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不看水浒,老不看西厢。
这是中国的一句老话。它要说明的意思是,在不同的年龄段需要读不同的书。年轻时风花雪月、恩怨江湖,到了而立之年,读书应该需要更加理性和冷静,很多人选择阅读传记。
我也看过很多传记,传记是对过往名人人生经历的一个全量展示,通过阅读名人的历程,以此获得对人生的启迪,或者汲取对成长的参照。在阅读的传记中,我最喜欢的是梁启超先生的《李鸿章传》。
梁启超先生的《李鸿章传》有三点吸引了我:一是身份的引力,李鸿章与梁启超是“政敌”,众所周知,康有为和梁启超发起的“戊戌变法”维护的是“皇权”,李鸿章维护的是“后权”,梁启超给自己的政敌写传,这本身就是个好故事;二是历史的引力,很多人物传记都是后人查阅史料写的,作者需要查阅大量的历史资料,同时需要联系当时的社会政治生活等实际情况,才能较为准确地写出当事人的生平,梁启超与李鸿章几乎是同时代人,很多事件或者史料,梁启超不仅是见证者,而且是亲历者,相对于后来人,梁启超对李鸿章的了解会更直接一些;三是人物的引力,李鸿章生活在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他位极人臣、享誉全球,而他背负的“恶名”也是一般人难以承受的:《辛丑条约》、《中俄密约》的签订者、太平天国运动、捻军的镇压者,甲午海战的失败者等等,中学老师告诉我们,李鸿章是大汉奸、卖国贼。
甲午战争失败后,朝廷派李鸿章去日本讲和,这是非常屈辱的使命,李鸿章责无旁贷地接受了。面对曾经被自己呼来喝去的伊藤博文,李鸿章依然表现出了大国政治家的风范。谈判过程非常艰难,其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一个日本武士在途中朝李鸿章开了一枪,子弹从他的左颧骨射入,这一枪让中日谈判桌上定不了的事项定下来了,天皇派来御医准备帮助李鸿章取出子弹,李鸿章回绝了,他说:“国家危在旦夕,我怎么能拖延时间以致误国呢?”。日本先前拟定的条约中,要求中国赔偿白银三亿俩,因为李鸿章的这一枪,最后变成两亿俩。
1901年,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签订两个月后,心力憔悴的李鸿章阖然长逝。逃亡在外的梁启超在两个月后完成《李鸿章传》的写作。在《李鸿章传》中,梁启超给予了这个政敌非常高的评价,这也许源自于他对李鸿章惺惺相惜的心,还是在与李鸿章一起感叹满清王朝垂垂老矣的命呢?梁启超“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相较于同时代的曾国藩,李鸿章才干和学识不足;相较于同时代的左宗棠,李鸿章显得血性不够;而他展现给世人的是,他的担当!李鸿章能在缝缝补补中,帮助满清帝国的颜面暂时得以保全,他像多数人一样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但是他撞出来的钟声一定比别人更加响亮。
以上是我多年前看完《李鸿章传》时的感想。关于我的这位同乡前辈,我实在不敢轻易地给他下定语,对他的了解,以前在历史书上,说他是卖国贼,是腐朽封建王朝的代言人。
后来看过一些关于李鸿章的文字,感觉他不仅不卖国,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一个纯粹的民族主义者,他以他的圆滑和狡黠,让风雨飘摇的大清王朝在“多害”的方案中,选择了最轻的一个,他以“日拱一卒”的精神让堕落的大清王朝苟活一天赚一天。
裱糊匠是辛苦和忙碌的,尽管如此,由于其职业特性,导致他受到的抱怨和责难一定比表扬多,当李鸿章带着脑袋里的子弹与日本人谈丧权辱国的条约事项时,谁能体会那个老人当时心里的悲苦?谁还有资格去责骂那个为满清王朝操碎心的老人?
在当时的国际政坛上,李鸿章以中国政治家特有的奸猾和世故,搞得国际社会的知名人物对他畏惧三分,据说美国的餐馆有道菜叫“李鸿章杂碎”,听这个名字,你就知道当时美国人对他的痛恨程度,鬼子恨的人对于我们来说,那意味着什么?这个不用推理了。
中国人对待历史人物,尤其是政治人物,一般喜欢走向两个极端,要么是弄鬼,要么是装神,以前历史书将李鸿章说成了鬼,现在个别人将李鸿章吹成了神,这都是不对的。
作为一个政治家,李鸿章一定做过很多神仙才能做成的事,也做过鬼都不愿意搭理的事,这都是正常的,因为人原本就行走在神鬼之间,活着的李鸿章跟我们一样,他是一个很具象的人,他做的是一个政治家该做的事,要是活在盛世,也许他能做一个功在千秋的太平宰相,李鸿章没有那个好命,他活在即将沉没的大清王朝的巨轮上,他能做的就是让巨轮沉得更慢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