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庄振加的头像

庄振加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3/10
分享

草庵风云

暮色西沉,晚风从满山岩石如梅花千瓣的华表山峰袭来,只身孤影的征人倍感阵阵寒意,幸有一草庵可借宿暂歇,这无边的风雨,无休止的征战,不知何时才能停息。朱熹在《宿休庵用德功壁间韵赠陈道人》写道:“暮入千峰里,寒栖一草菴”,是怎样的境遇。

风云远去,遗迹犹存,故人已不在,一些旧物件仍诉说着当年的往事,草庵前的梅花林年复一年地在清寂的寒冬中,静静地开,静静地香,静静地飘落。

沿草庵寺西南,一条逶迤于山林石泉间的石磴古道,曲曲折折通向华表山顶。掩映于峰巅云树间的古寨早已坍塌废弃前哨营垒遗址像似无数被丢弃的尸骨铠甲,曾经豪气干云的热血已凝成古寨的青褐色石墙,苍苔斑驳。这是古泉州通往安海的交通要塞灵水寨,入主中原的清为扫灭各地抗清势力,巩固对全国统治,于清康熙十八年量地险要,筑边寨截内外,此处成了清军安营扎寨对付反清复明的郑经军队作战的一个据点当时流传“三日清,两日明”、“同安血流沟,嘉禾断人种,安平成平铺”的民谣,见证了那段旷日持久拉锯战残酷,兵燹连年,生灵涂炭。

古寨城墙终在千年风雨飘摇中倾圯,但善与恶的纷争,正与邪的较量,光明与黑暗的角逐,却从未停止过。苍茫大地,从草庵到古寨微缩着一幕幕惊心动魄宗教史中国与波斯古代海上交通史以及农民起义的斗争史在东南沿海的海丝历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综合考察团1991年2月参观草庵后,认草庵摩尼光佛造像的发现次考察活动的“最大发现”,最大成就,具有世界性和历史性的意义,异常欣喜惊叹。2021年“泉州:宋元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草庵寺摩尼光佛作为此次申遗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之一,它是我国唯一的摩尼光佛、摩尼教寺庙遗存,也是世界现存唯一摩尼教寺庙遗址。

千年回首一草庵,已是沧海成桑田,正如摩尼教义阐述的,世间是一场光明与混战注定其传道一路走来风云变幻莫测,充满曲折艰辛。

在我国旧称“明教”摩尼教源自古代波斯祆教公元3世纪中叶波斯人摩尼(Mani)所创立在巴比伦兴起的世界性宗教,其教义杂揉佛教、基督教、祆教而成,崇拜光明,提倡清净,反对黑暗和压迫。有自己的戒律和寺院体制,以二宗三际论”为其根本教义

216年4月摩尼诞生于巴比伦北部的玛第奴,四岁起就被他父亲带到犹太基督徒派别厄勒克塞派中生活。摩尼自称从小受到天使启示,二十四岁时受到一次重要启示,涉及以后摩尼教教义,遂与厄勒克塞派决裂,来到泰锡封,当时只有两追随者,后来他父亲也皈依了他的宗教。

摩尼及其信徒曾在波斯北部传教,后取海路前往印度,使杜兰国王皈依摩尼教。从印度回来后,摩尼赢得了波斯萨珊王朝国王沙卜尔的兄弟呼罗珊总督卑路斯的友谊,通过他得以晋见沙卜尔。沙卜尔国王准许他和他的信徒在帝国范围内的任何地方旅行和传教。摩尼派使徒阿驮承法教道者帕提格等向罗马帝国境内传教,派末冒等向东方传教,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成了一个世界性宗教。

或许,世间事物都逃不出物极必返的宿命。继位后的瓦赫兰一世,受琐罗亚斯德教主科德的影响,改变了对摩尼教的态度,传唤摩尼。摩尼意识到凶多吉少,却决心舍身取义,毅然在274年1月21日抵达贝拉斐晋见国王,摩尼受到指责,当庭抗辩被入狱,2月26日死狱中。摩尼教徒因此遭到政府迫害,纷纷向国外逃散。历史的相似总让我们不禁想起耶稣受难,孔子一生的颠沛流离,道大莫容;也想起冯梦龙先生说的:“一时之强弱在力,千古之胜负在理”信大道光明。

摩尼教在公67世纪传入我国主要盛行于新疆地区;到唐武则天延载元年(694年)波斯国人拂多诞(侍法者)持《二宗经》中土,标志着摩尼教在中原公开传教。

开元二十年(732),玄宗下敕“摩尼法本是邪见,妄称佛教,诳惑黎元,宜严加禁断”。763年摩尼教传入回鹘,受到回鹘统治者的大力扶持,成为国教。安史之乱后,因回鹘助唐平乱有功,摩尼教依靠回鹘的势力,在唐帝国各地设置寺院。代宗大历三年(768)被允许在长安及各处敕建大云光明寺;宪宗元和二年,再于河南太原建摩尼寺二所,并派专员保护,自此摩尼教寺我国境内摩尼教士随回教使者来华,得到唐帝礼遇,摩尼教在国内的传播更加声势浩大。

成败的最大筹码往往是皇权、政权、政治,谁拥有至高无上的生杀,便可一言决天下事。朝代更迭的历史一部皇权的政治斗争史一朝天子一朝臣宗教派别的兴衰也不例外。

开成五年(840)回鹘国破,被迫西迁,失去护法的摩尼教也随之风光不再。会昌三年(843)遭唐武宗敕禁,没收摩尼寺的庄宅钱物,焚烧其书籍图画,流放其僧侣,死者大半。会昌五年武宗禁佛,同时禁止各种外来宗教,摩尼教也在其列难逃劫,此后摩尼教在中原转入民间,并吸收道教及民间信仰,改称明教。

会昌法难福建的摩尼教呼禄法师,将摩尼教义带到八闽大地“授侣三山(福州),游方泉郡(泉州),卒葬郡北山下”,福建便成为摩尼教在南方继续传播的要地。

到宋代,摩尼教已完全汉化并演变为明教(明尊教),其教义归纳为“清净、光明、大力、智慧”,为迎合民需要,更倡导其追求光明、善良、俭朴、友爱的道德观念,因而颇得百姓人心,流传甚广。

明教主张天下一家团结互助惩恶扬善、度化世人。如遇当朝皇帝昏庸、官员腐败、民不聊生,明教必会起义造反,因此经常被朝廷斥为鼓动叛乱的邪教,屡屡遭到镇压。为躲避官府围剿,明教中人行事隐秘,而被江湖中人视为“魔教”。

北宋太平兴国间(980)的《僧史略》把梁贞明六年(920)陈州毋乙叛乱以及后唐、石晋(923-946)时的相关叛乱归罪于摩尼党类。北宋宣和二年(1120),方腊摩尼教(明教)旗号,利用陈硕真的“天子基”与“万年楼”,于睦州发动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统治者大为震惊,重立禁约,严厉镇压各种宗教结社,止绝江浙吃菜事魔之徒,连带根究温州明教。

南宋时社会动乱加剧,借摩尼教组织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影响较大的王念经的衡州起义、东阳县和信州贵溪“魔贼”起义等;与一般的江湖门派渴望称霸武林不同,明教要建立的是一个人人吃得饱、穿得暖的大同社会。

草庵寺便建于宋绍兴年间,因初期以草木建,所以称为“草庵”。80年代初在草庵20米处出土一块宋代完整的黑釉碗和60多件残瓷片,碗底在烧制时刻有“明教会”三字,其他残瓷片也分别刻有“明”、“教”、“会”字样。印证了宋时摩尼教泉州相当活跃。草庵周边成片翠绿成林榕树遮天蔽日,仿佛洋溢着明教会随处落地生根合力支撑生命如炬庇荫众生百折不挠精神光芒,令人深为震撼。

元朝对于民间暗地里聚众结社的,官方有明令取缔,但对传统的明教信徒聚居地区,则允许造庵奉祀公开活动,以示优容;在泉州设有管理明教和秦教(景教)的管领。草庵也元顺帝至元五年(1339)改为石构歇山式建筑背靠巨岩,于山水林涧韬光养晦

随着元朝统治的腐败,摩尼教、弥勒教、白莲教等民间教派互相融合,迅速发展,最酿成红巾军起义。起义军以“弥勒降生,明王出世”的谶语为号,自称魔兵,可看出摩尼教对红巾军的影响深。此时的摩尼教(明教)进一步世俗化,更加亲民,更接地气。

明太祖朱元璋借助明教力量夺取政权,皇帝,担心革命性极强明教会威胁他的统治,于是下诏严禁白莲社、明教,嫌其教门上逼国号,寅其徒,毁其宫”,对一切危及其专制统治的言行均予剿灭并把取缔“左道邪术”写进明律《礼律·禁止师巫邪术》明教遭到沉重打击,此一蹶不振。到了清后,许多民间教派或多或少地受到摩尼教影响,但史料已少有记载。

以明教这段风云激荡的历史背景为素材的《倚天屠龙记》金庸先生被称为“魔教”的神秘组织鲜活地展现在每位读者面前,那些行善恶,拯救世人的江湖往事也一直被人津津乐道。主人公于光明顶练成「乾坤大挪移」,并成功解救六大门派围攻明教之危的张无忌,被拥立为明教第三十四代教主,统一明教,集合中原势力抗元,最后携赵敏归隐山林。故事以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后,大肆杀戮曾经帮自己打天下的明教教众而剧终,掩卷沉思,心潮难平

而草庵寺误被当地人以佛教寺庙供奉,逃过一劫,得以保存下来,成了摩尼教寺仅存的珍贵史迹。2004年11月,80岁高龄的金庸到泉州,在众人拥簇下参观草庵,感慨万千题下“熊熊尊火,光明之神

历史风雨沧桑里,草庵俨然成了泉州多元文化包容的典型代表。一代高僧弘一法师曾三度在草庵住过较长时间,撰写《重兴草庵碑记》,为古刹留下重要的历史文献。大师还为草庵提写了两幅联,一对是与当地盛传文有书院,武有明教”相呼应的“石壁光明相传为文佛显影,史乘记载于此有名贤读书”;另一对冠头联:“草积不除,便觉眼前生意满;庵门常掩,毋忘世上苦人多”,与大师一直倡导的“念佛不忘救国”思想一脉相承,其爱国护教的拳拳之心,但愿众生得离苦悲愿为后人敬仰赞叹。

草庵所在的华表山顶,风起云涌,我站在古寨瞭望台的制高点,远望山河远阔,遐思迩想。尘世纷扰,江湖纷争,有纷争必有古寨卫城,犹如人世生活中少不了各自的面具和城府一样,各有设防,各有许期;我相信终有一天,光明会战胜黑暗的摩尼预言能成真,黑暗连同当下肆虐全球的疫情病毒都将消失,世间仅剩下健康、欢乐与和风煦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