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朱晔的头像

朱晔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9/10
分享

情痴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如果仅从字面去解读,我们不知道唐代诗人元稹心里在偷偷地惦记,跟自己有一晌欢愉的哪位女子,因为,他一辈子惹下了不少风流债。现代的愤青将元稹定义为“渣男”,因为他一辈子“遗情无数”。

这首诗是元稹创作的《离思五首》之四,他在思念英年早逝的妻子。他的妻子27岁仙逝,当年元稹31岁。也就是在31岁这年,元稹与四川才女薛涛搞了一段轰轰烈烈的姐弟恋,这段爱情虽只持续了短短的三个月。

当代人不喜欢元稹,估计就是因为他负了才女薛涛的情。

离开元稹之后,42岁的薛涛从此身穿灰袍,一辈子在思念元稹的情爱中直至终老。好在当年仅靠信件维持着悠远的情愫,不知道薛涛获悉小自己11岁的元稹比自己早一年故去,她是如何的伤怀?不知道言辞卿卿我我、海誓山盟的元稹随后又逢三季桃花,孤寂的薛涛会何等伤感?

当然,元稹的情不仅仅表现在男女上,他与白居易的情更是笑傲江湖,成为当时文坛佳话。元稹与白居易“新乐府运动”,后人把他和白居易合称“元白”,他们俩的文集都取“长庆”二字,白居易的叫《白氏长庆集》,元稹的叫《元氏长庆集》。

元稹出生于河南洛阳,他的先祖是鲜卑拓跋氏,他们是跟着北魏孝文帝拓跋弘从大同迁都到洛阳来的,元是拓跋弘改的姓。元稹小白居易7岁,他们是同榜进士,也许因为这层“同年”关系,他们成为终生的挚友。

元和四年元稹以监察御史出使剑南东川,某日,白居易与好友李建同游慈恩寺,席间想念元稹,就写下了《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当日到梁州。

特别有意思的是,当天,在梁州的元稹也在思念白居易,他在同一天晚上写了一首《梁州梦》: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

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

这样的天人感应,我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故事?这件事说明的是一个道理,白居易与元稹的情真的不是一般的深厚,事实上也是如此。元稹与白居易有这么深的感情,不仅因为他们有共同的追求,也不仅因为他们有同样跌宕的经历。在官场上,他们都是几度浮沉,元稹一生贬谪无数:一贬江陵,二贬通州,三贬同州,四贬武昌。白居易一生也是起起落落,在不得志的时候,两个人的书信往来,互赠诗文几百首,一时间成为坊间佳话。

元稹的著名诗句中,有好几首是说白居易的,如著名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得乐天书》: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酬乐天频梦微之》: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

江州司马任上是白居易一生中最寂寥的时候,可白居易不知道,江州就在我家的江对面,因为是风水宝地,所以,白居易在江州留下了很多足迹。写下了很多著名的篇章,如《琵琶行》,还有就是写元稹的:

“一为同心友,三及芳岁阑。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衡门相逢迎,不具带与冠。春风日高睡,秋月夜深看。不为同登科,不为同署官。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

元稹不仅用诗歌表达与白居易的相思之情,而且还以诗歌唱和白居易的作品。白居易写了著名的《长恨歌》,元稹写了一首20字的诗,据后来人说,这20个字就相当于《长恨歌》,这首诗歌的名字叫《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行宫》与《长恨歌》相比确实显得机巧了一些,在用情方面,元稹从来不讲机巧。

世人多恨元稹对薛涛的始乱终弃,年长元稹11岁的薛涛,能在42岁“高龄”与元稹来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并在短暂交欢后,心甘情愿地穿上灰袍子孤寂地度过余生。这绝对不会因为元稹的滥情,而是由于元稹的爱让她刻骨铭心,值得她用余生去深爱元稹。要知道,薛涛16岁进入乐籍,一辈子什么样的男人没有见过?为什么就这么三个月的时间,让薛涛的人生来了个惊天逆转?我觉得唯一可能的是,元稹给了薛涛想要的。儒家不是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说法吗?薛涛能在青灯礼佛中度过20年的时光,说明元稹给予她的不低于她索取的。

无论薛涛享受元稹真情时间的长短,在过程中,薛涛一定是感知了元稹对自己真心实意的爱。

就像元稹对那个崔姓女子。

在元稹大婚之前,他爱上了母亲家族这边一位女子,后来由于个人发展的需要,他离开了这位女子,而娶了韦夏卿之女韦丛为妻。没想到韦丛命苦,只度过了短暂的27个春秋。

因为韦丛的英年早逝,元稹写了好几首悼念亡妻的诗,开头的是其中之一。但最著名的还是《遣悲怀三首》: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能为亡妻写出这样的诗,我真的不认为元稹是个花心大萝卜。只有付出真情的人,才会有如此深刻的感悟,只有用情之专,才会有如此细腻的情感表达。

说元稹用情,那是因为他对每个与自己有交往的人,都是那么的专注。包括当年那个崔莺莺。

唐代的人不知道以什么方式娱乐,因为思念,元稹竟然将自己与崔姓姑娘的事编成了剧本。不过,唐朝的人不知道什么叫剧本,元稹写了一篇《莺莺传》(又名《会真记》),讲述的是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悲剧故事,文笔优美,刻画细致。这是元稹对后世剧本和戏曲艺术作出的巨大贡献,元代王实甫根据《莺莺传》写出了《西厢记》,这是元稹对元曲事业做出的不朽贡献。

元稹一生传世的作品有30多卷,以学著等身来形容他真的恰如其分。在元稹诸多的作品中,我姑娘喜欢的是开篇的诗,我更喜欢他的是《菊花》和《桃花》:

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桃花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春天来了,读点关于花的诗句,不仅仅为了惦记花的烂漫,更为重要的是,纪念一下花中的君子,这也是极好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