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曾奕涵
教高三数学的曾祥渊老师,是我的同宗前辈,是本县有名的首批高级教师。他早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学识丰富,风趣幽默,喜欢讲故事说笑话,还喜欢鼓风琴。我学龄前就喜欢听他奇谈妙论,所以每当周末和假日,我总希望他来家串门。按辈份他比我的爷爷还高一辈,年龄却只比我父亲大十来岁,所以我叫他渊叔公。后来私下里我和同学安古称他“阿渊伯”。
依稀记得,在阿渊伯评高级教师的时候,他曾拿他的评选材料给我父亲参考,年幼的我不解地问:为什么要给你看?父亲说,阿渊伯不仅数学好,而且文辞也很美,知识渊博。让我参考只是他谦虚的说法。其实,阿渊伯也很欣赏父亲,我念高三那年,他曾对我说过:“如果你爸不是受旧官僚的社会关系之累,他会飞的......”记得,念初一的时候,我还意外地看到学校的宣传栏上,贴的县人大代表人员介绍中,竟然有阿渊伯的名字,那时我才知道阿渊伯不仅是教数学的老师,还是完全中学的教导主任。父亲说,阿渊伯可惜没有入党,又为人耿直,不然他的仕途会走得更远。
我上的高中,正是阿渊伯做教导主任的那间学校,从我家到二中,有七八公里的路程,途中要穿过新埠圩。因为学校离家不远,也因为不习惯“群居”,所以我没有住校,只是中午留在学校吃午饭,每天都踩自行车早出晚归的走读,那时过午餐,早上要自己去饭堂放米的。我没有那么早到学校,于是,阿渊伯叫女儿每天帮我到食堂放米,过了一学期,春玲姑结婚了便没法帮我再放。接下来的二年半,是住宿的同学好友阿颂和阿胜接力替我放的。
小时候,喜欢听阿渊伯讲奇闻轶事,当然也喜欢听他谈论趣味数学的话题,至今老家还有一本他编写的《趣味数学》。如今在同一个学校,有更多的机会交流了。我们谈论最多的是文史方面的话题,比如“竹林七贤”和“饮中八仙”之类的!也聊纪晓岚妙解“真老乌龟”和“老头子”的故事,那天听了阿渊伯的妙论。我也讲了明代神童解缙的对联故事,谈得来劲,我从小解缙对富豪的“门对千棵竹,家藏万卷书。” 到:小犬乍行嫌路窄(曹尚书),大鹏展翅恨天低(解缙)。再说到他对主考官的:“二猿断木深山中,瞧小猴子也敢对锯[句];一马失足淤泥内,看老畜生怎能出蹄[题] (解缙)。阿渊伯一边听一边点头微笑,最后他说,你说的有些我也看过,只是我记不了你那么多。
我告诉阿渊伯,这些都是中小学时代看过的才记得,近年来因严重失眠,健忘得很,看书总是看了下句,便忘了上句;头脑不清的状态,就像《围城》里说的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认识,但没有一句话有意义”。仿佛是脑残了。阿渊伯喟然道:哦!我就说,以你自小的表现怎么会考到这里来?!你好像是读初一那年,我问你,一个六位数乘以3等于它的最左端移到最右端,这六位数是什么?你马上就说,这最少有二个答案,我当时就想这家伙以后考到一中都叫考场失误了……阿渊伯的言论,令我又平添了不少的失落。
本以为阿渊伯曾经考我的这道题,只是一道普通的灵活题。让我感到诧异的是,有个外号叫“老板”的同学,也算是蕉中的尖子了,这题他在高三时用方程解了半天也没有解出来;后来他中大毕业后,接着又读了研究生。这是后话。
且说,对于有过失眠体验的人来说,自然知道这不是一般的痛苦;但是与倒床便睡的人谈失眠,这本身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正所谓:夏虫不可以语冰。只能引黛玉为知己,因为她说过:“我失眠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我何尝不想睡,就是睡不着”。这时的我常常刚刚迷糊睡着天又亮了,有时甚至彻夜无眠;早上起来便是全身酸软,眼眶像国宝熊猫,恨不得它马上又是夜晚,可以继续睡觉。可是到了晚上,一躺下去人却又没了睡意,闭上了眼睛思绪还像脱缰的野马无法控制,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都会像放电影一样一一闪过,挥之不去;若再起来想看看书,却又呵欠连连,脑子一片浆糊,一旦躺下又没了睡意,急得你直欲发狂。
起初我并不知道,自己终日的头昏脑胀是多方面造成的,只认定主要是因为鼻炎的缘故。因为在没患鼻炎之前半年,虽然也开始会失眠多梦,也会感到头晕脑胀,但是不会终日没得清醒的时候;鼻患之后,失眠就更加严重了,因为鼻息肉影响了正常呼吸,吃饭时每咀嚼几下,就要张开嘴呼吸一会,一同过午餐的同学安古(即是初三时坐同一辆车上蕉城参加数学竞赛的二中选手之一)常笑我:这么高的鼻子不用,要用嘴来呼吸。
对我来说,中考一时的失利也许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一样可以调整心态再次奋起,正如发小阿凯信中说的:“我坚信,在那并不优越的环境里,你一样能够创造出奇迹……” 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此时的我就像是武功尽失的人,如果没有奇遇或高人鼎力相助,要恢复功力谈何容易?!
在“脑残”之前,读书是轻松愉快的赏心乐事,不管是看课外书,还是读功课,总能过目难忘;正如有些女生说的:“你看过的书,就像我们背诵过的一样。”解数理化时也游刃有余如有神助。对于学习来说,如果丧失了记忆力和思维能力,这就像是做体力活的人失去了四肢。什么豪情壮志,什么锦绣前程!一切的一切都将是镜花水月,无从实现。不是吗?自己曾经掌握了的知识,在这样的状态之下,考试时都无法发挥出来,何况现在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因此,我开始了漫长曲折的求医路。据说县城法政路,有一位从人民医院出来开诊所的名师,善于治疗疑难杂症。于是每个星期六,我就从西线出发骑自行车来回30多公里去看医生。第一次骑车上县城求医,是志明和凯旋两位新同学陪同去的,回来的时候,我才知道他们是听我说对县城不熟,便义无反顾地陪我前往的;他们的家来回比我还远了10多公里,同学如此古道热肠,令我感怀于心。
当我第四次去法政路的时候,医生说:你这是“神经官能症”吃完这药就不用再来了,要多休息。 彼时,我根本就没有听出医生的弦外之音。到了周末,我把药吃完了,还是头昏不止。这个星期六我第五次去看医生,并问医生我的病要怎么样才能好转?医生直言:你这是长期用脑过度,严重缺乏睡眠造成的,以后不要用脑了……听罢,我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心道:我刚刚上高中,正是要用脑的时候却说不要用脑了,这如何是好?!
此后,我又遍访了当地的不少名医,结果失眠和鼻炎还是依旧。有一天,有个江湖术士,对我母亲说:用河中经年的水下木桩煲水喝,有奇效,特别是陈年的水杉更佳。于是母亲就请人在河中遍找陈年的水杉木桩,结果,水杉木桩确实难找,用其它木桩煲水倒是喝了不少,也无丝毫效果。
据说,气功对顽疾有效果,我便尝试练习,但是怎么也无法集中精力意守丹田什么的,如此这般练下去,我估计非走火入魔不可,于是只好作罢。第一个学期转眼便结束了,我的精神状态不但没有好转的迹象;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的心情越发的沉重了。越焦虑不安就越睡不着,越睡不着就越头昏脑胀,这便陷入了恶性循环。
虽然老早看过诸如:健康不等于一切,但失去健康等于失去一切。还有什么:“生命在于运动”等等名言。可是,当时我还没有多少生活体验,对这一类名言难有领悟,更无所谓体验,甚至还觉得这些名言,不免有些危言耸听。“总有两种东西丧失之后才会发现它的价值---青春和健康。” 大概这就是人的弱点:拥有时不够珍惜,失去时才追悔莫及。
在刚上到高一的时候,总有些同班或别班的同学对我说:听说你读书很厉害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又有同学会问:“你读书原来那么劲,干嘛现在不好好读书了呢?”每当听到诸如此类的关心,我表面闲闲和着,内心却是心急如焚。
在高一寒假的一天下午,我从镇上回家,快到长江桥的时候,偶一回头,却发现了身后不远的志运;自从阿运考上了“东中”以后,我俩就没见过面了,本来以前同一年级时,我们也没有交往,只是彼此闻名,见了面便相视一笑。这时的我虽然有路遇故人的喜悦,但是趁要上坡之机,却加速猛冲了上去,上去之后还狠狠地踩了几下,才故作自然的继续前行,心道:“阿运追不上来了吧?”谁知心念方动,志运已经出现在我左侧身旁笑道:“好快呀!都差点追不上你了……今年二中有你,三年后高考肯定会有个很厉害的人了。”闻言,我竟不知如何作答,这时正好到了桥的另一边,按说应该陪学友从大路向北同行的,我却从南边的堤岸跑了;因为我实在不知道如何回答阿运对自己的肯定与期许。为此,多年以后,我特意驱车数十公里,去探望同在深圳的志运,以慰当年的愧疚之情。这是后话。
春节的时候,父亲从广州回来说,你姑姑她们知道你已经读高中了,很是高兴;你姑姑希望你有空给她写信。我读小学时,就常听乡里人说,父辈们读书都是很好的,尤其是姑姑,搁今天,就叫美女学霸。
信寄出不久姑姑便回信了,她在信中写道:阅后来信使我心里洋溢着无限的喜悦,见信如见人,感情更亲切。以往听您爸爸说,您十分喜欢看书,心很静,而且记忆力很强。你的堂姐妹出来也是这么说。现在看了您的信,真是名不虚传,信中言词很是得体,因而使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我有一个好学的好侄儿。希望您好好把握自己,勤奋拼搏;你有聪明好学的良好基础,就是将来进入理想高等学府的先决条件,丰厚的收获,离不开辛勤的耕耘,如果您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理想和愿望是可以实现的……看到这里,我联想起自己目前的健康状况,既鼓舞又有些神伤。
此后,表妹和表姐又把她们精心整理的英语笔记寄给了我,姑姑的每一封信都千叮咛万嘱咐,要我注意身体健康,绝不要让病情发展下去。并且每一次都不听劝阻,总是用牛皮纸的信封夹带现金给我,钱虽不多,但是我知道,对于当时负担四个小孩读书,又在“清水衙门”上班的姑姑来说,显得尤其不易。难怪,后来表姐妹说:二仔,你知道吗?你姑姑对你的关爱,有时让我们都嫉妒……要好的同学安古他们,都知道我有这么一个好姑姑,很是羡慕!姑姑无微不至的关爱和殷殷的厚望,无疑是我黑色岁月里的一缕阳光。
几年的严重失眠,使我双眼视物仿佛隔了一层薄纱,双耳有如塞了一团棉花似的,加之鼻炎之故,还不时伴有耳鸣的现象,不再是耳聪目明了。失眠多梦无法集中精力、健忘、焦躁、心悸……成了生活中的主要元素。真是“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经常恍恍惚惚的,不知道究竟要干什么?不过,一旦想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目标,我又会“清醒”过来,因为那早已万丈的雄心,从来没有消失过。然,以此情状,又岂敢再直面理想和人生目标?常人恐怕非笑我志大才疏、痴人说梦不可!此只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在学习上,我从佼佼者沦落如斯,的确是“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上到高二之后,我就慢慢处在一种机械和麻木的生活之中,我开始淡视和逃避学习退步的事实。尤其是看到那些,本来自己唾手可得的成绩,现如今,却只能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无可如何!在人生最美的季节,在人生最佳的学习年龄段,我却在终日与疾病作斗争;本来是学生,但职业是失眠,业余是看病。
每当脆弱的时候,古代先贤的不朽精神,起了极大的作用,比方说,冠绝千古诗坛的天才诗仙李白,他那百折不饶的盛唐精神就一直在激励着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还有被誉为爱因斯坦以来,人类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霍金”的事迹也给了我鼓舞。霍金高度瘫痪,对工作生活极为不便,但他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科学成就,他是向生命极限挑战的伟大科学家,他的智慧已经远远超过了身体的局限;正如,他最感兴趣的名言所说的:“疾病是可怕的,但更可怕的是人心的失望和绝望。”
高二下学期,听我阿姨说,她们半山涂有一个姓钟的医生,治鼻炎有秘方,很多鼻炎很严重的人都给他治好了,此时,一线希望又从我心中升起。他说,我的鼻炎一个月左右就可以治好,闻言我大喜;钟医生又说,治疗期间不便上课或工作。因为,他配置的药是要用棉花蘸了塞进鼻孔里去的,用药之后就会鼻涕不断;于是,我便向班主任请了一个月的假,专门呆在家里擦鼻涕。擦了一个月的鼻涕,鼻炎果然有了明显的好转,我的鼻子终于恢复了正常呼吸的功能。但头晕脑胀的状态还没有好转。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
高三生活不觉已经过去了数月,这天下午,我和安古正在班门前的走廊上聊天,刚师专毕业不久的班主任找我谈话,她直截了当地说:“据你初中的同学反映你以前读书是很好的,现在为何不加把劲……你有何打算?”我想了想自己的实际情况,摇了摇头说:“没法打算!” 班主任也摇了摇头说:“现在的学生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过后,班主任,还在班上不点名却又针对性地批评我“不思进取”。听完她语带讽刺的批评,我心中苦笑:燕雀安知鸿鹄志,岂以嬉笑度人生?
高考总复习时,和阿渊伯交好的物理老师,看我的成绩有时能进入前茅,便鼓励道:虽然前两年你荒废了,但是如果这一年你能跟着总复习来,你用一年考上好的大学也是可以的!过不了几天,阿渊伯讲课讲到“充分必要条件”时,却对我说:你虽有考清华北大之才,可惜现在失去了充分必要条件,你要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更有竞争力。
我对自己的处境是清醒的。正如庄子在回答魏王时所说的:贫穷不是困顿,读书人有道德理想而不能实行,这才是困顿啊!大王你没看见过跳跃的猿猴吗?它们在楠树、梓树和樟树这样的大树上攀援跳跃,惟我独尊,自得其乐,连善于射箭的后羿对它们也没有什么办法;但让它们身处荆棘丛中,就只能小心翼翼,胆战心惊,不敢乱跑乱跳了。这不是它们身体不灵便,而是处在不利的情势下,施展自己的才能啊。这时的自己要想不困顿,怎么可能呢?
古往今来,真正的仁人志士都不怕生活上的贫困,怕的是精神上的潦倒。可是:并不是一切虔诚的期待,都能出现奇异的憧憬;并不是一切心灵的呼唤,都能找到相应的山谷;并不是一切青涩的果子,都能走向秋天的太阳……尼采说得对:“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历经坎坷,当我在华工念书以后,便通过不懈的锻炼,在健身房从能举起40公斤到举起60多公斤,体重也从不足50公斤到突破60公斤;六年之后,我终于战胜了严重的神经衰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一年,我从广州到了深圳,入职某报社不到半年,我这个理科男,便通过竞聘上岗,成了该报特刊部最年轻的行业总监(版面主编)。竞聘大会上,年轻的董处长(原总编室主任)说,这个岗位不但要能编会写,还要有管理策划能力,是个“三枪手”,小曾人缘好,人品好,写的竞聘方案又最好,给他一个机会;本次共有78人竞聘11个版面主编的职位,第二年轻的主编大我四岁,她是武汉大学的双学士。当我看到我的小组,其中四位下属的简历,是分别来自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及厦门大学等名校的科班生时,我淡然一笑,不觉又想起了阿渊伯说过的话:你虽有考……
那些年,我总是想:如果让这还未走完的青春再来一遍,走到今天,也许我已经走得辉煌;最起码自己不会再让神经衰弱发生;就算发生了,也不会让它持续11年,严重影响学业前程。可是,人生没有彩排,只有好好珍惜现在,人生也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过去的不再回来,回来的不再完美。有一首歌:好多事情总是后来才看清楚,然而我已经找不到来时的路……
这些年,每次春节回了老家,我都会特意到教师村,去拜见年逾八旬的阿渊伯。每当提起“当年勇”,阿渊伯总是笑道:老朽了,牙齿都掉光了。
今年七月,乐观风趣的祥渊老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天上新来幽默客,人间再无阿渊伯。(本故事完)
上图:2015年春节在教师村与阿渊伯合影
内容简介: 一位被小学语文老师认为:“越是读到高年级就会越突出”的聪明孩子;一位被初中物理老师批准免交作业的不羁学子;一位被高中数学老师认为“有考清华北大之才”的颖异少年;自小好文慕侠喜观百家;有超脱尘俗的思想;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抱负。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文理各科都显示出不俗才华的学生,一位学习上的佼佼者,却在学业上痛苦万分;人们不禁要问:一位天资聪慧,又有着极高抱负的学子,他在学业上怎么会“痛苦万分”呢?应当一飞冲天才对,这到底是为什么?他是否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假如你是家长或是老师,本文有值得你借鉴的地方;假如你是聪明学子,相信你会有更多的启迪和共鸣,不会聪明反被聪明误……本故事可以让你吸取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从而少走弯路。这就是该故事的意义所在。本故事共分
曾奕涵 2019-05-03 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