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公元前399年的某天,苏格拉底端起雅典法庭判给他的一杯毒槿汁的酒,他环顾了一下围在周围的人,神态自若且安详。
他的弟子柏拉图及朋友们带着祈求的眼神看着他。
“老师,您其实可以通过缴纳罚金的形式免受极刑的处罚,大家已经给您凑齐了100个米纳。”
“先生,您可以向法庭申请流放的,咱们先保住命,后续再想别的办法。”
......
一丝平静的笑容闪现在苏格拉底的脸上,这个70岁的老人淡淡地说了一句“分别的时刻来到了,我们会各走各的路,我去死,而你们继续活着,哪一条路更好,只有神才知道。”
这是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带有哲理的话。
02
在希腊雅典的街头,经常能看见一位常年穿着一件长袍,即使在冬天都光着脚行走在大街小巷的男人,男人长着一副狮子鼻,嘴唇肥厚,个子矮小,形象有点丑陋。有些人认为他说的话颠三倒四,整天疯疯癫癫,他甚至被一些达官显贵所唾弃。他就是苏格拉底。
他见到谁,都想找机会跟人聊天。苏格拉底之所以到处找人谈话,他的问题无外乎什么是虔诚,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美德,什么是真理,你有什么知识和技能。他的问题其实都是想证明一个道理,那就是,神谕是对的。
神谕是什么呢?
苏格拉底有个好朋友,他在世的时候有次去德尔菲的阿波罗神庙祭神,完毕后他顺嘴问了女祭司,除了神之外,谁会是这个世上最有智慧的人?女祭司告诉他,这个世界上,除了神,苏格拉底是最有智慧的人。
苏格拉底听到这个神谕,他非常不信,因为他一直觉得自己是个一无所知的人。作为一个哲学家,他需要证明自己不是最有智慧的人。于是,他就开始去寻访公认的有智慧的人。他的理论是,只要找到一个人比自己有智慧,那就证明了苏格拉底不是世上最智慧的人。
于是,苏格拉底就开始跟各色人等交流,这里有达官显贵,有各行各业的智者,通过交谈,苏格拉底发现,这些被公众认可的智者其实都不是有智慧的人。经过苏格拉底的论证,他证明神谕真的是正确的,神说他是最智慧的人,说白了也就是,苏格拉底是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人!他最有智慧,那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没有智慧,而那些被认为有智慧的人,连这点都不知道。
“我发现人世间名声叫得最响的人恰恰是最无知的人,其实有些看上去比他们差的人其实比他们好一些,也更理智。我苦苦挣扎最后结果只是发现神意是无可置疑的!”苏格拉底的内心很是悲催。
因为他知道自己不知道,结果,他得罪了那些一直高高在上,自我感觉非常良好的人,这些人都是雅典有权有势的人。
03
有人向雅典法庭对苏格拉底提起了公诉,他的罪名有两项:一是不信城邦的神,二是毒害青年。
这两项罪名在当时都是非常严重的,其中的任何一项都足以要了苏格拉底的命。为此,雅典组成了一个最大规模的法庭,即由501名审判官组成的法庭对苏格拉底进行审批。
顺带说明一下,当时的雅典采用的“公民制度”,每个人都能充当法官和执法者,审案的主角是随机选取的公民,根据案件的大小及重要程度,审判官的人数分四个等级201人、301人、401人、501人。法官审案分两次进行,一次审判确定,被起诉人是否有罪,二次审判是判定受到的惩罚。
《苏格拉底的申辩》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根据苏格拉底在法庭上的辩词整理成书的,后世有人认为这是柏拉图为苏格拉底所做的申辩,其实不是这样的,毕竟当时法庭上有501名陪审团成员,且苏格拉底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他的审判及被判刑是当时最重大的事件之一,柏拉图不会胡说加乱说的,更不敢将自己的话语加在老师的身上。
记得以前中学学哲学的时候,苏格拉底的名言是,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而柏拉图的观点是,人甚至一次都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由此都可以看出,柏拉图比他的老师思想更加激进。
《苏格拉底的申辩》假如没有导读,这是一本非常难读的书,每句话都要仔细体会,不然都可能听不清苏格拉底的本意,再加上翻译水平高低不同,对阅读的要求非常高。
04
“啊,雅典人,你们听到我的原告们讲话时感觉怎样,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我自己,我几乎被他们那富有说服力的语言搞得一无所知——他们是真厉害,几乎没说一句实话就能取得的这样的效果。虽然他们说了很多假话,让我为之倾倒的却只有一句——我是说他们居然警告你们, 听我说话的时候要小心,不要被我的雄辩所蒙蔽!他们真应该为这话感到惭愧,因为我在这方面的缺陷一开口说话就可以看出来。如果他们说雄辩的力量,说的是真理令人信服的力量,那么我承认我是雄辩的;而如果不是,我只能说这些人很无耻。但是我这样的雄辩和他们的雄辩是多么不一样啊!你看,就像我刚才说的他们几乎没有说一句真话,或者不会多过一两句真话,但是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将是完全的事实,我不会像他们那样玩弄一些美丽的辞藻, 其实那没有一点趣味。我决对不会的, 我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这是苏格拉底在法庭上的辩护词,尽管他声明自己是第一次在法庭上申辩,且指出自己是一名70岁的老人,可他的开场白,明显地是将陪审员与自己隔开了,他直接定义这个庞大的陪审团都被他们公诉人给蒙蔽了。
苏格拉底的学生及朋友们一听到他的辩词,就知道他怀着必死的决心来进行这场申辩的,在申辩词中,苏格拉底自己都在说,假如他能像起诉他的人那样,无耻去做大家已经习惯了的那些丑事, 如在法庭上哭啊、叫啊、抱怨啊、哀求啊等等,所有这些事情,都配不上苏格拉底这个名字。
苏格拉底说,所有不经检审的人生都是不值得过的。他不害怕死亡,那是因为“死亡无非是两种可能情况之一:一种死亡是空空的一无所有,也一无所知,或者, 死亡就像人们说的,是灵魂的一种迁移,从这个世界到另外一个世界。现在你想象一下,有一种无知无觉的状态,就象一个人沉睡得连一个梦都没有的时候,那死亡真的是一种巨大的收获了,如果一个人可以做一个选择,是愿意选那些无梦地沉睡,还是他一生中其他的日日夜夜。我觉得任何一个人,不只是我们这些平常人,包括那些国王们,都会觉得自己一生很少有什么时候比那样沉睡的时候更幸福。如果死亡就是那样的沉睡,我觉得那真是一种巨大的收获,那时候永恒都只是一场沉睡。”
05
苏格拉底不害怕死亡的说法,我不知道是否会遭到陪审团的厌弃?
中国有句古话叫“人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对于苏格拉底的“视死如归”,陪审团估计有点不知所措,更让陪审团感觉如芒在背的是,苏格拉底说自己,不仅不是雅典的罪人,而且是雅典的功臣。
他比如自己就像一只牛虻一样,不时地侵袭雅典这匹骏马的身体,以确保雅典始终处于警醒状态。鉴于此,雅典应该像对待奥林匹克冠军一样,将苏格拉底在赡养院里供养起来。
今天,我们听到苏格拉底的申辩,可能会觉得他辩术高超、思维缜密,可当年的陪审团成员听到他的申辩估计是如坐针毡,恨不得立即堵住他的嘴,赶紧对他进行法庭宣判。
结果,501名陪审团的成员,221票认为苏格拉底无罪,280票认为苏格拉底有罪。这个结果,苏格拉底说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假如再多30人支持他,苏格拉底就会被宣布无罪,从而彻底地摆脱公诉人的纠缠。
一审表决,苏格拉底有罪。
二审继续进行,法庭上主要是争辩苏格拉底罪责的大小,结果是,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
在那个年代,死刑是可以拿钱赎罪的。苏格拉底的朋友给他凑足了100米纳的赎金,当年2个米纳就可以赎回一个俘虏的性命,100个米纳是非常巨大的一笔款项,而苏格拉底当庭表示,自己愿意支付的赎金只是1个米纳。
这简直是对陪审团的侮辱,更是对法庭的藐视。而此刻的苏格拉底似乎心静如水。
06
说苏格拉底心里是平静的,那是因为他听到死亡判决后,丝毫没有表现出慌乱、沮丧等负面情绪。
他镇定地对宣判他有罪的人说:
你们以为我是因为说错了话才被判刑的,我是说,如果我按照你们认为合适的方式做所有该做的,说所有该说的话,我也许会被释放。实际上不是的。导致我自己被叛有罪的并不是语言的错,当然不是。只是我没有那么无耻去做你们已经习惯了的那些丑事。我认为面临任何危险的时候我都不应该做什么庸俗的,卑劣的事情,我现在也不会对我申辩的方式有所后悔。我宁愿按我自己的方式说话而被处死,也不想用你们的方式说话而继续活着。最简单和最高贵的对付指责的办法不是毁掉指责你的人,而是完善你们自己。
他对痛苦不堪的学生和朋友们说:
如果一个人为了活命不惜做任何事情,他总会有一些办法可以尝试。但是苦难的并不是逃避死亡,而是逃避邪恶,邪恶比死亡跑得更快。我老了,跑不快,所以死亡追上了我;我的原告们年轻,他们可以跑得快一点,所以邪恶追上了他们。
接下来,他说了前文提到的那段关于死亡的理解,他之所以选择死亡,说明他不仅不害怕死亡,而且还想去尝试和感知死亡,这就是为什么从一开始,他就依然决然地选择勇敢面对死亡的真实原因。每个人都会死亡,对于一个七十岁的老人来说,死亡很容易追上他的步伐,他不想跟死亡竞赛了,他要去感知死亡。
苏格拉底不是西方哲学的发明者,在他之前有很多著名的哲学家。他出现之后,他前面的很多哲学家都没有他出名了,那是因为,他是第一个将哲学与人建立了关联,在他之前的哲学家基本都是研究哲学与自然的关系。因为哲学有了人气,所以哲学有了生气和朝气。
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学生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认为是“古希腊三贤”,他们开创了一个思想的时代,也开启了一个智慧的时代。在苏格拉底的自我认知的基础上,人们将认知分成了四个层级:最低的一级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再次一级的是,知道自己不知道,上一级是不知道自己知道,最高的层级是知道自己知道。我们很多时候都处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阶段,可惜,我们都不知道。即使苏格拉底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声明,他这样被公认的智者都只处于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水平,可世界上有几个人认为自己是傻子?有几个人愿意去当傻子呢?
苏格拉底是距今2000多年前的哲人,通过苏格拉底的遭遇,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虽然时间过去了这么久,可一个东西始终没有改变,那就是人性。苏格拉底在当年会被判极刑,假如他活在现在,他依然逃脱不了极刑的处罚,因为人性没有变化,他得罪了权贵,他得罪了潮流,他得罪了一切可以处理他的力量。尽管神谕说,他是世界上最智慧的人,但是,这样的智慧连自己的命都保护不了,要它有什么用呢?记得以前我写过一篇文章“鹤立鸡群不如鸡”,有朋友说理解不了,想想苏格拉底的遭遇,我相信你能理解。
在鸡的世界,鹤不会优秀,只会是被当成另类。单只鸡也许在鹤面前都会自惭形秽,但是一群鸡面对一只鹤,就会是另外一番光景。
话题说的有点沉重了,换个轻松的内容吧。
也许因为贫穷和形象不佳的原因,苏格拉底有惧内的毛病,学生们经常见到师娘对着他河东狮吼已经见怪不怪了。有天,苏夫人不仅对着他咆哮,并且当头泼了他一盆冷水。有个学生好奇问苏格拉底,师娘对他咆哮时,他为什么不生气。苏格拉底说,一流的驯马师,都喜欢降服烈马。苏格拉底看出学生对自己的回答没有尽兴,他接着说,我就预见到,天打雷后必定会有一场暴雨,果然如此。
很多人不知道,这个靠卖橄榄维持家庭生计的漂亮女人,在苏格拉底生命的最后时刻,她似乎在向世界高喊:他是我的!过不了多久我就会找你的。我的丈夫是一个伟大而智慧的人。那天,她腰板挺直,在悲伤中她仍保持着体面。
当学生们问苏格拉底如何成就的伟大?苏格拉底的答案是,将简单的事重复做。弟子们不解,他就给弟子们做了一个示范,一天到晚,将胳膊从前往后甩300次,一个月后,他检查学生们的坚持情况,他发现有90%的学生在坚持。若干年后,当苏格拉底再坚持学生们的坚持时,几乎所有的人都忘记了这件事。让苏格拉底欣慰的是,还有一个人说,他依然在坚持,这个人的名字叫柏拉图。
他完成了《苏格拉底的申辩》,并成为苏格拉底之后最伟大的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