这是真迹,就算是假的有他们背书价值也很高了。
这《上阳台帖》写的是李白自咏四言诗:“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何穷。”本帖为纸本,纵28.5cm,横38.1cm;草书5行,共25字;落款署名“太白”二字。这一稀世墨宝,于1956年,由大收藏鉴赏家爱国民主人士张伯驹赠送给毛泽东主席,毛主席最喜爱的诗人就是李白,自然对他的墨宝爱不释手,无奈因主席当年自己立下规矩,党和国家领导所收礼品一律缴众。1958年,主席忍痛割爱把《上阳台帖》送给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
千古文人侠客梦。李白也不例外,他“十五好剑术”,“剑术自通达”,造诣非同一般。李白少年时代,颇受关陇文化风习的影响,少年喜剑术、尚任侠之风;师承著名的道家、纵横家赵蕤,李白对他极为推崇,曾经跟随他学习帝王学和纵横术,有其儒家风范、道家思想和豪侠性格,且青胜于蓝;时称“赵蕤术数,李白文章”;他俩是唐代的“蜀中二杰”。
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李白将技击之剑与豪侠之气注入诗篇之中,使得诗文侠气纵横。据统计,《全唐诗》李白诗中的“剑”字,除去作为地名的“剑阁”等,武器之“剑”犹有103次之多。属于剑的“铗”、“吴钩”、“干将”、“莫邪”和“龙泉”等等加起来,“剑”字总计出现了118次,分布在106首诗中,约占李白诗总数的10%。其中《侠客行》这首古风抒发了作者对侠客的倾慕,对拯危济难、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金庸借用《侠客行》为书名,在核心要素上也采用了这首诗的元素,写了部经典的长篇武侠小说。文武本不殊途,乃文乃武,相与并论;文极生武,武极生文。
李白诗里说“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真是一点都没夸张;李白自24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至62岁终老当涂,大半生都是在游历中度过,南尽苍梧,东及溟海,北达燕赵,西至咸秦,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像这样游历广泛的诗人,古今中外都是少有的;能跟他比一比每日锻炼步数的历史名人也没有几个。有人统计:李白先后去过206个州县、80多座名山,江河湖溪去过60多处。巴蜀、吴越、荆扬、齐鲁、幽燕、皖南、关中,以及长江、黄河流域,总之当时好玩的地方,他差不多都转了个遍。他四处游历:“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所到之处,遍览山水,广交朋友,凭吊古迹,不绝吟诵,留下了众多古迹和诗文,李白的诗如此豪放飘逸、想象奇绝,这与他丰富的游历是分不开的,让我们能通过其诗文共享宏大飘逸之美。
李白是诗仙、是词祖、是书法家、是音乐人、是剑客,是游侠......他长安列八仙,竹溪称六逸。他诗中无敌,酒里称仙,才气公然笼百代;他殿上脱靴,江头披锦,狂名直欲占千秋。文学史说得明白:“在中国诗歌史上,李白有不可替代的不朽地位。”
三 国士无双
李白虽长不满七尺,然,心雄万夫;怀有“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远大志向。李白诗歌中所展现的是一种从始至终意气风发的精神状态,从未萎靡不振;李白的诗中不是没有苦闷、牢骚,但最后的基调始终都是昂扬奋发的精神。他以诗人的身份昂首挺胸,走进皇宫,成为皇帝的嘉宾;在中国诗歌史上,他是惟一的一个。
可是他的“政治生涯”远不像他在文学上那样意气风发,正如李白真正的知己杜甫写给他的悲愤之语:“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他一波三折的悲喜人生让我们有无限的遐想与反思。李白是一个超一流的天才诗人,可惜他不是自己想象的和人们所希望的那样,也是一个超一流的大政治家。李白文学上的成就,与他仕途上的经历,构成了他人生中的两个冷热极端,命运总是让他在成功与失败间游走......他经历过盛唐的太平盛世,也饱受过“安史之乱”的战争苦痛。
李白经常以百姓的身份出现,但他从来不因自己的布衣身份而觉得低人一等,他决不在王公大臣面前卑躬屈膝,他“不屈己、不干人”、“平交王侯”。正如他在诗中所说:“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他有时甚至发出轻蔑权贵的豪语:“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纵横天下的大诗人,对于广大的劳动人民却是无比的尊重和同情:“跪进雕胡饭,三谢不能餐。“随着对高层权力集团实际情况的了解,他进一步揭示了百姓基层和权贵的对立,如:“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鸯”等诗句。
虽然李白历尽坎坷,受尽磨难,但是他始终追求着他的远大理想,始终热爱着他的这个国家,总想为它出一点力。正如李白诗中说的:“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李白24岁离开江油,直到流放归来后,59岁的他仍怀着平乱之志,报国热情不减,他在诗中写道:“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可是,这一年他在准备参加李光弼的军队途中病倒了,不久在当涂去世,终年62岁。李白的一生,就像一直飞向理想的大鹏;他的两次从政经历都是以失败结终,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过自己的追求与努力。饱含着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以及对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心之所向,虽九死犹未悔。
人们若想起杜甫给李白的这二句诗“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或读到白居易写李白墓的诗句:“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恐怕都难免要为李白的绝世才情,多舛遭遇而同声一叹:“一贬世上已经够落魄,再放夜郎毋乃太难堪!”不过,“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李白个人的不幸,却造就了千古诗坛的大幸。正如康震教授说的:也许,如果李白在政治上没有那么失败,没有那些悲剧,也许他就写不出那么多,我们喜欢读的千古绝唱了。如果他做了宰相,也许中国文学史上就少了一位伟大的大诗人,就少了很多的华彩。他在政治上的天真和失败,不但不会降低对他的评价。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客观的评价,我们对他在文学史上的评价才更高。这是要特别给大家强调的一点。
李白是唐代,也是整个中国古代诗歌史里边魅力卓绝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不仅是唐朝、唐诗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李白与他的诗,正是盛唐气象最典型的人格与艺术象征。李白不仅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民间知名度最高的古代诗人。他的诗妇孺皆知,老少咸宜。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等等,语言清新明畅,情感强烈执著!千百年来,正是这些言浅意深的杰作,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培育着我们对祖国、亲人、朋友,对自然山川的深情厚意。李白的逝去,可以说是一个诗歌时代的终结,也可以说是一个时代性格的终结。但是,这种时代的性格,诗人的魅力,却会永远地影响一代又一代人。这正是杜甫写给李白诗中说的:“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西方人也很尊崇李白,因为李白的诗歌积极浪漫,歌唱理想崇尚自由。这很符合西方人的审美,所以李白的诗歌被翻译得最多,最为世界人民所熟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定的世界文化名人中,中国的诗人就有屈原和李白,还有一颗小行星以李白的名字命名。研究中国文化的美国诗人庞德,他出版了中国古诗的英语译本,题名为《中国》,收集并翻译了17首诗篇,大部分是李白的作品,比如《长干行》在美国家喻户晓。马勒的著名音乐作品《大地之歌》中采用了七首中国唐诗的德文版为歌词,其中三首(其实署名李白的为四首,其中一首找不到相应的诗)是诗仙李白的作品,这在西洋音乐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另外,每年都有韩国和日本的文学院教授独自或带领学生,到四川江油的李白故里瞻仰诗仙。
可见诗仙不仅为国人所爱戴,也为世界人民所喜爱,诗仙的影响力是世界性的,其潇洒、飘逸、卓尔不群的神仙般的风骨为世界人民所仰幕,诗仙是古代社会自我解放的最高境界,也是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的杰出代表。中国历史上再也找不出第二个自我解放和风骨超然如李白的文士了,李白是不可复制的传奇,这就是人们仰慕的诗仙李白的绝代风采!古今尊国士,中外仰诗仙。
我们读李白,读唐宋诗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什么?莫砺锋教授说得好:是在于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提升我们的人格,对我们有巨大的教育作用。中国古人坚定地认为,只有人品一流的人,才可能成为一流的作家。凡是历代公认的大诗人、大词人,他们一定是一流人物。唐代的李白、杜甫,宋代的苏东坡、辛稼轩,就是这样的人。他们不但作品写得好,他们的人格境界也是一流的。在这一重意义上,读诗最后也是读人。读古代诗词的最高境界,就是最后透过文字来读人。所以唐宋诗词中境界最高的名家名作,对现代人具有人格熏陶和境界提升的作用。
总而言之,李白是诗国中独往独来的一位豪士。他天性真率,狂放不羁,充分体现了浪漫乐观、豪迈积极的盛唐精神。李白的思想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绝不局限于某家某派。他决不盲从任何权威,一生追求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意志。李白的诗创造了超凡脱俗的神奇境界,包蕴着上天入地的探索精神。李白的意义在于,他用行为与诗歌维护了自身的人格尊严,弘扬了昂扬奋发的人生精神。多读李白,可以鼓舞我们的人生意志,可以使我们在人生境界上追求崇高而拒绝庸俗,在思想上追求自由解放而拒绝作茧自缚。
在这个新时代,我们不妨重温李白,解读李白,让我们从中自得一半诗心仙骨。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从李白的身上汲取养分,比方说,当我们在遭遇失败时,可以用李白的诗来勉励自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可以借诗仙酒杯,浇自己胸中块垒。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李白是伟大的也是可爱的,是快乐的也是痛苦的。读不尽的李白,道不完的诗仙。庙堂狂放人,江湖散淡客,天地一游仙。不知道是否也有喜爱诗仙的朋友想过,带着各自家乡的特色美酒,相约前往四川江油李白故里呢?我辈此去唯饮酒,先生在上莫题诗。届时:“将进酒,杯莫停……与尔同销万古愁。” 不醉不归。
作为学习李白诗歌的后人,曾几何时,笔者曾想:重走太白漫游路,写一部《诗仙剑客》李白传。如此这般,方不负诗仙在《临终歌》里的愿望:“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现如今,只能谨以此文,向永恒的天才诗仙致敬了!平生不识李太白,读遍唐诗也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